作者:半个水瓶
于是路家四个小子都开始开始习武,此时路承炀天赋开始显现。
习武与念书一样, 有没有天赋很容易看出来。
路承炀就这样一路到了十六岁参加武举出仕,光荣的成为了……守备。
年纪小的孩子因为上头有三个哥哥能学习,同时因为哥哥都比自己力气大脑子聪明于是只能想法设法的抢夺资源, 可能是母亲手里的一个果子也可能是第一个洗手的位置……
路承炀就是这样脑筋十分灵活的人,他开始琢磨怎么才能升的更快。
他除了身手还算不错兵法等都没学过,先天上就差了一筹,再加上家世没有助力,他只能另辟蹊径。
就在这时机会来,内卫招人,路承炀就这样进了内卫。
内卫与普通的皇宫侍卫不同,皇宫的侍卫名叫金麟卫,主要任务是守卫宫门保护皇帝安全。
而内卫则主要负责帮皇帝做一些不太明面上说出来的事,从这点看就能知道内卫的出身一般都很普通。
家里有背景的人怎么也不会来干这个,毕竟名头上难免有些不好听。
但难听的名声分在谁手上,在先帝那里内卫就是皇帝恐怖的爪牙,在陛下这里内卫就会武术的秘书。
路承炀在内卫待了八年,升到了朱雀司司长的位置,正四品,品级到了,地位却普普通通……
他家境一般,有了银子后很快给父母换了大宅院,几个哥哥也帮衬一二,但不能否认的是家境普通银钱就是不太趁手。
先后三个儿子都要拿聘礼娶妻,且三个儿子都是武职也能真找普通民家的女孩,聘礼自然就将路家掏空还把路承炀的口袋也掏的差不多。
路承炀自己的婚姻大事就这样耽误到了三十岁,年纪大,但这对武将来说倒也不算什么。
按理来说路承炀官职也有了,银钱也能攒,这时候娶妻岂不是正好。
大错特错!
媒婆介绍的姑娘们一个比一个好,路母在能选择的范围内已经挑花了眼睛,但路承炀不同意。
他一听媒婆说姑娘的年龄就牙疼,十五六的小姑娘也太小了,只有他年纪一半,这哪能成?
媒婆也怒了,路承炀能选择范围内的姑娘她找了个遍,一个都没看上!
既要要官家出身又要家中和睦不能有烂赌鬼等糟烂事,年纪还不能太小!
媒婆怒喷了路承炀半个时辰,这样人家的姑娘还瞧不上你呢!
他要是个四品文官,那以后多少人家抢着嫁姑娘呢!但他是个武职啊!
人家姑娘家中父兄当官,家庭和睦没有破事,年纪还在二十以上,能留到这个年纪是万万看不上路承炀这样的武职。
人家文官怕污了名声,武将家又没那个耐心。
被媒婆了一脸口水的路承炀倒也没生气,知道自己有些为难人家,他好声好气的塞了银子请这位继续找。
媒婆也是直爽,上下打量之后就道:“那老身就丑话说在前头,这再找只能找那守寡的妇人了。”
路承炀琢磨了一下,他没什么忌讳,人家守寡也不是自己愿意的,年纪、人品合适就成。
守寡的妇人总比十五六的小丫头合适,他心糙的很。
他一摆手,“那就您看着来,我没什么在意的。”
媒婆这回乐了,这要是奔着嫁过人的妇人去,那选择还多了呢。
丁夫人就是从这儿才知道这件事的,恰巧她娘家侄女想着再嫁,这不是刚好合适嘛。
丁翰章听夫人絮絮叨叨说了好几日,便道:“那你不妨和小昭说说,他能做主。”
丁夫人“唉”了一声,她也没细问,反正这死老头是不会说的。
丁夫人就这么把口信递到了路家去,在贺云昭来看望师父师母的时候也露了口风。
贺云昭觉得不错,师母的侄女有意嫁人,路承炀又未曾婚配。
而在路承炀看来,既能娶妻又能和新主关系更紧密,一举两得!
五月的京城飘着槐花香,马车上的金铃被风吹的凌凌作响,贺云昭端坐马车内,帘子支开一半,顺着车窗向外看去,京城百姓挑着柳条筐将自家的菜拿出来卖,市井百态尽收眼底。
贺云昭莫名有一种想法,所谓的在京城引起震动,或许只是在朝臣与文人之间。
真正的百姓其实并不关心太子是谁,只在册封大殿那日受到金麟卫抛洒的铜钱才会跟着喜悦。
马车前路承炀骑马护送,他如今倒成了东宫的侍卫一般。
今日贺云昭约好与穆砚一同去探望师父,顺道将路承炀也带上好给师母瞧一瞧。
轱辘辘的马车缓缓停下,贺云昭撩开帘子踩着踏杌下车,招招手示意路承炀过来,她吩咐道:“你同孤一起进去。”
“是,殿下。”路承炀回道。
他扭头看着丁家大门,有些惊讶。
门外三尺青石阶,青苔上散着碎玉般的落英,两株银杏树相对而立,待从门口进入,只看周遭便有闲云野鹤的舒适之感。
顺着小径向内,贺云昭心情不错便开口介绍了几句,“那是琉璃鸟又叫白腹琉璃。”
头顶钴蓝色的小鸟在林中顽皮的跳跃,一点不怕人,看的路承炀颇为惊奇。
太子殿下到了自然有人来迎接,早到了半刻钟的穆砚便同丁令仪一同出来。
小径尽头一男一女结伴而来,穆砚换下武将的衣衫,今日穿了一件圆领银黑色的袍子,他远远瞧见了人影,脸上迸出笑容,长腿一迈就快步跑了来。
“殿下。”穆砚拱手行礼,贺云昭伸手抬了一下。
“到师父家中不必这么多虚礼,只当我是师兄便是。”
穆砚听了前半句话还笑着拉她的手,听到后半句眼神一囧,他俩是同窗好不好!
他扯着贺云昭的手哼了一下,“咱们俩同日入的书院。”
贺云昭摸着下巴一琢磨,瞟他一眼,“我师父是丁老,你先生是刘苑师兄,那你应该叫我师叔啊!”
穆砚捂着胸口想要吐血,他一脸愁容,“这辈分怎么还往下降呢。”
贺云昭把手从他手中抽出,拍拍他肩膀,笑着闹他,“谁叫你比不得我聪明!”
穆砚没忍住笑出声来。
贺云昭笑看他一眼,心中稀奇,穆砚打从解决了家里的事后,人倒是恢复了从前的几分活泼。
穆砚抬眼看一眼她,心道,果然不能太严肃,他边疆待久了人自然冷硬。
与小昭之间情谊虽在但到底没了年少时的闹腾,好在如今情况明朗。
穆砚方才被丁老叮嘱几句又开导一番,人也没那么冷硬,倒是恢复了几分少年时的神态。
两人没说几句,慢一步的丁令仪才从小径尽头走来。
丁令仪年方三十,随了丁夫人的鹅蛋脸,她浑身书卷气,神态温柔,只是眉眼间带着几分消不去的愁。
妇人一身青色衣衫,脖颈手腕素净,莹白的肌肤在竹林的翠影下浮着一层润气,只是眼眸一抬便像轻轻柔柔的水雾一般将人困住。
路承炀愣在原地,看着妇人靠近同殿下说几句话,他手下意识一侧,有些防备的姿态,在妇人开口后才收回。
穆砚瞟了一眼,又是抬眼看了一下路承炀的神情,嗯?
唉?
路承炀?
穆砚若有所思……
贺云昭却不知两人所思所想,她笑着同师姐说了几句话,请师姐先行。
丁令仪在萧临死后被吴统领困了三月之久,人也心力交瘁,只能强撑起整个萧家,努力保护好三个孩子。
萧临之死结案后萧家宗族便跳出来要接管萧家的资产,丁令仪心知在冀州不安全,便干脆将萧家的财物折成银子,大部分的铺子庄子都甩给了萧家人。
随后丁翰章就请自己的老友帮忙把女儿和三个外孙接回来。
本来萧家人还有些不依不饶,萧家老太太想回两个孙子,萧临还有个弟弟,虽不成器但也能养两个侄子。
丁令仪不愿,她坚定要留下自己的三个孩子。
萧临的弟弟是个不器的人,说什么养侄子还不是图孩子名下的财产。
至于萧老太太虽是亲祖母,但儿子死了,还有另一个儿子,比起孙子她更认为儿子能给自己养老。
丁家与萧家纠缠了好一段时间,还是贺云昭封王之后萧家才消停,不敢再来抢孩子。
三个孩子倒也是懂事,他们眼巴巴的紧跟着母亲。
如今事情虽解决了,但到底那些日子令人心力交瘁,丁令仪还没恢复过来。
贺云昭安慰过一次,并叮嘱三个孩子努力念书或习武,将来她这个做师叔的来安排。
两个半大的小子哭的像两只小猪一样,小姑娘也小猫一样抽抽噎噎的。
贺云昭看向师姐,她笑着道:“师姐比之前状态好了许多,可见是应该找些事情来做。”
丁令仪点点头,神态温柔,“还要多谢殿下,给我找了画图的活计,最近也是精神了许多。”
贺云昭又问了些图纸的事,她勾着师姐多说几句,看神采模样可比刚回京城时好多了。
临近门前,路承炀拦了穆砚一把。
穆砚扭头看去。
路承炀整个人成了小红人,他扭扭捏捏的道:“麻烦穆兄了,我愿意。”
穆砚:“?”你愿意什么?
第104章
路承炀整张脸像是红糯米皮包的糕点, 他几乎是同手同脚的跟在贺云昭身后走进去。
穆砚嘴角一抽,他伸出长腿……一绊!
还好路承炀也是身手灵活,他两步稳住了步伐, 回头一脸纳闷的看着穆砚。
走在前面的贺云昭被动静吸引, 她回头一瞧, “嗯?”
师姐丁令仪也跟着扭头看过来, 路承炀下意识露出憨厚的笑容,“没事。”
穆砚斜觑一眼没说话, 路承炀忙将位置让出来。
穆砚先行坐在贺云昭身侧, 路承炀则在穆砚左手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