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和反派贴贴啊 第121章

作者:爱吃啤酒鸭 标签: 穿越重生

  皇帝也像是随便说说而已,没再多言,摆摆手让他们两人离开了。

  他这病纯粹是自己着急出来的,这也是林青书想要的效果。

  待出了皇宫,林青书的表情终于有了些变化,脸上再没了笑意。

  其实仔细想想,他们如今做的这事从外人角度来看确实很爽不假,可林青书到底是在和自己的亲生父母作对,怎么样他心里都不会太好受吧。

  “我们是不是该准备实施第二步计划了?”苏秒秒问。

  现在太后的罪基本是定下来了,皇帝要想安抚群臣和大楚百姓,就必须大义灭亲。

  大义灭亲可能会丢了她的面子,但他若不这么做失的就是民心。

  他们给林青书造势的计划也可以继续跟上了。

  这两年林青书酒楼茶楼粮食铺子绸缎布庄开了不少,只要一有钱就是迅速扩张,走的是薄利多销的服务性的路子。

  对于他的行事作风苏秒秒也有所了解,正常经营,必要时采取特殊手段,比如有人抢了他的生意,他就双倍抢回来,有人来店铺闹事,他先息事宁人然后去对方铺子上闹更大事。

  也就是这样不惹事不怕事,才让他在短短时间内赚那么多钱。

  这些赚来的钱,有一部分在干旱水患时,以铺子的名义捐了出去。

  而且他的名下还有不少的收容所,全是救治那些百姓的。

  这些铺子商行都有一个背后的主子叫清风。

  到时候只要爆出来清风就是林青书,林青书要回自己的身份就方便许多。

  现在还差一个推动的契机。

  得天时地利人和,他们要早做准备。

  林青书嗯了一声,答应了。

  -

  皇帝的这一场病来得很是迅猛,人们常说的病来如山倒大抵如此。

  可是比他的病更猛的是民间的流言。

  大家一致认为太后伤天害理根本不配继续担任太后。

  一开始大家只是悄声议论,慢慢的,这样言论传开,就是想找寻源头都找不到,主要是大家都很清楚,真正的源头还是在那个散播证据的人身上。

  可就连皇帝的暗卫都查不出来,刑部和大理寺就更没那本事了。

  这事非同小可,大家都不知道背后之人还有什么手段,所以他们就是随便找个替罪羊出来都不敢。

  年关将至,街上开始出现一些激进分子,他们上衙门状告太后、请愿、签万民书,可是仍旧没能让皇帝在过年前有什么回应。

  这个年仿佛整个京城都没有从前热闹了。

  为了避免麻烦,苏秒秒二人也只是规规矩矩地在院子里自己做了顿好吃的,活像老夫老妻。

  年后,眼看着民间传言越来越离谱,百官开始给皇帝施压秉公办理太后的案子。

  皇帝雷霆震怒,处置了几个冒头的官员,瞧那架势像是要掩耳盗铃,袒护太后到底。

  这样的事情根本瞒不住,很快就传开了。

  既然太后犯了事便可以轻轻揭过,凭什么大家还要遵守大楚律法?

  一时间京城治安都开始混乱起来。

  有人闹事,朝廷便派人镇压。

  这一拖就拖了半年,太后的病越来越严重,皇帝冲太医院和苏秒秒都发过火,可他大概也知道太后是自作自受,到底没做出惩罚。

  而他自己虽还能正常处理朝政,却也感觉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

  没有人知道皇帝到底是怎么想的,难道他真有那么孝顺,为了母子亲情连江山都不要了吗?

  就在京城的万民书准备呈到朝堂上时,南方传来急报,南方发生了几十年难遇的巨大水灾。

  南方水患几乎每隔几年就有一次,每次都得让国库脱一层皮。

  知道皇帝守财,在皇帝安排好赈灾事宜后,御史台一帮人以皇帝纵容太后触犯天意为由请求皇帝处置太后并下罪己诏。

  皇帝大怒。

第147章 流放岭南后被所有人抛弃的真太子54

  这次皇帝没再逃避,像是坚持不住了,他下令秉公处置太后一事。

  他自己也跟着下了一封罪己诏。

  罪己诏上自然是赞大于贬。

  字字句句都像是在认错,但强调的都是他的孝心与无奈。

  百官们不是傻的都看得出来,但让陛下处置太后已经是对方最大的让步,没人敢说什么。

  反而是百姓们见皇帝都已经下罪己诏了,觉得皇帝是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很快大部分的百姓就被安抚好了。

  然而京城百姓是被安抚了,江南的百姓日子可不怎么好过。

  大水冲毁了他们的田地家园,但朝廷的赈灾粮食迟迟不下来,百姓们等在江南只有被饿死的份,于是大量流民北上想要谋一条生路。

  流民们没有路引,很多地方都去不了,他们被驱赶被殴打,无奈之下许多人落草为寇,开始与朝廷作对。

  这里面有苏秒秒安排的许多乞丐,只希望将伤害降到最低。

  挑了几座贪污腐败最严重的城池,这些聚集起来的流民,因着城内人的里应外合去那些官员府邸烧杀劫掠,一时间江南乱了起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皇帝刚好起来的精神又被气得蔫了下去。

  因着太后之事还没有个定论,镇南王一家依旧留在京中。

  如今江南水患严重,镇南王提议让百官、商贾捐钱捐粮一起度过此次难关,并请求皇帝让他主持赈灾事宜。

  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他拿出了十万家底做表率。

  皇帝本就没了太多的法子,镇南王的法子真真实实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于是他把这件事情交给了镇南王。

  虽然皇帝怀疑镇南王,但他也不是没有办法拿捏对方。

  如今镇南王一家都在京城,只要将其家眷都留下来,镇南王便不敢造次。

  他若做不好便可趁机发难。

  镇南王领命就开始着手募捐之事。

  他每日把募捐名单张贴在皇城各个城门口,一时间许多人开始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这些人或为名利,或真心为了百姓,不多时镇南王就募捐到不少钱财和粮食。

  就在这时,清风商行捐银五十万两,捐粮二十万石的消息震惊整个京城。

  一个商行为何会有如此财力?

  众人都很惊讶,但伴随着惊讶的是喜悦。

  这么多的钱和粮食足够解决此次的水患问题了。

  但清风商行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那就是百姓们要在各地商行领粮食,用粮领粮告示张贴。

  意思就是粮食和钱财都不过朝廷的手,但欢迎朝廷和百姓监督。

  得知这个要求皇帝又气得半死。

  可他短时间内根本不知道清风商行的背后老板到底是谁,灾情不等人,他不敢做太多,得罪了对方万一对方不再捐赠,百姓会说他这个皇帝没有容人之量。

  偏偏这事情已经闹得人尽皆知。

  于是哪怕再憋屈,皇帝还是妥协答应了。

  而彼时林青书和苏秒秒已经请命和镇南王一起下江南赈灾。

  水患严重极易引发瘟疫。

  当初皇帝觉得镇南王募捐是个难办的活,于是镇南王提出这要求他就没拒绝。

  若是在募捐之后提,皇帝不一定会放他们走。

  清风商行如此行为,不只是朝臣明白,就连百姓们也明白了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些官员们欺压百姓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情,他们有苦说不出。

  现如今清风商行如此为百姓他们自然感激。

  只是那些官员吃了亏自然不可能让清风商行好过,再加上那些流民也并非都是好人,想要占便宜扰乱秩序者大有人在。

  这时镇南王动用了自己的镇南军,不仅让赈灾顺利进行,还将一众想要闹事的官员查了个遍,揪出了一大堆蛀虫,镇南王在南方的声望空前的好。

  这些事皇帝都知道。

  苏秒秒在京城待的那段时间可不是白待的,在京城安插了不少的眼线。

  虽然南方一再传回好消息,但皇帝并不怎么高兴。

  在解决水患这个麻烦的同时,于他而言又有了别的新的隐患。

  偏偏现在镇南王在百姓心中呼声很高,他没办法动手。

  唯一的安慰就是镇南王的家人还在京城,他不怕对方不轨,可他心里却也很是不安,总觉得流年不利,似乎有大事要发生。

  就在南方水患差不多解决时,一封奏表从南方传回了京城,奏表写了两件大事。

  一件就是舒大夫和苗大夫在湖州遇到了他们的师傅,然后师徒三人不告而别。

  第二件事是请罪。

  镇南王在杭州见到了清风商行的老板,对方与陛下有八分相似,但他不敢胡乱揣测,结果两人游船时遇刺,对方头部受到重击,醒来后恢复了记忆,证实他便是当初林侍郎之子林青书。

  林青书的真实身份是皇子的事情现如今全大楚的人都知道,他醒来时有很多人都瞧见了,镇南王一个嘴瓢就把对方叫成了太子。

  送回去的消息是这么说的,但这一切当然只是苏秒秒几人的安排。

  既然陛下已经怀疑了舒大夫和苗大夫的身份,他们干脆就让两位大夫消失。

  反正现在身份已经明了,林青书身上有胎记可以证明自己的身份,他的长相也可以证明,再者他的名声也有,就连百姓敬爱的镇南王都尊其为主,他的太子之位十拿九稳。

  就算皇帝知道他就是遁走的舒大夫也没办法。

上一篇:我在未来直播求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