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良残,被流放,我带空间来救场 第177章

作者:烟花易逝 标签: 穿越重生

  “这蝗虫我见过。”

  一个腿上绑着木板,拄着木棍,走不利索的身影走过来。

  “二爷爷。”

  “二叔。”

  霍家人开口喊。

  “二弟,你怎么过来了?”老夫人皱眉上前。

  看着他的腿担忧道:“大夫不是说先别走动?”

  “没事的,大嫂,我听到这边锣响,在家坐不住。”

  霍宝鸿上前,拿过村民手里的蝗虫,再次仔细端详了一下。

  “没错,就是这种黑斑圆头蝗,我见过。二十年前,在荆州。”

  荆州?

  得荆州者得天下。

  这个荆州和历史上的军事要地荆州是一个吗?

  是在什么位置?

  桑宁目光询问霍长安。

  霍长安不知道理解成什么了,暗自拍拍她的手背,目光带着一丝她看不懂的意味。

  “很快。”

  啥意思?

  什么很快?

  有点缺默契喽哦大哥。

  “我问你荆州在哪?”

  霍长安一愣,眸中飞速闪过什么。

  “……嗯,在……”

  此时,正好老夫人开了口:“二弟是说荆州的那次蝗灾?”

  “正是。我记得大哥当时也去过。”

  老夫人当然记得很清楚。

  东阳国人应该都很难忘记。

  “不错,准确的说,是十九年前,以荆州为中心,樊城,巴蜀等十几城全部遭遇百年难遇的蝗灾。

  朝廷派了当时的二皇子,也就是如今的圣上前去赈灾,你大哥跟随。

  哦,对了,宁儿的外祖就是荆州,我记得桑……你父亲带着你娘也随着去了。”

  桑宁:“……”

  她外祖就在荆州!!!!

  仔细在脑子里一搜索,还真是!

  尼玛,知道霍长安那眼神是什么意思了。

  他说很快,意思是很快摆脱罪人身份,可以去荆州?

  桑宁抬头望天,不去看他。

  爱咋想咋想,反正她就是桑凝儿。

  “我也记得!”里长颤巍巍开口了。

  “我记得那两年凉州这边一粒米都买不到!”

  “别说凉州了,就是京城都吃不到好米,稻米被卖到天价,与人参并肩。”老夫人说。

  因为荆州一带,是稻米产量最高的地方,那边几乎全部殃及,两年都没恢复过来。

  里长惊恐的看着那蝗虫,问霍宝鸿:“你说当时的蝗虫,就是这一种?”

  “对,没错!一模一样!翅长,黑斑,头圆,齿利,吐黑水。那边的方志,全部记载了这种蝗虫的可怕性。”

  “那么远,能飞到咱凉州来吗?”

  “荆州到巴蜀也千里路,那边山林屏障更多,都相继遭殃,你觉得飞不到凉州来吗?”霍宝鸿反问。

  只要经历过那场蝗灾的,都不敢再回忆。

  如果这蝗虫又在荆州发现,那边的人,就算庄稼只有一成,也会毫不犹豫的收割!

  第一卷:默认

  

第164章 生八个儿子

  “何况,蝗虫不会一下子这么多,一定是一年年累积的,前年量少,产卵,去年再多些,暖冬,今年就形成了一定数量。

  干旱时日已久,肯定不止凉州有,所以……”

  他怕又是一场连环巨灾!

  桑宁不得不说,霍宝鸿对蝗灾比她了解的要多。

  或许,事情比她想象的更严重。

  里长和村民白了脸。

  刚才还打定主意坚决不收割的人,此刻全动摇了。

  “蝗灾,蝗灾很可怕啊!”

  不知什么时候,刘老爹也来了。

  “你们凉州人只听过,没见过,不知道那蝗虫的可怕,人若站在庄稼地,能把人给埋起来,天都是黑的……”

  这一点,刘老爹又比霍宝鸿知道的多了。

  霍宝鸿只见过蝗灾后的悲惨景象,却没有看到蝗虫飞来时的样子。

  总之,两人的说法一结合,再加上回来报信的村民说,徐家,时家,陆家……都开始收割庄稼了。

  里长和一堆村民不再犹豫,回家拿上镰刀,收割去了。

  不仅村里人收,村里人又告诉他们的亲戚。

  有人信,有人不信,有人跑到县衙,郡守府去询问。

  白义和荣昆跑去田里一看,还真不少人开始收粮了。

  “这霍家人胆子真大,竟然鼓动百姓,他们是想干什么?”

  荣昆暗暗心想,莫非还真能翻身,所以有恃无恐?

  这谋逆罪还能翻身的,本朝从未有过呀!

  不,也有。

  不过那是彻底翻身,直接造反。

  霍家人只剩下女人孩子残废,那也没资本造反哪!

  白义沉着脸来到徐五德田旁边。

  “徐五德,现在收割损那么多粮,你是怎么舍得的?”

  平时征点粮跟要他命似的,现在怎么这么大方了!

  徐五德心里早疼麻了。

  来来去去的人都问这个问题,不是嘲笑就是问问问,烦死了!

  但是白义的问话还是不敢马虎的。

  “蝗虫来了,岂不是什么都捞不着,舍不得也得舍。”

  “你还真信了桑氏的话。她都是怎么鼓动你们的?”

  徐五德皱了眉。

  “郡守大人,这话不能那么说,什么鼓动不鼓动的,我是买卖人,人家提了醒,我就自己判断,就是亏一波,也是自己认。”

  “嚯,你自己认,那你带动这么多百姓也收割,到时候他们没粮吃,也要自己认?

  本官提醒你,若他们因缺粮饿死,到时候全算你头上!”

  徐五德气的够呛。

  这冷情冷肺的黑脸郡守,不是当初让他捐财捐物的时候了?

  “那敢问大人,蝗虫真的来了,所有没收割粮食的百姓颗粒无收,是不是要算在大人头上,毕竟桑娘子也是提醒过你的!”

  “徐五德!”白义厉声警告。

  徐五德低下头,到底不敢跟他硬气到底。

  但也表明自己的立场。

  “大人有大人的难处,草民只是个生意人,如今连个儿子都没有,有些事早想开了,亏些赢些没那么重要,若是跟我收割的百姓真的活不下去,草民散尽家财,帮上一帮又如何!”

  白义愣住。

  这是,徐五德说出的话?

  连借个瓷碗都在屁股后跟着讨要的人。

  要,散尽家财帮助百姓?

  真是见鬼了。

  白义不可思议,但又有种羞愧的东西从心底涌上来。

  一个重利的商人都有了这等觉悟,他一城郡守,为了自己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