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蜜元微
两家铺子算是交给莫大娘和吴悦了。
这次他们去临昌县是直接包了一艘船,虽然价格贵一些,但很方便,如果谁有不舒服,可以直接停靠,不过大家都是在海边长大,并没有这种情况。
本来船上是包饭食的,可只吃了一顿饭,芸娘就把做饭的差事接了过去。
这艘船的船家做饭只能用能吃来形容,实在是船家不舍得放油放盐,清汤寡水的饭菜,估计除了船家,只有英嫂子吃的下去。
因为芸娘做饭的时候,英嫂子去帮忙,看着芸娘放了那么多的油,她瞪圆了眼睛。
好在她还有分寸,并没有直接去找叶明珠,而是先跟叶朗说了一声。
叶朗看了看舱房外面,小声说:“明珠虽然对咱们好,但咱们要有分寸,上船前,明珠就跟我说了,吃食船票什么的都不用咱们出,这些事情你就不用管了。”
他们作为白吃饭的还嫌弃人家下人放的油多,这话拿到哪里都说不过去。
英嫂子好奇地问:“明珠现在是不是特别有钱?”
叶朗想了一下把叶明珠被封为县君的事情说了,英嫂子嘴巴张的很大:“明珠,现在当官了?”
“县君不算官,是,总之你要知道,明珠现在已经跟原来不一样了,你再跟明珠说话的时候注意一些,再有,咱们到了临昌县,是要依靠明珠和泓宇的,你对明珠一定要客气一些。”
叶朗一再嘱咐英嫂子。
英嫂子瞪了他一眼:“怎么,你这是觉得我上不了台面了。”
“这是什么话?”叶朗有些哭笑不得:“我要是觉得你不好干嘛还带着你,我只是提醒你,就算我们和明珠是族亲,但我们对明珠并没有恩,反而是明珠一直在照顾我们,所以我们对明珠,一定要客气一些。”
英嫂子嗔怪地看了他一眼:“你说的我好像是傻子一样,我还能不知道这儿。”
叶朗赶紧夸她:“我就知道你肯定没有问题。”
“那当然,”英嫂子昂着头得意地笑了一下,然后又问:“咱们去了临昌,要跟明珠他们住一起吗?”
叶朗面露难色:“我正想跟你商量一二,我到时候肯定是跟泓宇住在军营,家里只剩下你和孩子,并不安全,可是跟明珠住在一起,是不是不方便?”
英嫂子也有些发愁:“要不,等去了,我们看看情况再说。”
她的性格也算泼辣,可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她还是有些犯怵。
这时候英嫂子才想起来:“怎么只有咱们跟着一起去,叶五呢?”
“叶五已经先一步去了,傅大人这几天一直找他,他没有办法只能先离开。”
叶朗说完,看到英嫂子脸上的表情,直接说:“我和叶五是兄弟,无论是谁先出头,都会拉拔对方。”
英嫂子这才把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嗯。”
外面传来了芸娘叫他们吃饭的声音,叶朗给英嫂子使了个眼色:“好了,有些话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免得小孩子听到了出去乱说。”
“知道了。”英嫂子答应一声,快步出去。
叶明珠看到英嫂子非常热情地邀请她坐下,还问她在船上是不是适应?
英嫂子笑着说:“都是在海边长大,哪里会不适应,就是在家里手不停,这一上船,没事情做,有些不习惯。”
叶明珠抿嘴笑:“嫂子,那活是干不完的,你得趁着这段时间,在船上好好歇歇。”
英嫂子笑着应了,她夹了一口菜吃了,笑着夸芸娘做饭的手艺好。
叶明珠指着芸娘:“嫂子不知道,芸娘除了饭菜做的好,她的绣活才是真的好,就是一般的绣娘做的都没有她做的好。”
“真的。”英嫂子脸上都是笑意,“芸娘能不能教教我,我这粗针大线的,叶朗总是嫌弃我做的不好。”
芸娘看向叶明珠。
“我的手艺也不行,芸娘连我一起教,我们给你一份束脩。”叶明珠笑着说。
阮琳琳也在旁边凑热闹:“哎哟,芸娘能不能也教教我,我早就想学着做点精致的刺绣了。”
芸娘脸一红:“哪敢当少夫人这么夸奖,大家想学什么,直接跟我说就行。”
英嫂子直接不客气地说想看看芸娘绣的花,芸娘拿出自己前几天才绣好的香囊给英嫂子看。
英嫂子瞪圆了眼睛,本来只是客气一二,这下是真的要跟着芸娘学习了。
叶明珠说的一点都不夸张,芸娘的手艺,真的比一般绣娘的手艺都好。
不过一顿饭的功夫,几个女人的感情好起来,大家也不回各自的船舱,就在甲板上聊着绣活。
只是船只上下起伏,并不方便做针线,所以大家多数是听芸娘讲针法的不同。
叶云安和绿豆没有事情做,除了每天在甲板上打一次拳,就只能拿些书看了解闷。
英嫂子一点都不拿自己当外人,她凑到叶云安面前去听他读书。
叶云安教她认了两个字,英嫂子回去跟叶朗显摆,这事很快传遍了整个船舱。
这下,不止芸娘开课,就连叶云安和绿豆都开了课,他俩轮着教大家识字。
本来应该很无聊的船上旅程,也变得有意思起来,大家说说笑笑间,也不觉得日子过得慢。
对比学习针线,叶云安和绿豆的课更受欢迎,如果不是家里的孩子年龄太小,英嫂子都恨不得让他跟着一起学。
大家的学习热情太高涨,到达第一个渡口的时候,谁都不愿意下船,只有船夫下去补了一些物资,船就开了。
一直到三天后,到达第二个渡口,码头上熙熙攘攘地好多人,大家才决定下船走走。
第459章 稀罕东西
坐了几天的船,大家都觉得有些累,刚开始学习热情高涨,大家没察觉,几天过去了,又被岸上的热闹吸引,才感觉出疲累。
叶云安和绿豆都说要下去看看,其他人也面露向往。
他们走了这几天,也算是顺风顺水,江泓宇算了算时间,觉得到达临昌的时间,只早不晚,就答应让船在这里停两三个时辰,大家可以在这里逛逛,买些喜欢的东西。
江泓宇和叶明珠自然是跟着叶云安和绿豆,叶朗和英嫂子带着他们的孩子,如意不想下船,阮琳琳硬是拉着她去了岸上。
只有老胡和芸娘说不想逛,想在岸上休息休息。
叶明珠想劝,芸娘小声说:“我们都下船了,只剩下船夫,万一他们把船开走怎么办?”
江泓宇上船的时候,已经表明了身份,船夫知道这是官员上任,只要不是脑袋有问题,应该就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可芸娘知道上岸就是要花银两,她和老胡攒钱不容易,再说家里吃用的东西,叶明珠都准备齐了,他们并没有什么要买的。
所以即便叶明珠劝说,芸娘还是决定不下船。
如意见芸娘不想下船,本来就不想下船的如意也缩了回去:“琳琳姐,我走路不方便,我想留在船上。”
阮琳琳无奈,只好任由如意也留在了岸上。
这个码头建在云林县,被人称为云林码头,不知道是不是到了用饭的时间,码头上很多卖东西的,不过大多卖的是一些干饼。
叶明珠她们只看了几眼就又去看别的。
江泓宇抓着叶云安的胳膊,叶明珠领着绿豆,阮琳琳走在叶明珠的身旁。
本来叶朗还想带着英嫂子去旁边转转,可码头上人太多,万一走远了,出了什么事情,不一定能找到,所以他们只走出了几步,就又走了回来。
几人转了一圈,有些失望,这里的码头只是看着人多,可卖的东西跟他们那里并没有什么区别。
叶云安和绿豆从一开始的饶有兴致,到后来已经不想看了。
“姐姐,这里也没什么新鲜的,东西还不如咱们县里。”叶云安小声嘟囔:“我想回去了。”
叶明珠刚想说话,绿豆突然指着不远处:“姐姐,那里,好像是西瓜?”
“西瓜?”叶明珠的眼睛一亮,这里有西瓜?
叶明珠顺着绿豆指的方向看过去,有几个人围在一起,从腿缝间可以看到一个绿色的圆球。
卖西瓜的男人正在努力售卖,可周围的一圈人都不买账,甚至还有人说让他带着他的西瓜快走。
江泓宇已经护着叶明珠挤了进来。
“你这,怎么卖?”
男人眼睛一亮,这可是第一个问的人,他立刻说道:“这是西瓜,在京城得卖到十两银子以上,这里,也就一两银子一个吧。”
“切……”周围一片起哄声,在这里围观的人,一天才挣几十文,让他们花一两银子买这一个没吃过的东西,大家都觉得不可置信。
“姐姐,”绿豆悄悄地拉了拉叶明珠的袖子,让她蹲下身子:“姐姐,咱们买下西瓜吧,他没说谎,这西瓜,真的能卖十两。”
叶明珠拍了拍绿豆,没让他再说话。
他们如同其他人一样,只围观不说话。
卖西瓜的人已经有些着急了,他看向一个穿着打扮明显要好一些的男人:“这位老爷,这可是稀罕东西,你买一个尝尝?”
男人有些意动,他旁边的妇人拉着他往外走:“什么好东西,还敢卖一两银子,其他的果子也就卖几十文一斤。”
“我这西瓜大,有十几斤呢。”卖西瓜的男人有些着急。
妇人还是不让买,最后两人挤出了人群,剩下的人穿的都是粗布的衣裳,明显买不起西瓜。
卖西瓜的男人又把注意力放到了江泓宇身上,试探性地问:“这位老爷,我这西瓜可是从很远的地方运过来的,你要不要买一个试试?”
江泓宇看向叶明珠,男人跟着他的目光看过去。
叶明珠蹲下身子,敲了敲地上的西瓜,从动静可以听出来,似乎是熟的,她看着地上的两个西瓜:“一共就两个西瓜,你最多卖二两银子?”
卖西瓜的男人看出叶明珠想卖,很是诚恳地说:“这两个西瓜,也是别人送给我家孩子的,但这么金贵的东西,我们哪舍得吃,家里穷,只能拿出来卖了。”
英嫂子的眼睛瞪地滚圆,她悄悄地问叶朗:“这什么西瓜得多好吃,一两银子一个,明珠还真的要买?”
叶朗碰了下她的胳膊,低声说:“这是明珠的事情,你别插嘴。”
英嫂子当然不会插嘴,可她却觉得刚才离开的夫人说的对,这没见过的东西居然敢买一两,明珠怎么上赶着当冤大头。
绿豆的眼睛盯着地上的西瓜,在叶云安耳边小声说着西瓜的味道,叶云安咽了下口水。
叶明珠对两个小家伙的反应有些好笑,她低声在江泓宇耳边说了几句话,叫上叶云安和绿豆往回走。
绿豆看了一眼西瓜,眼里有不舍,但他还是听话地跟着叶明珠走了。
英嫂子小声嘀咕了一句:“好在明珠不傻,知道那么贵的东西不能买。”
叶朗已经无语了,把手里的孩子交给他:“你抱着孩子,少说话。”
英嫂子瞪了叶朗一眼,听话地闭上了嘴巴。
叶朗看了一眼身后,江泓宇还留在人群中,他猜到了什么,可他一句话也没说,只关注着周围的人别惊扰了他们。
没有买到西瓜,叶云安和绿豆的情绪都不高,耷拉着脑袋,其他人看了热闹,又没有什么可买的东西,大家一起回了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