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铁太后
“你们两个娇滴滴的姑娘,可不能爬那么高,尤其是晚上太黑,看不见摔了怎么办?”
他们也明白,这种事情只能趁着晚上过来。
“没关系,方叔叔,我和一诺姐手脚可利落了,这么点的高度难不倒我。”
秋一诺也不是十项全能,什么都会。
好比这种建房子,补屋顶的活,她就不会。
所以此刻也只能给清清打打下手,搭把手,来回拎着小桶往上爬。
清清以前和师兄就做过这些,所以现在补起屋顶驾轻就熟。
两人没一会儿就补完了,顺便又找了一些石头将那边的矮墙给垒了。
方庆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墙高了,你再来是不是就费劲儿了?”
“不费劲,这点高度难不倒一诺姐。”
听到这话,方庆生踏实了。
“我去给你俩倒杯水,别太累了,一次干不完就等着明日再来。”
贺自清看着心情不错的方庆生,小声的询问,“一诺姐,我怎么觉得方叔叔特别高兴你能跳进来?”
秋一诺挑眉,“谁知道呢?”
估计文会倒台以后,这老头的心思就要藏不住了。
也不知道程红英同志是怎么想的?
明年恢复高考以后,她是想带着全家跟着金子走的,毕竟外面大把赚钱的机会。
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积累家底,让大宝二宝感受一下当富二代的感觉。
看了一眼端着碗出来的方庆生,秋一诺笑着道谢,态度有礼,但也不算热络。
至于他想怎么打动他妈,那是他们两个人的事儿。
干完活,两个人就偷偷回家了。
*
冷冻库选在了桃林村,临近罐头厂的一个破院子。
破旧时,以前这里住了一位大户,据说早些年家中很有钱,还自制了地窖。
是冷冻库的最好选择,就连孙村长都挑不出别的理。
有了镇政府的支持,翻修也就是两三天的功夫。
接下来就是制冰的事儿,秋一诺提早与两位村长打好了招呼。
最好找一些读过书的男同志,不限于男知青。
制冰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
或多或少的读过书,她说的话,对方可以领悟,制冰也就容易了一大半。
这几天,她带着一群‘知识分子’忙活在地窖里。
经过一次次失败的实验,最终在两天以后制出冰块,就是比较小。
阴凉的地窖内,众人欢呼。
第一次明白,知识的重要性。
此刻看向秋一诺这位女同志,都是面带着尊敬与崇拜。
这边冷冻库的冰刚摆满,罐头厂清理好的桃子也送了进去。
使用了一个星期,发现这个冷冻库真是好,只恨当时翻修的面积太小了。
要是再大一点就好了。
很快就迎来了秋收,家家户户忙的脚打后脑勺,唯独秋一诺空下来,闲着没事儿就去看看草莓苗。
顺便把大棚所需要的材料确定下来。
这就是他们两个村子下半年确定的路线,省宣传部的李部长早就汇报给上级了,得到了领导层的重视。
毕竟东北的天太冷了,谁也没听说过扣个塑料就能种菜。
村里的拖拉机几乎是从天亮就发出轰隆轰隆的响声,村长的心都跟着紧绷着,“一天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用,不能用坏了吧?”
“村长,怕什么,咱们村有会修拖拉机的,不知有多方便。”
村长颔首,“没错,秋大妞会修拖拉机,省了不少事儿。”不知想到了什么,又大声提醒,“有人会修,你们也不能开的毛毛躁躁的,仔细点开。”
“知道啦,村长。”
因为有了拖拉机的运输,今年平安村的秋收要比附近的村子早了三四天。
除了桃林村秋收完了,附近其他村子还在强收,平安村的村民心里别提有多得意了,就连孙村长出门都是昂首挺胸的。
刚出门就遇见了何庆村的村长,笑着问道:“何村长,这是秋收完了?怎么有时间来找我。”
第193章 果然是我的好弟弟
看着满面春光的孙村长,何村长是打从心眼里羡慕。
曾经他们平安村还不如他们何庆村呢?
好歹他们还有汁水丰富的梨,光是凭着这个还能卖两个钱,谁能想到仅仅一年的功夫,穷不拉几的平安村竟然大翻身了。
甚至还买上了拖拉机,真是让人又羡慕又嫉妒。
“老孙,我来找你是有点事儿的。”
“啥事,你说!”
“你也知道我和林村长不熟,自然也就不好开口,两天以后将有大到暴雨,我们地里的庄稼实在是太多了,你看你能不能借我们拖拉机用一用?”
提到心爱的拖拉机,孙村长潜意识很是抗拒。
不想借,又不太能说出口。
毕竟这几天超负荷的运转,好歹能歇一歇,现在又要借给别人,他岂不是又要提心吊胆的?
以前他们也是眼巴巴的瞅着桃林村,现在好了,也有人眼巴巴的羡慕着他们,怎么想怎么爽。
“老何,这事儿我还要和几个村干部商量一下,我自己一个人做不了主。”
没有直接拒绝,何村长欣喜万分,“行,那真是太好了。”
秋一诺在家发呆,就听到外面有人喊她去村委会开会。
“我又不是什么村干部,我去开什么会?”
“人家村长看重你,找你去你就去呗,说不定有什么好事儿呢?”
秋一诺不情不愿的去了,得知是隔壁村要借拖拉机,顿感无聊。
她做了什么,给这群人造成这样的错觉,什么大事小情都要询问她的意见。
懒懒的打了个哈欠,秋一诺想说,“要不……”我就先回去了。
刚刚还吵的不可开交,立刻拉着她坐下,“秋大妞,拖拉机有多珍贵你一定比我们任何人都清楚,你说拖拉机该不该借?”
“该借!”
“什么?”
众人突然就安静了下来,“你,你说什么?”
“村长,何庆村产梨。”虽然,她不希望自己每件事情都要算计,可是事儿赶事儿碰到一起了,自然也就不得不提一嘴。
“明年咱们要增加新的品种,梨做罐头也好吃,村长,这事儿可要与何村长说道说道。”
秋一诺不赞成,“什么都别提,正常借就好,到时候让他们补齐柴油就好。有些话不适合现在说出来,以何村长的为人,你今日的善意之举,他必定会记在心上。”
见大家颇为赞成的点点头,秋一诺拿出自己的小本本,“既然这件事情决定好了,那就说说我的事情。”
“你什么事情?”
“秋收结束了,就要等着交粮,正好趁着这段时间,咱们把扣大棚的塑料,还有各种所需用具买了。”
秋一诺拿出了一张单子,“我把需要的东西都写下来了,你们和桃林村合计一下,怎么购买比较划算,等东西买回来咱们就要搭框架。”
算算时间,扣上大棚,种植一批蔬菜,估计就该进入1977年了。
从村委会出来后,秋一诺就往家走。
路过丁家时,看着他们一家提着大包小包的要出门。
换做别人,秋一诺肯定打个招呼,问问他们去哪里。
但是丁家的人,她不太想搭理。
连个眼神都没给他们,秋一诺迈开了大步,有一丝一毫的停顿都算她贱。
可偏偏有人不如她意,“秋一诺!”
秋一诺恍若未闻,继续往家走。
丁母却是放下行李,一路小跑的拦住了她,气呼呼的质问,“秋一诺,你耳朵聋了不成,我喊你听不见吗?”
“听不见!”
这话等同于火上浇油,丁母嫌恶的看了她一眼,“你知道我要去哪里吗?”
“关我屁事儿。”
丁母也不生气,反而很得意的宣布,“子旭要和他领导的闺女订婚了,邀请我们全家都过去。”
秋一诺挑眉,“所以呢?你该不会是想跟我要份子钱吧?那可不行,咱们两家关系没有那么好,我可没钱。”
没有见到她半分难过,丁母有些不太相信,“在津市了,你肯定没去过吧,我未来儿媳妇家住小洋楼,家里甚至还有小轿车,子旭可说了,等我们过去,就开车带我们四处转转。”
说到这里,丁家其他人也听见了,纷纷抬起了下巴,炫耀的不行。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在津市买了房子。
秋一诺算是弄明白了,借炫耀的名义打击她。
上一篇:穿越流放地,我靠大海发家致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