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铁太后
林村长不比他好到哪里去,激动之情无以言表。
只能紧紧的回握住老孙的手,嘴里不停的念叨着:“真好,真好啊!”
*
另一头县政府里,县长带着一众属下也在观看着电视上的广告。
众人小声的窃窃私语,“锦绣罐头厂的这位秋同志真是了不得,她到底是怎么和京城电视台谈的,竟然让人家同意了。”
“据说广告都是她想的,这个脑袋瓜进咱们县政府都够用,搞个策划什么,肯定是信手拈来的事情。”
县长满意的听着其他人的讨论,另一方面还要分心看着电视里的广告。
生怕自己错过了什么重要的一环。
画面一转,慈祥的妈妈已经捧着碗喂儿子吃罐头。
小孩子吃到酸甜的东西,脸上也露出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笑容。
那笑容明媚简单而美好,是对美味食物的回味。
小表情拿捏的非常好,连大宝这个专业人士看了,都是连连点头夸赞的。
“妈妈,我吃了锦绣毛桃罐头,我的身体就不那么难受了。谢谢妈妈!”
然后电视上出现了毛桃采摘的照片,以及工厂内制作的照片,“采用桃林村最新鲜的毛桃,平安村的古法秘制,酸甜口感让你每一口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果香,是你健康的选择,锦绣毛桃罐头,让你重新感受整个世界的美味。”
电视上出现了订购电话。
短短十七秒的广告,让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视觉震撼。
县长想到他们临走之前,自家弟弟来这里要走了人民日报记者拍摄的照片,原来这是早有计划。
像是秋一诺这样的好同志,当真是十里八村找不到一个。
*
此时,省里的领导们也正在观看广告,直到一整个广告播放完毕,大家都有些意犹未尽。
有人提议,“这广告真有意思,就像是看了一个小电影似的,就是有点太短了,我怎么都没看够。”
“广告挺有有意思的,真是长见识了。”
“这个锦绣罐头厂有点东西,是谁想出来的,关键是自己还能找到京城电视台的门路,领导,咱们明年要重点扶持这个罐头厂了。”
领导点点头,“我看了下面人调查的资料,锦绣罐头厂不仅解决了周边村子的劳动力,还将其他水果产业也带起来了。光是他们附近村子的年收入总值就超过了近十年的总收入。”
“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
另一头的锦绣罐头厂。
全体人员看完广告后,开心的欢呼起来。
“这拍的可真有意思,我就像是看了电影一样。”
“没错,吃了咱们的桃罐头就是能治百病。”
“你可莫要瞎说。”
“谁瞎说了,省城里的人谁不带锦绣毛桃罐头去医院看病号,都不好意思去。”
大家的讨论声一浪盖过一浪,兴致高涨。
徐会计担忧:“最后的订购电话是不是停留的时间有点短,万一有人看不见怎么办?”
其他人也不由自主的点点头,“可不是,这个东西不能调久一点吗?要不,找秋大妞问问人家台长……”
林村长瞪了他一眼,“你以为电视台是咱们的,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这不是要播放十遍吗?不急,咱们还可以多看几遍……”
此时,楼上有人喊道:“两位厂长,快找人上来接电话,我都快忙不过来了,订罐头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楼下的人错愕,有那么一瞬间怀疑自己的耳朵不大好使。
这广告才播放了两遍,那边就有人订购罐头了?
开玩笑的吧!
谁知,楼上接听电话的人再次崩溃的大喊道:“再不上来,我就不管了。”
众人如梦初醒,“来了来了,你可别不管,和买家说话态度好一点,千万别得罪人。”
那可是活生生的财神爷。
*
电视台。
十遍的广告很快就播完了,画面转到了新闻时,江台长立刻让人去后台查看广告时间段的收视率。
比之前他们播放纪录片的收视率高出百分之五十八点五三,这个数据让整个电视台都沉默了。
简直是大大的超乎了他们的预料,谁也没想到一个小广告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秋一诺还在犹豫要不要打个电话问问订购的人多不多?
生怕自己占了线,别人打不进去。
后来转念一想,也许是她自己打不进去呢?
思路一打开,秋一诺便和江台长借了电话,一连试了十几分钟,每一次都是占线的状态。
江台长也格外的关心,“怎么样,你们罐头厂的人怎么说?”
“我到现在一次也没打通过。”
“这是好事儿啊,证明订购的人把你们村的电话都打爆了,或者你晚一点再试试。”
秋一诺也是欢喜不已,日后罐头厂的销路也就不用愁了。
等金子上了大学,她也能走的安心一些。
“江台长,我们锦绣罐头其他的广告还需要你多盯着,我明天就回去了。”
这些天,他们不止拍摄了一个广告,还有新年款,主打一个合家团圆的主题,所以这个广告下个月就要投放了。
偏远地区,恐怕运输的时间就要拉长,所以新年广告会提前播出。
“这个你可以放心。不过……”江台长有点惊讶,“这么快就要回去了吗?”
“我弟弟要考大学,对他有点不放心,想早点回去盯着它。”
“今天晚上,我把陈家兄弟叫出来,咱们一起吃个饭,算是给你饯行了。”
“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晚上他们是在电视台的食堂吃的,这里面有包间,环境也不错,还非常的安静,特别适合边吃饭边聊天。
陈友泉今天也是看了锦绣罐头的广告,见了秋一诺便说:“秋同志,你们锦绣罐头厂火了。”
“什么意思?”
“今天我朋友打电话问我,广告是不是我哥拍的。我说是啊,怎么了?他们又问我,你哥是不是认识罐头厂的人?”
第258章 回家了
秋一诺笑着问道,“你怎么说的?”
“认识啊,不仅我哥认识,就连我也认识。”说到这里,陈友泉的情绪更高了,说话拍着桌子,“他们说电话打不进去,拜托我哥问问,能不能托关系买点罐头,他们也想尝尝到底有多好吃。”
陈导拉下了弟弟拍着桌子的手,“这小子一熟了,就暴露本性。秋同志,别介意。”
“不介意,性情中人都这样。”
陈友泉笑的十分爽朗,“我还笑话他们,怎么那么馋。”
到了明天,他都不敢想大街小巷会有多少人讨论锦绣毛桃罐头。
甚至可以预料到三天后,他们的大友谊广告播出,会不会成为结婚的必备品?
想到这里,陈友泉开心的嘴都合不上了。
面对电视台的招商,江台长询问了秋一诺的建议。
她想了想,斟酌开口,“我就是说说自己的想法,江台长觉得我说的对,我就多说一点,觉得我说的不对,那就当我没说过。”
“秋同志,这几天的相处,你也看出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别担心,有什么你就大胆的说出来。”
“我想,作为首都的电视台,咱们要做的就是把控产品的质量,不能谁来都接受,决定合作之前,最好要查清楚他们产品的品质,合格了才可以播放。”
“华国这么大,人都有好坏之分,更何况是穿的,吃的,用的。万一有许多东西不达标,我们盲目得播放广告,因为电视台的权威放在这里,很容易给老百姓造成一个误区,能上电视台的东西肯定是好东西。”
江台长等人听了连连点头,觉得秋一诺说的不错。
很主动的为她斟茶,示意她再多说一些。
“万一吃出了问题,穿出了问题,我们电视台都是有责任的。我们严格把控品质,不仅仅是为了老百姓着想,更是为了我们自己负责任。”
“秋同志说的不错。”江台长受教了,一开始他只看见了眼前的美好,却没注意到背后所隐藏的危机。
广告这个项目必定会为他们台里带来巨大的利益,可机遇也伴随着危险。
几人正说着话,有人来敲门,话语之间难掩激动,“台长,快回你的办公室,好多人打电话来找你,想要购买咱们的广告位。上面的人都忙不过来了,有许多人咱们做不了主。”
江台长双眼一亮,“你们聊,我就先回去了。”
“江台长快去吧!”
剩下了他们三个人,也不好一顿饭吃到半夜,就决定提前散场了。
陈导关心的询问秋一诺,“孩子多大了?”
“他们两个今年两岁了。”
“两个?”
秋一诺点点头,“对,是双胞胎,大宝古灵精怪的,小嘴叭叭的,二宝就比较安静一点,也不爱说话。”
“双胞胎肯定长得很像,肯定不好区分吧!”
秋一诺此刻有了当妈就爱分享儿子的欲望,借助衣兜打掩护,伸手进了空间里拿出了之前拍的照片,陈氏兄弟一看。
上一篇:穿越流放地,我靠大海发家致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