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铁太后
秋一诺想了想,“好!”算是卖一个徐虎的好,接下来的事情也好谈。
“谢谢你!秋同志,真的是谢谢你。”
“何同志,我还有事儿要问徐哥。”
“好,我把电话给他。”
徐虎接起电话,“小秋,你还有别的事情吗?”
“徐哥,我在鹭岛这边筹集了不少的物资,我怕不够,所以我想借助你的人脉,能不能在京城也筹集一些棉被,药品,还有容易存放的食物和水。所需多少钱,我能不能用今年的分红补给你?”
徐虎惊诧,没想过她能做到这个地步?
“你要自己出钱?”
“是。”
“你,你也太伟大了!”
“徐哥你说笑了,你给国家捐赠了那么多的古董,我顶多算是救个急而已,毕竟我的能力就只有这么大。”
他见过形形色色的人,却从未见过像是秋一诺这样大公无私的人,徐虎给国家捐赠古董,是为了能搭上一条线,有人可以庇佑他。
可秋一诺所图什么呢?
“我身边很少有人能做到像你这样的。”
“我也有自己的私心,不瞒徐哥,我的丈夫已经奔赴灾区了,我除了担心,却是什么忙也帮不上。我相信冥冥之中自有因果,我做的这些只求我的丈夫平平安安的,花省的伤亡人数能减到最少。”
徐虎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至真至纯的人,虽说有点感情用事,可又有几个女人能做到她这个地步。
他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没有谁能为他做到这个地步,这一刻徐虎不得不说,他是羡慕邵承远的。
娶妻如此,夫复何求。
感性直冲天灵盖,徐虎脱口而出:“妹子,你放心,筹集物资的事情你就交给我,顺便也加我一份,我再去帮你找找其他有能力的人,咱们人多力量大,这是国家大事,能尽份薄礼,也是大家的荣幸。”
电话那头的秋一诺暗自松了口气,她赌对了,自己的行为感动了铁汉一般的徐虎。
何嘉述也抢着表示:“这事儿算我一份。”
“谢谢徐哥,也谢谢何嘉述,既然这样,京城的物资就靠你们了,可以让救援队的人先出发,物资车上也挂上支援花省的横幅,谁支援的就挂谁的横幅,这样也不会乱了套。”
徐虎一怔,没想到小秋的脑筋动的还挺快的。
这样的话,就会有更多的人支援花省。
大家做好事心甘情愿是一码事,可是有的人也想着博一个好名声。
原来这就是她说的扬名立万的机会,闹了这么一出,首当其冲捐款捐物资的人怎么会不受重视呢?
秋一诺挂断了电话,立刻又联系丹尼尔。
丹尼尔还在酒店忙着签文件,一听电话是秋一诺打来的,立刻嚷着让她回来工作。
“你不能把酒店的工作交给我一个人,这可是咱们两个的。”
“丹尼尔,我有件很重要的事情与你说,现在有一个可以让布朗贸易的名号响彻全华国的机会,你想不想要?”
“你就吹牛吧!”
“我说的都是真的,不知道你有没有关注到,花省发生了地震,你身为一个外国人如果在这个时候能伸出援助之手,到时候我们国家最具有权威的报社会对你进行采访,你说你们布朗贸易的名号还不火遍大江南北?”
丹尼尔不雅的翻了一个白眼,“我就说嘛,天底下怎么可能还有这样的好事儿,原来你在这里等着我呢?”
“你不是为国为民做出重大贡献,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登上人民日报。”
“的确,人民日报挺难登的。你就敢保证人民日报一定会采访我?我是个商人,这笔买卖可一点也不划算。不过看在我的合作伙伴是华国人的面子上,我倒是可以捐一点钱。”
也就是说,再多的就没有了。
秋一诺在电话的那头叹了口气,“人民日报说好了给我一个头版头条的大版面,会隆重介绍布朗贸易的,我还以为你十拿九稳了,谁曾想到你只看得到眼前的利益。”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还有长远的利益?”
“可不是,这事儿要是办好了,就会得了上面的重视,我手里有一个项目也就更容易开展了。我想合作的那个人是你,可你不太想小小的投资一下,我也没法向上面推举你。看来这事儿我还是找港城那几位,他们肯定愿意。毕竟期房已经卖的差不多了,他们的资金回笼不说,已经开始赚钱了。”
丹尼尔捏紧电话,“你和我说说,是什么项目?”
秋一诺抿着唇,她自己都没想出来,怎么和他说?
这不是为了忽悠他,就那么张口一说吗?
反正八零年代,遍地是黄金,随便想一个项目就能赚钱,只是赚多赚少而已。
“你都不想付出,就想提前知道别人赚钱的点子,天底下哪有这样好的事情?”
丹尼尔好奇心极重,现在鹏城的酒店每天都是满房,住的多数都是港城,澳城来的人,考察项目的团队也是一批又一批,就连楼下的商场每天也都是人挤人,他不得不佩服秋一诺的头脑。
即便是人少了,她就会想出什么季节限定,限时打折的活动,又把人拉拢回来。
所以,他是相信秋一诺口中的‘好项目’。
再次确认,“你确定我们布朗贸易会登上人民日报?”
“当然,你可是第一个向华国捐赠的外国企业,采访你会更有噱头。”
丹尼尔咬了咬牙,“行,我捐,你看你需要什么,列举个清单,我让柳江他们去准备。”
“丹尼尔先生,我代表华国人民感谢你大大义之举。”
“就会说好听的话。”
第710章 如法炮制的各种忽悠
秋一诺挂了电话后,如法炮制忽悠了其他港城的合作伙伴,打着都是龙的传人的口号,愣是被她三言两句整热血了。
一家人哪有不帮忙的道理!
秋一诺没指望他们有多大的手臂,少一点也无所谓,人多力量大嘛!
这边搞定了港城的合作伙伴后,秋一诺就主动的联系了曾经采访她的人民日报的记者。
因为这场地震,报社也是忙的不行。
电话接通的那一刻,秋一诺甚至能听见那头闹哄哄的声音。
“喂,你好,我是人民日报的记者,小朱。”
秋一诺自报姓名,对方愣了一下,“这个名字还挺耳熟的,你是……”
“平安村锦绣罐头厂,是我和两位村长申请修路。”
小朱立刻想到了,“原来是你呀,那个连采访稿都是自己写的小秋同志,好久不见,我们因为花省地震的事情,现在报社乱的不行,你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可以长话短说,我们前辈收拾好了装备,就要赶去灾区。”
秋一诺也知道时间的宝贵,面对小朱,就没有那么多的谎言。
主题中心思想抛出,直接表明自己的来意。
话语简短到让小朱有片刻的慌神,有些不可置信的反问道:“你,你想为你那位朋友要一个头条。”
“作为首个外国人捐款捐物资,对咱们国家来说十分难能可贵。更何况是以企业的名义捐赠,足以证明此时我们的国家更具有包容性,接纳了他们,所以对方才会在我们有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
“咱们应该给予鼓励与表扬,今天你帮我,他日我帮他,谁又敢保证某一日他会不会帮回你,互助互爱,才能携手共创一个和谐的地球村。”
和谐的地球村?
反向思考给小朱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声音不由得带着几分激动,“小秋同志,你说的真好,这事儿包在我身上,肯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版面,只不过现在是关键时刻,我们的报刊大概只会刊登老百姓最关注的伤亡与救援的事情。”
“这个我明白,当然是先紧着重要的事情来。”
“那好,既然你也会去,等到了那边我们再详谈好吗?”
秋一诺一听这话,就知道这事儿十拿九稳。
挂断电话后,秋一诺狠狠的灌了自己一茶缸的灵泉水。
讲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的电话,她现在的嗓子滋啦滋啦的疼。
甘甜的灵泉水顺着喉咙滑下,滋润着她快冒烟的嗓子。
歇了好一会儿,感觉嗓子没那么疼了。秋一诺才打电话给老师,确认了他此时并未跟着去灾区支援,这才道:“老师,我找你有点事情,是有关花省救援的事情。”
周安邦刚想说他现在忙的不得了,有什么事儿晚点再说!
但是听到秋一诺主动提起灾区救援的事儿,还是咬了咬牙说道:“行,我在办公室等你。最多只能给你一个小时的时间。”
“老师,够了!”
秋一诺急匆匆下楼,恰好看见了急匆匆赶来找她的金子。
“姐,咱妈刚刚看见出城的卡车好像有姐夫,就让我过来打听,姐夫是不是去支援灾区了?”
秋一诺连忙招呼着弟弟,“快,带我回部队,今天他们有急事把车都开走了,咱们路上说。”
金子将自行车调转了一个方向,“从他们员工住宅楼后门过去,那边比较近。”
金子长腿一甩,秋一诺就跟着坐上了后车座。“没错,你姐夫带着人去支援了,让咱妈别担心,那边结束了很快就会回来。正好你来了,回家顺便告诉咱妈,我也准备过去。”
“什么?”金子怪叫了一声,“你怎么也要过去,那边还有余震,你过去干什么?”
秋一诺就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和金子说了,“这事儿是我组织的,我必须过去盯着,让这些物资能够真正的用在灾民的身上。”
她太明白,人性不可估量,心思烂透的人什么钱都敢贪。
所以这一趟她必须去。
金子拧着眉头,“那边现在肯定乱得很,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趁乱打劫,不行,我跟着你一起去。”
“你小心咱妈揍你!”
“我不跟着你,她才会揍我,我去搞定她,等会儿我回家收拾两件换洗衣服就去找你。”
秋一诺见劝不动弟弟,也只能带着他去。
二十几岁的大小伙子了,总不能一点风吹雨打都不经历吧!
“行,你先回去收拾行李,然后回头去我家等我,我家钥匙压在了墙头第五个花盘下面。”
“我知道了。”
说话的功夫,金子就骑到了部队的大门口,金子将他姐放下,骑着自行车就走了。
秋一诺也不敢再耽搁时间,看见老师安排了他的警卫员来接自己,立刻迈开了步子跑了过去。
上一篇:穿越流放地,我靠大海发家致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