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日化1981 第145章

作者:大江流 标签: 爽文 升级流 年代文 成长 穿越重生

  周三春说:“怎么好像是有人等着咱们呢!”

  说着,周渔就进了食堂,刚进去,就听见有人喊了一声:“鼓掌!”

  瞬时间,掌声就响了起来,周渔放眼望去,好家伙,不知道是不是提前集结的,这食堂都坐满了,这会儿都在给她鼓掌呢。

  有位三十来岁的女士穿着一步裙摇曳地走了过来,冲着周渔说:“周总,我是洁净日化的总经理方丽丽,也是我们这些私企推举出来的代表。”

  “我们早就等着你呢,听说你今天下午到了,大家就急忙赶过来,要第一时间一起见你!感谢你给了我们也可以参加评定的机会!”

  “这对于我们可不只是形式上的认可,周总,我们都是白手起家,有些人连个初中毕业的文凭都没有,最差的还是用的大桶制皂法,技术员更是没有,从周边的肥皂厂请的兼职。”

  “我们这两天一直在听报告,真是受益匪浅,侯厂长他们知道我们水平差点,干脆找人给我们从头开始讲,给我们打基础,真是没想过的好事儿。”

  “大家都想感谢你给我们这次机会!同志们,咱们集体敬周总一杯酒吧。”

  这位方丽丽,显然也是位女中豪杰,不过寥寥两天时间,就成了带头大姐了,这话一说,整个食堂,椅子顿时哗啦啦响了起来,大家都站了起来,举起了手中的酒杯。

  周渔可看见了,一人一杯白酒,二两的,这是来真格的。

  虽然平时不提倡喝酒,但这种时候,喝点酒也没什么,周渔直接说:“没你们这样的。”

  这话让大家一愣,还以为周渔不高兴了呢,结果听见她又说:“你们喝酒我看着啊,是不是给我一杯?!”

  立时就有人笑了:“周总敞亮啊!”这说话的肯定是东北的。也有人手快,从旁边连忙递了一杯过来,还说呢:“干净的,新杯子。”

  而且,还是一两杯,这显然是顾虑她不会喝酒的事儿呢,方丽丽递给她说:“周总,我们干了,你随意。”

  说完,大家几乎是同时一饮而尽,这场面,说真的,周渔两辈子也没见过。她也跟着一口闷了。

  这应该是用的北方的酒,不知道谁带来的,入口辛辣,但加上今天的氛围,很是爽快。等着周渔放下杯子,还有人叫好呢,“周总有酒量啊,再来一杯!”

  让旁边的那位东北大哥给摁住了。

  这氛围跟上次来完全不一样,不是好与不好的区别,而是国企的厂长们最少也有四十来岁,都比较严肃,也就是龙平梁话多一点。

  但私人工厂就不一样了,这个年代敢干事的,说真的,还是年纪比较轻一点的,性子也是敢说能说的。

  自然这次就热闹一些。

  喝了酒,方丽丽就带着周渔往里走,笑着说:“周总,你别管他们,都是太高兴了,你恐怕不知道,我们这里很多人都是看着你的报道,才敢自己干的,你算是我们的领头人了。大家是实在激动。”

  周渔笑着说:“别说你们激动,我也激动。不如这样,咱们酒也喝了,我跟大家说两句。”

  这个自然好,方丽丽立刻说:“静一静!静一静!周总要给咱们说两句!”

  立时掌声又响了起来。

  周渔看了看,干脆往前走,站在了最前面,让大家都能看见她,然后才开口:“大家好,我是周渔。”这话一出,热闹的食堂渐渐安静下来,大家都在开始听她说什么。

  周渔直接说:“说真的,我以为咱们见面得明天呢,没想到是今天晚上,也没想到这么热情。我挺感动的,谢谢!”

  这话代表着周渔的态度,话音落,立时那位东北大哥就说了:“周总,你都不知道你在我们心里的地位,你要是知道了,你一点都不会意外了。”

  大家立时点头:“对对对!我就是南河的,家里原先就会大锅熬皂,只是不敢干,后来81年瞧见了省报的报道,就动起来了。”

  “我也是,不过一开始没干日化,我烧砖的,后来有点钱了也不知道干什么,然后就瞧见周总你开了华美日化,我寻思你那么厉害的人做日化,那日化肯定有赚头,正好旁边有个油脂厂,也能请兼职技术员,我带着大家干起来了。”

  “然后我就跟着你们华美日化学,各种在县城打广告,现在啊,油脂厂都不如我的生意好。”

  周渔都听着,屋子里特别热闹,一个说完另一个上场,能开厂子的,怎么也不会太内向,又一杯白酒下肚,话就多起来了。

  周渔还想着一个个了解了解呢,没想到,话没说,先认识了一小半,等着大家说完了,才发现周渔等着呢,又觉得不好意思,东北大哥一拍脑袋:“看我,怎么插话耽误正事,我自罚一杯!”

  又一杯下肚了。

  周渔连忙开口:“我其实挺愿意听的,咱们私人工厂干起来不容易,听着大家都好,我也高兴。既然高兴,那咱们今天就再高兴一下吧,这话我本身是明天开会见大家说的,正好现在说了。”

  周渔这么一说,大家都静下来,聪明的已经有点猜到了,脸上有了激动神色,没猜到的则等着。

  周渔就说:“是这样的,我们的香精调配公司正式成立了,上次国企的评议会我们就承诺,如果愿意的话,可以每个厂调配一款香精,价格会比美国的康曼便宜不少。这次咱们也一样。”

  这话一出,掌声又响起来了,谁不知道,凝脂皂和香水皂为什么一下子就出名了,好闻啊。

  凝脂牛奶皂一开始就因为好闻的想吃,销量大增,后来的蜜桃乌龙皂,被称为“初恋的味道”,让人们记忆深刻。

  可以这么说,夏国只要搞日化的,都知道华美日化的味道是一绝,国企还有技术员都没人能配出来,更何况他们这种雇佣兼职技术员的工厂呢。

  这掌声热烈得恨不得将房顶掀开了。

  侯显明他们知道今天大家要迎接周渔,所以都没来食堂,打了饭在办公室一边干活一边吃,这会儿听见,纷纷往外看,感叹道:“周渔这影响力可不一般!”

  赵立勇说:“那可不,对咱们算是锦上添花,对他们是雪中送炭。”

  食堂里,等着掌声弱一点,周渔就接着说:“还有一点,是我们梅树村每年上半年五月,下半年十一月,都有订货会,我们对品牌没有任何要求,唯一的要求就是质量好,实打实的好。只要是好东西,我们一定会收,一定会帮推广。如果大家愿意试一试,都可以来我这里领一张邀请卡。”

  这也是好消息,梅树村如今可是全国性的,如果真的进去了,那可是突破性的,对产品的名声大有好处!

  就像是天成服饰,一个月从小厂变大厂,这都不是梦,是真的!

  不少人兴奋,当然也有人说:“那我们这种小厂子就不行了,技术跟不上。”

  周渔一看,就是刚刚说在县里卖的最好的那位,她就说:“也不是,梅树村还有个政策,就是对本地品牌会有所倾向。譬如说开在东山省,我们有一定的比例是必须进本地产品的。”

  周渔这个政策,一方面是为了提高本地人的进店率,人家用了多少年的产品,你的店里一个没有,谁愿意来。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选拔最好的产品——酒香也怕巷子深,尤其是这个运输不发达的年代,很多产品是只供应本地的。通过这种方式,他们既可以推广这些工厂,也可以丰富梅树村,算是双赢。

  居然还有这个政策,对方一听立刻说:“那我肯定试试。”不少人也点头。

  于是周渔才说了最后一点:“第三点是我这次带了我们的去法国进修的调香师,也是我们的研发经理翁小雪,这几天大家对生产中香料有什么疑问,都可以问她,她也有报告。”

  有了这三点,这食堂就没安静下来,要不是方丽丽一直帮着挡酒,周渔这边喝醉三次也不够。

  不过也因为这个,周渔跟大家可算是彻底熟了,譬如那位东北大哥,叫崔洪林,譬如那位县里开厂的叫蒋飞英,还有许多。

  熟了自然问的多,有问周渔怎么想的要开日化厂,有的直接拿出自己的问题请教周渔,周渔本就懂行,简直是一说一个准,一直到夜里十一点,这才结束。

  第二天翁小雪去分享,周渔则去开会,评定的产品加上了洗衣粉和洗衣液、洗手液和洗洁精等,评定的内容也加上了是否有有害物质,过敏原等,就是在准入条件的时候有了分歧。

  有人认为可以直接邀请,有人认为考察一年。

  理由也很充分:直接邀请就代表着让对方直接进入自己的评价体系,考察一年也有自己的考虑——对方的产品质量比咱们好,还有各种专利,吸纳他们,无异于引狼入室,得给夏国日化行业多一点时间。

  侯显明瞧着周渔没吭声,就问她:“你怎么想。”

  周渔冲着一众可以当她爸岁数的委员,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鲁迅先生有个开窗理论,就说如果想开窗就要说把房子拆了。”

  周渔这话有点模糊,看不出来她要支持哪一边?

  侯显明直接说:“周渔,有话就说,不用打哑谜,大家都是一条战线的。”

  有这句话就行了,周渔说:“我认为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一方面我们严把质量关,以电视新闻,报纸广播新闻,纪录片等各种方式,来强调这个评定的重要性,与国外的评定系统相比,我们的优势是什么。

  务必使老百姓知道,我们的评定是国家官方的,是适合夏国日化行业的,评出来的是优质的产品。

  另一方面,要让大家信任我们,让大家真心实意感受到,夏国自己的肥皂香皂不比外国的差,洗发水等是差点,但我们更物美价廉。夏国人是很会过日子的,如果不是好的过分,他们不会选择贵价的合资产品的。”

  从颜美就可以看出来,;来自梅树村的数据,很多人买颜美回去试了试后,洗面奶的复购比较多,但沐浴露和牙膏发现也就那样后,就没人再花高价买了,这批人分化成两种:要不冲友谊商店里的最贵的进口货,要不直接凝脂皂搞定。

  当然,这法子如果是上辈子用,有点治标不治本,人家就是进口的,谁不知道进口的东西好?你这边评定的再严格,也比不上。

  但现在就不同了,这也归功于这半年多,大家跟老驴拉磨一样的疯狂扩张——为了脱颖而出,是开足了马力,将夏国人的工匠精神彻底发挥了出来,不止卷质量,还要绞尽脑汁卷种类,卷创意,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出的。

  如今整个日化市场一片繁华,可选择的品牌种类上百,而且个顶个的会打广告,徐一骏的广告公司如今生意好的租了一栋楼。

  原先外资进来,外来的和尚,种类多,广告也多,如今所有招式都让周渔使尽了,顾客们免疫了,他们自然没了碾压的气势。

  所以周渔的结论是:“我的想法是,我们得有个闭门理论,这是争夺行业内的话语权,我们根本就不用规定他们什么时候能进入。他们如果非想进入评定会的大门,就要拿出他们的诚意来自己来敲门!”

第108章

  周渔这个想法, 其实根本不是自创的,而是跟着美国学的,他们不就喜欢搞同盟, 排斥夏国进入吗。

  那夏国人日化产品质量评定会, 为什么要允许他们加入呢?

  当然,这些是无法跟侯显明他们说的, 不过好在,经过了老祖宗上千年熏陶的夏国人,对这招背后的意义都明白得很,周渔一出口, 几乎所有人都明白了中间的不同。

  无论是直接邀请还是一年两年, 其实都是预设了条件——我们欢迎你, 早晚都让你进入。

  这是一种敞开的态度,展现的是夏国人一向的以和为贵的态度, 但是,我们总觉得对方是外国人,要友善, 要宽厚, 但实际对方是这样吗?

  不是的,百年前他们不是这样, 如今但凡参加过广交会的,都心知肚明, 对方是怎样压价的。

  人家不讲友情, 只讲利益。你不设条件, 对方只会得寸进尺。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纯粹一点,只讲利益呢。抱成一团就是比一盘散沙更有凝聚力, 更能抗衡,更有利益。

  当然也有人有点担心,襄阳日化的厂长刘海玉就说:“我倒不是觉得不行,就是怕跟政策相悖,国家这两年大力引进外资,也是为了提高行业水准,我们这样,是不是对着干呢。”

  周渔的回答是:“既然如此,我们的评定会并不会影响什么。如果他们足够强大,那他们就不会惧怕我们抱团,如果他们不够强大,如何来提高我们的行业水准。”

  周渔这话说的颇有杀气!

  但不得不说,道理就是如此,这事儿自然就这么定下了。

  当然这事儿不可能不上报到日化局,梅若雪那里自然也收到了不少的反馈,有人认为这是好事:“市场经济是什么,就是自由的。周渔说的对,谁的本事大,谁就能发声,做不到,那只能说明他们不够强。”

  当然也有人担忧:“这不是一个礼仪之邦应该干的事情。”“这样的闭塞,不是排外行径吗?怎么可能进步呢?”

  而且后者的声音也不少,梅若雪全都压了下来,她这里没反应,自然有人要往上再反应。

  梅若雪站在轻工业部部长面前,将侯显明交上来的会议记录拿了出来,放在了部长面前,说道:“我赞同周渔的观点,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好。自古以来练兵,都得有来有回,一味的碾压,只会让人恐惧,让人胆怯,让人无望,从心里到身体输的一塌糊涂,最终完全溃散,任人宰割。”

  “只有打得起来,才叫磨炼。练兵不是让我们的兵不穿盔甲,不摆阵型随意冲撞,这不是练兵,这是送死。练兵应该是拿出我们的最大的实力,跟对方切磋切磋。”

  这个插曲周渔是后来才知道的,不过她并不意外,这样一个行业内的大事,虽然是她提出的,但必然有无数的人支持才能做成。

  她只是站的比较显眼而已。

  不过周渔还是打电话给梅若雪表示感谢,她都知道梅若雪的性子会说什么,果不其然,她说的是:“我只是在做我的本职工作而已。”

  就像是她面前的蒋学,这会儿瞧见她来了,一边开玩笑:“周总,我现在想见你一面可是不容易。”一边从抽屉里掏茶叶,给周渔沏茶。

  周渔则直接拿出了半包茶叶递给他:“喝这个。我从朋友那里薅过来给你尝尝的,说是自家老树上的茶叶,自己炒的,我闻着不错,把剩下半包都给你拿过来了。”

  蒋学爱喝茶,周渔第一次见他就发现了——一个罐头瓶时时刻刻都泡茶,从早到晚不闲着。当然也不喝好茶,用他的说法是:“好茶太费了,我这就是提神的。”

  一听周渔说,蒋学就接了过来,一闻就知道不错,半包茶叶不犯纪律,他直接就泡了这个。

  然后递给周渔一杯,自己拿着一杯坐在了周渔对面的沙发上,边轻轻吹着茶叶边喝边说:“这茶不错,难得你还想着我,不过茶不重要,我这为外汇急的头发都要白了,你快点讲讲吧。”

  他说的是外汇的事情。

  如今创汇多难啊,南河也就是1982年,周渔带着商情组算是立了奇功,拿了第一,随后这两年,部委的商情组已经成立了,对大家自然是一视同仁。

上一篇:病弱女配和男主HE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