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江流
陈树仁大手一摆:“你们要是不吃就是不原谅我们。”
卓翼觉得这根本就是两回事,还是周渔说了:“我们吃,但是不能白吃,这样,中午我们想给蔬菜公司那边的人做一份午餐,陈老板,您跟我做这个生意行不行?”
陈树仁都不得不给周渔竖大拇指,这是收了他们的饭菜,又让他们不赔本,还赚了钱。陈树仁如何不愿意,连忙说:“当然好!”
有了陈树仁帮忙,中午那顿饭自然大家吃的肚儿滚圆,周渔趁机将印好的通讯录发了下去,这次订购就圆满完成了任务。
从旅馆出来后,还有点时间,周渔抓紧带着周福军和张小翠,去了黄敏推荐的几个地方,买了点特产,一行人就去了火车站。
不过他们的方向不同,周渔和张小翠、周福军的火车票是下午两点的,直接回南州。
卓翼和左军还没有完成订购任务,准备在粤东周边的城市转一转——吴县起来后,这两年有不少县城也跟着种起了冬季菜,他们要去找一找,是下午三点的火车。
所以,两个人干脆早点退了房来了火车站,送周渔他们上车,安顿下后,卓翼还跟周渔说:“我等会就打电话回去,让他们也知道你们的好消息,到时候肯定会有人来接你们,下车的时候你们注意一下。”
等着他们下车离开,张小翠忍不住就说:“哎呦喂,咱们来的时候可没说接车,这就有了!”
她戳戳周渔,“刚才我就想问,那东西到底是什么意思啊,为什么大家都这么高兴?”她怕问出来人家笑话她没文化,就一直憋着呢。
这么一问,连周福军都一副要听听的意思。
周渔就跟他们解释:“咱们这蘑菇可不是卖一茬的,真的种起来蘑菇二十天就能出一茬,我弄那个通讯录,就是为了以后好卖蘑菇。但现在有这个,就更容易了。”
“最早到四月底,北方都是缺菜的,都需要从南方订购蔬菜,如果我们的蘑菇从吴县这里挂上了,就跟他们的蔬菜一样,出现在这些采购组组长眼前,你想想,订的会少吗?”
“那肯定不能少!”张小翠立刻回答,“咱们这次有很多都没买上呢,他们唠嗑我也听了,说是虽然贵,但多种花样他们愿意的,所以根本不缺买的。”
“就是这个道理,有了这条途径,咱们这点蘑菇销路就不用愁了。”
张小翠其实隐隐猜到了,可是她又不敢相信,要知道,一个棚最少挣几百块,这还是一茬,如果都不愁卖的话,这一茬接一茬,就别说六个月周渔直接用市场批发价收购了,就是五毛一斤,一年就能几千块!
天哪!张小翠坐在那里半天就跟傻了一样,没吭声,周渔都有点担心,她别刺激大了,就瞧见张小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抬手啪的给了自己一个嘴巴!
周渔都惊了!
张小翠笑了!
“哎呦,疼死了!真的啊,真的啊!那……那我是不是要发财了!”
这趟车从粤东发出,一路经过许多省市,所以这会儿卧铺车厢里没几个人,他们在的铺位更是没人,但张小翠还是压低了声音。
但显然这是自问自答,根本不用周渔回答的,她这会儿脸上的高兴活灵活现的,就连褶子都成了花,“周渔你可真能干!你怎么就那么能干呢!”
“周渔,我想好了,我一定要让大妮二妮坚持读书,不能上了小学就退学。也让她们像你一样学知识。”
周渔都被她这一惊一乍逗乐了,笑着问她:“我还以为你说做漂亮衣服呢。”
张小翠点头:“那肯定得做,不怕你笑话,家里穷,原先回娘家,亲妈亲爸不嫌弃,可表姐弟堂兄妹之间都是被笑话的,这次我肯定要给全家都打扮的体体面面,嫉妒死他们!”
张小翠说的热闹,倒是周福军一直没吭声,周渔就问:“福军叔,你咋想的?”
周福军犹豫了一下说:“我就是觉得,这么好机会,咱们村就140个棚,是不是少了点。”
周渔不由给周福军竖了大拇指:“是,但得好好规划,人手就这么多,也不能为了挣钱盲目扩大规模,万一出事就麻烦了。”
这也是。
周福军还是有点遗憾。
倒是张小翠比他想得开:“放着周渔这么厉害的人在这里,你担心什么。今天挣不着,周渔肯定有办法以后挣到的。”
周福军讷讷地说:“那也不能全指着周渔,她多累。咱要是勤干苦干就能挣来钱,不更好吗?”
他俩显然不是一类人,但各有道理,周渔也没当中间人,而是将新买的笔记本拿了出来,上了无人的上铺,将在吴县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了下来。
——其实不止是她给顾承耕建议,吴县同样也给了周渔不少启发。
倒是卓翼和左军送了人后还有点时间,两人就去了火车站旁的邮电局,给南州那边打了个电话。
伍月华这会儿也等着消息呢,一方面担忧今年的过年菜能不能订够,一方面也担忧周渔的蘑菇下了这么大本钱,能不能顺利卖出去。
其实对于卖出去她是没有异议的,她敢肯定,蘑菇即便贵也是抢手货。她担心的是周渔的身份,她就是个个体户,改革开放虽然已经三年了,但大家的观念还很有待更新。
周渔这样的身份,这些同行们能不能认可?愿不愿意订购?还有她现在大棚才建了几个,人家会不会要来看看,万一看了发现啥都没有那可怎么办?
伍月华这几天都没睡好,一双眼底都是青黑色的。
这会儿电话一下子响了起来,伍月华连忙接了起来,就听见里面传来了卓翼的声音。
伍月华连忙问:“怎么样了?”
等着卓翼把发生的事情简短说了一遍,直到挂了电话,伍月华都觉得这事儿有点出乎意料,怎么就全卖出去了,还给人家吴县提了好建议,成了001号呢!
可是,你觉得这事儿周渔办不出来吗?想想那天闯入她办公室的小丫头,伍月华忍不住笑了,这可真是周渔能办出来的事儿。
她连忙说:“安排一下,后天下午我去火车站接站。”
三天两夜的火车说真的特别累,张小翠和周福军开始还跟旁边的人打打牌,后面也烦了,躺在卧铺上看天。倒是周渔洋洋洒洒写了不少感受,写完了就睡觉,被他们称之为真能睡。
等着到了南州,已经是第三天的下午,三个人里,周渔因为睡得多精神饱满,周福军是身体好也精神饱满,只有张小翠萎靡了。
一出战,周渔就瞧见了伍月华,正冲着他们挥手。
周渔连忙过去了:“您怎么来了?”
“卓翼没说我们要接站?”伍月华笑着问。
周渔点头:“自然说了,但我以为就是司机送我们回村,没想到您过来。这是什么风?”
伍月华哈哈大笑:“是你的富贵风!我可都知道了,你这是去吴县可是干了件大事,001号,可见顾县长和吴县人对你的认同。”
伍月华不得不感叹:“我以为你们梅树村是慢慢起飞的,谁能想到,是一飞冲天的?”
“走吧!”伍月华指了指说,“我专门借了车,送你们回村。”
周渔往那边一瞧,居然借了辆小客车,几个人上车,伍月华和周渔做了前面两个位置,张小翠和周福军他们就往后坐了。
坐下后,伍月华就问了问具体的经过,然后就说:“你们既然以后要往外卖蘑菇,那么就需要电话线,我已经跟邮电局找了人,给你们村分了一条,你明天就去办理,争取年前装上,别耽误生意。”
这真是急人所急。
无论是已经签好合同的订单,还是以后的,都需要电话联络的,可这会儿安装电话不是有钱就行,还是批准。
周渔本想着回来跑跑呢,没想到伍月华替她都办好了,她不由说:“多谢您。”
“你跟我不用谈谢。说真的,我也快退休了,我一直觉得就这么平稳的度过就可以,却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惊喜。你能干,那就使劲儿干,有事就来找我。”
当然,她还问周渔:“你想过没有,你们140个棚是不是能够供应得上?”
这是很现实的问题,昨天周渔说人家吴县名声大于实力,如今梅树村也遇到了这个问题。她建议吴县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用的是借力。
但种蘑菇却不一样。
吴县的名声永远属于吴县,而蘑菇的技术一旦分出去,就不属于她了。
所以这招借力是不好用的。
周渔点头说:“的确有点供不应求的感觉,不过我们村目前就这些人,大家第一次种菇,这个规模已经是极限了,后续自然会增加菇棚。”
周渔反问:“您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伍月华也实在,直接说:“这是你凭本事挣来的,我其实作为蔬菜公司总经理也跟着沾了光,今年能在年终总结上好好写一笔,你要怎么做,我这里只有支持的。”
“只是,蔬菜公司不是铁板一块。你们村里没有种菇的熟手,可咱们南州是有的。”
这已经点的很清楚了,小王庄吗!
这个周渔已经想到了,只要消息传出去,小王庄肯定能听到,周渔当时给利民餐馆卖蘑菇,一天就几十块钱,他们都眼红想偷技术,如今生意这么大,肯定是想参与进来的。
周渔点头:“我知道了。对了,我还有个东西给你。”
周渔将一个叠好的厚厚的信纸给了伍月华,伍月华连忙打开,入眼第一行写着:“我在吴县三天之所见”。
“这是……”
“我去的时候就在听卓翼他们说吴县的厉害,去了以后也觉得很不错,所以观察了一下,写了一篇所见所闻,还有我的一些思考,您可以看看,说不定可以触发一些新想法。”
要知道,周渔的建议顾承耕听了之后,回去连夜开了会,当即就决定采用。
而现在,这厚厚一封信都是周渔写给她的,伍月华只觉得重如千斤,她很郑重地点了头:“我一定好好看。”
小汽车开的就是比拖拉机快多了,平日里严华接送他们都要一个多小时,小汽车开了半个多小时就到了村口的马路上。
离着还有老远呢,张小翠就叫了起来:“哎呦,好多人都在外面啊!周渔,他们来接咱们!”
“还有鞭炮,这不年不节的,怎么拿了鞭炮出来!”
周渔往外看,可不是吗?
冬天人的衣服颜色都灰暗,在光秃秃的树林旁边其实不显眼,可是大红色的鞭炮足足盘了六棵树,谁看不见?
张小翠得意道:“这是给咱接风呢。伍总,老村长是不是已经知道了?”
伍月华笑着点头:“是,我接到卓翼电话,就过来跟周村长说了,省的让他们今天再跑去火车站接人,他们这是已经预备上了!”
伍月华叮嘱司机:“等会慢点开。”
再慢也就这点路,不多时就到了村口,外面围满了梅树村的人。
周渔瞧见了老村长,也看见了林巧慧和周朵,秋桂婶和秋芬姐,车子一停下,周渔就听见老村长说:“点炮!”
顿时,外面的鞭炮就噼里啪啦响了起来,说真的,周渔的年代已经禁止放鞭炮很久了,她有时候实在怀念小时候的热闹,还会从网上去找找,听一听爆竹的声响。
这是很久没有过的经历了。
火红的鞭炮在眼前炸响,红色的纸皮在漫天飞舞,真好看,也真喜庆。
周渔出来的时候,鞭炮还在放着,周朵已经冲了过来,一把拉住了好几天没见的姐姐,叽叽咕咕地跟她说:“老村长买了一万响,一共六挂,说是六六大顺!”
“姐,我们的蘑菇真卖出去了吗?以后还能在那边继续卖是不是?”
明明是放着鞭炮,又有大人兴高采烈地说话声,小朋友的叫嚷声,周渔却觉得,周朵的问题受到了所有人的注视,当然,这些目光也看向了她。
这个场景她真的一点都不陌生,他们不是不知道这个消息,他们是要听这个消息从她的嘴巴里说出来!
周渔直接清了清嗓子,用自己最大的声音坚决地回答周朵:“是,我们年前的平菇全卖出去了,吴县给了我们001号,可以在那边上市交易,以后我们的蘑菇也不愁卖了!”
要的就是这个。
女孩响亮的声音穿过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进入了每个人的耳膜里,仿佛是说好了一般,大家忍不住地鼓起了掌。
掌声足足响了一分钟,老村长才叫了停,他扭头看伍月华显然是想让她说点啥,伍月华也干脆就一句话:“周渔是好样的,你们梅树村也是好样的。”
这一句顶十句!
谁不愿意听好话?他们梅树村原先可是穷困村,小伙子娶不上媳妇,大姑娘找不到好婆家,如今却不一样了!
你听听,市里蔬菜公司的领导都夸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