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爱小说的宅叶子
可如今的叶宝丫,看着十分憔悴,过去养的肉嘟嘟脸蛋没了,眼睛死沉死沉的,可能也与她怀孕了并且怀相不好有关。
这模样,不说叶榆,从南边儿回来的叶春生都比不上,叶春生虽然下乡后变得黑了点、躁了点,但肉眼可见比过去更有活力了。
战斗力尤其爆表。
叶春生能够把她爸她妈气到跳脚也是一种本事,还从她爸妈手里硬生生扣出一些抚养费,让人不禁怀疑她春节回家的真实目的。
此时此刻,他们家算得上“愁眉苦脸”、“鸡飞狗跳”。
叶红军见叶长城夫妇愁得头发都白了也不好受,王来娣知道自家男人这是心软,但清官难断家务事,她只劝叶宝丫以身体为重,不要亏了自己和肚子里的孩子。
“上赶着的不香呗!”叶春生阴阳怪气很有一手,也不知在生产队学了些什么,从过去的闷葫芦到现在一点即燃的炮弹,“若是换我,这日子早掀桌不过了。”
叶宝丫反刺回去:
“那是人家不待见你!”
叶春生:“待见你?待见到大年三十,还推你一把,差点把孩子都推没了?”
“……”
叶榆能够理解她们为了陈年旧账针对彼此,但为孙世忠那样的渣男,啧啧啧,听得很让人无聊啊。
而且还是一个家.暴男。
“啧!”
见王来娣瞪过来,叶榆懒洋洋打了个哈欠,随口建议:“这种有害垃圾还不如分了算了呢,当然,再分之前也不能这么轻轻松松算了,敢欺负正根苗红工人家庭,先刮一层皮再说,他能举报前妻家庭,为什么你们魔……谋计战胜谋计呢?强势一点,工作不是问题,一夜暴富也不是问题。”
孙世忠敢差点把叶兰骗入深坑,那么就给他多挖点坑,他离第一婚是前妻“问题”,那第二次呢?不信对孙家没有影响,若能把孙世忠也下放农场最好了。
“小孩子瞎说什么。”
王来娣替她尬笑。
叶榆手动拉链闭嘴。
有点可惜的是叶宝丫并不想离婚,毕竟这个时代的女人不好过,但显然对叶榆的话上了心,若有所思起来。
叶长城夫妇也不想叶宝丫离婚,更不觉得叶榆的话有道理,一家人就讲究个和和气气,吵吵闹闹咱过得下去,还是让宝丫像女婿赔一个不是算了。
偏偏叶翠花这个时候又支楞起来,支持叶宝丫去闹,高干家又怎么呢?怎么能胡乱欺负人呢?多要点好处为上,她在为叶家谋福利的路上总是遥遥领先。
场面似乎更“鸡飞狗跳”了,但先前的“愁眉苦脸”却减轻了许多。
至少叶宝丫不再是一副死气沉沉的抑郁模样,有了奔头。
虽然叶长城夫妇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老好人性子,但家里其他人都不是吃素的,这坑大概率是埋下了。
孙家有好戏看啦。
叶榆搅乱一方池塘,对她妈王来娣举白旗投降,出院门顿清静,谁知叶春生也跟在她屁股后面出来。
在院子里的,叶春生并没有在屋子里的戾气,反而主动搭起了话,用崇拜的口吻问道:“堂姐,你在王家沟是不?那你认识许知青和花知青吗?你们王家沟可太出名了,好多报纸上都有你们生产队,还说你们是下乡知青们的标杆。”
“认识。”
“那我可以给你们写信吗?”叶春生十分激动地问。
叶榆抬眸看了下她,反问:“我记得你挑了鱼米之乡?你们生产队稻米收入如何?能换一点吗?”
叶春生点头:“能能能!我在杭城附近,我们生产队家户户都种水稻,籼米、粳米、糯米都有,我们那儿还有藕粉、竹笋、椒麻鱼、茶叶,好多好东西。”
她比较幸运,或者说第一批乡下的知青都挺幸运,大多数人分配的公社都是相对富裕那种,而江浙地区鱼米之乡也不白叫的。
只是日子是真苦,对于叶春生这样的北方人来说,当地湿润的气候已经是一个不小挑战,尤其是在没有火炕的冬天,半夜睡觉,刺骨寒风都在往被子里钻,有知青差点儿因关门烧炭一氧化碳中毒而死。
也不是不能盘土炕,但至少得等明年,今年干柴都不够。
第二挑战是方言。
当地人说话,同样一个公社竟然能有个四、五种语言,他们听都听不懂,对方也听不太懂普通话,甚至于部分公社领导说普通话都不标准到没人听懂。
也正因如此,知青们更难与当地人交流。
连叶春生这样的闷葫芦在与当地人闹过矛盾以后,都被迫强悍起来。
正因如此,能彼此交流的知青们出现比北方更严重的抱团生存,尤其是女知青,当地真的有窥视女知青觉得娶女知青不需要彩礼钱的二流子。
也正因如此,叶春生对于本来看不顺眼的叶宝丫更看不顺眼,与她的日子相比,叶宝丫在矫情个什么鬼?
总之,叶春生他们对于“知青”二字,也更有归属感与使命感,在报纸上看见王家沟生产队可想而知,更是崇拜。
叶榆回答她前一个问题:“可以。”
当然,即便在南边,土豆、红薯、大豆等也是主要农作物,现在杂交水稻正在研究当中,传统水稻产量并不高,鱼米之乡也有饥荒年代饿死人的现象。
也因此,叶春生也交换不了多少稻米,倒是当地特产可以多备一些,还可以交流一下不同地方的风景。
这个写信交流任务可以交给叶春生崇拜的花菲菲他们
完美!
午饭,叶长城家备的菜还是不错的,虽然没有猪肉,但有鸡有鸭有鱼,只是很多人都没把心思放在餐桌上。
叶榆自然是不受影响,还自告奋勇,坐同样不受影响的小孩儿一桌。
叶红军王来娣:“……”
午饭后,叶红军一家告辞回家。
介于叶榆“惹事生非”的能力,王来娣终于批准她不用跟着他们四处拜年,虽然有点遗憾不能蹭吃蹭喝,但省去很多尴尬的繁文礼节,还是赚的。
王来娣又说了他们家可能来拜年的客人,不多,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按规律一般在正月初五以后。
这个预计是算错了。
他们的客人第二天就来了。
次日一大早,饭刚吃完,就听见外面一大妈在喊:红军来娣,你们家亲戚来拜年了。”
还有其他人帮忙补充:“真气派,他们还是开着四个轮子的小汽车来的。”
第69章 人参鹿茸
等等——
车?什么车?
四轮小汽车?
汽车?
闻言, 叶红军王来娣简直满脑袋问号,他们家连自行车都没有,亲戚当中倒是能找出几家有自行车的, 但和汽车差距实在太远, 简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天下。
汽车那是普通人家能拥有的吗?他们整个机械厂才配了两辆, 只有厂长、副厂长、厂主任,以及其司机能开。
他们什么时候有这么不得了的亲友?他们为什么完全想不出来?
叶榆拧了下眉毛, 似有猜测。
再走几步, 他们看见小小四合院门口,大人小孩把一辆国产汽车围了个水泄不通, 看不见车牌, 也看不见司机。
不对,司机好像也没坐车上。
“叶榆,这里,这里!”又见一瘦高个儿在人群里使劲儿挥手,他附近还站着三张陌生面孔,两男一女?
之所以打个问号, 女的那个不仅留着超前的碎短发, 行为细节还有点刻意往异性方向倾斜,其实她长相并不是非常英气那一种, 说话时的虎牙很有记忆点。
叶榆点了点头回应他,又向父母简明扼要介绍:“同批下乡王家沟的知青韩景,和他的朋友们。”
被捎带的朋友们:……这么介绍逻辑也没错,就是听起来怪怪的,叶知青的个性果然和韩景说得一样极具个性。
韩景倒是已经习惯叶榆的性子,热情地和叶红军王来娣打招呼:“叔叔阿姨,新年快乐”, 连叶保国叶卫国也没放过,“两个弟弟也好呀,新年快乐。”
再把自己的朋友介绍一波:“马胜男,高新亮,宋凯。”
被捎带的朋友们赶紧配合着笑跟喊人,又祝福:“新年快乐。”
叶红军王来娣被这样的操作给惊得愣了半天,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尬笑地把他们给迎进堂屋里。
即使如此,还有一堆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伸头在院子里八卦,并指挥:“三丫,愣着干嘛,还不给韩知青他们倒茶。”
叶榆:“哦。”
“不不不,叶榆你坐,你坐,你坐,”韩榆像个屁股后面扎了针一样,一下子从凳子上弹了起来,“我来,我自己来,哈哈哈,是这个保温瓶对吧?”
叶榆:
“茶在你右手坛子后面。”
“好喔!”韩榆忙前忙后,他主要是为叶红军王来娣叶榆叶保国叶忠国忙碌,过程中踢了亮子他们一脚,让马胜男、高新亮、宋凯三个也一并忙碌起来。
叶红军王来娣:“……”
夫妇俩太过吃惊,以至于根本没反应过来,导致屋内出现一个非常离奇的场面,主人干坐着,客人们忙得团团转,他们活了大半辈子年都没见过这种情况。
直到马胜男去把车上那大包小包的免礼拿出来,叶红军王来娣才终于回过神来,连忙挥手拒绝。
看得出来,他们这次绝不是人情世故的客套,而是出于真心。
且不说叶家与韩景他们不熟悉,看看韩景带过来的年礼吧。这些东西一部分从家里拿的,一部分从国营商店买的。
大白兔奶糖的年礼包装都没拆,还有一瓶“飞天牌”茅台,可能是国酒茅台,单单这瓶酒就泪价值5元,还需要好几张酒票,老实说,酒票比钱更难得。
“……”
这谁家孩子啊?这么糟蹋东西!
叶红军没注意到自己因太过吃惊把话说出口,韩景也回答他的问题,他爷爷他爸他妈都知道,他爷爷同意的。
有些年礼还是他爸他妈挑的呢,还有他爷爷也资助了钱和票,为的是感激叶榆在王家沟对他的照顾。
其实不仅叶榆有,护林员、花菲菲、徐飞也有,只是其他人的不算年礼,春节后给一并带去,只是因不是年礼不会这么隆重,更多是实用性的物品。
韩景直接把东西堆在堂屋的餐边柜下,只因餐边柜面上放不下。
“我还没谢谢你们帮忙照顾叶榆。”叶红军夫妇已经被天上掉下来的年礼砸晕,他们真的很难回等价值的年礼。
“叶榆是我们知青的老大,她在哪儿都能过的很好,哪里需要我们照顾,只有我们才需要叶榆的照顾,刚去王家沟的路上,你不知道我们有多狼狈,若不是叶榆帮忙扶住行李 ……还有……”
韩景吹再次上线,一开始还很正经描述,到后面越来越离奇,差点儿搞成了武侠剧或者抗**剧。
听得叶红军王来娣一愣一愣的,叶榆不说,他们也不知道叶榆的乡下生活竟然如此丰富多彩。
打架惩治恶霸都不算什么,有些还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供销社乃至于诸多国营服务业的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