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爱小说的宅叶子
实事上,徐飞和花菲菲想写“老大”的,但这似乎不符合现在国情,怕被人捉字投诉,于是增了个姐字,又因叶榆年纪是他们当中最小的,打个引号。
叶榆:
“……”
农副站的干事与站长觉得韩景、徐飞、花菲菲描写得果真活灵活现,一看就认出来,唯独见到叶榆,让他们很是惊讶。
许多人想象当中的“老大姐”,是淳朴的三八旗手那种劳动人民形象,由于力气很大与食量不小,甚至有点虎背熊腰、魁梧奇伟那种。
偏偏叶榆这长得未免也太标志了,旧社会千金小姐怕是也没有这么漂亮,身材高挑纤细,走到哪儿都是人群焦点,这可和淳朴老大姐无半点关系。
韩景三个是自来熟的,笑着解释这是“叶榆这是人不可貌相。”
一来二往,双方便熟了。
农副站的人积极提供了不少果园地址,其中最近的不需要往更远的南边儿,隔壁冀南省商都市平原地区就有苹果、梨、桃园,至于其它种类不甚了解。
“太好了!”
但有个问题是两边农副站并没有什么特殊交往,不可能单为了王家沟开车来往运输果苗,但县城里有个鼓风机厂与商都市有往来,他们可以去询问一下。
若能搭上顺风车,赶上今年的春耕也不是不可能。
四人又转战鼓风机厂。
但这次一开始便碰壁,厂门口的保安队长傲得很,在鼓风机厂门口差点儿没进去,不仅如此,讲话的时候,他的眼睛还往叶榆和花菲菲身上乱瞄。
果然,在什么时代什么地点,都会出现又蠢又坏的人渣。
叶榆二话不说,把他伸出来的手臂一折,好大一声惨叫。
其他保安:
“!!!”
事闹大了,他们也知道这位保安队长背景不简单,是他们副厂长的侄子,一直眼睛高于头顶看人,而且言行举止骚.扰厂里的女工人也不止一次两次。
韩景、花菲菲当场义愤填膺了,他们表示这样厂他们不来了,可以去县城里其他厂看一下。
“啧,急什么?”叶榆看着几个社会经验为0的愣头青摇了摇头,又说,“谁先伸手谁错,错的又不是我们退什么?”
还学着韩景的口吻讲了一段话:“何况这是国营厂,属于国家又不属于某个人或者某个亲戚团体,把乱象曝光即可,何至于把一个厂排出人民群众之外,我们要相信厂,相信国家,相信人民。”
这话说的烧心,既说到韩景他们心理去,也让人若有所思。
叶榆又问副厂长是谁,厂里总有与厂长不对付的领导吧?
又过了一会儿,有个青年保安说他认识副厂长,可以帮忙通知与推荐。
这个人之所以跳出来一是他认出叶榆四人来自王家沟,就是把全国国营商店搅乱风雨的知青,二来他知道副厂长与厂长的矛盾,想要在副厂长那里讨一个好。
哪怕失败了,也不过是调职,这年头,厂长也无法无故砸人铁饭碗,但成功了,也意味着他可以借此机会攀上副厂长,指不定有了不一样的前景。
这年头,又坏又蠢的人有,聪明人也不少,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在这位机灵的青年保安帮忙下,叶榆他们来到了副厂长的办公室。
副厂长明显也是听过王家沟名声的,不仅泡茶招待他们,还对他们各种好话夸奖,又严厉呵斥保安队长的行为。
听得徐飞、韩景、花菲菲几个眉开眼笑,叶榆惊讶于徐飞都沦陷了,不知不觉承诺把保安队长的恶行记录下来,只能说副厂长官场果然是老油条啊。
但于他们又没什么损失。
不过叶榆等下回去大概率会建议他们不要过多夸奖这个副厂长。
不是说她认为这个副厂长不是什么好人,而是她没什么心思去管这个副厂长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未来会不会翻车,翻车的话被嘲的还有徐飞他们这些写文的人。
总之,副厂长爽快同意帮他们的忙,他们厂两日后正好有一辆货车前往商都市,他们可以搭这趟来往顺风车。
但还是有个问题,这货车座位包括司机在内一共三个,还有一个修车师傅,意味着只剩下一人座位。
徐飞表示他们这边只有两人,他和花菲菲村里小学有课不去,只有韩景与叶榆去,讲这话的时候,他眼睛看了其他同伴。
重点叶榆。
叶榆并未反对,像这种出门旅行扩散地图的机会,有也挺好的。
韩景高高举手:
“我坐车厢!”
叶榆嫌弃:
“你坐前面去。”
货车车厢可以吹风,前面空间小,和陌生人太近,反而让她不适。
韩景:
“那我们都坐后面!”
副厂长不太理解他们这种有座位不坐争着吃苦的行为,要知道现在道路磕磕盼盼,有些地方真的一不留神能飞出去,坐车厢长了,浑身都能给人摇散架了。
但这与他无关。
他不管这个,心中很高兴这些人能够将厂长一军,当年他与对方争夺厂长之位时,败在背景与工作时长上。
实事上他的口碑更好,现在厂长的名声更烂,总会轮到他上位的。
这个时候,厂长终于姗姗来迟。
他也不是傻子,一下子便想明白副厂长的意图,但他却没有副厂长圆滑事故,与人讲话属于高高在上那种官腔,让人听了很不舒服,哪怕是想让这些知青“不要大做文章”。
“我们没有大做文章,都是实事论事!”
徐飞、韩景、花菲菲三个其他没有,反骨是足够的,再加上煽风点火的副厂长,这件事或者说这种乱象报纸是上定了。
等四人离开,厂长狠狠批了一顿他侄子,偏偏他侄子还跟他顶嘴,原因在于厂长能坐稳位置靠的也是沾亲带故,他对于这个侄子一时半会儿还真没辙。
此时,天色已不早。
末班车没了,四人也早有心理准备,他们去了招待所。
招待所位于县城东南侧,挺显眼的小三层楼房,招待所后面有一片平房住宅区,大巷串着小巷,弯弯绕绕,初来乍到的陌生人很容易迷失当中。
叶榆望着这大巷小巷若有所思,这里真的很适合黑市环境啊。
主要是处于居民区,便于聚集,而且方便逃跑,一哄而散,加上宅院十八个方向,想要抓都不知往哪里抓。
而且这个位置很是耳熟,正是王来娣口中大姐王妱娣也嫁到这里。
王来娣与王妱娣的关系最好,王来娣与叶红军的媒还是王妱娣牵的,过年在家,王来娣提了这个姐姐好多次。
既然好不容易来了县城,看在她爸她妈的面上,叶榆还是决定拜访一下,与黑市什么的无关。
第84章 宽窄巷子
拜访需要礼物。
但王来娣为大姐备的礼还都在空间, 临时来得急也没那拿出来,于是叶榆先去了一趟县城的国营商店,现买一些东西, 再借身后背篓的遮掩, 与空间里的那些礼作一个简单交换。
然后入了居民巷子。
大大小小巷子的确容易让人迷路, 生人误入指不定出口都不知在哪里,好在叶榆长有一副天生的地图脑, 快速绕两圈后, 已把这里的坐标记了个七七八八。
然后这才根据一路人的指点,左转右转直走左转直走, 寻到王妱娣的家。
这个时间点, 除了值夜班的都下工了,每家每户人都很齐。
王妱娣家也一样,门口有个半大少女正在用手上的拨浪鼓和布老虎,逗一个不太能区分男女的幼童玩儿。
见到叶榆停在她家门前,少女停下摇晃拨浪鼓,面露不解。
迷路了吗?
面对与环境有一点点割裂的叶榆, 少女有一点点局促和紧张, 声音小小地问:“请问你有事吗?”
“乔茜表妹?我是叶榆,来探大姨王妱娣的。”
王来娣过年才跟叶榆又讲了王妱娣家的情况, 眼前的少女应是王妱娣的小女儿,和她年纪差不多大,怀里的幼童是乔茜的侄子或侄女,也是她的表侄子或表侄女。
“哎哎哎?叶榆?表妹?”乔茜的表情仍然迷茫。
这个时候有些亲戚不是不够亲,而是隔着省隔着市真的很难往来,王妱娣姐妹婚后的联系基本上靠信件。
也因此,乔茜反应了好一会儿才想起叶榆是三姨家的女儿。
不过, 叶榆不是比她小两个月的表妹吗?
只是当对比表妹的身高,看一看比她矮两个头还多的自己,乔茜偷偷把这话咽了下去,表妹就表妹吧。
看得出来,她是一个很不善于言辞的人,性子内敛。
叶榆跟着乔茜进了屋子。
王妱娣的家并不算小,没有院子,但前前后后有七、八间屋子,住的人也多,三个儿子结婚都住这里,儿媳加上下下辈,还有个今年才成年的小女儿。
挺闹腾的。
一大家子住在一起,也不是一起长大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个性,也没法不闹腾,不鸡飞狗跳都算磨合得好的。
这一进屋,叶榆便听见两个妯娌似在关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闹矛盾吵嘴,他们的男人当作没听到站另一边。
乔茜红着脸叫了两声大嫂三嫂,又把叶榆简单介绍。
见有外客,妯娌的吵嘴立马停了下来,她们比叶茜会来事儿,几人又是端茶,又是抬凳,好一顿客套。
王妱娣也从屋子里出来,对着叶榆一阵打量,红了眼睛说:“是三丫啊,这都长成大姑娘了,和你妈一模一样。”
事实上,叶榆是三姐妹中与王来娣年轻时区别最大的。
只能说时光滤镜。
叶榆唤了声“大姨”。
王妱娣可热情了,或者说她把对妹妹的感情都转移到妹妹子这个女儿身上,见面就给叶榆一个大红包。
这红包是她知道叶榆下乡后就一直备着的,里面肯定装了不少钱票,惹得隔壁三妯娌当中至少有两个,眼睛不住地往红包上瞄。
王妱娣知道叶榆下乡的事情,对于叶榆插队的情况一阵细问。
哪怕叶榆说自己过得不错,看上去也的确很好,长得水嫩嫩的,尤其是那双手,白细如葱,但她依旧心疼,下乡哪里有什么容易的事儿。
得知她来县是为生产队办事情,又是止不住的骄傲。
三妯娌也是知道王家沟的,在一个劲儿奉承王家沟好,只是她们一两句话还行,话太多了气氛有点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