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吕雉心尖崽 第113章

作者:沉坞 标签: 天之骄子 爽文 基建 轻松 穿越重生

  赵安一时没反应过来。

  他愣愣地答:“犯了错的宫人,统一罚往西宫,或舂米或织衣,正经的牢狱……当是没有的。”

  刘越不禁遗憾,又问旁边的审食其,毕竟他逛过一整个梁地,交友遍天下:“雎阳城内呢?有牢狱吗?”

  作为身负使命跨国游的人,审食其不仅黑了瘦了,也是一名合格的驴友了。他点头:“大狱在城南的西北角,至于罪大恶极者,是要压往廷尉议罪的。”

  刘越朝他招手,要他附耳过来。

  审食其握紧铜串,小心肝颤啊颤,总觉一见大王的笑容就没好事,三年了,还是如此。他犹豫半秒,还是凑了过去,刘越小小声地道:“帮孤留意鸡鸣狗盗之人,要业务能力足够强的,越快越好。”

  审食其:“?”

  鸡鸣狗盗者就是俗称的小偷。他震惊极了:“业务能力强……是哪样的强?”

  刘越沉思:“能够入王宫偷印,能开锁能撬锁,来去无声息的那种。”

  审食其:“…………”

  他俊朗沧桑的脸微微僵硬。也没听说雎阳这地方藏龙卧虎,出过这等天才小偷,关中那边倒是有,一经搜查就关大牢去了。

  难不成要去百里之外的大牢找人??

  刘越见他为难,眨眨眼,转过身,又从吕禄的钱袋掏出一串钱,珍而重之塞进审食其空着的右手:“我知辟阳侯神通广大,这点小事,定然难不倒你!”

  灰黑色的瞳仁亮亮的,满是信任。

  “……”审食其艰难地笑了,“诺。”

  赵安一头雾水,暗自挫败的同时,忍不住向辟阳侯投去羡慕的眼神。要懂得迎合主子的喜好,才能为主子办事呐,尊贵无匹的君侯都比他做得好,他还有得学。

  .

  不知不觉困意上涌,刘越走了走,便在赵安的带领下去往寝宫,睡一个香甜的午觉。

  与此同时,雎阳豪族禽家的大宅,聚集了数名豪族族长,其中就有方才出城迎接梁王的四人。

  禽氏族长征求意见道:“诸位如何看?我禽家愿献财宝,在殿下跟前留个名号。殿下年少,又久居长安,如能有子弟随侍殿下身侧……”

  想到那样的未来,族长呼吸不禁粗重几分。在场多数人心动了,谁知守氏族长摇摇头,道:“禽老糊涂。你我家财众多,献上财宝多少算够?就算殿下不惦记,殿下的随侍呢?人心贪欲如此,献财难不成就是好事?”

  如一盆凉水泼下,禽氏族长指了指他:“你——”

  自从前任梁王被议罪,梁国久而无主。虽说先帝终册幼子为王,但天高皇帝远,新梁王要到八岁才能就藩!趁这个机会,他们这些豪族一扫萎靡之态,贪婪地抓住发展的黄金时期,而今家财有多少不干净的成分,他们自己最清楚。

  丞相靳歙到来,让梁国的风气为之一新,丞相早就看不惯扎根梁国的几大豪族,此话不假。但丞相统管朝政,手里无兵,打击归打击,撼动不了他们的根基。丞相虽为信武侯,但战场上的旧部总不能带来赴任吧?

  兵权分散在梁国将军们手中,巧了,有多少将军是他们的女婿,侄女婿,乃至连襟亲戚——尽管太后收缴了原中尉卫尉手中的兵,常驻唯有五六百人,他们多是新兵蛋子,但那也是军队不是?

  有甲有弩,远胜丞相府中的亲卫,何况还有御史大夫原非遗作保。丞相也知此因,且查不出重重大院里埋藏的证据,无奈之下,便也不和他们死磕了。

  数年来,豪族与相府相安无事,换来的是梁国蒸蒸日上,雎阳日渐繁华。他们无一不为之自豪,这里头,又有多少是他们家贡献的呢?

  禽氏族长思考一番,觉得守族长所言有理,叹气道:“那就按兵不动,再投殿下所好吧。”

  族长们轻声交谈,话题从车辇的规模,留侯的风姿,绕到了长乐卫队上头。

  那气势,那模样,一看就和梁国原本的军队不一样,禽族长低声赞叹,止不住的喜爱之情流露:“不愧是皇太后亲选的勇士!瞧见那位杨统领了么?护卫殿下身侧,一步不离,实在是忠心耿耿。”

  接连的称赞声响起:“很是。”

  “吾家家仆若有其一二风采……”

  “若能亲眼目睹长乐之威,吾心满意足矣!”

第131章

  “长乐之威……”辟阳侯审食其下榻的地方, 离梁王宫不远。

  审食其奉太后之命周游列国,虽然苦了些,累了些, 还时刻心惊远在长安的朝廷的动向, 但不得不提, 偶尔收受的“贿赂”挽救他了破产的家财, 更别说……还附赠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孩。

  游廊下, 家仆们正窃窃私语, 提起长乐卫队的威风, 面上无一不是向往的神色。而他们的主子正在卧房里,对着空无一物的膳桌发愁。

  他不是孟尝君, 去哪找鸡鸣狗盗的顶尖人才?乡闾里道行浅的人, 大王肯定看不上。

  轻叹一口气, 审食其在心里盘算,要如何在不惊动牢狱的情况下, 运用人脉办成这件事。一根头发悠悠飘落,审食其越来越愁, 就在这时, 心腹的叩门声响起:“君侯, 长安来信。”

  审食其心念一动, 不是皇太后。若是太后来信, 来人绝对不会这样通报,他示意心腹进门,打开最外层包裹的泥封, 顿时露出谁也看不见的内里。打开黄纸一瞧,审食其颇有些惊讶,季布?

  来信者正是季布, 长乐中郎将,也算掌有部分兵权。

  若说此人最出名的事迹,莫过于“一诺千金”,他的诺言不轻易说出口,可一旦许诺,便是豁出命也会达成。关中百姓皆知,得季布一诺,可抵千金之财。还有前些年,匈奴单于狂妄来信的时候,也是季布舌战众将,拼命拦着不让出兵攻打匈奴,从而获得了太后的激赏。

  这些年,季布也算平步青云,眼看着攒够了资历,即将升为九卿之一的郎中令,怎么会来一封莫名其妙的信?

  他们私交不深,不过是同为太后效力罢了——在众臣眼中,季布早就是长乐宫的人。

  审食其沉吟片刻,又读了一遍。信没什么新意,通篇都是叙旧,只说等他平安归去,定要带上舍弟季心,和他共饮几杯。

  终于抓住那一抹违和的灵光,他放下信,低声问心腹:“季心出事了?”

  与季布游侠出身,继而吃上官家饭半点不同的是,他的亲弟弟季心没有出仕,依旧在关中做游侠。还是一呼百应,作为无数人偶像的存在,有无数义士愿意哭着喊着为他死,可以说,没有一个游侠的影响力可以超过他。

  在审食其印象中,季心算是游侠里头最讲义气的,否则如何以强大的个人魅力引来这么多的追随者。季心也聪明,即便刀口舔血,也从未让人捏住过把柄,近年越发如鱼得水,成为无数勋贵的座上宾,间接帮助他的兄长许多。

  他看着手头的信,越发确定自己的猜测,不禁有些自得。季家两兄弟感情好,是众所周知的事,而今季布来找他这个远在梁国的人,莫非是走投无路,要他在太后面前卖人情说好话?他依然是承蒙太后看重的……

  不对,不对。

  这里还有个大王呢,论话语权,谁有梁王在太后跟前的面子大。

  审食其来了劲儿,立马吩咐人打探长安发生的事,心道离中枢远就是不好,连大新闻都不能实时听取。

  可惜了!

  .

  刘越一觉醒来,天色已然爬上橙暮。打探到离接风宴还有些时候,他用热水擦了擦脸,仰头看寝宫的挂饰,嗅到了金钱的味道。

  转换一下,约等于吃不完的粟米,买不完的肉,还是私产!

  赵安殷勤地候在一旁,眼巴巴看着长乐宫宦者是如何侍奉的,听闻大王需要笔墨,连忙屁颠屁颠地捧过来,胖胖的身躯跑得风一样快。

  周亚夫在院里练剑,隐约可以听见腾挪的脚步声,吕禄掏白纸的动作一顿,蹲到一旁,继续开始雕刻。刘越下巴抵着笔杆,抵出肉肉的弧度,想了想,先给母后写问候信。

  第一句话,越儿刚到梁国,可想母后了!

  紧接着一长串撒娇,刘越奋笔疾书,完全没有停顿与滞涩。赵安在一旁美滋滋地想,不愧是他侍奉的大王,传说中的天才,真是落笔如有神呢。

  零零碎碎的问安占了刘越大半个篇幅,最后提起,听说皇兄新纳了一位夫人,母后别生皇兄的气,嗯,虽然他也有一点点。

  随即板起脸,展开另一张信纸,隐晦向刘盈提起,哥哥绝不能亏待英表姐,也不要担心他吃不好住不好。梁国什么都有,民风也淳朴,他每天都很开心,也承诺日后再也不会往山林里钻,请皇兄放心。

  洋洋洒洒写完,刘越珍而重之地叠好,递给赵安。心知这是大王给太后天子的信,赵安哪里敢怠慢,像捧着稀世珍宝一样屁颠颠离开了,亲力亲为,一点也不假手他人。

  那捧哏的劲儿看得其余人一阵牙酸,长乐宫宦者面无表情:“……”

  刘越灰黑色的眼睛微微弯起,呈月牙的形状:“走,赴宴去。”

  罕见的不用努力的放松时间,真好。

  与此同时,长安城,椒房殿。

  皇后所居的寝殿没有点燃灯火,等到夜幕降临,黑暗包裹了整座妆台。吕英坐在镜前,目光空寂,宫娥低头的低头,咬嘴的咬嘴,大气不敢出一声。

  直到一声低低的通传打破安静:“皇后,窦长秋请见。”

  吕英攥紧的手松开一些,蓦然回过神,嗓音嘶哑:“进。”

  窦漪房捧着绸布进来,脚步声很是轻微,见到这幅景象露出担忧,又很快隐去。她十二三岁的模样,却在太后跟前当差许多年,去岁正式有了“长秋”的称号,环视四周的时候,声音不高不低:“怎么连灯都不点上,坏了皇后的眼睛,谁担得起?”

  立马有宫女跪了下去:“窦长秋饶命,都是奴婢的疏忽!”

  “别罚她们,是我不叫点的。”吕英开口,语气有些恍惚,“想也知道……临光殿那头热闹极了,却热闹不到我这里。”

  临光殿乃灌夫人的住处,也是从前大名鼎鼎的戚夫人,罪人戚氏曾经的宫殿,世人皆知戚氏在临光殿得宠,也在临光殿毁容。灌舒进宫时,母后放手让她安排,她头一次没有控制住自己,把极为奢华,却象征着不祥寓意的临光殿安排给灌舒。

  灌舒仿佛不知道似的,只温柔地谢过,而陛下沉默地望了她一眼,什么话也没说。

  陛下在外头给足了她尊重。

  她知道这样不对,如此伎俩太过低级,更不是皇后应该做的。可嫉妒与不甘几乎淹没了她,凭什么?

  将要出生的皇嗣仿佛是个笑话,她没有得到表哥的心,连最后的尊严都快失去了。吕英看得出来,陛下仍对灌舒是喜欢的,只是喜欢掺杂了太多东西,绝对没有一开始的纯粹,却因为她肚子里的孩子——陛下小心翼翼,期盼着孩子的出生,连带着看重孩子的母亲。

  陛下对幼弟那么好,对其余弟弟都不错,对子嗣,怎么可能狠得下心呀。

  吕英看着梳妆台旁,落灰的、盛有软鞭的匣子,落下了泪。她的眼睛发红,手掌再一次握起,聆听窦漪房说的“长公主托人送来锦缎”,轻轻点点头。

  不要怪她,她实在没有办法了。

第132章

  皇宫里头不平静, 朝堂亦然。

  要说近来发生了大事,也不算,一个游侠入廷尉狱罢了, 这么点事, 还不至于传到天子和太后耳朵里。

  偏偏这游侠身份有些敏感, 是中郎将季布的胞弟, 还是关中千万游侠的偶像——季心。

  这几日, 九卿之一的蔡廷尉焦头烂额。他习惯亲力亲为, 将事事掌控在手里, 原以为季心不过就是个小喽啰,兄长季布虽为中郎将, 却因糟糕的人脉, 在长安统共没几个朋友, 想要救下季心难如登天,除非向陛下和太后开口。

  季布敢拿游侠这放不到台面上的身份向两宫求情么?

  蔡廷尉笃定他不敢, 何况季心犯下的,是大错——季心赴高门宴之时, 冲撞了彻侯之一的乡陵侯至昏迷, 乡陵侯至今未醒, 眼瞧着要不好。陛下仁慈, 听闻此事还关怀了乡陵侯几句, 可以说,神仙都救不了此人。

  季心一倒,身为兄长的季布元气大伤, 又背上“管束不力”的名声,那九卿之一的郎中令,他还升得成么?

  陛下亲政之路, 便少了一颗“钉”了。

  可千算万算,没料到关中游侠群情激奋,还上大街给季心求情、声援。蔡廷尉面色极冷,召来属官道:“去信给灌中尉,若有行不义之举者,抓捕为佳。这是长安,天子脚下,他们还想劫狱不成?闹大了对季氏兄弟更无好处!”

  事实正如蔡廷尉所想,在中尉灌婴的默许之下,季布营救季心无门,游侠们的声势渐弱。

  可他偏偏算漏了一个人——当年灰溜溜离京,从而远离朝堂的审食其。

  还有与之“狼狈为奸”的刘小越。

  消息一来一回,已是半月时间,刘越参加了接风宴,逛遍了雎阳城,对风土人情有了更为细致的了解。很快,闲逛戛然而止,太傅的课程继续进行,他也开始学习丞相搬来的、往年重要的王国政务。

  望着高高的一摞册书,刘越的灰眼睛不到三日就失去了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