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吕雉心尖崽 第125章

作者:沉坞 标签: 天之骄子 爽文 基建 轻松 穿越重生

  只是因为心虚、不敢面对父亲的张辟疆,像找到了心仪的玩具一般,沉迷其中,几乎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等成型的沙盘搬到议事厅的那一刻,所有人都震惊了。

  刘越痛心疾首,把徐生的脑袋拨到一旁。自己眼皮子底下竟然溜过了这样的人才,要不是张辟疆自投罗网,他们就永远错过了!

  他早该想到的,太傅那样的聪明脑袋,能生出什么笨人?

  说震惊或许不恰当,震撼更为合适。云中郡众人以为,梁园重甲骑兵的装备,已是他们见过的最震撼、最酸得流口水的一刻,当下尤有甚之,郡守甚至站了起来,望着面前宏大的事物。

  这不是沙盘,而是对现实的复刻,是巧夺天工的艺术品。

  郡守艰涩着嗓音,对韩信开口:“淮阴侯……”

  “信已不是什么君侯,称我韩司马就好。”韩信紧盯沙盘,一个计划飞快地成型。他目光锐利:“明日,我与彭司马亲率卫队,前往武川整兵,还请梁郡守助我。有冒犯之处,也望诸位见谅。”

  郡守顾不得其他了,与将军们一样,眼底光亮大盛:“韩司马是要兵分两路?”

  彭越似明白了什么,轻嘶一声,望向武川县东部的高地,那是一块明显凸出的地形,与城墙相勾连。

  韩信颔首:“还有,彻底放弃水头寨与武川县。”

  -

  刘越默默听着,想起了水头寨遇见过的青年,未来坚守云中郡几十年的英雄。

  与尚且安全的武川县百姓不一样的是,一场又一场的战斗,让魏尚几乎成为了水头寨寨民的精神支柱。故乡对于汉人的重要性不言而明,何况经历过那样一场浩劫,魏尚就算拼死,也要守护他的家,彻底放弃谈何容易。

  他想了想,看向主动请缨的杨四虎,郑重道:“若是不能行,孤去和他见一面。”

  杨四虎抱拳退下,如今他已收编到梁园卫队当中,作为轻骑兵使用。韩信复生的震撼,被他放在心底,既然韩司马同他强调速度,那么他将舍弃一切,去追逐更快的速度,不论是寻找魏尚,还是杀尽匈奴。

  魏尚依然坚守在水头寨里。

  这几天是他们难得喘息的机会,魏尚抓紧一切时间修整,以图抵御下一轮的劫掠。恩人率队来时,他明显感到惊喜,可接下来杨四虎的话语,让他陷入长久的沉默。

  眼前的人不知道韩司马就是昔日的淮阴侯,他也不知道有沙盘这样的神物,叫四周的地势无所遁形。

  他们抱着必输的念头,能抵抗一时是一时,一旦放弃水头寨,很大可能便一辈子回不去了,他们的家园将被破坏殆尽,被畜生肆意凌虐。

  杨四虎明白这种痛苦。他闭上眼,弓弦深深嵌入手心,想说梁王殿下想与你见一面,谁知魏尚一口答应:“好。”

  杨四虎猛地睁开眼。

  魏尚凝视李牧画像,一字一句道:“没了水头寨,我还是云中人。”

  又说:“想必恩人贯彻的战术,是以水头寨为饵,武川县为芯。单凭芯饵,怕是还有诱空之风险,不如加上住着的寨民!我愿亲自做饵,看到匈奴蛮夷引颈就戮的那一天!”

  杨四虎只觉胸腔滞涩,深吸一口气:“不——”

  “我与魏郎同往!”

  “我去!”

  “我也去!”

  忽然,四面八方响起高喝,存活至今的寨中汉子,全都从家中走了出来。还有奄奄一息,灯尽油枯的病患,躺在木板上道:“我这身子早不中用了……”

  说着,他艰难地翻起身,慢慢踏上泥土地。“不中用就不中用吧,还能走几步呢,足够走到武川县了。”他大笑起来,“再说了,蛮夷砍我还得数刀,指不定就卷了刃!”

  魏尚没有反驳他们。

  他转过身,笑着看向杨四虎:“恩人,若是我们身死,妻儿家小,就麻烦郡里照顾了。”

  说罢,魏尚打马离开,前去组织寨民迁移。杨四虎看着他的背影,拔高声音道:“魏兄。”

  “若是胜了,邀我前去养牛场可好?”

  魏尚头也不回地应:“固所愿尔!”

  ……

  汉历入春的第二个月,梁王依旧未归。

  边塞第一波战报传来,朝野叹息,反对交战者越众。

  天子举行推迟的春耕礼,随后接受太后建议,启程前往丰沛乡间、祭祀先帝衣冠,意图在探望丰沛老兵的同时,借龙兴气运,表明尚武之决心,为云中,为大汉祈福。

  千里之外的云中郡,“东胡”骑兵卷土重来。他们成功借用第一波劫掠所得壮大自己,与此同时,派出的斥候发觉云中调兵频繁,再一细探,大汉竟同时有两个刘氏诸侯王待在这里——

  贵族们都疯了,连带着楼烦王与白羊王心动不已,只要攻破任意一道防线,何愁来年资源不丰!

  若能俘虏其中一个诸侯王……

  梁王的重要性,由赵壅告知了他们。代王也就罢了,若是梁王,以汉太后和汉天子的喜爱,汉人必将拼尽国力去赎!

  此时,单于使团恰好离去,只留下领头人赵壅,不知为何要停留一段时间。两王是彻底不遮掩了,他们一合计,一咬牙,决心再派一千余骑兵,扩大南下战果。这已经是他们能支撑的最大数目,且是骑兵之中最为精锐的一部分。

  匈奴兵力正式来到了三千。

  故意放出消息的云中郡守面沉如水,站在高高的墙头。

  号角吹响,远处的地平线掀起烟尘,烟尘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包裹住了孤军奋战的水头村寨。一刻钟,两刻钟……前所未有的疯狂攻击,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疯狂抵抗,剩余的两百青壮对千余骑兵,竟是整整鏖战了半个时辰,终于,指挥楼烦骑兵的贵族不耐烦了,下令离开雁门、偷偷在附近埋伏的白羊部落增援。

  必须屠尽水头寨,方能解大王的心头恨!

  “东胡”骑兵的所有有生力量,往水头寨——武川县的方向汇集。兵多势大,水头寨彻底被匈奴占领,谁知屠寨的想法到底没有成功,依旧有五十余只漏网之鱼,往武川县的方向逃窜,求援。

  获得战报的贵族彻底震惊了。

  大匈奴竟是死了三百人!水头寨寨民平均每死一人,杀敌二人,一旦有寨民被俘虏,他们无一不是想办法自尽,连一个活口都找不到。

  还有个病痨子,让他的从属记忆深刻,那人居然在被砍的同时,狂笑着边吐血,边用匕首反杀!

  宁赴死,不为奴。

  这就是绝望困境之下,汉人能够发挥出来的潜力吗,不知怎么的,他油然而生一股恐惧。细丝一般的恐惧划过心头,贵族随即嗤笑,汉人就是他们的狗,想骑就骑,想杀就杀,如果他刚才的想法被别的贵族知道了,那他将会被整个草原视作耻辱!

  恼羞成怒的气愤,促使他用尽全力,摆出骑兵冲锋的三角尖阵,连战利品都顾不得搜刮了,一股脑往武川县杀去。

  一路所向披靡,无人阻拦,很快,通往云中城的最后一道门户——武川县近在眼前。

  贵族都已经看到那夯实的土墙,还有土墙之下奔逃的水头寨寨民。土墙的防御,远不如石墙坚固,万万没想到觊觎了数年的武川县,如今竟成了盘中餐,他越发兴奋,眼底燃烧着嗜血的光芒:“杀!”

  “东胡”骑兵挥舞大旗,完全没有一点防御的意识。最为精锐的射雕者连搭箭都不屑了,他们把弯弓放在身后,俯身,夹紧马腹。

  近三千骑兵化作洪流,伴随着马蹄声向前冲锋。

  没有像样的防御,气势磅礴的冲锋足够吞噬一切。眼见冲在最前的骑兵斩下大刀,在他身前的土墙如同布帛一般撕裂,暴露出一道足够马匹通过的缺口,贵族简直要哈哈大笑,下一秒,他的笑声卡在了嗓子里。

  只听武川县内,忽然响起了炸雷似的巨响。

  巨响延绵不绝,伴随一缕缕白烟,有什么轻柔的东西,从高坡缓缓落下。

  轻柔化为了凶猛,动静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如同地龙翻身,携天地之力滚滚而来,飞扬的沙尘钻过土墙缺口,土墙随即轰然倒塌!

  由松软黄沙组成的高坡,被埋下的数百颗“黑家伙”彻底摧毁,自上而下化为黄沙,开始模糊匈奴骑兵的视线。与此同时,一方方厚木板从地底升起,利用机关术,包成半径广阔的一个圆,将三千骑兵围在了里边。

  是包围,也是引导,墨家子弟率领数千武川县百姓制成的作品,引导黄沙能够更好地将来犯者掩埋。

  以放弃一寨一县为代价的奇谋就此生成,魏尚浑身鲜血,躲在远远的小山丘后,满脸失神。

  他仿佛看着一道神迹。

  黄沙冲击的速度太快了,三千骑兵来不及撤退,就陷入了黄土烟尘里。更为可怖的是,四方延绵不绝的震动,彻底破坏了骑兵所掌握的平衡,紧接着,不知从何处冒出的大黄弩大显神威,梁园八百骑兵身着重甲,手握陌刀,脚跨马镫,戴着隔绝黄沙的透明薄片,沉默地开始冲锋。

  咔嚓一声,数百个头颅落地。

  重甲,乃轻骑的克星,这一切建立在目睹神迹的基础上,匈奴骑兵已经提不起心思反抗了!

  弩箭从四面八方射来,惨叫声连同着嘶鸣声,让站在高处的韩信露出了笑容。

  巨响、流沙不过是前奏,目的在于摧毁认知与精神,暗处的大黄弩锦上添花,而真正让匈奴骑兵肉体崩溃的是重甲突袭,与不受控的踩踏——流沙模糊了他们的视线,所有人慌不择路的向外逃,可外层骑兵数量远远大于内层,一时间,鲜血四处喷溅,惨叫连绵不绝。

  三角尖阵的威力之处,此时此刻,化为了白羊、楼烦两部的催命符。

  领头贵族掉头就逃,完全不敢多看一眼,他的心底唯有一个念头,逃,逃的越远越好!

  这是天罚,是自然的伟力,不是人能够对抗的,他血红的眼睛盯着出路,恍惚间,圆木包围圈只剩下最后一点。

  心间涌出狂喜,匈奴贵族想要高喊大单于保佑,下一刻,密密麻麻的步卒列阵,对准了所有溃兵。

  步卒分为两翼严阵以待,彭越冷冷一笑:“往哪逃?”

  十面埋伏,攻心之作,如今不过大材小用。

  原木包围圈的缺口,自然是设计好的,送给蛮夷的归宿。从武川县到草原,有数不尽的大礼送给他们,自始至终,他与韩信要的是全歼,不留一个活口!

第145章

  喊杀阵阵, 黄沙漫天。

  魏尚眼眸血红,拼着一股骤然而生的痛快的力气,重新加入了追击的阵营中, 随手抢过一匹匈奴射雕者的乌孙马, 夺了箭与弓, 朝远方挥砍而去。

  水头寨的弟兄们, 且看魏二替你们报仇!

  手握陌刀的重骑兵沉默地加入, 沉默地退下, 伤亡微不可计, 像一支冰冷强大的百战之师,没人知道他们冲锋前夕, 双手擎着隐约的颤抖。

  他们颤抖两位司马的身份, 颤抖世上竟有死而复生, 可当这一切经过梁王认定,那斩钉截铁的“孤知道”, 传到他们的耳朵里,颤抖便化为了深刻的宁静。

  等到上战场的这一刻, 宁静转为狂热, 因为韩司马对他们说:“我从未输过一场。今时今日也将继续, 你们呢?”

  刀饮了血, 器开了刃, 一瞬间翻天覆地的变化,用匈奴肉来造就,用惨叫声来铸心。

  而武川这一战损耗最多的, 是梁园囤积两年的“黑家伙”,还有大黄弩那样的武器装备,汉军总体的伤亡, 远远抵不上匈奴。

  到了最后,大汉步卒机械地挥舞盾与矛,杀敌都快杀得麻木;除却彭越收割得极为畅快,守在各个埋伏口的云中将领,一改原先的焦虑担忧,等看到溃兵三两只,几乎重复着“有蛮夷,冲呀”“冲完了,等下一波”“下一波来了,继续冲”的杀敌指令,嘴巴渐渐开始张大,灵魂渐渐开始出窍。

  他们的震动惊骇,已经难以描述了。

  韩司马建议他们守在这里,形成十面埋伏之阵,给匈奴溃兵以最后的打击,可这轻飘飘的几句话,无一不刺激着他们的心房。

  这可是纵横草原的楼烦部落,这可是大汉难以战胜的匈奴骑兵……楼烦射雕者以一当十的传言,不是吹出来的,而是一场场凶狠的战斗打出来的。

  韩司马凭什么断定他们会赢?

  白登前耻历历在目,他们拿什么去赢?

  那八百装备豪华的重骑兵,他们不否认其战斗力,可要扭转战局,谁也不信。还放弃水头寨与武川县,这可是攸关云中郡生死的两个重要据点——如果说这话的人不是韩信,如果没有郡守力排众议,将军们早就怒而甩剑,不干了!

  这场惊天豪赌,在他们远远看到黄沙崩的那一刻,目光怔愣,半晌发不出声音来。

  他们能赢。

  再艰难、再弱势的局面,有神罚相助,还有什么不能展望?

  当即有将军哈哈大笑,笑着笑着留下了泪水,他亲自纵马,斩下一颗匈奴溃兵的头颅:“来战!奠我大汉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