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沉坞
曹丞相忍不住看了萧延一眼,心道这小子心眼多得真不像他爹。
就在这时,刘越饶有兴致地开口:“功德碑明明是善举,为何以庾氏为首的家主都不愿意?”
萧延委屈:“他们谁都没给我解释的机会,一个个死了爹娘似的。但凡耐心地多问一句,就能发现一万金买一块功德碑,是多么划算的举动,不仅敢为天下先,还能在陛下跟前扬名!”
最后他下了总结:“没别的,唯蠢而已。”
第191章
若不是当下场合不对, 给富户撑腰的君侯都忍不住要大骂萧延了。
一万金买一块功德碑,他萧二才是天底下最大的奸商!!
这玩意划算,你怎么不去捐呢?
简直奸诈到了一定境界, 无耻, 无耻啊。
然而话语在嘴边蠕动, 到底没有出口。
谁叫陛下亲口敲定功德碑是“善举”, 再说了, 这是捐给官府的钱, 最终受益的是芸芸百姓, 他们能光明正大地反对,站在商户那一头吗?
恐怕下一秒, 御史就要质问他们居心何在了。
君侯们硬生生看着庾氏几家被扣上蠢的大帽子, 心里气得不行, 说到底,他们一开始就没把萧延这个后辈放在眼里, 以致吃了那么大的亏。
偷偷看向三公九卿,这些朝堂真正的中流砥柱, 表情明显带着意动——如陈平这类人, 私欲自然是有, 但和大汉真正的利益相比, 孰轻孰重, 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做出选择,否则也不配身居高位,被称作天子的左膀右臂了。
他们联起手来是不怕瓒侯, 毕竟瓒侯已经退隐,可天秤的另一端站了陛下和三公九卿,就是一百个他们, 也只有干脆认输的份。
心里哇凉哇凉的时候,陛下又开口了。
“萧卿此话差矣。”刘越说。
君侯们当即一喜,难不成有转机?
萧延立马端正了神色,下拜道:“请陛下教我。”
“如此善举,和万金挂钩就不美了。”刘越指点他,“不如改作八千金,朕觉得已经足够。功德功德,何须染上铜臭,分明是青史留名的一件好事,萧卿觉得呢?”
君侯们:“…………”
萧延陷入沉思。
随即恍然大悟,自以为精准地领悟了陛下的心思。
羊毛也要有水准、可持续地薅,如果一次性拔到最高,那就没意思了!
萧二不仅热爱金银,这几年与富商斗智斗勇,也逐渐成了戏精。眼眶迅速溢出泪水,被他胡乱地擦去:“……陛下体恤每一个子民,为商者,难道就不是大汉子民了吗?是我狭隘。”
对自己一顿批判,萧延泪水流得更凶了。一顿剖心之后,他凛然道:“臣,先替郑县的商户向陛下谢恩了!”
刘越赞许地点头:“功德碑的事,就全权交由你负责了。”
萧延:“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君侯们安静如鸡,朝臣皆是感动。
他们的少年天子,是真正做到了心怀万民,一下子替富商削减了两千金,是多么体贴的举动啊,譬如本就富庶的庾氏,捐一块功德碑简直轻而易举。
在一片和乐融融中,大朝会落下了帷幕。
……
候在殿外的庾家主很懵,功德碑是什么?
眼见投靠的君侯面色发黑,他有了不好的预感,都造势至此了,难不成还斗不过一个萧延?
亦步亦趋地出了宫,等听完来龙去脉,他呆在原处,嘴唇哆嗦了起来。
“这,这……”
“当时萧延说用碑交换,你就不会多问一句?”
君侯冷着脸,看也不想看他,当场拂袖而去。
萧延一战成名,泯然众臣的萧大哥简直惊呆了!
萧大哥萧禄的天资不甚出众,父亲也没有责怪他的意思,当个不大不小的官,做个守成的二代,就是萧何为他做好的人生规划。
萧禄也极有自知之明,这回弟弟出事,他急得团团转,却没有很好的办法让萧延脱困,该找的人脉都找了,依旧杯水车薪。
沉浸在内疚之中的萧禄,原本都想告病今日的大朝会,眼见二弟遭受攻讦而无能为力,实在是一种痛苦。最后他咬咬牙还是来了,谁知目睹了一场惊天大逆转!
萧禄久久回不过神,拧了自己一把,不是梦。
“大哥!”萧延咧着嘴,突然窜到了他的身旁,“发什么愣呢?大人和母亲怕是急坏了,我们赶紧回去。”
“好小子……”萧禄吓了一跳,很快也笑了。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感慨地拍拍二弟的肩,想说些什么,最后化作一句,“陛下没有留你?”
萧延笑道:“黄门令暗示了,改日有宣召。”
“好,好。”萧禄连连点头,“既如此,大人的板子也就派不上用场了,否则殿前失仪,实乃大忌。”
弟弟的屁股,终于能保住了!
萧延脸一僵:“……你说什么?”
.
黄老学派也很懵,这和说好的不一样啊。
他们准备的救兵,全都没派上用场,可研究都研究了,总不能半途而废吧?
有人试探着问:“那五铢钱一事……”
“民间流动的‘八铢半两钱’,已经逐渐不适用了,太后颁布《钱律》之时,恐怕也是有所察觉,留下些许机变的地方,能让后人修改。”
这话叫人不住地点头:“陛下锐意进取,主张与太后极为相似,货币改革,势在必行,不过早晚而已。”
“吴公说的不错!此为大势所趋。”
经济学家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下定了决心。利国利民的事,哪有那么多踌躇不前?他们也紧张地计算过,国库的财力,足以支撑铸币,就算民间会有动荡,很快就能熬过阵痛期。
这也和天子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脱不开关系,有什么疑问,巡演一出话剧就好——话剧,实乃大功臣啊。
问题来了,货币改革的事,怎么提,谁去提?
有人幽幽道:“你我都是老骨头了,不如让萧延面君。”
经济学家觉得有理,露出一模一样的微笑。
他萧延把师长一脚踹进了坑里,总不能拍拍屁股,什么也不管了吧?
哼,不然就把他开除师籍!
……
萧延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眼底盛满悲伤。
想他三十岁的人了,还有被老父亲追得四处窜逃的一天,他怎么求饶也不管用,只能搬出陛下当救兵:“陛下改明儿就要见我……”
“若不是陛下,你当我会饶你?”萧何扔开板子,平复了许久呼吸,最后睨着他,淡淡地说了句“不错”,转身喂鱼去了。
萧延呼出一口气,还没松快多久,黄老学派的大贤联袂来访。
萧延:“……?”
未央宫,宣室殿。
“没想到萧使君也有成为香饽饽的一天。”刘越放下奏疏,露出浅浅的微笑,不愧是他看好的搞钱能手。
堂下射来一道幽怨的目光,刘越顺着看过去:“我让表哥同狱友套近乎,套得如何了?”
立志要把雕家发扬光大的吕禄:“……”
如今他有了个新身份,咸阳狱的新成员,当然是隐瞒身份,无人知晓的那种。
这也怪他,在陛下苦恼无人可用的时候,唰一下举起手,兴致勃勃要替表弟分忧,紧接着就分忧到了狱里……
吕禄幽怨极了,恨不能打死两个月前的自己:“臣将狱友狱卒问了个遍,那隶体是秦时程邈整理的,不过遗失了部分。咸阳狱的墙壁上,还留有当时程邈的字迹,我摘录了下来,只等陛下阅览。”
刘越忍不住感叹,表哥的牺牲都是有意义的。
石渠阁与他小时候读书的天禄阁,也能找到隶体的抄录,只不过篇幅极少。为追根溯源,少不得动用非常手段,如果货币要改革,文字怎么能不跟上潮流呢?
七年了,铺垫已经足够,不过需要徐徐图之。
第二天,曹丞相收获了皇帝的一封手书。
文字对他而言熟悉又陌生,毕竟为了方便,早在秦末,民间就开始使用演化而来的、半隶半篆的字体了。
只见上头写道:“丞相,朕的字好看吗?”
落款是一个大大的笑脸,曹参:“……”
第192章
丞相府的属官发现曹公今天捧着一封信, 一直没舍得放下,连处理事务的时候,脸上也出现了许多细微的表情。
犹豫, 纠结, 甚至……高兴, 疼爱?
很快, 他们解了惑。曹参召集了心腹, 对他们说:“陛下恐有变革文字的决心。”
厅内掀起哗然。
毕竟是陛下写给自己手书, 他是舍不得拿出来给别人看的, 曹丞相品了品末尾的笑脸,再次轻咳一声:“先帝在时, 便同萧丞相有所商议……”
关于这件事, 资格老点的臣子都知道。先帝还想让萧相造字呢, 嫌小篆比划太多,写起来太麻烦——最重要的一点, 小篆是李斯造的,先帝事实上有些不服气, 觉得汉都代秦了, 文字是不是也要有所发展?
但文字的改变, 哪是那么容易的事, 萧丞相当时要主持未央宫的修建, 还要安顿天下的满目疮痍,实在没这个精力,也没这个心思。
当即有人按捺不住了:“如今的大汉的确非同以往, 但不知陛下偏好怎样的文字?小篆作为官用,已经深入人心,蓦然要改, 怕是艰难。”
曹参怎会不知这个道理,他笑了笑,提起笔,慢慢在纸上写下平滑圆扁的一个字——
隶。
哗然声更大了,并不是反对,而是惊讶。
上一篇:穿成豪门对照组的真千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