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五年,我登基了 第33章

作者:一七令 标签: 种田文 基建 穿越重生

  杜良川瞄了一眼刘太守,对方没说话,杜良川只好自己上了:“话虽如此,但外族愿意归顺乃是件好事,说明梁国国力日盛,假以时日,周边所有部族必能心甘情愿拥戴我皇。”

  其余几个县令低头,忍俊不禁。裴杼听得也是心里一乐,朝廷又没人过来,说这些自欺欺人的话不是招笑吗?

  可他还没笑多久,杜良川的目光便落到了他头上:“自梁国立国以来,异族归顺还是头一遭。太守大人已同朝廷禀明情况,朝廷的意思是,这些人可在幽州就地安置。如今幽州城人口众多,若再添这八千人口,不说无地供给栖族落脚,单说管理也是一大难题。州城一乱,整个幽州便都乱了,裴县令你说是不是?”

  众人不语。

  裴杼则选择神游天外。

  原来做这个局就是为了他啊,怪不得那么不待见他还要叫他过来。八千人交给永宁县裴杼当然乐意了,他巴不得多来些人呢,可来了之后吃喝用度也是个棘手的事,不管了,先装着吧,看州衙怎么说?

  杜良川与刘太守对视一眼,二人也料到了裴杼会装傻,可他们商议过,这些人留在永宁县最好不过了。永宁县四周都有大量未开垦的荒地,地广人稀,哪里都能安置得了这群栖族人。再有便是永宁县离主城远,出了什么问题也影响不到幽州。

  刘太守主动询问:“裴县令怎么不说话?”

  裴杼尚未开口,郑兴成已经开始反击了:“说什么?你们不要的东西就往永宁县扔,永宁县就活该当冤大头?”

  文县令等人面露惊愕,这种实话是能当着太守大人的面说出口的吗?

  永宁县怎么了,连装都不装了?

  刘太守也被怼得猝不及防,主要是上回碰面这位郑兴成对他极尽谄媚之态,哪怕杜良川告过他几次黑状,刘太守都对郑兴成没有多少提防。谁曾想,这位也是个翻脸不认人的,果然是裴杼手底下的一条疯狗。

  刘太守面带愠色。

  杜良川立刻指责裴杼:“裴县令,你们这是跟太守大人说话的态度?”

  裴杼无辜,裴杼可怜!

  他什么都还没说呢。

  杜良川呕死了,他最看不得裴杼这故作可怜的死相:“幽州待永宁县向来不薄,而今栖族归顺,将这八千人放在永宁县也是给你们一个立功的机会。你们却如此妄议州衙,简直是狼心狗肺!”

  裴杼看他急了,高兴地不得了,但却还得做出一番为难的态度:“可八千多人,衣食住行都要花钱,永宁县哪里养得起?”

  杜良川眼神犀利:“你们一个赠春坊便赚了多少钱,还怕养活不起区区八千人?”

  那赠春坊的收益,他跟太守大人看了都眼馋。

  郑兴成嗅到了熟悉又恶臭的欲.念,他之前想要捞钱的时候就是这个眼神!

  赠春坊可不止要养活永宁县人,最重要的是要养活他这个县丞,杜良川这厮难道想要霸占不成?郑兴成直接阴阳怪气道:“永宁县多少年才出一个赠春坊,整个县到现在都还是一穷二白,哪里比得上幽州百业兴旺?”

  前面这两句好歹还能入耳,后面一句就彻底不像话了:“况且诸位大人们当了这么多年的官,家中定也富贵,一个人拔根汗毛,这八千人口就能养得活了。”

  “住嘴!”杜良川拍案而起,见太守大人已被气得面红耳赤,更觉得裴杼二人面目可憎,什么叫当了这么多年的官家中定然富贵,这话难不成说他跟太守大人贪污了?

  “管好你的人!”杜良川警告道。

  文县令等见状,也不轻不重地责怪了裴杼两句。怪的都是裴杼,没有一个人敢刺激郑兴成,万一这位再说点什么,两位大人还不得气死?

  眼瞧着州衙这些人是真的生气了,裴杼也怕郑兴成被打,赶紧安抚了一下他,让他别在说话了,下面的事,交给他就行了。

  郑兴成冷哼了一声。

  怕个屁,他又没有明着说这两人贪了,难不成堂堂太守还要因为几句似是而非的话去问责?他虽然品阶不高,可大小也是个官!刘岱能干嘛,弄死他吗?

  裴杼面向众人,唉声叹气道:“郑大人也是心急口快,忧心永宁县的财政,并不是有意针对诸位。若真有得罪之处,还望诸位大人怜他一片忧民之心,莫与他计较。其实若是州衙实在容纳不下栖族人,永宁县不是不能分忧,只是这安置的钱……”

  总不能一点儿都不出吧。

  刘太守面色稍霁,总算有个能沟通的。虽然他也不大想给钱,但就目前来看,闹成这样永宁县才松口,便知他们不愿意接烫手的活儿,他道:“等栖族人入幽州,本官便亲自带些人进京禀明情况。朝廷为安抚栖族人,定然会给予赏赐。再不济,幽州这边也会添点。”

  裴杼要的就是这句保证,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管他们烦不烦呢,要到钱就行。

  一直没再开口的芮县令看永宁县上下这么不乐意,有心想给裴杼卖个好,于是道:“其实,庐县倒也不是不能收个两三千流民。”

  “不可!”裴杼下意识拒绝。

  都到了这个份儿上了,怎么芮县令还要跟他争,这可是他的奖励,是他的!

  刘太守狐疑地看过来。

  裴杼摸了摸鼻子:“八千人都放在永宁县,朝廷应当会多给点赏赐。”

  原来还是为了钱,刘太守连连摇头。这位裴县令还真是钻进钱眼里去了,想必即便接纳了栖族人,也不会真心待他们,多半是当做苦力使唤。也罢,后面这些就不必他来操心了。

  就在事情即将敲定之际,张县令却忽然问道:“倘若这些栖族人不愿意去永宁县呢?”

  满堂皆静。

  这还能由得了他们来选?

第41章 抵达(一更)

  散会后, 时辰已经不早了,这会儿若是回程,得天黑才能赶回住处。

  州衙遂安排众人在此住了一晚上, 杜良川原本还在琢磨是否办个简单的晚宴,可因有郑兴成说的那些话, 他与太守大人都被膈应得不轻,索性免了晚宴,直接让人备上酒菜送去各自房里了。

  用饭时, 几个县令干脆将桌一拼,凑在一块儿吃。文县令还特意去找了芮县令, 虽然他跟吴县令摆了对方一道是他们的不对, 可他还是希望芮县令能摒弃前嫌,跟往日一样来往。

  可惜芮县令没空跟他们演什么兄弟情深,自从知道这两人的真面目后,芮县令对他们已是厌恶透顶, 文县令刚走近还没来得及开口,他便一把关上了门。

  这么晦气的人, 多看一眼晚上都少吃半碗饭。

  文县令吃了个闭门羹,面上不显, 回去后却跟吴县令议论了半天。

  “性情如此孤僻,也不知世上还有谁能容忍他?”

  “今后不必管他了, 是他自己非要断了情分。”

  ……

  二人对着昔日好友评头论足,哪怕裴杼跟张县令自始至终都没应和一句,都不妨碍他们编排得越来越起劲儿。

  等说够了之后, 话题才转移到裴杼跟郑兴成身上。文县令好为人师的毛病又犯了,告诫道:“裴县令,下回你等在太守大人跟前还是收敛些吧, 像今日这种话莫要再说了,惹了太守大人动怒,对永宁县也大有不利。”

  裴杼心中一点波澜也没有:“他们即便不动怒,对永宁县也大有不利啊。”

  文县令直接没接住。永宁县的这群人太过特立独行了,是真的都不想晋升吗?

  郑兴成一眼望过去就知道这人在想什么,估摸着他们一个个对刘岱、杜良川还心存幻想呢,郑兴成玩味地道:“奉劝各位一句,即便是面对州衙里的诸位大人,该闹的时候也得闹,该争取的时候也还是得争取,免得日后后悔。”

  “可人家毕竟是太守啊。”吴县令插了一句。

  “哦?”郑兴成恶意地勾起嘴角,“万一来日州衙要占窑场的干股,二位县令也要听之任之吗?”

  文县令立马闭嘴不说话了,吴县令亦然。真要跑来分肉,谁还管他是别驾还是太守?不过话说回来,州衙又不穷,怎么可能会贪他们的那点干股,郑县丞应该也是胡乱揣测吧……

  诸县令其实也不愿意待在州衙,翌日一早,除张县令去找了一趟杨夫人,剩下的人都各自回县了。

  裴杼这次带回来的依旧是好消息,不过风头最大的是郑兴成。

  裴杼特意向众人表明了郑大人的丰功伟绩,是以最近不太讨喜的郑大人一下子成了个宝贝,成四几个直接将之前奉承伺候裴杼的那套又往郑大人身上搬。

  “去去去,少在我跟前晃荡。”郑大人翘着二郎腿,看不上成四等人谄媚的做派。他说那些话既不是为了裴杼,更不是为了永宁县,纯粹只是为了发泄心中怨气而已。这些人夸得再卖力,他也不会真心实意为裴杼办事儿,这辈子都不可能。

  自从栖族人定居永宁县的事情确定下来后,裴杼便开始给县城中的人做好思想建设了。毕竟是异族人,哪怕栖族人其实并不好战,但对于永宁县人来说,只怕也没有那么容易接纳。

  尤其年岁长的,总觉得栖族人会跟之前的胡人一样蛮横。他们好不容易赶走了胡人,如今又来了个栖族人,怎不叫人担忧?

  裴杼只能每个村跑一趟,挨个解释了遍:“诸位别担心,这回来的栖族人跟胡人真的不一样,他们不爱打仗也不善于打仗,之所以归顺梁国,便是因为胡人攻打了他们的部落,将他们的牲畜都掠去了,还迫使栖族人为奴为婢。也是群可怜人,实在无家可归才跋山涉水来到幽州。”

  “原来是这样……”

  从前也曾被胡人蹂.躏过的百姓有些感同身受了。他们也曾受胡人困扰,不过这两回接连取胜,士气大涨。反观栖族人,却轻而易举被胡人给灭了族,真动起手来,肯定不是他们的对手,这么看来是能放心些的。

  罗村正带头表态:“大人,其实只要这些栖族人不惹事,咱们大伙儿也不会排挤他们。只是毕竟言语不通、习俗不同,一开始相处起来总还是有些害怕的。”

  这个裴杼了解,其实不仅是永宁县人害怕栖族人,来日栖族人来了永宁县,估计也得害怕,得想法法子让两边人迅速熟悉起来才行。

  等等,他下个任务是什么来着?

  裴杼上回都忘了瞧了,眼下打开面板一看,才发现新任务是教书育人,完成“春风化雨”成就点。以他对任务的了解,只怕光兴建书院还不够,兴许还得全民参与,至少得提高一下识字率。

  两边识字的人都不多,正好可以借此机会一块儿教了。

  裴杼让人密切盯着北边这支栖族人,不仅是他,刘岱也一直密切关注。

  虽然赵炳文已经给他报了信,再三说明这群人是真心归顺,且大都手无兵刃,但是为了幽州边防,刘岱不得不盯着。这群人能老老实实呆在永宁县一切都好,只要影响不到州城,刘岱就懒得管;否则,州城中的那些兵也不是吃素的。

  又过了数日,黄参军等携这群栖族人路过永宁县。

  本想直接略过这倒霉的地方,只是裴杼不知道是发了什么疯,竟然特意带人在官道上候着。

  赵炳文不得不下马,给通加长老等人引荐。

  若是有的选,赵炳文压根不愿意再跟永宁县扯上半点关系,被熬鹰的那些日子,赵炳文已经受够了。那种非人的折磨,他此生不想经历第二遍。如今再看永宁县这群人,赵炳文心里都还发憷。

  别看他们人模人样的,心早就黑透了,谁沾上谁倒霉。

  通加长老也只是面上客气了两句,心里也不大想跟永宁县沾上关系,他只想带领剩下的族人留在幽州城,即便退而求其次,也得是槐县这等富裕地方,绝不可能是永宁县。听见这位裴县令还给他们准备热汤时,通加长老吓得立马拒绝:“多谢大人费心,但我等还要去拜见太守大人,只怕要辜负大人一番美意了。”

  “长老莫急,州衙的刘太守已经在路上了,不久便能抵达永宁县。”

  已在路上了?通加长老听完一头雾水,刘太守不在州衙等着他们,怎么反倒亲自过来了?他身为栖族长老,自然以往幽州官员能看重他们部落,但是刘太守亲自相迎这件事,处处透露出诡异。

  事不宜迟,通加长老只想赶紧入州城,只要进去了多的是借口赖着不走,因而忙道:“怎好让太守大人亲自过来?也太过失礼,还是我亲自前去迎一迎吧。”

  说完抬脚就要走,恰在此时,不远处已有州衙的人率先骑马赶来。

  看到栖族人与裴杼后,那人忙勒紧缰绳,停稳方道:“太守大人有令,请裴县令暂时安顿好栖族众人,太守大人即刻便到。”

  “这么快?”通加长老还想挣扎:“不用过去接吗?”

  差役一副公事公办的语气:“太守大人自有安排,请诸位原地修整。”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再追问便是不礼貌了。几位长老互相看了看,只能听命暂时留在了永宁县。

  赵炳文本想着随这名小役一块儿回去得了,可刚转身就被裴杼给叫住,成四甚至一把将他拉了过去。赵炳文害怕地望了一眼黄参军,而后警惕道:“光天化日,你们又想做什么?”

  裴杼瞧了一下他瘪下去的包袱,心中忧虑:“那香蕈呢,你都吃完了?”

  赵炳文怒了,他还以为是什么事,原来就是因为点破蘑菇,没见过这么小气的人:“对,吃了,还是宝日金吃的,难不成你还要找他赔去?”

  原来是他啊,裴杼如释重负,让成四松开人,笑着道:“还以为都被你独吞了,既然是被宝日金吃了那便没事了,你且回去吧。”

  赵炳文:“……?”

  什么意思?什么意思!难道宝日金吃了就不用赔,他吃了还得赔?合着他一个梁国人还比不过东胡的宝日金?

  裴杼的良心莫不是被狗吃了?

  可赵炳文不敢质问,他甚至都不敢瞪一眼裴杼,而裴杼也很快将他忘到脑后。

上一篇:这王是非当不可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