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西施她,干活比杀猪还丝滑! 第224章

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标签: 穿越重生

  至于甘队长说的,养马期间再养些其它牲畜,比如牛、羊之类的,那不是很正常的吗?

  他们可都是甘味鲜的忠实顾客!

  当然,最终这个方案还得要征得赵总兵的同意才成。

  边军大营的速度很快。

  派出了数千人,当天下午就清空了大半个山谷。

  只给甘明兰母子俩留下了,两百头草原牛和三千多只草原羊。

  太多的陌生人进入山谷里,牲畜们受到了惊吓。

  “噗噗噗......”

  “噗噗噗......”

  “噗噗噗......”

  造粪大户.牛的尾巴翘得老高,粪便拉个没完没了。

  肥仔气得“汪”一声哭了出来:好不容易才搬走了马粪大山,这热乎乎的牛粪啥时候才能铲完?

  大哥,大哥,你快回来救救小弟鸭!

  小家伙在骏马山的山谷牧场里哭唧唧,却是不知道他大哥这些天的日子,也没有美到哪里去。

  那些废物两脚兽实在是太柴了!

  非得它隔上一天就派几个草原鼠上赶着去碰瓷。

  引得这些废柴两脚兽在围捕过程中,不经意间找到一些可食用的野菜,又或是让他们发现一些洞穴。

  作弊,都作成这样了。

  废柴两脚兽们在掏那些洞的时候,动不动就被洞里面的动静吓得吱哇大叫。

  然后,眼睁睁看着那些野兔子、蛇、鼠等猎物,从另一个通道逃走。

  忙和了好几日,一顿正经肉没吃上。

  不仅如此,他们连尿也没得喝啦。

  脱水、饥饿、四肢骨裂处疼痛。

  倒霉催的在昨日还经历了一场沙尘暴。

  差点明年的昨日就是他们的忌日。

  最后还是劳累阿土大王带着一帮小弟,把这些废柴两脚兽从沙子里刨了出来的。

  废柴太菜,阿土大王连逗弄他们的乐趣都彻底丧失。

  要不是主人强调过,要让这些人吃苦头的时日不低于二十日,它都想收工回城了。

  上班气,很重。

  心里的苦与它二弟同频,堪称本月度最佳难兄难弟。

  三日后。

  军需官们终于制定出了相关送羊与卖羊的策略。

  政策一经下达,军户们比过大年还要欢喜。

  其中。

  又以丁镇堡的军属的幸福指数最高。

  比起被屠村了的马家堡,丁镇堡就是那一夜鞑靼入关遭遇战的主战场。

  丁镇堡很幸运,因为边军们赶来得及时,他们受到的损失尚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不想就在今日,丁镇堡居然吃到了战争的红利!

  最是家贫的一户人家院门外。

  有一个好心的大婶正高声喊着:

  “丑娃,丑娃!赶紧带着你家户籍本去百户长家登记,你爷不是被鞑靼砍成重伤了么?你家这个情况能领到七只羊呢!还是不要钱的大羊!”

  十岁的丑娃五官其实长得一点都不丑。

  只是这几年家里的日子过得苦巴巴,最是长身体的时候,没有吃到足够多足够营养的食物。

  他比同龄人长得矮小很多,但却又顶着一个大脑袋。

  身体比例就显得异常不协调。

  村民们都不记得他的本名叫啥,都叫他为丑娃。

  丑娃的祖父是老军户,早年在一场战事中伤了一只眼,之后是大伯接了班。

  大伯战死又轮到了他爹。

  结果就在同年(丑娃六岁),他的倒霉爹也跟随大哥的脚步死在了战场上。

  大伯娘是在热孝中改嫁的。

  他娘好歹守了三个月才走。

  没法子。

  有生育能力的寡妇在边城是非常抢手的。

  都巴不得娶回去给留个后。

  这四年时间。

  丑娃和瞎了一只眼的祖父,常年卧病在床的祖母,以及两个堂弟、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一家七口人生活在丁镇堡。

  去年之前。

  他和弟弟们每日的主要劳动,就是牧羊。

  家里就靠着他们四兄弟在春日里养上十来只羊,年底卖了换钱后养家。

  本钱不多,十来只羊的利润也就五六两银子。

  至今家里还没饿死一个娃,都已经算是很能干的了。

  去年冬日又长又冷,他家卖了羊换来的粮食比往年少了好多。

  要不是玉面罗刹他们及时运回了那六十万石粮,总兵大人他们给军户们定了可以平价购买的量。

  他们家指定得全饿死!

  开春后,家里剩下的积蓄都不够买一只羊羔子的。

  灾难却还只盯着穷人来。

  不久前的鞑靼入关,他那瞎了一只眼的祖父为了保护家里五个年幼的孙子孙女,不得不拼上了老命。

  战事结束后,老军户的左肩被狠狠的砍了一刀。

  虽然战场上受伤的军户们,看大夫抓药都不用自己掏医药费。

  但是上了年纪的人,受了这么重的伤,养回来是再不能够的。

  生活的重担压得两家长男丑娃,整日里愁眉苦脸。

  不想,就在刚刚。

  他好似听到了什么不得了的消息。

第223章 难民

  邻居大婶看到丑娃傻愣的样子,催促道:

  “你赶紧去啊!七只大羊呢!”

  丑娃终于听清楚了大婶的话,激动得直哆嗦:

  “婶......婶......为啥啊?为啥要给昂们分羊?”

  “当然是侯爷仁慈、将军们仁慈!昂们丁镇堡在这回杀鞑靼的时候可没有怂蛋,这是对昂们的奖赏!但凡有重伤和死人了的军户,一户能照着人头分上一只羊,其他村可没有昂们丁镇堡这个待遇!”

  大婶也是刚去确认过,得了准信要回家取户籍的。

  狗娃激动得浑身哆嗦:“昂们都不是怂蛋!下回鞑靼来了,昂也能上战场!”

  亲自给狗娃家送羊来的百夫长,正好听到两人的对话。

  点头赞许道:

  “不愧是昂们丁镇堡的崽,就是有血性!不过,狗娃啊,你也甭着急,这回漠北鞑靼都差点被昂们一锅端了,三五年内,边城应该很难再发生如此这般大阵仗的大战了!”

  打仗会受伤,打仗会死人。

  谁能喜欢这玩意儿?

  如果没有战事,军户的孩子们可以等到成年后再入伍。

  这么一来,家中长男又能多帮衬家里的老少好些年。

  狗娃是个早慧的,从百户长的话里听明白了他的意思。

  兴高采烈的从百户长手里接过了七只大羊的绳子。

  家里的三个弟弟和妹妹,恨不得抱着这些草原羊同吃同住。

  他家祖父听到外面的动静,一步一步挪到屋门口。

  在百夫长的解释后,当即让自家孙子孙女们对着大营的方向,纳头就拜。

  “你们要记住侯爷和各位将军们的大恩,没有他们的帮扶,昂们家早就去地底下吃泥巴了!”

  老军户眼睛瞎了没哭。

  两个儿子先后战死、儿媳妇们改嫁时没哭。

  甚至前不久被鞑靼重伤后,也没哭。

  不成想,今日被百夫长送来的这七只并不算肥的大羊,感动到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