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西施她,干活比杀猪还丝滑! 第453章

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标签: 穿越重生

  娘家大嫂:“......”

  这个年代都讲究门当户对。

  军户家的儿郎们,首选的都是军户家的小娘子。

  不像他们这些移民。

  非长相出挑,性子又好,还识文断字的,一般高攀不到军户人家。

  这个小姑子就是因为在村里样样出挑,才嫁了这么个好夫婿!

  随着移民村村民们,把甘露川卫所驻军的收入和各种福利传开。

  八十里外的哈密卫卫所的军属们,隔天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又过了一天,到了哈密卫卫所给现役的关军发年货的日子。

  这些福利在各卫所,都是由军属们代领的。

  长长的队伍里,有个穿着暗红色棉袄长了张鞋拔子脸的婆子。

  她忽然踹了一脚,带来装年货的红柳大篮子。

  愤愤道:

  “凭什么?凭什么都是一样的军户,头等待遇永远都是甘露川?难道昂们都是小娘养的?”

  有这样想法的,周围还不少。

  与之同仇敌忾的,大多都是年纪大,生了个争气的儿子在家里说一不二的婆婆们。

  大部分人,也只敢在口头上助威几句。

  让她们在这等公共场合讨伐镇西大将军,那还是不敢的。

  上了年纪的人容易糊涂。

  三十岁以内的年轻妇人们,九成以上可都是镇西大将军的铁杆粉丝。

  当即就有几个暴脾气的,冲着鞋拔子脸婆子怒斥:

  “你说凭什么?就凭甘露川的所有产业,都是镇西大将军带着先锋营,以及先锋营的军属们自己打拼出来的!”

  “大将军带着全家老少住地窝子的时候,你看不见!大将军领着军户老少开荒的时候,你看不见!

  先锋营的队员们,上战场每每冲锋在前的时候,你看不见!现在听说人家的日子过得最好,你就眼红了?你眼红得着么!”

  “哪里是眼红,这分明是仗着年纪大,平时在家作威作福惯了,现在居然敢说大将军的不是,难不成你还想去镇西大将军府上当老封君?”

  “心可真大

!都敢攀扯大将军!”

  年轻媳妇们的嘴,一点不输于熬了成婆的老媳妇。

第470章 愤愤不平

  鞋拔子脸婆子也不是什么善茬。

  她急得跳脚,大声驳斥:

  “谁攀扯大将军了!难不成在关西还不允许昂们这些军属说几句实话?

  她现在不是甘露川一个三千卫的威武将军,而是整个关西的大将军。

  既然关西十卫都归她管,就该对昂们一碗水端平!

  你们知道人家甘露川前两天发的年货,都有啥不?

  再看昂们哈密卫!

  同样都是卫所酿酒坊的酒,为啥只给昂们发果子酒?而甘露川就发那死贵死贵的伊里五粮液?

  十斤羊肉听上去挺多的!

  但关西家家都养羊,谁家还缺十斤羊肉吃?

  他们甘露川呢,人家又是发肥膘猪肉,又是发大鹅的!

  二十斤大米!昂们西北人,吃了一辈子饼子、汤面,又不是多爱吃米饭!你哪怕给换两斤奶糖也好让孩子们甜甜嘴呀!

  最气人的就是这十斤香油!谁家的田间地头不种点胡麻?昂家油翁里新打的香油都还有二十斤......

  再说到年终奖!最让昂气不过的就是这个。

  要说后勤创收中心的产业也不少,又是大酒楼,又是绣楼,又是酒坊和蜂窝煤坊的!哪一样不是日进斗金的大买卖?

  但实际呢?发到昂儿子手里的年终奖金,才区区二十两银。

  昂儿子大小还是个百夫长,他都没有人家甘露川一个大头兵的分得多!昂就是不服!”

  鞋拔子脸妇人越说越理直气壮,说到后面双眼泛红,一副受了天大委屈的模样。

  把和她排成一队的上了年纪些的军属们,听得五迷三道。

  有人还频频点头,向她投以鼓励的目光。

  有意思的是,另一支队伍里的年轻媳妇子们却是眉头紧锁。

  听完鞋拔子脸的歪理邪说后,给了她回应:

  “你不稀罕沙棘酒?你不知道这酒,是老黄御医的独家配方?这可是祛痰利肺、养胃健脾的药酒!出了和平关送到河西走廊,都要卖二两银子一坛的!”

  “羊肉、大米和胡麻油,你不是家里有,就是不爱吃?既然都不稀罕,那你倒是别来领呀!可以把你家这一份腾出来,均分给有需要的人!”

  鞋拔子脸婆子的脸,拉得更长了。

  嫌弃这些?

  不不不,她只是嫌少!

  正想为自己狡辩几句,又有人开口戳她的肺管子:

  “这位老夫人,你家那做百夫长的儿子,五年前是个什么大官?你快给昂们大伙儿讲讲,过去你那锦衣玉食,吃一碗肉丢一碗的好日子!”

  “你们......你们.......你们......”

  “别你啊昂的,你倒是给大伙儿说说,你家以前是何等富贵,说说看,你到底在高贵些什么!”

  “......你们......”

  “还有啊!你竟然瞧不上二十两银的年终奖!昂们边城九成九的军户,在过去五年前,家中都没有过十两存银。

  昂们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昂们都是那等没良心的人。

  昂们只知道,前朝的时候昂家男人当兵八年,都没拿过朝廷一个铜板的饷银。

  每年也是这样的寒冬腊月,都是当今陛下掏了自己的私库买米面来救济昂们这些穷军户。

  那些年,过年和平时的日子有啥两样?全家都没见过一身新衣裳!还酒肉?羊也不是家家都有,有的也舍得留着杀了吃肉!

  现在昂们过的又是啥日子?!

  给关军们发军饷的石炭矿,是谁带人发现的?!——是镇西大将军!

  高产的粮种是谁从番商手里买回来的?——是镇西大将军!

  各家的耕牛和羊,又是谁搞回来的?——还是镇西大将军!

  拿下关西九卫和伊里河谷的是谁?——是镇西大将军和她的先锋营!

  昂家大儿子是去年春入伍的,过了新兵连,月俸就有八百文,年终还得了五两银子的奖金。

  算起来,他一个刚满十六岁的小子,一年挣到的现银就有近十五两!再加上一年四季各节日发的这些福利!

  你们去雍泰朝的所有的城池打听打听,谁家十六岁刚成丁的小子,不靠走歪门邪道,就能挣来这些?”

  几条长队的军属,早就这位妇人振聋发聩的话,问得鸦雀无声。

  鞋拔子脸婆子嗫嚅了好半天,半晌才挤出一句:

  “昂......昂不是说大将军不好!昂就觉得不......不公平......”

  刚刚还在给她加油打气的同龄人听到这里,生怕被鞋拔子脸婆子给连累了。

  宁愿调头去队尾重新排队。

  她们又羞又愧。

  人不怕对比。

  就怕和谁比。

  比自己,几年前和现如今的日子,就有了强烈对照。

  不是所有上年纪的人都是厚脸皮。

  更何况,她们也怕自己的言行给大营里的儿子们带来麻烦。

  哈密卫的城门楼上。

  在排队军属们的视线盲区,领头的哈密卫的千夫长,转头问自己身后的一干下属。

  “你们这也算是听了个全场,都有何感想啊?”

  感想?

  不敢想!

  心里那有怨气的,此时羞臊得满脸通红。

  而城门楼下唱主角的鞋拔子脸婆子的小儿子,好不容易才升到了百夫长的汉子,全身都快要烧熟了。

  更是把头埋进了胸腔里,生怕有人看出他和那婆子有张五成像的脸。

  场面有些冷。

  无人敢乱应声。

  众中基层将士,又听他们顶头上级悠悠说了句:

  “升米恩,斗米仇!你们好好想想,好好想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