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漂泊在诸天世界 第111章

作者:郭家 标签: 穿越重生

  刚刚抬木箱的汉子点头道:“他说得有道理啊。”

  汉滨突然回过神来,用力拍打一下大腿:“他妈的,我的车!上面还有几箱武器,那是别人的货!”

  鬼玩意!

  满口仁义道德,结果走了还顺走人家的车子跟货!

  死亡威胁过去。

  蒋天生只觉得身体不受控制地软在地上,小腿腿骨断裂,从别墅里被搀扶着走出来每一步都像在刀尖上跳舞!他此刻什么都不敢想,颤颤巍巍说道:“快……送我去医院……”

  ……

  陈氏鱼摊。

  陈清远站在皮卡车边上,看着后斗里还有几箱武器,内心有些复杂:“看来即使是恶人当道的社团里面,也不缺乏有实心眼的人呐!唉,我是不是有点太极端了,动不动就要灭人家整个社团……”

  其实他知道自己的实力上限。

  力气大敏捷高,会点法术,能当面唬唬那些普通人,如果对面是一群跟自己一样的修行之人,自己可就装逼失败……

  毁灭社团,就是吓唬那些龙头人物,杀他们可以,但要从上杀到普通混混身上,那不知道要杀多少人,就算有这个能力,港岛警方也不会同意!到时候就要面对飞虎队骑脸,说不定直升机都来……

  过了一会。

  张大少也来了,他风尘仆仆的样子,说道:“我连夜安排了女儿坐老朋友的船去内地,只要我们没回来,她在内地也能生活得很好……我们走吧。”

  陈清远点点头:“好,我也刚找几个社团的朋友借了点武器,现在前往明朝万历,也算是心里有点底……”

  他打开手机,点击短信里面那个任务详情,说道:“前往明朝万历!”

  地面顿时出现一个半透明的白色旋涡,陈清远走到里面去,回头看了一眼还处于震惊状态的张大少:“走。”

  张大少连忙跟了上去!

【第166章现在才算道士】

明朝,万历二十年,闽地,泉州府,惠安县。

  清晨的路面刚下过小雨,地面有些泥泞,人们走路蹑手蹑脚,避开地上几个人形拖痕,显然已经有好几个人在这里以滑行的方式摔倒过了……

  在一个小巷子里,地面有微风化作旋涡,砰,出现陈清远和张大少的身影。

  陈清远想带张大少穿越,只是一个试验。

  没想到还真成功了……

  张大少错愕看着周围的环境,感受着空气中潮湿的泥土味儿,有些不敢相信看了看自己的双手说道:“我……我这是真的穿越了吗,道友!”

  陈清远嗯了一声:“不错,这是明朝万历年间。”

  他伸手入怀摸了一下口袋,有些意外,手机居然没有变成别的东西,还是老样子。

  点亮屏幕,不知道连接哪里的网络,居然还有信号,点开日历,显示当前时间为明朝万历二十年……

  试了试,居然还能上网。

  灰色空间越来越贴心了……

  陈清远跟张大少一样对历史并不熟悉,说到明朝,只是能想起那么几个耳熟能详的皇帝罢了,比如洪武朱元璋、永乐朱棣、崇祯朱由检,至于其他皇帝一概不知,只知道明朝有那么几个皇帝不务正业,做木匠的做木匠,修仙的修仙,还有明朝晚期有个宅二十年不上朝的皇帝……

  他随手搜了一下。

  结果这不上朝的皇帝就在今朝,万历朱翊钧……

  他刚当皇帝的时候,前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办事,后面张居正病重后,朱翊钧便开始亲政,最大功绩便是三次征战……

  但从万历十六年开始,朝中风云变幻,党争不断,他开始心累,沉湎酒色,到万历十七年的时候就直接不上朝了。

  陈清远从空间里取出两套衣服,其中一套递给张大少:“道友,你是家传的茅山术,我是半路拜的闾山三奶派,虽不同教派,但都属于道士一职,我们就穿这职业装做事会相对方便点……”

  张大少接过道袍,发现这只是道士平时游历四方的常服,这样也好,不会太过于瞩目。

  他穿好道袍后,双手在衣服内袋里摸到硬硬的东西,掏出来一看,有些惊讶,居然是道士的度牒,这相当于古代朝廷发给方外之人“和尚”“道士”的身份证明!

  他爹再往上的代数代有度牒,但后来港岛局势混乱,而且被英国人接盘,方外之人就很难能得到这种“身份证”……

  此时摸着度牒,张大少有种努力一辈子终于被认可的感觉。他翻开看着,里面记录着自己的详细信息,简直正宗得不能再正宗……

  他按捺住心中的激动,说道:“道友,你是怎么弄出这东西的?比我自己都还要了解我自己?”

  陈清远见他手上捧着度牒,心中一动,脸上不动声色,反手在自己身上也摸出一份度牒出来。

  看来灰色空间怕他们两人在这明朝万历年间成为三无身份的野道士寸步难行,所以根据信息分发了度牒。

  甚至还给两人头发都增长了不少。

  陈清远换好了道袍,给自己和张大少绑了发髻,拿出镜子看了看,没有什么纰漏的地方,十分满意地点点头说道:“这样我们跟本地人接触的时候,就能方便很多……”

  张大少略微疑惑说道:“我以前听内地来的道友提过一嘴闾山道士,你们的装扮好像跟普通道士不同,红布包头更像刑场的刽子手装扮。”

  陈清远咳咳一声说道:“所有装扮都是为了让人辨别我们的身份,身为新时代的我们,有些东西是可以适当变通。”

  张大少不知道闾山三奶派是怎么规定的,本着学习的态度还想问两句,谁知陈清远已经迈开步伐往巷子外面走去。

  青瓦泥地,空气中弥漫着尘土混合水汽的味道。

  小奶猫的脑袋从行囊口袋里冒出脑袋,用那双水灵灵的眼睛好奇打量这个世界,双脚在口袋里轻轻踩奶,发出轻微的喵喵声音,可爱至极。

  张大少看到小奶猫有些惊讶道:“道友,怎么把这小猫也带过来了?我们来到这个时代兵荒马乱,难免要跟人起冲突,要是伤到就不好了。”

  陈清远伸手摸了摸小奶猫的脑袋:“很多时候,命运都是矛盾的,把它放在商铺里面也不一定安全,唯有带在身边,眼睛能看见,才有选择命运的权利……”

  奶猫肚皮雪白,其他地方则是白色和棕色,算是三花猫的款。

  陈清远笑道:“能伴随我穿越时空,你在猫界也可以吹了,不过出来混不能没有名字,我就给你取名为‘三色’怎么样,不仅是名字,也能体现你的特征。”

  张大少对这些东西本不在意,但这个名字听得他实在忍不住一吐为快,说道:“道友,它要是五颜六色,岂不是要取名五十六色?三色这名字,还不如取名丧彪,以后它跟着你有幸踏入修炼一途,也不至于堕了威风……”

  陈清远说道:“就三色吧,丧彪什么的戾气太重,搞得我这个主人就跟杀人魔似的。”

  两人走在街道上,出了巷子口,空气里多了一丝淡淡海鲜的腥味儿,原来有一伙人推着木板车从远处而来,板车上面堆放着大量还未开壳取肉的海蛎。原来是渔民,他们说着口音极重的本地话慢慢推着车,同时也注意到陈清远和张大少……

  张大少压低声音说道:“这口音,怎么有点像潮汕那边的?”

  陈清远几次穿越湾岛,他说道:“有点像,这种口音其实可以说是闽地靠南的本土语,我对历史不熟悉,不过知道,湾岛也是使用闽地南语,至于是什么时候传过去的,同样也不清楚……”

  张大少点点头:“原来是这样,好在港岛上也有不少人讲这种语言,简单的内容只要不是说太快,我也能听懂一点。”

  陈清远笑说道:“我可以听更快一点的语速。”

  张大少眉宇间略微忧虑,说道:“但是……我听爷爷说起来,祖辈是从广东那里移民到港岛的,我们这穿越时空,直接来到这陌生的地方,可能根本就不是广东地带,这人生地不熟,古代交通不便,要去哪里才能找到猫妖和我张家第一代茅山祖辈……”

【第167章妖物】

陈清远和张大少虽然穿着能融入这个时代的服装,但衣服材料和做工还是一眼高级。

  他们两个站在这里,看着就比平时见到的道士高端,这些推板车的渔民一时间不太敢看他们两个……

  陈清远主动开口道:“老乡,贫道和师兄云游四海,不知不觉走到这个地方来,这里不仅风大而且还有鱼腥味,请问是哪里啊?”

  他说的闽地南方话跟这里人说得有一点出入,但对方略微惊讶后,还是能听懂。

  其中一个四十岁上身穿着单薄衣衫的汉子回答道:“我们这里是属于泉州府惠安县的头山城,这里三面环海,常年受海风侵袭,自然处处透着海的味道……”

  卧槽,这给干到半岛上去了?

  陈清远笑着从袖子里摸出几个正面印着“万历通宝”的铜钱顺手放在板车上面,稽首说道:“多谢老乡……”

  汉子一看,急忙把铜钱拿起来放回陈清远手里面去:“只是一句话的事情,用不着,用不着……”

  陈清远咳嗽一声,抬头若有所思说道:“我跟师兄四处云游的主要目的,还是在于斩妖除魔以正朗朗乾坤,实不相瞒,贫道前几天从远处来的时候,本不应该直接闯入贵地,但不知为何隐隐觉得此地有微弱不祥之气弥漫,斗胆问一句老乡,近来可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发生啊……”

  推木车的几个人脸色齐齐一变,想说又不敢说的样子。

  陈清远笑着摆摆手说道:“看来有难言之隐,那贫道就不勉强了,就此告别,趁着天色还早就要离开贵地继续云游。”

  汉子一听这两道士要走,急忙说道:“道长,我可以说!”

  旁边一妇女急忙拉住汉子的衣衫,压低声音说道:“别乱讲啊,被那坏东西听到我们找人来对付它的话,就完蛋了。”

  汉子伸手轻轻拍着妇女的手背,舔了舔发干嘴唇,说道:“我们头山城说是城,其实就是一座围了城墙的沿海小镇,虽然惠安知县年年不忘给我们扶持,镇上还有巡检司以及军爷们巡墙抵御倭寇,但发生的天灾人祸一样没少……

  倭寇年年来,狂风年年刮,今年又出现那怪畜生吃人,乡亲们日子已经过得够苦的了。

  这位道长开口就知道我们镇子有问题,或许救命的机会就在他们身上,若是因为我们胆小怕事错过了道长,谁能保证下一个出事的不是自己?”

  妇女还想再说。

  汉子知道女人在担心自己,但有些事情必须有人开口,他不轻不重推开女人的手,说道:“女人家不要插嘴男人的事情,我自有分寸……”

  陈清远站在旁边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中得知,这座名为头山城的镇子还真的有问题。

  短信把他传送到这里来,猫妖应该也在这。

  汉子支走了女人还有其他推板车的渔民,带着陈清远和张大少进入旁边的巷子里,四下无人,他才说道:“两位道长有所不知,从五月开始,我们镇子上莫名其妙开始死人,那些下海挖海蛎捞海菜的人,莫名其妙就被人发现死在山上,死得好惨,内脏掏空了一地,血肉都被吃光了……”

  头山城,位于陆地延伸到东海上的半岛上,东北南三面环海,唯有西面可以离开。

  地理位置有山有海,吃山吃海的人都有。

  汉子名叫刘阿宗,典型山和海都吃的人,山上种菜种花生,海里也种了海蛎,因此只要努力点都不会饿死,但近来,附近的邻居,上山下海的人,出来时还好好的,结果莫名失踪,然后死状凄惨,特别吓人……

  有经验丰富的胆大猎户看过尸体,断言说,这些人是被大型野兽叼到山上吃掉的。

  福建以山为主,湿热多林,野兽诸多,但在泉州府沿海这么一个小小的沿海半岛上,虽然山林不少,但基本有人踏足过,小野兽不少,大野兽肯定不存在,否则镇子里的巡检司早就上山去捕捉了……

  随着三人沟通深入,彼此也慢慢熟悉起来。

  刘阿宗为了留住这两个看起来有本事的道士,提出建议道:“两位道长不嫌弃的话,不如暂住我家,有吃有住,当然……肯定不会让道长们白白帮忙!我给两位安排妥善后,立即前往镇中巡检司上报,只要除了那疑似成精的祸害,至少有十两白银作为报酬,这是巡检司开给上一个和尚的价格……”

  陈清远现在对猫妖和张大少家第一代先祖术士还没有头绪,也只能先住下来。

  刘阿宗为人还不错,挺热情的,怕陈清远和张大少对这里陌生不适应,特别带走他们游览了不少地方。

  头山城名为城,没错,名为头山镇也没错。

  在洪武年间建立,因其地理位置直插海中,能更快监视海上倭寇动向,同时也能起到抵御的作用,刚开始只是小城,但兵民分离,无法得到有效的后勤支援。在嘉靖年间,下面层层申报,上面层层审批下来,于是迁城于半岛中央,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半岛边缘开始建造城墙,为大环城……

  设置有东南西北四大门,女墙五百,并有西北门有兵营,墙上有烽火台。

  犹如一座海上大碉堡,倭寇几次试图上岸劫掠都没成功。

  因为多次军民合作,此地平民和朝廷官兵的关系很是牢靠,信任度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