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七郎
不得不说,杨蔓娘确实很了解中二少年和中二青年的心态。
所以,当杨骄阳读到杨卿臣通过了崔九元的考验,成为了对方的关门弟子的时候,可以说是又激动又期待,简直恨不得自己变成杨卿臣。
他紧紧的攥着手里的朱雀门小报,撅着屁股,蹲在路边,激动的脸色通红。
恨不得学那杨卿臣一般,大喊一声我命由我不由天。
谁知,却被一道清脆的童声打断了。
“娘,你快瞧,那个哥哥在拉屎呢!”
第75章
白绾绾最近不对劲。
非常的不对劲。
以前在西水门那边儿的时候, 她每天早上起来吃罢猫粮,就精神抖擞,一脸高傲的在院子里巡逻, 不时地对着不爽的燕子夫妇就喵两声, 练习几下跳高, 或是钻出大门, 在巷子里和其他人家的猫儿窃窃私语一会子,吃罢午饭,等到午后阳光好的时候, 就爬上屋顶上闭着眼睛晒太阳。
但是无论在哪,只要杨蔓娘拿出小鱼干儿,喊一声白绾绾, 她必然会以光速出现, 消灭掉她手里的小鱼干儿。
但是,自从搬来了观音桥这边儿, 她就变了,最近这段日子,早上起来也不在院子里巡逻了, 白天也不上屋顶晒太阳了, 中午也不在家吃饭,就是杨蔓娘拿出小鱼干儿,喊上半天也不见她的影子,每天都到太阳落山才回来猫窝里睡觉, 还总是一脸被榨干的模样儿。
别是, 在外面有相好的猫儿了吧?
到底是养了这么久的闺女,看着肚子日渐丰腴的白绾绾,杨蔓娘到底还是不放心, 索性打算亲自跟踪一波儿,看看她这究竟是怎么个事儿?
白绾绾清早起来,照例蹲在后院榕树下的虎头盆边洗脸,顺便喵两句,吓得虎头盆里的小金鱼们瑟瑟发抖,瞬间全部沉底装死。
哼!一群胆小的鱼辈!果然又被猫猫大王吓到了!要不是主人不许,猫猫我啊,一定要把你们喝掉喝掉,统统喝掉!
唔,不能玩儿了,还是要快些收拾,不然赶不上趟儿了。
白绾绾一边提醒着自己,一边对着水面精心的打扮一番,圆滚滚的猫脸上带着一丝兴奋,转身跑出了后院,一个助跑,跃出了高高的院墙。
白绾绾稳稳的沿着高高的院墙,跑啊跑,跑啊跑,差不多跑过了两个方块块的院子,看到了那朱红色的大门,顿时一个急刹,就到了今天的目的地。
她很有耐心的摇晃着尾巴,蹲在门口的上马石上等着,不一会儿,那家朱红色的院子的大门便打开了,一亮宽大的马车,在一众身材高大的亲兵的护卫下,从院子里驶了出来。
“喵呜喵呜~”
听到动静,站在上马石上的白绾绾拖着长长的夹子音,圆滚滚的猫脸瞬间显出一丝谄媚。
“将军,您看那只馋猫儿又来了。”
“哈哈,我看倒像个猫媚子!”
自从前几日,这只白猫儿在巷子口卖鲜鱼的摊子前可怜兮兮的驻足,自家指挥使随手买了一条鲜鱼给它之后,这猫儿就算是赖上了,每日准时准点儿的在大门口蹲守,连亲兵们都习惯了。
喵喵喵?
你在说什么?猫猫大人听不懂!
白绾绾自然是听不懂亲兵们的玩笑话的,但是这不重要。她知道,巷子口有一个胖胖的穿着围裙的老板,他的摊子上有很多很多新鲜的小鱼仔,据她观察,好多两脚兽都可以从这里拿鱼吃。
哎,鲜鱼可比家里的小鱼干儿好吃多了!
不过,白绾绾虽然眼馋却不敢拿,她之前瞧见巷子里的那只三花去拿,被胖摊主提着菜刀追打了好几条街,三花都被吓破了胆,所以,白绾绾很谨慎,每日暗搓搓的躲在角落里,盯着卖鱼摊子流哈喇子。
但是,大约猫猫大神保佑,事情很快就有了转机,就在前几日的一个下午,当时她和往常一样,正盯着鱼摊子审时度势,想着要不要乘着摊主去拉.屎的时候,直接抢一条鱼就跑路。
吧唧!
一条大鱼突然从天而降,落在自己的面前!
你相信光吗?
白绾绾当时惊呆了!就是那个两脚兽!就是马车里的这只两脚兽,他当时正好路过,居然从摊主那里拿到了一条鱼,还直接给了自己。
豪!太豪了!
一见钟情!绝对的一见钟情!
白绾绾两眼发亮,这绝对是两脚兽中的强者,你看他都能坐在马儿拉的车上,荷包里还有亮晶晶的东西,肯定能供的起自己每天吃鱼。
所以那一刻,白绾绾的猫脑中便生出了一个朴素的念头,她要跟着他,只要跟着这只两脚兽,就有鲜鱼吃啦!
白绾绾心情兴奋,跟着马车跑啊跑,跑啊跑,终于跑到了巷子口。
霸气的把猫爪搭在摊子上。
猫仗人势。
摊主!快给猫猫大王来一条鱼!
“秦胜,给它买一条!”
马车里传来一道清冷的声音。
“是,将军!”
亲兵秦胜付了银子,摊主连忙选了一条最大的,放进一个用不上的旧盘子里,摆在了白绾绾的面前。
牌面儿,这就是牌面儿!其他猫都没有的牌面儿!
白绾绾顿时眯起圆圆的猫眼,心满意足,开吃!
不远处。
杨蔓娘望着远去的马车,看着一脸惬意,蹲在鱼摊儿前大吃特吃的白绾绾,忍不住扶额。
她总算明白,究竟是怎么个事儿了!
......
七月的汴京,艳阳高照,汴河里碧波荡漾,倒映着河岸两旁翠绿的柳树,绿意融融,让人远远望去,几乎分不清哪里是岸,哪里是河。
乘着早晨天气还不太热,杨蔓娘带着吃饱喝足的白绾绾,沿着两旁的树荫下走,一道来到大相国寺桥市。漕船通过东水门进入汴京城,直达大相国寺侧门前,所以,大相国寺附近,就形成了一个极为繁华的桥市。
这里十分热闹,桥上就跟潘楼一般是一个人来人往,摊位林立的大自由市场,杨蔓娘之前住在保康门街的时候,闲暇就经常来这里逛街买东西。说起来像这样的桥梁自由市场,在大宋几乎是很普遍了,汴河上的十四座桥上,基本上大多都有桥市,比如最繁华的州桥夜市,顾名思义便是在州桥上,还有那《清明上河图》上画的虹桥桥市,也是在虹桥上。
桥市上有流动小贩,也有固定的摊位。有卖果子的,卖炊饼香饮子的,卖布匹衣裳的,卖药材的,卖痒痒挠瓷枕的,卖书画的,卖瓷器的,算卦的,解签的。有租赁马匹的,卖花鸟鱼虫的,还有那打工人支着木牌,上写“修葺院墙”“修补屋顶”,围成一个圈儿,等候着有需要的主顾召唤。
除此之外,桥市还有卖肉的,每个肉铺前边儿,都站着三五个膀大腰圆的汉子操刀忙活,顾客可以肥瘦任选,摊主虽然壮硕却都笑脸迎人,也不嫌你买的少,只要买了,便是切成臊子都没问题。
“小娘子可要割肉?新鲜着呢!瞧瞧,都是今儿早上现杀的猪!”
大约她在摊子前面站的久了,一个膀大腰圆的汉子,头上围着一圈儿李大嘴似的布条儿,笑呵呵的招呼道。
那一身肥硕的腱子肉,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让杨蔓娘莫名的想到那水浒传里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额,那就来一斤吧!”
虽然不是专门来买肉的,但是遇上了买一斤也没什么,回去中午做红烧肉也使得。
“卖果子嘞!新鲜实惠的果子嘞!”
听到吆喝声儿,杨蔓娘提着切好的肉,来到了一旁卖果子的摊子前。宋朝的果子可不单单指水果,而是水果、干果、凉果、蜜饯、饼干点心小食这些东西的总称。所以,这卖果子的摊子上,不光摆了葡萄,桃子,林檎,西瓜这些应季水果,还摆了糖丝线、密麻酥,荔枝甘露饼,圆眼、香莲、枣圈这些干果和点心。
“大娘,这桃儿怎么卖的?”
“一斤三文钱,这桃儿都是我家小子清早起来现从树上摘下来的,我老婆子不唬娘子,您瞧瞧,上头还带着露珠儿呢!”
杨蔓娘也不晓得,七月的桃子是否应该带露珠,但是瞧着一个个都粉红粉红的,带还带着碧盈盈的叶子,瞧着就很水灵,便买了一篮子。
“喵呜~”
看到漂亮的桃子,白绾绾又馋了。杨蔓娘扫了一眼她变得丰腴的肚子,蹲下身摸着她毛茸茸的脑袋,笑眯眯的道:
“不给你,这一篮子是明儿要送人的!”
毕竟,猫儿吃了人家的鱼,做主人的总的有所表示啊!
不,猫猫大人就要吃!
白绾绾抬起猫爪,按住篮子,瞪着水蓝色的大眼睛。
“不给!”
一人一猫正对峙呢,就听见不远处传来一阵吵嚷声:
“这玉佩是小爷先看上的!”
“放屁,上面刻你名字了?”
“算啦算啦,别伤了和气,二位衙内还是价高者得吧!”
咦?
有热闹!
一人一猫顿时来了精神,跟着看热闹的人群往前挤去。
要说,最近汴京城里,最幸福又最水深火热的是谁?毫无疑问,要数大相国寺桥市的算命先生了!
是的,你没听错,算命先生!
你道这是为何?
夏日炎炎,客官你且喝一盏香饮子,且听我慢慢道来。
这一切,都还要从墨瑾公子的新话本儿《杨卿臣的随身师父》说起,自从那那墨瑾公子在话本儿里写了,那主角儿杨卿臣的蝙蝠玉佩,是从大相国寺桥市一个算命先生手里买的之后,汴京的算命先生就成了香饽饽了。
每日里都有那那看过话本儿的小郎君,络绎不绝的来到大相国寺桥市,试图找出那个算命先生,也买一只蝙蝠玉佩。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汴京人最不缺乏的就是商业头脑,初时,这些算命先生遇到这种事儿还很懵逼,但很快便有一个心思活络的算命先生,按着话本儿上的样子,找商家定做了一批蝙蝠玉佩,专门卖给这些小郎君了。
然后,这些买到蝙蝠玉佩的小郎君便带着玉佩到处炫耀,引得同窗好友羡慕不已,纷纷来买。慢慢的便在各大学堂里形成了一种佩戴蝙蝠玉佩的风气,之后这种风气便渐渐在汴京男子中扩散开来,后来,就连文人雅士之间互相送礼都送对方蝙蝠玉佩。
以至于到后来,这几乎形成了一门独特的产业链,其他桥市的算命先生也不算命了,纷纷搬着凳子来大相国寺桥市摆摊儿卖玉佩。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却说此刻,一家挂着“刘瞎子算命”算命摊子前,两个穿着光鲜亮丽的小衙内,正在为争夺一只蝙蝠玉佩而竞价。
这种情况,这段时间在大相国寺桥市算是稀松平常,周围人早已习惯这种场面,站在一旁看乐子看的津津有味。
“我出三两银子!”
先是那个穿着一身红衣,公鸭嗓的衙内叫价。
“三两一文!”
另外一个带着少年气的声音的衙内加价。
上一篇:全修真界都穿来给我打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