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写小说养家 第34章

作者:李七郎 标签: 天作之合 爽文 市井生活 成长 逆袭 穿越重生

  换上矾楼统一派发的青色交领襦裙,外面罩上羊皮裘。

  便出门去了。

  今儿个倒是没有下雪,北风依旧呼呼的刮的人脸生疼。

  不过,大约是吃了肉,喝了红糖水的缘故,倒是不像之前那般总觉得冷了,反而感觉胃里暖暖的。

  杨蔓娘捂着耳朵,顶着风一边快速往前走,一边暗自盘算着。

  等自己手头的银钱再宽裕点儿了,就买个皮帽子戴在脑袋上,顺便再去胭脂店里瞧瞧,有没有什么可以护肤的东西,买来保护一下皮肤。

  如今年纪小,还能撑得住。

  等年纪再大一些,若还是这么天天风吹日晒的,恐怕皮肤会越来越差。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杨蔓娘自然也不例外。

  进了矾楼。

  刚走到更衣室门口。

  便遇见了被几个一楼侍女簇拥着过来的侍女王巧娘。

  原本王巧娘正眉飞色舞,一脸得意的对身边人说着什么。

  待瞧见迎面而来的杨蔓娘,脸色顿时耷拉了下来。

  也不说话了。

  一副不高兴的模样儿。

  就跟川剧变脸似的。

  杨蔓娘自然没空儿理会对方高不高兴。

  她还忙着要换衣裳换鞋。

  “借过。”

  几个围着王巧娘的一楼侍女迅速让开了路。

  出来混的,自然没几个傻的。

  她们虽然一个劲儿的巴结调到二楼的王巧娘,但却也犯不上为她去为难杨蔓娘。

  毕竟,如今的杨蔓娘,可是在三楼伺候的。

  想到之前大管事的警告,王巧娘到底也不敢在楼里争执。

  望着杨蔓娘没有理会自己,径直离开的背影。

  王巧娘呼吸一窒。

  半晌。

  撇了撇嘴。

  语气悻悻的道:

  “神气什么!”

  不过,这些杨蔓娘自然是不知道的。

  换衣裳,换鞋。

  点卯。

  整理仪容仪表。

  上三楼。

  和两个守门的皇城司士兵打个招呼。

  除尘擦灰,换灯笼。

  杨蔓娘按部就班的做着每天该做的事儿。

  在空无一人的雅间里忙碌了一上午。

  中午饭吃的是南瓜水饭。

  这种水饭是没有油脂的,若是往常吃这个,会觉得寡淡,但今天早晨刚吃了肉,反倒觉得正合适。

  吃着碗里甜丝丝的南瓜块儿,杨蔓娘暗自思量着自己的小说。

  朱雀门小报是七日一发刊。

  之前朱旭告诉她,修改和印刷需要两日。

  这次发刊的话,大概就在后日。

  若是自己的小说,这次能打出名声,那往后只要能保证更新,收入就源源不断了。

  一想到这,杨蔓娘心里不免有些激动。

  恨不得马上就能下工回家,继续写存稿了。

  吃罢饭,拿竹筒杯接了一杯热水。

  正喝着,卢亚威和吕小娘端着打好的午饭,有说有笑得过来了。

  这几日,杨蔓娘都在三楼做事,吕小娘一个人在二楼便有些孤单。

  她又不怎么看得上新调来的王巧娘,所以便出入总和卢亚威一道。

  “蔓娘!”

  吕小娘自然的坐在杨蔓娘的旁边儿。

  跟没骨头似的,靠在她身上。

  撅了撅嘴抱怨道:

  “你昨儿没来不知道,昨儿可累死我了,前儿晚上刮风,把东边飞廊上的那几个栀子灯笼吹的厉害,熏得可黑了,害得我光擦那些灯笼就花了大半天时间。”

  “别忘了,我还帮你擦了好几盏呢!”

  一旁的卢亚威笑嘻嘻的道。

  “哼!你耳朵这么长,咋不去当包打听!”

  吕小娘不满的翻了个白眼儿。

  “对了,蔓娘,你今儿个在三楼如何,遇见那位客人了吗?”

  吕小娘没有说名字。

  而是用那位两个字代替。

  不过,杨蔓娘明白她的意思就是了。

  喝了一口竹筒杯里的水。

  摇了摇头:

  “没有。”

  “那还好,你小心些伺候,可别得罪他。我这两日在二楼伺候,听到一个消息,前几日皇城司的一个校尉在家被人给杀了,杀人的是一个三品官的私生子,杀了人之后直接逃了。那位知道后直接派出皇城司一半的人手全城搜捕,生死不论,最后一直追到大名府,把人头带回来了,简直太可怕了。”

  “我倒是觉得这是恩怨分明,大丈夫就该这样,不然又怎么能震慑宵小。再说,谁让那个三品官的儿子先随便杀人了?”

  卢亚威消息灵通。

  自然也明白两人说的是谁。

  闻言不赞同的道:

  “而且,皇城司本来就执行很多危险的任务,若是出了事儿,上峰不护着下面人,那谁还愿意再卖命?”

  “哼。”

  吕小娘瞪了他一眼。

  显然有些不高兴。

  不说话也不理他。

  气呼呼的吃了一大口碗里的水饭。

  卢亚威顿时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好好的怎么就不跟自己说话了。

  他挠了挠头。

  有些茫然的道:

  “蔓娘,难道我说的不对吗?”

  “额,我吃饱了,先走了。”

  这俩人之间的事儿。

  还是自己内部解决吧。

  杨蔓娘可不打算做裁判。

  她还要回三楼去忙活。

  虽然三楼客人不在,但一应事项还是不能怠慢的。

  昨儿个休息了一日,灯笼里的灯油都需要再新添加些。

  杨蔓娘跟大管事曹顺心拿了西楼的兑牌,从西楼二楼的飞廊走到东楼二楼,又下到一楼,去一楼旁边的油烛司,领了一罐子新的桂花灯油。

  一路返回的时候。

  二楼好几个雅间已经上客了。

  隐隐约约听见,有乐女执红牙拍板儿,打着节奏。

  婉转唱道:

  “杨柳岸晓风残月......”

  杨蔓娘左右瞅了瞅。

  没有瞧见吕小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