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七郎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女子清冷悦耳的声音,像是拥有某种力量,在麟德殿中回响,发人深思。
秦王李世民闻言,微微侧头,避开了舞女们飞扬的裙裾,目光略带一丝好奇的往角落里的端懿县主望去。
他还记得,在年初的新年宫廷宴会上,这为雪家女郎就跟在其姨母尹德妃的身后,一直低着头安静而坐,毫不起眼。
但此刻的她却不同,整个人笃定沉着,下巴微抬坐的端正,脊背挺直。如一株雪山之巅的寒梅,以一种内敛的方式,傲人的独自盛开着。
大抵是感受到了自己的目光,她毫不怯场的转头望了过来。
隔着众人,四目相对,亦不曾闪避。而是双目微眯,略带审视的注视着自己。
李世民才发现她的长相极出色,脸色和她的姓氏一样,透着一种干净的雪色的白。一双细长的丹凤眼,仿佛盛满璀璨的星河,目光流转间,闪烁着无与伦比的自信和坚定。
这一刻。
李世民突然感受到了这位端懿县主的与众不同。
忍不住勾唇一笑,遥遥举杯。
第54章
“嘶......天哪天哪”
“啊啊啊!”
这可是太宗李世民啊!
可以说, 杨蔓娘《梦回盛唐》的最新章节发售之后,这样短促的跟要断气儿似的嘶嘶声,和激动的啊啊声就开始此起彼伏, 几乎遍布了汴京很多人家的后宅。
没有人能逃脱强强cp的魅力。
虽然, 杨蔓娘只是让男主李世民短暂的出场, 甚至还没说一句话, 只是对女主雪梦萧举杯笑了笑。
但是,他们之间那强烈的化学反应已经无法遮掩。就像是把灯油滴进了灶膛里,虽然还没有燃烧, 却已经开始噼里啪啦的火星子四溅了。
太原公子,褐裘而来,披风沐雨, 攻无不克。
秦王李世民, 谁会不知道他的功绩呢?
自古能军者无出李世民者,李世民不但拥有有非凡的气度, 卓越的军事才能,拥有深厚的政治智慧和文化素养,他是贞观之治的开创者, 是中原第一位真正征服了北漠的皇帝。典型的六边形战士, 帝王中的帝王。
和第一本书《霸道王爷心悦我》中的虚构的霸总豫王不同,太宗李世民可是实实在在出现在史书中的人物,文能治国,武能驱寇, 真正的历史强人。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的长河中, 若说大唐是一顶璀璨的王冠,那么太宗李世民就是这颗王冠上最耀眼的明珠。
所以,只需要看到名字, 甚至无需赘述,大宋读者就已经知道他的优秀和强大了。
而如此强大优秀的他,居然也觉得雪梦萧特别,还对她举杯一笑。
这是何等的荣幸,何等的梦幻哪!
“啊啊啊啊!”
所以读到这里,不提那些本身就性格外向,活泼好动的小娘子,就连曹溪的闺中密友,一向腼腆内秀的大宋小娘子刘妙真,都忍不住激动的趴在绣床上尖声大叫,不过,叫了两声到底又怕被家里人听见,连忙拿被子捂着嘴巴,变成无声的尖叫。
天哪,天哪!
刘妙真说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感觉,就是觉得很激动,心跳也很快。只觉得自己这一瞬间,莫名的有一种强烈的期待,期待女主雪梦萧和李世民之间能发生点儿什么。
期待!激动!强烈的想知道后续的内容!
所以,努力平复心情后摊开小报,翻页继续往下看。
才发现,后面没有了。
刘妙真顿时瞪大了双眼。
什么!没有了!到了这么关键时刻,居然就这么没有了!
刘妙真小娘子此刻,当真是恨得牙根儿痒痒,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儿!怎么偏偏断在这里!啊啊啊!哪怕是多写一百个字,说说后续也好啊,为什么偏偏在这里就没有了!
刘妙真真的很郁闷,一向腼腆内秀的她,此刻都忍不住恶向胆边生,恨不得把那写书的墨瑾公子抓起来,让他交出后续的存稿。
不过,这么想的不止刘妙真小娘子一个人,几乎汴京城一半读到这里的大宋小娘子看到最后,都有这种感觉。都恨不得找到墨瑾公子,让他把后续内容交出来,不过,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只好反复的看前面的章节过过瘾。
呵呵,这种情况到也不奇怪。毕竟,原本光是女主雪梦萧的表现,就已经够飒够A够激动人心了,现在随着未来的太宗,如今的秦王李世民的出现,顿时听取“哇”声一片。
这样的感觉,可不是简单的一加一,而是次方了。几乎没有哪家的小娘子看到最后,不为年轻的秦王李世民那举杯勾唇一笑的魅力所倾倒,不为女主雪梦萧被他关注而激动兴奋。
大宋没有电视剧没有网剧,自然也还没有磕cp的说法。但是杨蔓娘笔下,雪梦萧和李世民,这两个人之间流露出的那种浓烈的CP感,就像风寒感冒之人的咳嗽一样,根本无法掩饰。
使得无数大宋小娘子们,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话本儿的后续,想看到女主雪梦萧和李世民两个人之后更多的接触。
无数的读者来信,像雪片儿一般,往朱雀门小报飞来。
东主朱旭为此,甚至不得不又买了两个新的藤条大筐来。
......
二月十六,是杨蔓娘十五岁的生辰,虽然一般来说,只要翻了年就算大一岁,但到底还是要过了正经生辰这一日才算的。
昨日十五一大早,老三杨盼娘便放假了,从文绣坊那边儿,打了牛车回到保康门这边,今日老二杨士林也放假了。一大清早,老二杨士林去巷子口的张氏面食铺子,买了寓意长寿新生的寿桃和红蛋,老三杨盼娘做了一碗长寿面给杨蔓娘,兄妹二人一道给大姐杨蔓娘庆贺生辰。
吃完长寿面和寿桃红蛋,姐弟三人先去潘楼那边儿逛了一圈。给家里添了一些新的碗筷,买了一匣子三日都爱吃的大奈糕和澄沙团子,又给老三杨盼娘买了喝茶用的竹杯子,换洗的里衣,洗脸洗脚的木盆,刷牙子,毛巾这些在文绣院里日常用的东西。
之后,一道去了桑家瓦子,看了一场精彩的傀儡戏,和一场齐云社的蹴鞠比赛。两个小的都爱看蹴鞠,期间为那张团子加油助威,喊得嗓子都快哑了。
下午的时候,三人又一道去了州桥附近的王家正店,花了将近一两半的银子和吃了一顿生辰宴,品尝了店里的名菜山煮羊,花炊鹌子和奶.房玉蕊羹。
等回来都已经是下黑,掌灯的时候了。回到家后,两个小的还给她送了生辰礼物,虽然不算多么贵,但都是很用心的礼物。老二杨士林是一个之前就准备好的,在瓦子里淘的松木笔筒,上面雕刻着极为精巧的仕女拜月图。
老三杨盼娘送的是一盏瓷灯。因为家里的油灯用了之后,不免有黑烟,所以鼻子里容易黑黑的,杨蔓娘之前抱怨过一回,老三杨盼娘便记下了,特地送了她一盏用攒的零用钱买的羊角菊花瓷灯。
总之。
这一日杨蔓娘在大宋,度过了一个非常开心的十五岁生辰。
今日生辰,倒是可以松散一日,不写稿子。回到家,杨蔓娘便点上老三杨盼娘送的羊角菊花瓷灯,坐在书房的玫瑰椅上,惬意的浏览着其他小报的消息。
自从她的小说出名了之后,其他各家小报也开始报道有关她的新书的消息。《霸道王爷心悦我》也就罢了,尤其是新书《梦回盛唐》,因为穿越题材的缘故,在汴京格外的火爆,几乎每次发出新章节,其他各家小报都要腾出版面专门撰稿点评一番,有点类似于现代的书评。
杨蔓娘偶尔有了闲暇,也会读一读这些小报的评价,给自己换换脑子放松一番。
最新一期《向家小报》的第二版,就评论了她的新书《梦回盛唐》,虽然不是在第一页,但也占据了很大的篇幅,他们打出的标题很长,是:《闲人闲话前世今生的恣意穿越》。
内容是这样的:
“浪费了一个晚上,终于点灯熬油,看完了墨瑾公子的新书章节,如释重负,不吐不快。
那墨瑾公子的奇思诞想,在下颇为佩服,尤其穿越二字,可以说是精才绝艳,前无古人了,随着墨瑾公子的毛笔,一系列目不暇接的青史名人,大唐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大将军程咬金这些大唐有名的人物一一出现。在这位离奇穿越的小娘子雪梦萧身上发生的种种事件,不断的刷新鄙人的认知,让在下不由的心生感叹,原来写话本儿,竟还可以如此。
到鄙人这样四十多岁不惑的年纪,还看这样的话本儿小说,没有勇气不行,没有体力也不行。说到勇气,是因为鄙人一项擅长养生,几乎从不熬夜,人到中年,对自己的时间就管理的越发严格了,熟悉的家里人对我看这样的话本儿,也颇觉得不可思议。尤其是犬子无意间瞧见我连续坐在桌边看,就很纳闷儿。他一直以来只晓得,他们学堂里的同窗喜欢看话本儿小说,却没有想到我也会看。
而说到体力,则是因为,这墨瑾公子动辄几万字的描写,情节跌宕起伏,尤其是那雪梦萧被六公主嘲讽,被万贵妃刁难,最后又逼其作诗的那一段儿,让人觉得又是激动又是挂心,实在无法安枕。可怜我一把年纪,就这样熬夜受累一气呵成地看完才算罢休。
而看了这个话本小说,除了头晕眼花外加脖子酸痛之外,鄙人还有两个感受,一个是文章太长,看完坐的我臀部酸疼,另一个感觉就是心里通透舒坦,就像是炎热的夏日,喝了一盏冰冰凉凉的雪泡豆儿水。
过瘾!”
这本书评半文半白,写的非常的接地气,就像是写日记似的娓娓道来。
对其书的评价明贬暗褒,抱怨吐槽中又透着一股子暗搓搓的喜欢。而且,画面感也很强。杨蔓娘几乎可以想象,一个四十多岁不惑之年的中年男子,点灯熬夜,坐在桌边儿读自己的话本儿,一会儿抱怨说屁股疼,一会儿觉得脖子疼,偏偏又觉得过瘾舍不得放放下的样子。
杨蔓娘读完,也忍不住勾唇一笑。
放下《向家小报》,喝了一口热茶,又拿起最新一期的《新闻》。
相比于《向家小报》的幽默诙谐和接地气,《新闻》的书评就显得正式多了,而且,通篇都是高调的赞扬,在书评里如是说:
“《梦回盛唐》这本话本儿,实在是出人意料,相信在读到之前,很多汴京人都不会想到它竟然会如此出色,墨瑾公子似乎有一种本事,每一本新书,都能让人不由自主的沉迷其中,就连我这个自诩阅遍话本儿的老书虫,都不能免俗的沉迷了进去。在鄙人看来,这个十五岁的墨瑾公子,显然是个难得的鬼才,他在这本新书里,已经向汴京人证明了他的才华和能力,其余的无需多言,诸公与我一道期待这本话本儿的后续情节吧!”
谦虚使人进步,恭维使人舒服,没有人不喜欢被人夸赞。杨蔓娘这个俗人,自然也不能例外,看到这篇书评忍不住勾了勾唇角。
不过。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写话本儿小说也是一样。有人喜欢就有人不喜欢,所以有人赞美,自然就会有人批评。
比如,《李氏小报》的最新一期,就大肆批评公子墨瑾:
“穿越一词,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一个莲花玉佩就能让人穿越回到过去,这可信吗?有凭据吗?这墨瑾公子小小年纪,分明是在愚弄世人,在这话本儿里,那雪梦萧居然拿着今人苏东坡的诗作,去碾压古人,岂非无聊?一想如今的汴京人不读四书五经开智,不读史书经书明理,反而追捧这样的糟粕话本儿,属实可笑荒诞,可悲至极,呜呼哀哉!”
但是显然。
李氏小报的批评,已经不是主流被汴京人抛弃了,各大茶肆酒楼里,很多大宋读者看到这样的批评。
都不禁嗤之以鼻:
“我看那李氏小报才是真正的哗众取宠,滑天下之大稽。看个话本儿小说就可悲了?那李氏小报自己连载的话本儿小说怎么说?他们小报不是一直模仿墨瑾公子的书么,结果东施效颦,画虎不成反类犬。输了就是输了,如今还要出来叫嚣,什么叫汴京人不读四书五经,不读史书明理,反而追捧这样的话本儿,什么时候汴京人读什么书还用他们李氏小报管了?呵呵,我二舅舅还是朝廷的侍郎呢,他老人家就是两榜进士,还喜欢读墨瑾公子的话本儿呢!”
“就是,今人穿越古代,自然要震惊碾压古人,这本就是我大宋和大唐之间的较技和博弈,总不能让咱们宋朝的小娘子在唐朝直接认输吧,这多让人憋气!”
“郭兄说的在理,东坡先生是咱们大宋名人,他的诗句坊间谁人不知,能在大唐得已传唱扬名,这也是我大宋的荣光哪,若我有机会和雪梦萧小娘子那般穿越回去,我也定要传诵咱们大宋的诗词,为咱大宋争这口气啊!”
“不错!我看啊,那李氏小报才是荒诞可笑,写不出好话本儿,倒是会诋毁别人,当真是呜呼哀哉,小报之耻!”
“哈哈哈,是极是极,小报之耻,肖兄骂的好!”
不论外界是褒是贬,如何评价。
《梦回盛唐》在二十多天的连载中,证明了它的优秀。
每日投放的两万份小报,不到中午饭的功夫,便在汴京被销售一空,最新的发刊量,已经又翻了一番,暴增到了四万份。
而且,朱雀门小报和墨瑾公子本人的名声,也渐渐的传出了汴京。周围的应天府,颖昌府,河南府,大名府,真定府这些地方的商人也开始闻风而动,纷纷前来朱雀门报房洽谈,希望朱雀门小报能再增加发刊量,他们会在当地负责包销。
其实,上一次结算分成的时候,东家朱旭就特地来告诉杨蔓娘,已经有大名府和真定府的商人,咨询印刷购买全本书的事儿了。
而新书和第一本买断的情况又不一样,新书的印刷分成杨蔓娘可是有一份儿的。想到未来口袋里会增加的银钱,杨蔓娘忍不住嘿嘿笑了几声。
她当然有理由高兴了,毕竟,谁会不喜欢白花花的银子呢?
不过,这世上,快乐总共就么多,有人欢喜自然就会有人愁。比如说,《新闻》之前签了契约的岳阳老生,还有《小报》签定契约的清月散人。
当这两人从《虹桥小报》上读到,连载墨瑾公子话本儿《梦回盛唐》的朱雀门小报,已经卖出去四万份的时候,正在向家宴客厅参加堂会的清月散人顿时呆住了。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何会这样?四万份!那可是整整四万份啊。也就是说,汴京城有四万人都在追看《梦回盛唐》这本话本儿。
可是为什么,为什么?
他之前的小说《梅花定情记》,也是风靡汴京城好长一段时间,但是最好的时候,也才有一万多本的销量。四万份,简直想都不敢想!
恰好,堂会上有和清月散人不对付的,见状便调侃起来:
“哈哈,这位墨瑾公子,还真是少年鬼才啊!话说散人,你的话本儿什么时候能卖个四万份啊?”
上一篇:全修真界都穿来给我打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