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写小说养家 第89章

作者:李七郎 标签: 天作之合 爽文 市井生活 成长 逆袭 穿越重生

  “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我没有白跟这一个月。汴京城这么多的报探,偏偏让我找到墨瑾公子本人,哈哈!天助我也!我姚细郎这次要发财了!”

  要知道,如今的墨瑾公子,可是汴京最出名最受欢迎也最神秘的人。

  现在各家小报都在搜寻他的第一手消息,而他姚细郎第一个找到了墨瑾公子本人,而且还是如此惊天的男变女反转。姚细郎相信这个消息绝对的劲爆,若是送回自家《新闻》报房,他至少能得二十两银子的赏钱。

  一旁的老三杨盼娘的见状,一时有些慌乱。之前,杨蔓娘的新书《梦回盛唐》日发刊量达到四万份的时候,大掌柜朱贵就特意过来家里,专门嘱咐她和二哥杨士林两人,自家大姐的身份,在外面千万不要说漏了嘴。她当时也答应的好好的,谁想到今天居然会一不小心,就被人给诈了出来。

  她脸色发红,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情况,不知道要如何是好。

  单手掩面,有些手足无措的看着旁边的杨蔓娘。

  小声的问道:

  “大姐,咱们要怎么办啊?”

  “别担心,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杨蔓娘对杨盼娘安慰的笑了笑。

  拉着她的手,大大方方的对姚细郎笑道:

  “那么,既然姚公子已经得到了自己想知道的消息,自然可以回报房撰稿登报了,我还要和舍妹去瓦子里逛一逛呢!”

  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再纠结也没什么意义。

  身份曝光就曝光吧,杨蔓娘还不至于那么扛不住事儿。再说,她也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儿。该怎么写书,往后继续写就是了。

  自己是女子又如何,喜欢自己书的还是会买,不喜欢的原本也强求不了。

  “不!”

  姚细郎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眼珠一转道:

  “我还要撰写更有价值的东西,起码要给墨瑾公子绘一张小像,这样得到的赏钱才能更多。”

  杨盼娘看他显然是赶不走的,思索片刻道:

  “那随便你吧,至少我们去逛街的时候,你不要跟的太近。”

  姚细郎却不以为意。

  笑嘻嘻的道:

  “不,我当然要跟着记录墨瑾公子的一天,否则,又怎么能写出有意思的稿子呢?”

  “你这人怎么这样贪得无厌!”

  杨蔓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牛皮糖一样的人物,忍不住皱起了眉头道。

  身旁的老三杨盼娘也是满脸生气又无奈的的样子,显然不想多说什么了。

  “小娘子别生气呀,谁让你现在在汴京城名气最大呢?要是气不过想骂我的话,墨瑾公子尽管开口,反正我脸皮厚的很,明天正好有东西可写了!”

  姚细郎嬉皮笑脸的纠缠道。

  作为一个资深的老报探,他是一点儿也不怕这小姐妹俩,毕竟,两个半大小娘子又能把自己怎么样。

  而且对方可是墨瑾公子,若是骂了自己,那自己正好在小报上好好添油加醋的写一番,没准儿还能更吸引人呢。

  姚细郎语气不急不徐。

  却又透露着一股子你奈我何的肆无忌惮:

  “小娘子别生气嘛,这是我的活计呢,反正你也已经抛头露面了,让人多看一眼又能怎么样呢?”

  这人的所作所为,实在是让杨蔓娘恶心到了。

  她的眼中闪过一抹暗色,没有再理会对方,轻轻的捏了捏妹妹杨盼娘的手。

  语气淡淡的道:

  “咱们今日不去瓦子了,你去报房叫贵叔。”

第57章

  老三杨盼娘到报房的时候。

  东主朱旭正好也在, 正和大掌柜朱贵一起盘账。听了杨盼娘说了之前发生的事儿,东主朱旭顿时急了。也顾不得盘账了,连忙和大掌柜一道, 坐上牛车便来了杨蔓娘的住处。

  杨蔓娘倒是没想到东主朱旭也来了, 不过来了也更好。毕竟有些事儿大掌柜朱贵也未必能做主, 还真的需要朱旭拍板才行。

  “杨娘子, 你无碍吧?那个纠缠之人呢?”

  “无事。我不出门,他自然也没必要蹲守,应该是离去了吧!”

  杨盼娘去叫人之后, 杨蔓娘便没有理那姚细郎,任凭其如何纠缠都没有搭理,直接返回家里, 锁上了院门。

  “不然咱们还是报官吧?大姐!”

  老二杨士林听到消息, 担心自家大姐也跟着一道过来了,此刻语气有些担心的道。

  “不妥!”

  杨蔓娘和朱旭同时开口。

  她和老三杨盼娘都没有受到任何伤害, 对方只是几句言语上的纠缠,报官根本没有用,也根本处理不了对方。而且要知道汴京加上驻军将近两百万的人口, 开封府衙一天至少上百人来报官, 就算官府受理了,也不知要排到猴年马月去了。

  更何况杨蔓娘身份特殊,一旦报官,事情如何暂且不提, 反倒先把身份暴露了。想来那姚细郎也是吃准了她不会报官, 之前才那般肆无忌惮的纠缠。

  “杨娘子,这事儿要怎么办?可知道那报探是哪家小报的,不然我去找人把这条消息买下来。”

  事发突然, 朱旭能想到这个办法来保密,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不过,杨蔓娘还是摇了摇头道:

  “我知道他是《新闻》的报探,叫姚细郎,不过我不建议去买这个消息了。”

  “这是为何?”

  朱旭有些不解。

  在他看来,这是最快最有效的法子,只要找到这个姚细郎并买下消息,风险自然就控制住了。

  “我虽然跟这个人接触不多,但可以看出来,此人贪得无厌,根本不可能遵守约定,即使咱们买下了消息,最后还是会通过其他渠道传出去,得不偿失。况且,我也不喜欢这样受制于人。”

  “那依娘子之见,要怎么做才好?”

  “与其费力的保守秘密,不如让其人尽皆知,秘密自然就失去了价值。”

  “啊?不行不行!这怎么可以?”

  朱旭万万没想到杨蔓娘会这么说,顿时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他自然是一百个不愿意的,毕竟杨蔓娘是他的摇钱树,他千方百计藏起来都来不及呢,又怎么可能弄得人尽皆知!

  万一,再被其他报房挖去了怎么办?

  “东主稍安勿躁,且听我说完再决定不迟。我觉得别的都可以暂时放一放,如今当务之急倒不是买消息,而是先搬家,我估计这会子那姚细郎都快要回到新闻报房了,一旦他登报公开我家的住址,明天这里会发生什么,想必东主应该能想到才是。”

  朱旭毕竟不是现代人,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情。

  一时间自然也没想到这一茬儿,此刻,听杨蔓娘一说,才想到这个可能。

  顿时,额头上冒出了细汗,有些坐不住了。

  “好,那就依杨娘子所言先搬家,正好前儿内侍李总管的三管家李顺才找我在咱们报上登广告,他在西水门那边有一个二进的院子,独门独院,还带了全套家具的,想要找租户,那宅子位置在内城,还靠近皇城,住的也都是六品以上的官员和一些有底蕴的富贵人家,平日里都有衙役巡逻的,即使是小报的报探,也不敢进去随意撒野的。”

  保康门这边儿虽然靠近瓦子,生活便利,热闹非凡,但是环境也鱼龙混杂。

  杨蔓娘兄妹三个人丁单薄,若是住址被公布了,那就麻烦了。

  “好。”

  虽然住惯了,有些不舍这里。

  但是杨蔓娘也不是婆婆妈妈的人,既然决定搬家,自然不会拖拖拉拉。

  当天下午,朱旭便打发大掌柜朱贵去租了西水门那个二进的院子,又安排自家的车夫帮杨蔓娘姐弟三人搬家。

  新租的房子在西水门,是一座闹中取静的二进的院子,面积不大,布局却极好。

  进了朱红色的大门,第一进是前院,中间是待客厅,连着三间抱厦,左边儿有两间偏房放杂物和粮食木炭,右边是马房。第二进是后院,和前院的待客厅,有长长的风雨连廊相接。即使冬天从前院走到后院,也不会弄湿了衣裳。

  后院有三间主人房,都是坐北朝南的,非常宽敞。后院西北角还种着一小片竹林,三月的竹子显得格外嫩绿,柔柔的凉风吹绿了枝杈上的嫩芽,让整个宅子充满了盎然的生机。

  杨蔓娘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

  新家离朱雀门报房也不远,坐牛车的话也就两刻钟的路程。

  周围都是安静的高门大户,虽然不如之前的保康门那般热闹嘈杂,富有生活气息。但是却闹中取静,令人心安。

  不光杨蔓娘满意,老三杨盼娘也喜欢。搬家的时候,几乎把家里的之前置办的所有锅碗瓢盆,浴桶,被子褥子窗帘都一并带来了。

  唯一让老三杨盼娘觉得比较可惜的,就是这个月给店宅务交的房租钱,还差六天才满。如今不住,那钱自然是不能退了的。不过,很快她便顾不上纠结这些了。这阔气排场的大门,高高的令人安心的院墙,宽敞的带马房的前后院子,精致的雕花的风雨连廊,清新嫩绿的竹林,简直就像是做梦一样。

  跟这里一比,原来还觉得住着不错的保康门那边儿,顿时又变得不算什么了。

  而且。

  最让老三杨盼娘兴奋的是,新房子朱旭没有让大姐杨蔓娘再掏钱,而是直接以朱雀门报房的名义租了一年,契约也已经给了杨蔓娘。

  也就是说,至少她们一家,一年之内不需要再为房租的事情花钱了。

  “大姐,你瞧,这房子一年租金要一百二十两银子呢!天哪,算下来的话,这一个月的租金就是十两银子啊。”

  送走了帮忙搬家的人,杨盼娘拿起租房契约瞧见上面的数字,眼见瞬间瞪大了。

  在她的认知里,原来那保康门一个月一两,一年十二两银子的房租,就已经够贵的了。这一年一百二十两银子的房租,在她看来几乎是个天文数字了。

  这么一大笔银子,都可以在南熏门那边儿买下一座正经的小二进院子了。

  “唔,收起来吧!”

  杨蔓娘瞥了一眼租房契约,点了点头。

  她倒是不觉得奇怪,地段不同,租金自然也不一样。这样好的汴京内城中心地段,还靠近御街和皇城,周围又都是官宅。还是个二进的大院子,租金贵一些当然很正常了。

  把房子租在这样的地方,东家朱旭还真是下了本钱的。

  打量着一应陈设都齐备的堂屋,以及左右两边的偏房里。一起搬来的,摆的整整齐齐的木炭和各类蔬菜米面。西屋向阳的一面的书房桌面上,摆好了上好的宣纸和文房四宝。

  东家朱贵办事很细心妥帖,知道杨蔓娘家人手少,还专门打发家里的丫鬟婆子将院子彻底打扫了一遍,在院子里都洒了水除灰。又在几个偏房和耳房的角落,撒上专门除耗子的莽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