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 第132章

作者:月月捣药 标签: 情有独钟 系统 爽文 科举 穿越重生

  “你说,有一只队伍把整个襄州的山寨全部都给剿灭了?而且领头的还是三个小孩子?确定吗?”

  “据探子传来的消息,好像确实无疑。”

  “不是……他们为什么啊?”

  三个小孩子,剿灭山寨?

  明明这句话没什么歧义,听着如此顺畅,可结合起来,颜大将军却只觉晦涩难懂,怎么也听不明白。

  怎么就三个小孩子,能剿灭十几个山寨了?

  那可是穷凶极恶,他们带着人攻打了数次,都没有彻底打下来的地方啊?

  怎么可能会这么容易?

  而且,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又没有钱,又没有名,纯纯的做慈善吗?

  还是说……他们根本就不是什么小孩子,只是被山匪推出来的障眼法,用来混淆视听的,其根本意义,乃是为了瞒山过海,趁机偷袭?

  颜大将军匪夷所思的推敲着,而赵天阙等人,也是满腹疑惑。

  “等一下,什么叫做这不是去京城的路?这难道不是北上吗?”

  李元昊惊讶问道。

  旁边的匪徒犹犹豫豫,“这不是北上啊,这是往南,咱们再多一点,马上就要出了襄州了。你们若是想要去京城的话,理应出了城沿着官道往北行,可这是南下广州的路啊。”

  三个人只觉如遭雷击。

  赵天阙和李元昊顿时一脸控诉,看向折继世的方向。

  折继世:……

  谁能想到看起来最正常的小伙子,竟然会是个路痴呢?

  就这,你还想要以后要上战场打仗?能顺利把大军带到目的地不?

  怪不得,他们就说怎么走了很久了,仍旧半点没见到什么赶考回乡的士子们。

  合着完全是走了反方向啊!

  骤然得知这个噩耗,一群人简直失落不已,尤其是赵天阙,本以为马上就能够见到山长了,可谁知却是渐行渐远。

  脑袋上的呆毛都因此垂落了下来,软塌塌的,颓丧不已,连一向喜欢的小面包都半点吃不下去了。

  折继世满脸心虚,连忙宽慰道,“别这样嘛,大不了我们再往回走,加快脚步,肯定能赶在山长回来之前到达书院的!”

  赵天阙:……

  事已至此,也没办法了,几个人只能带着大部队随意挑了个山寨,简单休息,等第二日,再回程北行。

  可谁知,当晚,便被人立马围了起来。

  颜大将军站在人群外冲他们喊话道。

  “大胆山匪,也敢假扮正规军?我等深受皇命奉令剿匪,你们到底是何人?也敢聚集大军,密谋反叛?如今,还不速速投降?若稍有迟疑,小心我就地正法,将你们这些匪徒首领统统斩杀!”

  折继世/李元昊/赵天阙:???

  什么时候我们成匪徒领首了?

第102章 进士牌坊

  折继世慌了。

  他们府谷折家可是几代忠勇,即便是党项人出身,也从未背叛过中原一日,战场上杀敌无数,一世清名,可万万不能毁到自己的手里啊!

  折继世本想着出去解释一番,禀明前因后果。

  可谁料整个山寨被围得水泄不通,但凡冒出个脑袋来,对面阵营里便立马有人放箭,压根不给他们反驳的机会。

  这一下,可算是彻底麻了爪。

  颜大将军阵下,贴身亲兵看着对面寨营里的动作,犹豫问道。

  “将军,我怎么觉得他们好像有什么话想说的样子?要不……咱们让放箭的兄弟们稍稍歇一下,问问其中是否有什么隐情呢?”

  “能有什么隐情?”

  颜石开一边啃着鸡腿,享受着底下县城里的贡奉,一边压低了声音,毫不掩饰道。

  “都说聚者为寇,他们一大群人持械而行,进山扎营,那便是心怀叵测的实证啊!更何况,听闻那什么匪首不是还懂什么召唤雷电之术?咱们不围着,谁知道他什么时候发动袭击?你想想,朝廷就给咱们派了这么点儿的人,干什么非要这么急匆匆的完成任务呢?回到京都,不是被那群文官排挤,便是成日里被困在院子内,不得舒展,还不如干脆在这里陪他们耗着呢。反正兵不见血刃,又有人贡奉着粮草,慌什么?索性就这么围上半个多月,等那些山匪粮食吃尽了,才是动手的最好时机。”

  亲兵忍不住竖起大拇指来,赞道,“将军英明啊。”

  能聚集起如此之多人,那匪徒必定是穷凶极恶!

  而他们不过才三四千人,真打起来,拼起命,可不一定是对手,即便赢了,伤亡折损肯定也还是很高。

  不如索性耗着,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自然是最好的。

  于是,两方就这么各怀心思的僵持了下来。

  赵天阙等人被逼的没有办法,出又出不去,谈又谈不了,只能躲在营寨里暂时安置,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无形的焦灼与紧绷,大战似乎正酝酿,等待着一触即发。

  “要不,我们干脆拿火药跟他们拼了算了?”

  围困几日后,李元昊终究憋不住的提议道,结果被赵天阙反手一巴掌拍在了脑袋上。

  “坏!”

  奶声奶气的控诉,令李元昊委屈的抱住了自己的脑袋。

  “我坏?你有没有搞错啊,他们这分明是想要把咱们给围死!若粮食耗尽了,咱们走不了,被逮住了,不是还得牵连到山长那里吗?倒不如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连着颜将军一起杀了,人死两清,这世界上自然就没有人能够再告状了啊。”

  见赵天阙似乎真的思考起了这个方法的可行性,折继世连忙劝阻道。

  “你莫要胡说!那可是朝廷的军队,只要动手,咱们就是真的做足了反贼的罪名了!你难道想让山长全家十八代都一起死无葬身之地么?”

  “那你说咋办”李元昊不耐烦道。

  折继世思考了一下,“这样吧,先让人去给书院送信,求助谢君仪和沈亦他们,让他们来一趟襄州,帮咱们解释解释,就说咱们什么都没做,只是帮忙平反而已。误打误撞,才造成了这种局面。”

  “那能行吗?他会信?”

  “好歹有安庆侯和谢家的背景压着,起码颜大将军不敢得罪,还是会听一听的吧?”

  两个人商量完,齐齐看向小师妹。

  赵天阙啃着手指头思考着,最终点了点小脑袋,选了个底下的人,趁着半夜偷偷跑出去,送信给伊川。

  且不说这送信的人寻找华夏书院,有多么艰难,一路上行文通牒要如何解决,等真正跑到河南府,又经历了多少的岁月。

  只说因着送了信,三小只觉得这事肯定会解决,心里稍安,索性也不忙着突围了,干脆把寨门一关,真的开始种起菜、经营起日子来。

  而另一方,千里迢迢奔回书院的童启仍不知赵天阙丢了的事实,他还在和一路上的各方官员周璇客套。

  好不容易靠近沧澜山,又被那一排排的进士牌坊所震撼。

  “这是……”

  白色的大理石整齐恢弘,沿着书院的山路脚下一路往上,每隔五步,便是一座。

  其上镌刻着【状元及第】、【进士及第】等字样,刚劲有力,荣耀非常。

  章县令得意的摸着自己的胡须,道,“这乃是乡老们一起凑钱

  修的,本想要修在学生们各自的村落里,可因着大家出身皆不同,未免看起来过于散漫,于是便干脆吴韧、汪启元等人的意见,将牌坊统一建在了书院的山脚下。这样等以后华夏书院再有进士出身,便可以一路修过去,设置成进士牌坊一条街,倒也是一桩美事。”

  童启怔愣的看着那些村民带着自己家的小娃娃过来触摸进士牌坊的样子,心里软乎乎,感动不已。

  时值四月底,伊川县的县试早已经结束,中榜名单自然也公示了出去。

  他试探着问向一旁的章县令,这一届华夏书院的上榜情况,对方大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我还以为你并不关注呢?难道一路上你都没听到什么风声吗?这一次县试,你们华夏书院可算是出尽风头了!”

  童启细问之下才知晓。

  原来,这一届的伊川县县试,榜首依旧是他们华夏书院,一共参加了十五个人,便有十五个人再次全员上榜!

  其中以王世昌成绩最为优异,夺得榜首。

  紧随其后的便是全岸轩、程勤、莫小川、戚风言、谢君仪、沈亦、谢羽等……

  黄榜贴出,简直活像是华夏书院期末考排名一般,整整齐齐。

  直到第十名才有其他人的出现,打断了这支队伍。

  没想到清虚子的小道童竟然也去参加了县试考核,童启顿时欣慰不已,然而想起什么,整个人顿时一僵,难以置信道。

  “等一下……你说谁拿了榜首?”

  “王世昌啊?你们书院这一届第一不一直是他吗?哪里有什么悬念啊。”章县令蛮不在乎道。

  童启直接懵了。

  不是,虽然大奉朝允许异地参加县试考核,可确实是不允许女性参加科举的吧?不然也不会身体检查的那么严格?

  结果呢?你现在跟我说王世昌拿了第一?

  她怎么拿的?

  又是如何过的检查那一关呢?

  他看着章县令一无所知的样子,心中忐忑不已。

  原本还想着让王世昌走三皇子那条特殊通道,入朝为官呢,现在也不必了,人家直接考完了?

  就……离谱。

  他带着这份浓浓的怀疑与惊愕,进入了沧澜山内,满肚子疑惑,却因为人多只能暂时忍下。

  然而刚到书院门口,“当事人”便直接慌里慌张的冲了出来,见到童启后,更是一脸心虚道。

  “那个……山长,你怎么突然回来了?”

  啊啊啊,怎么没人通知啊?

  她们可还没有把小师妹给找回来呢!

  童启皱着眉看她吞吞吐吐的模样,问道。

  “你这是怎么了?今日不是休沐日吧?书院里的其他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