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 第148章

作者:月月捣药 标签: 情有独钟 系统 爽文 科举 穿越重生

  表面上说是三皇子一党,实则分明是在布置自己的棋局。

  而那些被吞没的仕宦、寒门、外戚、宠臣,便是他盯紧的团体。只要他能够将所有的学生分布进入每一个领域里,成为其中的佼佼者,那么到最后,谁能分清楚到底那些领域是他的人,还是他的人控制着那些领域呢?

  这份眼光之长远,耐心之十足,简直让任何一个人都感到毛骨悚然。

  可如今,却只化作了一句

  “有教无类”。

  什么叫有教无类,不过是拢和所有可拢和在一起的力量罢了。

  “他明明身负和谈任务,却压下不提,反而先拿下三州,控制了军权,才与四皇子和谈,只这一举,便足以看出其心思之重,傲骨之胜,轻易不会与任何人低头。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可怕,绝不在我们能控制的范围之内。”

  “可那太监不是还注明了童启的弱点吗?若我们能够加以利用起来,牵制一番……”

  萧太后不甘心的说道。

  如此人才,百年,不,只怕千年也难遇。

  若真的就让她这么放弃,那才是真正的可惜!

  耶律隆绪苦笑一声,无奈道。

  “我明白母后的求贤若渴,我也爱惜人才,只是……这样吧,我率兵亲自去一趟黄龙府,实验那火药到底是不是真的,顺便借此机会,将童启拉拢一番,若他能顺应时局,那自然是最好,可若是对方抵死不从。那么,母后,我建议您能够允许我将其原地斩杀。这样的人,绝不能放他离开。”

  “有这么严重吗?”萧太后被吓了一跳。

  这还是她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儿子如此重视提防一个人,其话语中的冷厉与血腥,几乎扑面而来。

  不过一个文臣而已,会有这么厉害?

  耶律隆绪肯定道,“有。”

  他目光幽深的看着那张信纸上□□,冷静的分析着,“若他真的与那传闻中的一致,那么,不论我们付出多大的代价,都绝不能让他安然离开这里。文臣不可怕,多智近妖的文臣也不可怕,但拥有文人的风骨还多智近妖,那便不容小觑了。母后,我有直觉,若我们今日不能够使对方彻底消失在这个世界上,那么今后,他将会是我们拿下大奉朝的最大敌人。”

  事实证明,耶律隆绪的判断确实没错。

  而后几十年内,这则预言不断的验证着,提醒着童启对周边所有国家的强大影响力。

  即便耶律隆绪不在了,这则说法也依旧在实行。

  可惜,如今潜龙在渊,水池尚浅,很少有人将这句话真的当真。

  而有着萧太后在,耶律隆绪还未真正亲政,即便满腹忧虑,也只得以母后的意见为主。

  他答应了,一定会尽量努力拉拢,能生擒就尽量生擒,实在不行,再想办法,就地斩杀。

  萧绰这才总算是放心,放任他带兵前往了黄龙府。

  而此刻的蓟州城内,童启的弱点——李元昊和赵天阙两个小崽子,也正行驶在街头,兴致勃勃的聆听着百姓们的反馈与抱怨。

  自跟随山长出来后,他们见识了不少的新鲜事,头一次遇到比伊川县还寒冷的地方,也头一次知道,原来普通百姓们过的生活竟然如此可怜。

  赋税、兵役、旱灾、涝灾、疫病、生计……

  一桩桩,一件件,简直让他们大开眼界。

  原来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读得起书,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吃得起饭。

  相比起他们,这些人就像是生活在炼狱之中,可却因为他人的一点点小恩惠,对生活产生的所有变化,感到幸福与感激。

  两小只几乎是亲眼看着这个州城从战乱荒凉到重归繁华。

  每日随着山长的一条条命令,而改变一点点,一个多月后,便如同神迹一般,再难以见到从前的影子,每个人都在笑,每个人都在赞,他们满心骄傲又感慨。

  从不愿上街,不愿离开童启身边,到现在每日都必须抽出一段时间,出来倾听百姓们的生活。

  “山长真的好厉害啊,怎么什么都知道。”李元昊忍不住感叹着。

  “那当然,要不然怎么他是师父呢?”

  赵天阙一脸得意。

  再过两个多月,她便要二岁了。

  是个大孩子了!

  虽然去年一整年她几乎都是在牙牙学语中度过的,可今年,她已经可以自己单独行走两三条街道,腿不酸,气不喘了!

  这段时间,她正在努力干饭,估计要不了多久,她就可以和柏弓良大将军一样长高高,替师父打倒一切坏人,令其再也不用东奔西跑,忙前忙后了。

  这怎么不算是一种成长呢?

  就连这一次,童启独自前往黄龙府谈判,她也没有吵闹。

  而是每日出来调查民意,收集民生百态,等待着其回来后,献给对方。当然,她最开心的,还是去各种街道上,聆听百姓们对于山长的彩虹屁,以及他们对于四皇子与契丹人的抨击。

  刚开始时,柏大将军与童继本等人还有些担忧。

  这么小的孩子天天上街,若是被掳去了怎么办?

  但后来发现李元昊的武功,已经能空拳打死一头牛了,简直比军中的普通将领们还要更厉害一些,而赵天阙年纪虽小,却脑袋聪明,别说被骗,她不去骗别人,就已经是非常好的了,顿时也就不再担心了,乐得他们自己找事,消磨等待的时间。

  只要不闹腾,什么都好。

  童继本与柏弓良皆派了一方人,远远保护着,只要确认他们的安全即可。

  其他不必管。

  两方的亲兵们领了命,自然也施行的非常严格。

  可耐不住这样的生活天天经历,一来二去,便难免有些枯燥起来。

  他们看着两小只蹲在村口的磨盘底下,认真听着村里人的议论,忍不住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声音随着风,传入他们耳中,几乎都可以背出来了。

  “这四皇子简直枉为人君,哪里有向着外人,刀剑对准自家的?”

  “就是,听说现在还要向着契丹人谈判,无耻!要我说,童山长就不应该想那么多,直接打过去,把他们彻底打服认错才是。”

  “黄龙府那么多人,说屠就屠了,那是人干的事吗?我舅舅就是那里的人,一家五口全部死了个干净,这些人根本就没有把咱们百姓当作人看,也就童山长与其他官员皆不同,不然的话,咱们可怎么办哦?”

  “对啊,童山长可真是个好官啊,要看以往,谁管咱们有病没钱看要怎么办?只要不死,那就是服劳役、干活的命……”

  “可不是嘛,童山长大好人啊!”

  ……

  重复的话语,反复颠倒,只是换了些人讲罢了。

  老百姓没什么好的遣词琢句,说来说去,就是“好”,“坏”这样的评价。

  可两小只却像是听不厌一般,不仅如此,还屡屡在他们说的上头的时候,跟着附和。

  “那四皇子真不是东西,生孩子没□□,以后别被我们碰到,不然一定替你们报仇!”

  “对,报仇!”

  两小只同仇敌忾,一同骂着四皇子以及契丹人。

  同样的画面,这些亲兵基本上看了快一个多月,因此也没有太

  放在心上。

  可谁知,不过是喝口水的功夫,再一转身,两个孩子却像长了翅膀一般,突然消失不见。

  “什么情况,人呢?刚才还在这里的人呢?”

  一个错眼,见到人丢了,两方的亲兵立马慌了,连忙抓起旁边的村民便追问起来。

  那村民也很懵,“对啊,人呢,刚才还在这里呢。”

  他只是想给两个娃拿一些零食罢了,这怎么就不见了。

  孩子丢了!

  这可是巨大的事情!

  两方亲兵别提有多恐慌了,况且这两个崽子还不是什么普通的小角色,一个乃是西夏王子的继承人,另一个则是华夏书院童启童山长的关门弟子,任谁出了事,那都是赔不起的级别?

  来不及耽搁,他们便忙起身回去禀告柏大将军。

  而另一队人,则将此处团团包围,地毯式的搜查起来。

  只可惜,再找也注定是找不到了。

  那两小只已经被彻底迷晕,顺着地道被送到了城外,囫囵装在了麻袋中,连夜送往了黄龙府。

  而耶律隆绪,也终于在此处,与童启第一次相见。

第114章 童启投敌

  辽国有两位战功赫赫的大将军,在历史上最为著名。

  一位是耶律修哥,另一位,便是其首领,耶律隆绪。

  童启尤其以耶律隆绪最为忌惮。

  毕竟北宋大名鼎鼎的耻辱开端——“澶渊之盟”,便是其亲征后,大败宋军,与宋朝签订的。

  史书上记载的他聪颖智慧,又被称为“辽国盛主”,在亲政后,更是率领着辽国达到了鼎盛时期,比之母萧太后有过之而无不及。

  刚开始,他还想着既然来都来了,怎么也得见个历史人物再走吧?

  可后来,他反而祈求着最好别让辽国的人出现。

  因为一出现,便意味着变局。

  这场仗已经打的七七八八,耗时快有一年半的时间,大家彼此都疲了,损失的人力也好,武力也罢,皆远胜心中原本所估量的数目。而他作为老师,也实在不喜欢这种动荡的局势,不仅耽误学生们读书科举,还干扰他教书育人。作为一个山长,他今年一节课都没有给学生们上,净浪费时间在这种朝廷的义务劳动上了,怎么可能不烦躁?

  就连本年度的系统任务,也只刷出了个驱逐匈奴来,其他什么也没。

  要不是前段时间声望值大涨带来的系统升级,开了个动点地图的福利,他现在,只怕早就要撂挑子不干了。

  所有人都期待着和平的到来,可偏偏,不是每个人都希冀着这场战争平稳结束。

  就像是故意与童启做对抗一般,谈判的第五日,黄龙府再次进了人。

  童启从听到动静的那一刻开始,便本能的眼皮狂跳。

  而不等他怀疑,崇晓林已经匆匆从外跑来,告诉了他这则坏消息。

  “不好了,童山长!辽国的首领耶律隆绪来了,他说要推翻现在所有的和谈进度,与您亲自面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