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 第18章

作者:月月捣药 标签: 情有独钟 系统 爽文 科举 穿越重生

  几碗暖粥入肚,刘默与妹妹等人只感觉入坠梦中,而到了伊川县,方知晓书生口中“有的选”是什么意思。

  “是南边来的吗?找工作不,我们这里要两个店小二,一个月80文钱!”

  “去去去,80文骗鬼呢?几位,来我们这里吧,不仅包吃包住,每个月还给200文,只用挖煤就行!”

  “识字不,先问一下识字不?我们琉璃厂急需识字的,待遇顶级,考虑一下!”

  ……

  一大堆掌柜管事如同狼见到了羊一般瞬间围了上来,不到几秒钟,便迅速瓜分了进城的难民。

  刘默和妹妹看的目瞪口呆,心中也同时对【华夏书院】这个名字,感到了深深的敬畏。

  【叮,声望值+236】

  【主线-扬名任务进度已达到56.6%(5667/10000)】

  童启坐在书院里,既焦虑着学院飞快上涨的名气,又欣慰着系统任务的即将完成。

  这几日的华夏书院,可以说是站在了河南府的风口浪尖上,每日都让童启头疼不已。

  河南府好几个文人群体都已经盯上了他们,就连王举人等都忍不住给他下了帖子,想问问他其中内情。

  童启不想跟这些人敷衍客套,只得以父亲生病作为借口,全部推拒了。

  清虚子忍不住感叹,“都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算是知道你为什么手握琉璃方子这种暴利的东西,却不选择自己做,而是拱手相让,借力扬名了。”

  只是沾点边而已,便有如此多的人眼红记恨。

  若他们知晓这背后一切,竟然都是一个十岁的孩童所操纵,只怕生吞活剥,原形毕露也是有可能的。

  童启笑了笑,躺在那老头椅上晒着太阳,并不答话。

  深藏功与名。

  书院开了这么久,每日讲课、查资料,他早就想闲下来好好休整几日了,如今正好,趁着学生出去实践活动,他大门一关,管他外界风风雨雨,恰好躲几日清净。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

  三皇子刚走到沧州,赈灾银子便被消耗殆尽,可灾民救济,却不到十分之一。

  听闻了消息的百姓立刻将整个府城围了起来,趁着大半夜,屠杀了整个县衙的官员,□□烧,随后拉起大旗,直接反了!

  消息传到京都后,朝野大惊。

  三皇子上书求援圣上。

  没办法,皇帝只得重新派柏弓良柏大将军前往沧州,实行援救,平反叛乱。

  可兵力,却只给了五百人。

  谢羽收到消息后,直接将京城里的谢家来信,转交给了清虚子。

  “师父,京城来信,说是三皇子被困沧州,柏大将军授命带着钦差大臣和军队前往营救,半路很可能会拐道来一趟河南府,到时候,咱们要不要躲一躲?”

  清虚子愣了一下,摇摇扇子。

  “不必,他又不是冲着我们来的,柏老不是也在河南府?他们忙着救灾,未必会注意到我们。”

  “可山长那边……”

  “不必担忧,我试探过,童启并没有想支持任何一个皇子的意思,他更多只是想办好这个书院,外人不知此处的神异,未必会关注拉拢。”

  他想了想,嘴上虽如此说着,可心底里却未免还是有些放不下,于是趁着童启下山后,连忙给谢家家主写了封信,让他们明年早做打算,趁早将谢家嫡小公子给送过来。

  来此读书。

  他有直觉,这家书院以后的前景定非人力可控,越早上船的人,才越能把握住真正的机会。

  伴随着柏大将军即将到来的消息,北上的货船,也接连回航。

  原本装的琉璃制品,被兑换成了一箱箱的珠宝白银,刘明皓满脸激动,几乎没做过如此轻松的生意。

  那琉璃制品刚被运到北边,瞬间便被争抢一空。

  “你们是没看见那盛况啊,我的天,简直如同天上下了银子雨一般!多少人拿着银子只为了咱们的东西,抢破了头似的,那一箱五彩琉璃珠,还没露面呢,便被当地的大户直接给包了下来,光是开价,就达到了这个数!”

  刘明皓一边脱着鞋袜,一边伸出五个指头比了比,跟家里人大声吹嘘着,涨红的皮肤,犹如醉酒微醺一般,浓郁未消。

  刘夫人连忙拿起香朝四处拜了拜,“可见是咱们家遇到了贵人,若不是童山长保佑,哪里能有如此的好运气?”

  刘家上上下下皆感恩不已。

  而其他权贵们在看到账单之后,也忍不住惊叹,对清虚子的态度,更加恭敬起来。

  甚至有人私下开出了高价,希望对方能够跳槽去自己门下,并愿意以上宾之礼待之。

  清虚子皆一一婉拒。

  他又不傻,先不说这琉璃方子本就是童启拿过来的,他只是冒名,只说对方那说舍就舍的态度,便知道那小子肯定还藏着不少好东西!

  他可是追求“科学”大道的人,会为了这点蝇头小利,丢失梦想吗?

  更何况,这普天之下,哪里还有比华夏书院更好的条件?

第18章 柏将军

  不仅清虚子被华夏书院所迷了神智,就连柏大将军与许钦差,在刚进入河南府地界后,也被铺天盖地关于华夏书院的消息给糊了一脸。

  什

  么神仙拜师啊,什么救济灾民啊,什么琉璃方子啊,这呀那呀的。

  纷至沓来。

  柏弓良烦躁的板着脸,十分不喜这种装神弄鬼,脸上贴金的风气,因此只听了个声,便不再理会。

  倒是许钦差十分好奇,多问了几句,可在听闻这书院刚开了一年后,便又瞬间消散了兴趣。

  这河南府发展的,比两个人想象中要好很多,不仅粮食储备完善,且物价波动,也是几个州府里相对来说最小的。他们不知道,这其实也是童启暗地里让不少权贵卖出琉璃的同时,采购大量粮食回来卖的原因,只觉得这木知府,似乎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不干人事。

  因此在带着人进入河南府之后,便率先给对方下了个帖子,见了一面。

  而此刻的童启呢?他正在柏盛青府上做客。

  原因是上次的开学典礼他赠送的保温杯得到了对方的喜欢,在琉璃厂建成之后,对方手底下的人竟无师自通复刻了出来,因此特意邀他来此一观,确认是不是同一种。

  童启是真服了这些聪明人,举一反三,以点及面,远比他想象的还要厉害。

  恰巧此时伊川章县令也在此处,见到他,忍不住笑出声来。

  “来得正巧,刚说要去找你,前段时间递上去的农具,朝廷终于来反馈了,胡丞相亲自给你们书院题了一个匾额,上书国之栋梁四字,你要不要?”

  “要要要!”童启连忙应承道。

  没想到还有这种意外之喜,那些农具他本就没有邀功的意思,若是朝廷赏官赐爵什么的,他反倒不好推辞,谁料竟然是这种荣誉性的物品,低调奢华,反倒全了他的心!

  以后挂在书院旁边,这妥妥就是第二届招生的活招牌啊!

  宣传单都不用写了,就说是胡丞相亲口承认的国之栋梁,那名声,正的发光!

  见童启满眼真切笑意,柏盛青与章县令对视一眼,默契的笑了出来。

  “还是您看人准啊,”章县令叹道,颇有些愧疚的表情。

  “倒是我心量小了,本以为这次送上去,怎么也能封个侯爵当当,或者再不济,良田万亩总该有,谁知道……罢了,也是时间赶巧,凑得不及时,就当这次在朝廷上露个脸吧,以后再有什么,还是慎重以待比较好。”

  章县令也没想到,不过一个十岁的孩子,竟能够翻起这么大的浪花。

  短短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又是农具,又是救济灾民的,倒是让他对于自己当时力排众议,点其为县案首的眼光骄傲不已。

  童启茫然的看了看两人,不懂其意,柏老也没解释,只将手边的杯子递了过去。

  “这便是我坊内管事们造出来的杯子样品,你看和你送给我的那一种,可是一样?”

  童启小心翼翼的接过。

  只见那琉璃杯晶莹剔透,其内两层,外壁以乌木为套,上镌刻着石竹山水,把手以玉石为握,光滑澄净,美的如同一件艺术品一般。

  倒的确是保温杯的同一种技术工艺,可做出来的成果嘛……

  谁家用得起这么贵的杯子啊!

  内心吐槽着,旁边的章县令饶有趣味问道。

  “这杯子倒是有点野趣,造价几何,回头也送我一柄如何?”

  柏盛青笑了笑,“好说,府库里造了不少,你随手挑一个便是。”

  童启:……

  好吧,是我对你们这些权贵士族之家了解过少了。

  他收起手,规规矩矩的笑道,“倒的确是同一种技术工艺不假,但本身做成这个样子,便已经和我那杯子不是一种类型了。”

  “既如此,该给的费用还是得给。”柏盛青安下心来,抬抬手,让管家送上一个木盒。

  打开,里面竟然放满了层层叠叠的银票。

  童启:!!!

  “这是三千两银子,”柏大人递给他,温柔的说道,“不必觉得负担,工匠他们已经皆赏过了,若不是你,他们也做不出来,就当作,你那想法的使用费用吧。”

  童启有心推辞,可奈何柏老大人语气坚定,并非客套。

  “听闻你那书院一个月需要耗费不少银子,父亲又生了病,不良于行,你这小小人家,哪里来的钱支撑?收下吧,就当作是我这长辈,聊表心意。”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童启自然无法拒绝,只得恭恭敬敬道了谢,再三感激。

  遣人将银两和牌匾送回到书院,他稍坐了一会儿后,告辞离开,及至门口,却恰巧遇上一位颇为英气,穿着铠甲的中年男人,不由多看了两眼。

  武将?

  这柏大人交际圈可真够广的,文臣武将皆有,厉害厉害。

  他没有在意,顺着东门走了出去,反倒是柏大将军有些意外。

  “那小子是谁什么时候这般小童也能够拜访家父了?”

  领路的管家连忙抬头看了一眼,笑盈盈解释道,“哦,那位是童案首,如今华夏书院的山长。”

  “山长?就他?”

  柏大将军吃了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