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月月捣药
两个人颇有些意外。
“我们也要去吗?”
“自然,你们是书院的老师,以后还要和这些学生们长久相处呢,若是打心底里不认可,那以后如何教授他们知识?再说了,两位阅历丰富,远比我所见的人要多,若真有那怀着不良心思的学生,我相信在你们的眼皮底下,也很难遁形。”
两人被夸得脸红,立马答应了下来。
参加面试的一共有六十三位学生,童启坐在旁边,作为观察者,决定是否留下,而温叶辞和清虚子则负责交流谈话。
一切都比较顺遂。
到了小侯爷沈亦时,温叶辞问道,“你为什么想要来华夏书院读书?”
沈亦怯生生的看了一眼角落里的童启,见对方没有抬头看他,只能硬着头皮答道,“因为童山长在歹人手下救了我,所以我想要跟他一起读书。”
“可我们书院大多是准备科举的学生,目标是金榜题名,和小侯爷想要的书院氛围很可能不太一致,若是真的被录取了,则默认无条件遵守华夏书院内的规则,这里并无阶级、身份之分,你能接受的了吗?”
温叶辞好奇问道,沈亦还以为这是不想收自己的意思,忙答道。
“能,我可以!只要能让我在这里读书,所有的规矩我都能够遵守!”
不叫小侯爷又如何?他早已经厌倦了所有人畏惧于他的身份,不敢接近的样子了。
他渴望更多的朋友,渴望像山长那样,冷静强大而无畏!
他想要来这里上学,哪怕其他人都觉得以他的身份,不必如此屈尊。
可他愿意!
童启见他慌张起来,忍不住笑出声,安抚道,“不必怕,你的笔试成绩没有任何问题,我们问这些,也不是想要让你自动退出,而是想确定你是否想成为我们的一员罢了。你答得很好,回去等录取通知书吧。”
这还是童启第一个在现场就直接敲定下来的人选,背后等待的学生们顿时一阵嘈杂。
沈亦高兴不已,立马原地蹦了三蹦,“谢谢山长!谢谢老师!”
他开心的走出去,如释重负,转头便立马向自己的父亲传达了这个好消息,安庆侯欣慰的点点头,这才勉强满意童启给的面子。
好歹是侯爷,不给开后门就罢了,还请人来考了两场,若还不录用,那就是真的找死了!
童启自然明白,也乐的给个台阶下。
之后,他便再也没有开过口,哪怕后来的学生一直想要暗戳戳提起山长,妄图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可童启却连抬头也未抬一下,只是在纸上哗啦啦的写着什么。
实际上,他正在跟潜意识里的系统套话。
“统子,这个学生咋样,他的潜能如何?”
系统一边嗑瓜子,一边调出档案来,“嗯,中人之姿吧,勉强能当个一地知府的样子。”
“那这个呢?这个如何?”
系统:“这个不行,太笨,年纪还大,充其量一辈子也就是个举人的程度了。”
“OK,那这位呢,这位看起来很漂亮啊,丰神俊秀,年纪也不大,怎么样?”
系统不耐烦的吐了个瓜子皮,刚想吐槽这是把它当档案袋用了么?突然瞥了眼面试的人后,猛地坐起来,疑惑的看了看手头上的资料,又疑惑的看了眼面试的人,忍不住揉了揉眼睛。
“等会儿,这个学生好像有点不对劲啊。”
不对劲?
哪里不对劲?
童启抬起头认真的看向面试的人,十三岁的年纪,身量高挑俊秀,五官精致,除了有点黑,没什么毛病,再看看纸上登记的信息。
这个男孩名为王世昌,出生于河南府永宁县,家中小有资产,祖父是当地的县丞,父亲则是有名的儒生,曾高中举人,离进士只差临门一脚,可却因为夏日没有注意到火烛,愣生生起了场火,被烧死了,只留下一儿一女,暂养在大伯家里。
对方小小年纪,身世可怜,可答起话来,却严丝合缝,逻辑清晰,就连旁边的清虚子和温叶辞都忍不住暗暗点头。
有了惜才之意。
童启疑惑的上下打量了一番,没察觉到什么不对,敲了敲系统的对话框道,“我觉得挺好的啊,哪里不对?”
系统:“……你就没发现,这是个女孩子吗!!”
谁家书院收科举学生,收女孩啊!!
又不是后宫文!
这孩子也忒大胆了,以为是什么梁山伯与祝英台不成?顶替了双胞胎弟弟的身份资料就敢来这里上学,关键书院上下竟无一人发现,要不是它系统机智聪慧,差点也被唬过去了!
就离谱!
童启愣了几下,有点懵,过了一会儿,才忍不住问出了一个灵魂性问题。
“话说,我当时贴的招生要求里,有说必须男孩子吗?”
系统:“……”
好像没有诶。
两个人双双沉默了下来,谁也没想到,招生简章里还有这么一个漏洞,关键是这个漏洞还真有学生大胆的钻了!连他们自己也没注意到。
那么,现在只有两条路:一,当场叫破她的身份,将其驱逐出去,承认是他们自己没有写清楚招生简章,女的不收。那这学生以后都别想做人了,他们书院嘛,估摸着也落不到什么好名声。二,索性当做不知道,破罐子破摔,反正人都来了,成绩也不差,她愿意伪装学习,我们就按照正常男孩子教呗,管他的。
系统和童启犹豫了一会儿,双双选择了第二种。
反正秃子头上的虱子,不嫌多,王厨娘的女儿小花不也在跟着童淳学习嘛?
他不仅知道,还偷偷递了很多资料卷子给他们呢,这再来一个,也不愁。
一路顺着面到了谢君仪这里,短暂的出了点岔子。
“不是,你怎么会在这里?”
评委席上的清虚子脱口而出,情绪激动道。
他明明给谢家家主去了信,对方说了要换嫡子过来的呀!这怎么还是这个庶子!!
想明白过来对方耍的小心思,清虚子是气不打一处来,有心赶人走吧,偏偏人家还是正儿八经通过笔试的,没办法只得忍下。
谢君仪穿着壕奢,金光闪闪的如同一个暴发户,满脸的得瑟,如斗胜般的公鸡一般,看向评委席。
当听到温叶辞问出自己的梦想时,他顿时不假思索的道,“我想成为和山长一样极其会骂人的人!”
整个屋子里顿时一阵沉默。
在场的人谁没有读过童启写的《范进中举》?可那文章虽好,却连着将天下所有的文人都骂了进去啊!!
你在这种场合下夸山长会骂人?
那不就是当着监斩官的面说砍得好,再来一次嘛?
会不会说话!
清虚子头痛的用袖子遮挡住自己的脸,就连旁边伺候的谢羽也忍不住微抽了一下嘴角,不愿再看。
童启倒是觉得这孩子挺有趣,后期讨论留去的问题时,清虚子言辞激烈。
“我觉得这个人不符合我们书院的要求,实不相瞒,他是谢家的庶子,母亲乃是个歌姬,在家中一向跋扈无礼惯了,来我们书院定然会不适应。”
温叶辞意外道,“谢家,难道是那个琅琊谢家?他家的孩子怎么会来此地求学?”
明明和这里隔了那么远的距离!
清虚子顿时心虚的将他去信给谢家家主,要求他把嫡子送来的事情全盘托出。童启这才明白,对方是看不起他们这书院,所以李代桃僵送了个庶子过来,不过也正常,那样的世家大族,总不会将鸡蛋全部放在一个篮子里。
更何况,他也不在乎什么嫡庶子之分。
身份的高低又不是他们能够选择的,上不来台面又如何?怪也应该怪造成这种差异的男人,总不能因为出身过往便全盘否定一个孩子吧?
而且那孩子说的也没啥毛病,只是有点中二罢了。
童启倒是蛮喜欢这种稍微叛逆不守规则一点的人,碰撞起来,也更容易接受新的思想,而
不是墨守成规。于是他不顾清虚子的反对,坚持选择了录入。
长达几个小时的面试,将近尾声,而童启等待了一整天的人,也终于在最后缓缓走了进来。
当听到“柳三变”的名字时,他顿时激动的看了过去。
也不知道是不是天然就带了滤镜,即便才七岁的柳大佬,童启已经在对方身上,隐隐看到了那股风流韵味。
柳三变抬脚提起长衫,进入屋内,扑面而来的一股热气伴随着炙热的目光,让他稍稍后退了一步。
“在下柳三变,见过几位先生。”
他奶奶的声音配合着憨态可掬的行礼动作,浑然一体的腰线,令童启忍不住一脸笑容,放温柔了声音道。
“你便是柳三变?都读过什么书啊?”
“小子愚钝,只读过《千字文》、《诗经》、《楚辞》、《文赋》以及一些四书章句集录,其他的还未涉及。”
见童启满脸的喜欢,温叶辞和清虚子也没太在意,本身他们就发现了,童启对孩子的包容度极高,不仅从没生过气,还极其宽厚,每次见面都是一兜子的糖,各种投喂,这孩子如此有灵气,聪慧可爱,能得到童启的重视疼爱,也实属正常。
简单的问了几个问题后,小孩一点没有紧张的意思,反而好奇的盯着童启。
水灵灵的大眼睛,一眨不眨,满是疑惑。
他觉得自己好像和这山长好像也差不了几岁的样子,怎么他就站在这里,对方就坐在那边呢?
他偏了偏脑袋,忍不住问出声道,“小子有一问不懂,不知能不能说。”
童启抬了抬手,“尽管讲。”
“为什么你能够坐在那里?我却要站在这里,接受你的评判呢?父亲说你有大才,可是我们年龄相仿,我觉得,若是我能够坐在你的那个位置上,我应该也行。”
平平淡淡的语气,天真的话语,令四下皆惊,忍不住倒抽一口凉气。
好家伙,头一次见到考生在考场上如此猖狂挑衅考官的!
柳宜站在门口,早已是心急如焚,听到自家儿子这番话,半喇的心都已经凉透了,顿觉无望。
哪家书院能够忍受学生如此无礼啊?
传出去,不得到个忤逆犯上,不敬师长的名声,是不可能了。
看来,这书院是彻底上不成了。
就连其他的学生和老师们,也纷纷看向了童启,担心对方就此生气,拂袖而去。
没想到的是,童启却突然仰头大笑起来,站起身,忙给柳三变亲自让了座,开玩笑道。
“你说的有理,这位置你若想坐,自然也坐得,并没有什么意义,我不过是提前占了个先罢了,若往后几十年,说不得你成就反比我大,那时,就是你来评判我了。有着这样的想法我觉得是很好的,天下所有学生都应该有能够战胜老师,强于老师的希冀,你们青出于蓝胜于蓝,哪日把我们这些前浪都纷纷拍倒在沙滩上,那就是我们的功成名就了。”
一众学生震撼不已,立即抱拳行礼称是。
为童启如此博大的胸怀而感叹,更为这一心为了学生考虑的师德而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