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 第39章

作者:月月捣药 标签: 情有独钟 系统 爽文 科举 穿越重生

  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分的房,怎么偏偏就和这几个小祖宗凑到了一起?倒是他小小年纪,突然又当爹又当妈,光是调剂几人间的矛盾,便累的不行。

  王世昌颇觉有趣,他自然也认出了郭胜开。

  对方名气大,再加上笔试时得到了山长青眼,是很多人忌惮的对象。

  两个人相视一眼,互相点了点头,权当作招呼。

  最后还是惊动了楼下的师兄们上来调解,几位小祖宗这才勉强作罢,据说房间都是山长统一分配好的,不可能随意调换,没办法,他们只得忍下,收拾齐整之后,前往教学楼报道。

  童启并没有按照实际年龄去划分班级,毕竟这不是现代,很多人的知识基础,与年纪并无关系。

  他在询问过郭胜开的意见之后,将其和剩下的五个人合并,一起分到了二年级。

  准备府试。

  剩下的,则统一在一年级呆着,重新打基础,学四书五经,开始准备下一年的县试。

  至于柳三变嘛,则被归属到了学前班,和童淳、童庆安一起学习。

  柳大佬十分不服气,掐着腰质问道,“凭什么我要去学前班?我的知识储备量已经可以去一年级了!非常充分,不信的话,你考我!”

  他可不是连字都不会认的小乞丐呢!

  他《诗经》读过,四书也读过,诗词写的更是连祖父都称赞过的好吗?怎么也配得上一年级吧?

  对此,童启表示的是。

  柳大佬确实学的多,可是学的也非常杂乱无章,不知道启蒙师父是谁教的,没有任何系统,简直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诗词全靠天赋去堆,字体和基础嘛,也一般般,完全不牢固,和一年纪的学生相比,还是有点跟不太上,所以直接扔进学前班,回炉重造。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童启想要压一压他。

  毕竟历史上柳三变屡试不中,这才走了极端,有时候太过急于求成,并非好事,还不如在书院里好好读几年书,扎牢了,再去科考,到时候师兄们也全部上场了,他多少也有些经验可循。

  反对无效,柳三变气哄哄的跟着童淳一起去上学前班。

  有了各自的目的和方向,大家的任务,也被彻底区分开来。

  温叶辞带着新生们重新开始系统的梳理四书,参考嘛,就按照童启之前准备的教案就行。

  反正那教案越写越厚,补足了不少人的视角,就连安庆侯本人,偶尔也会借去读一读,颇感受益。

  学前班暂时交给了清虚子和谢羽帮忙带,童启则一股脑,带着二年级的学生,扎进了试卷堆里,继续开始了卷生卷死的考前冲刺。

  距离府试只差一个多月了。

  其他五名学生对于这种训练方法,早已经是司空见惯,相当熟悉,一听冲刺月,顿时便自觉的收拾东西往外走。

  倒是郭胜开迷迷糊糊的抱着笔墨跟上,颇有些摸不着头脑,一直走到一处偏僻处,他这才发现了六所模拟的考院建筑。

  “没见过吧,咱们起码还要在这里呆上一个月呢,做好磨掉一层皮再出来的打算吧?好奇我们怎么一年考上县试的?就是反复考,考到麻痹为止,便很容易考上了。”杨舟万说着,露出个沧桑的笑容来。

  旁边吴韧忍不住安慰道。

  “忍一忍吧,等上了考场就解放了,亲测过,县试出的题可比山长出的,要简单多了。”

  好家伙,头一次听说上了考场算是解放的?

  郭胜开迷茫不已。

  可等到开考,所有人全面准备冲刺,那股真实的氛围也不由瞬间将他带了进去。

  郭胜开还未参加过府试,和童启懒得参加不一样,他是在考完县试之后,就倒头病了许久,直接错过了府试时间,等第二年再想上场,却犯了一听闻考试便手脚颤抖、呕吐不已的病症,由此耽误了下来。

  这模拟考虽不是真的,可是那氛围却是实打实,还未开考一会儿,郭胜开便憋不住大吐特吐起来。

  童启立马按响了中断键,让清虚子来给郭胜开看一看。

  他简单的排查了一番,道。

  “没什么大毛病,就是紧张。”

  没想到好好的一个苗子,竟然会有这么个毛病,童启颇感意外。

  温叶辞倒不觉得惊讶,他见过不少这种考生,都是屡试不中,克服不了心中的压力,最后不管多么有天赋,到了考试就怯场,往往一辈子都蹉跎在科考之中,结局令人唏嘘,如今还没有见过能够彻底治好的。

  童启却不服气。

  怎么可能治不好,不就是考前焦虑吗?

  那还是考的少了!

  他直接将郭胜开的桌子搬回了空教室里,单独给他开小灶,进行封闭式考试。

  吃穿用住皆打地铺在考场之中,就这么来回考着,每日睁开眼就是考试,闭上眼还是考试。

  持续一周后,郭胜开别说焦虑了,脑子里连其他的想法都没了,净是清澈感。

  然后童启才将他的位置再次移回到了号房里,跟着大家一起模拟。

  这次郭胜开虽还会紧张,可却没那么严重了,只是面色苍白一些,没有再吐。

  反复折磨了一个月后,所有二年级学生被领着前往州城参加府试。

  这一次,依旧是童启亲自带队,请了全胜镖局的人,全程保驾护航。

  他安置了学生们后,再次拜访了当地的学政大人,这次,总算对方不再是第一次见面时,那样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模样了。

  见到他进来,王学政忍不住打趣道。

  “嗯,带学生来考试了?这次觉得能够考中几个啊?”

  童启笑盈盈,行了个学生礼,道,“那自然是多多益善了。”

  学政大人冷哼一口气,“口气倒是不小,既如此,那便看看他们的表现吧。”

  两人简单的叙了个旧,因着避讳,也没多言什么。

  从王府中出来,童启忍不住动了在府城内购买一套房子的打算。

  毕竟以后每年都要带学生们来参加考试,总是租住在客栈也不太像话,而且有一个落脚的地方,以后来办事,也不必再急着找房间了,关键是还安静、安全!

  平日里没人住,也可以放放东西,卖卖货什么的,当作一个零售铺子来用。

  于是,心里琢磨着,等将学生们一起送进考场后,童启便带着镖局的人,慢悠悠开始逛起府城来。

  上一次他们来这里,还只是匆匆考完,匆匆回去,连看也没有多看一下。

  许是如今有了琉璃的生意,整个府城的精神面貌倒是好了很多,街道上多了不少卖吃食玩具的,有那做工精致的,一般的老百姓倒也舍得掏钱去买,给孩子们甜甜嘴。

  童启边逛边打听着府城内的物价,找了当地的牙子,一起看房。

  那牙子一听是给书院购置房屋的,顿时热情不已,小嘴喋喋不休道。

  “哎呦,您找我可算是找对人了,这整个河南府,再没有谁比我更清楚哪里有好房子的了!既然您是准备给考生落脚用的,那我建议您找的地方距离考场,不必太远,挨着东街的这家是最为合适的,整个买下来也不过才50两银子,三进三出,一共十二个房间,宽阔敞亮,关键是还安静,前后便是县衙,安全更是没得说,还自带一口甜水井,闲了可以自己做饭,连水都不必担!以前是个富商居住,因着归家所以才想要卖掉周转资金……”

  童启跟随着介绍,一一推开院门查看,只见这宅院古色古香,干净整齐,不用太过修缮,便能立马拎包入户,便忍不住点了点头,问道。

  “这屋子,和前面那

  铺子是连带着一起卖的吗?”

  牙人犹豫了一下,“哎呦,您这可算是问着了,前面和这里还真不是一家人,不过他家的铺子本也是打算卖的,找了好久的租户,也不知签了契没有,您若想一同买下,我可以帮着问问。”

  那牙人恐也没想到一遇见就来了个大单,顿时热络无比,当即便要去寻前面的东家。

  童启询问了一下价格区间,让他尽管去试一试,能尽量买下,还是尽量买下。

  毕竟就是图方便,若这个地方不行,也不是不能换个地方。

  书院里剩余的资金不算少,再加上第二批新生入学交的学费、住宿费等费用,童启如今的小金库,已经成功突破了四千多两银子,相当丰厚。

  他静静的等在院子里,半晌,那牙人才一脸焦急的走了回来。

  “坏了,已经有人签了契了,说来也巧,他们刚刚签完,咱们就问了,不过那人听说您是华夏书院的山长,说是可以退让,只愿见您一面。”

  退让?

  难不成是什么熟人?

  童启疑惑着,忙请人进来,却见到是一个高大壮硕,皮肤黝黑的汉子,并一个女孩子缓缓走了进来。

  两个人自言乃是兄妹,是去年涝灾时,从南方逃到的河南府,幸亏当时华夏书院给的救济粮,这才及时救了一命,否则,早死在路上了。如今拼命攒钱,就是想在此地开一间杂货铺,卖点东西,权当作生存之计,却不想正好遇到恩人,喜不自胜,这才请求当面见一下,以示感谢。

  童启感慨着,没想到还有这种缘分,听到他们也想要开杂货铺,便询问道。

  “那你们杂货铺里打算卖些什么东西?”

  “什么都卖一些,柴米油盐,酱菜酸醋,都是些便宜杂碎,我这一年认识了不少商人跑腿的,他们可以帮忙捎带……”刘默坦言道。

  “那介不介意一起卖一些吃食?例如方便面、小面包、卤蛋、火腿肠什么的……咱们可以合作,我虽然收了你这铺子,但是却愿意将这铺子依旧交给你们来帮忙管理。如何?”

  这些都是华夏书院早已经出名的吃食,听说是专门供给书院学生以及劳役出众的一些人的,即便是有人想买,大多也找不到哪里有卖的,如今竟然愿意在河南府开个店,专卖这些,这不是明晃晃赚钱的生意吗?

  且还雇佣他们,一起管理?

  两兄妹忙点头同意。

  童启和两个人当场签了契,也不让他们搬走了,反正前面本身就是得雇人工作的,如今雇了他们,依旧住就是。

  正好两个人一个人运货,一个人买卖,顺带着看着一点后面的屋舍,偶尔打扫一下,也更方便些。

  谈好了价钱,付完了款,几方均开心不已。

  而华夏书院的学生们,此刻也正在考场上如鱼得水。

  郭胜开还是头一次如此清晰的感受到同窗们所说的“简单”二字,可能真的是考山长那变态的题型考多了,头一次遇见如此正常的,他竟然有一种莫名的怀疑,总是忍不住多思一些,这背后是不是还有其他含义,好在想到山长临行前反复叮嘱的,不必多想,他这才勉强拉了回来。

  一路顺遂,等出了考场,山长已经等在了门口,将他们接回刚买的屋子里,洗漱休息。

  几个学生们小声讨论着题目,吴韧悄悄的看了郭胜开一眼,颇有些忌惮。

  原本他便是伊川县的县案首,如今郭胜开来了,等于书院内又多了一个同样处于优势的人,一时之间,倒是难决雌雄起来。

  小三连,山长不在乎,可其他人却不可能不在意。

  谁能拿下这次的府案首,便成了默认的赌注。

第35章 拉帮结派

  第一届的学生们跟着童启在州府里等待着府试成绩。

  而第二届的学生们无人管束,则差点在书院里闹翻了天。

  即便穿着一致、吃住行皆一样,可少爷就是少爷,下人就是下人,天生的阶级感如同难以逾越的鸿沟,即便一时被遮掩,也永久存在着,难以消解。华夏书院内遵循着上下平等一致,不讲身份地位的原则,可不是所有人都能那么快接受,并认同这种思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