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 第46章

作者:月月捣药 标签: 情有独钟 系统 爽文 科举 穿越重生

  因为连饭都吃不上时,人是没有心思再去思考其他的。这还是头一次,她听到自家儿子有了对未来的希冀。

  虽渺小,却囊括了她们所有人。

  一家子狠狠抱在一起,痛哭了一场,再三感谢了华夏书院的恩情,方才罢休。

  今夜,无数人听着这歌声,心绪起伏,没有入睡。

  而今夜,伴随着这旋律响彻整个河南府的,还有一首华夏书院山长写就的诗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金銮殿上,皇帝反复吟诵着这首词,不断品鉴着,越看,越是喜欢。

  “这小子,哪里有像他说的那样不善诗词,明明写的很好嘛!虽不按标准的格式韵律去走,却别有一番风味,浑然一体,潇洒畅快,倒是令我也开了眼界!”

  徐常侍躬身站在一旁,小心翼翼的观察着上面的脸色,笑盈盈回复道。

  “可不是么,听说这词还是在潘阆先生逼迫之下完成的,刚开始,那童启还不愿书写,再三推辞,最后不得已,才一挥而就。如此贤才,实在是难能可贵啊。”

  这年头,大家都极其喜欢互通书信,写诗词唱和,就类似于现代的朋友圈那般普遍。

  因此,童启这词刚写出来,潘阆便立马抄写了一份,分享给了徐常侍。

  不少京城内的大儒也有收到,均是喜爱非常。

  甚至还有人抄写到那扇面上,百般安利给其他人。

  在童启还未知晓的情况下,他的诗名已响彻整个大奉朝。

  皇帝乍然听到潘阆的名字,依旧不太喜欢。

  可冲着手中的好文字,也不愿多说什么了,只感叹道。

  “唉,这华夏书院的山长的确是个有大才的,既具文人的风骨,又有着一心为朝廷的心,即便有时候说话促狭,可那也是因为年轻气盛,不懂事,若天下皆是这般贤才,我也不必再焦虑百年之后的事情了。对了,听闻他手下第一批的学生们皆已中了府试?最快的话,站到我面前,也得是后年了吧……”

  一旁的徐常侍低头称是,“乡试和会试皆是三年两届,怎么也得到后年了。”

  “可惜啊,朕苦等贤才,也不知何时才能看到这童山长的影子了,但愿他的学生们争点气,莫败坏了老师留下的好名声才是。”

  徐常侍跟随着赔笑两下,见皇上眼中感慨,不由心神一动。

  看来他这好友潘阆的确是走对了路。

  以如今皇上对他的态度,即便是入朝为官,只怕也难以建树,倒不如去那什么华夏书院当先生,若有朝一日,这书院一举飞黄腾达,教出个好徒弟来,不也就如同那龙胜书院一般。

  挺直了腰杆么?

  届时什么罪名之类的,想来也很容易赦免了。

  他默默给自家好友争取着印象分,深藏功与名。

  暗地里,则推波助澜,给童启在文坛上的地位,再次加了一把大火。

第39章 (加更)招募赞助

  作为文坛之中的后起之秀,童启的声名鹊起,很快便引起了不少

  人的注意。

  其中,便有上次答应了蹴鞠大赛的龙胜书院斋长,冯子川。

  他将在州府中见到童启,且答应了对方提议的蹴鞠赛一事,告知给了山长宗广济。

  对方喜不自胜。

  宗广济出身自鲁地大儒仕宦之家,乃前朝有名的宗家之后。光是族中当过官的,便有上百人!

  族内老少皆读过书,识过字,盛时,据说就连他们手底下的奴婢、侍从们也各个诵读《诗经》,做得一手好文章!

  可传到宗广济这一代,声名已有些摇摇欲坠。

  他祖父是龙胜书院第一届山长,酷爱教人读书识字,可宗广济本人,却是个比起文来更爱武的。

  从小便梦想学习自己的偶像李白,仗剑走天涯,奈何被俗世所牵绊,这才不得不硬着头皮,赶鸭子上架当了山长。

  实际上,他平日里很少管书院内的事,都是由各斋长、教授一起商量着负责,唯一喜欢的便是蹴鞠,经常带着书院里的学生、教授们去踢一场,大汗淋漓,畅快无比。

  可惜自当今圣上隐隐透出一些重文轻武的风声后,踢蹴鞠的人慢慢就少了很多。

  再加上不少学生嫌弃脏兮兮、汗津津的,影响文人风度。

  如今想凑齐一个队,已经是非常困难。

  没想到华夏书院的山长竟也会喜欢,还要搞什么蹴鞠大赛,他顿时有种寻到了久违知己的感觉!

  当下,便恨不得连书也不教了,亲自带队去伊川赴约。

  冯子川忙将人给拦了下来,道,“话不是如此说,山长您这次带队前去,可不能只是为了踢蹴鞠一事啊,更有的,还得想办法摸清这家书院背后的路数。”

  “路数?”宗广济一脸茫然。

  “没错,您想想看,他不过一个十一岁的孩童,充其量也只是个秀才,却能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将华夏书院打出名声,成长到如今跟我们差不多的地位,这背后说是没有人,又怎么可能呢?如今许翰林在朝廷内,正缺一个往上走的功绩,若能将这书院收为三皇子名下……届时增添了人才势力不说,倘有一日,对方得登大宝,我们岂不是鸡犬升天?”

  宗广济惊了一跳,狠狠皱起眉头,怒斥道。

  “你这话说的奇怪,许翰林需要功绩,跟我们又有何关系?他是咱们的学生不假,可出了书院,自有自己的造化,你不要乱插手其中!尤其是皇储争位,岂是我们可以置喙的?况且这世界上也万万没有拿别人的东西当做人情送出去的说法!不然传出去,我们宗家的面子以后往哪里放,岂不是要说我倚老卖老,欺负小辈?”

  他言辞拒绝了这提议,冯子川眉头微皱,可也并没有再劝。

  他私下里偷偷找到山长的徒弟柳川,嘱咐道。

  “你是知道的,我一心为了咱们书院。那许翰林对于我们何等重要?他若闯上去了,以后你们的科举之路,不也就顺畅许多?山长仁慈宽厚不假,可这世上多的是心软善良而死于非命的人!三皇子手下人才济济,今日可以看重我们龙胜,他日,也同样可以看重文昌。我们需要的,是一件难以磨灭的功绩,以保证书院千秋万代的根基!还有什么,是会比从龙之功,更稳固的呢?”

  柳川被说的心头火热,顿时答应了下来,“您放心,我一定不负师命!”

  原本他便和这华夏书院有着私仇,府试硬生生被挤到了第四不说,就连原本说好的亲事,也因此吹掉了。

  这次新仇旧恨加一起,不让对方出出血,怎么能行?

  宗广济不知道暗地里发生的事情,点了几个蹴鞠好手后,便带着自己的徒弟们以游学的名义,前往了伊川县,参加蹴鞠比赛。

  柏将军那边同样也收到了帖子,他在完成救灾任务后,便回到了京城。

  整日里喝酒无聊,站在金銮殿上看文臣们吵架,陡然见到还有这样好玩的事情,怎么可能错过?

  索性当即点了人,告假离开。

  童启担忧着来的人太多,山上的宿舍楼会住不下,于是和沧澜村村长童家岙商量,让新来的宾客们都住在村子里。

  每家每户想办法腾出几个房间来,供他们居住,费用就按照县城里客栈的价钱,统一结算,至于三餐,则不必管,书院里自会负责。

  村长连忙推拒道,“不过几个房间而已,怎么用得着收钱?”

  自书院建在这里之后,又是给棉花种子,免费教导,又是买学田,经营灌溉的,整个村子里,就没有少过进项!

  如今村民个个富了起来,哪个不感激童小子?

  光是今年建房子娶媳妇的便有十几个,不过帮着招待一些客人而已,有什么可麻烦的?

  “亲兄弟明算账,该给的还是得给。”

  顺利解决完食宿的问题,童启开始思考招募赞助商的事。

  这么大一个盛事,怎么可能让他一个人掏钱呢?

  不往里赚就得了,倒贴?那必不可能!!

  于是,他再次请人叫来了清虚子和全胜镖局的总镖头刘明皓,麻烦他们再走一趟。

  “不是我不愿意去,山长诶,上一次您可是有着琉璃珠子作为诱饵的,这才能请来那么多的权贵!这次若只是凭借我的口舌,又怎么可能叫的动?况且这些商人最是捧高踩低,个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让他们到场,需得有什么吸引了他们的好处才行。”清虚子苦哈哈的说道。

  “这你便不懂了吧……”

  童启撸起袖子,当场给清虚子两人上了一场营销课。

  “买卖最重要的是什么?是造势!即便我手里什么都没有,难道就叫不过来人了吗?去之前,不必求爷爷告奶奶,先把风声放出去,就说是万商商会的冯会长要来,然后借此,通知给利川银楼的少东家。他和冯会长最是面和心不和,确定了对方要去,哪怕不知道是什么,也定然会参加!等他来了,你再告知给冯会长和锦绣阁的李姑娘,说是利川银楼已经确定了要参加,他们听闻后,必然也会出席。然后你再借着这三位的名头,去请其他人,便好请了!”

  清虚子和刘明皓听得目瞪口呆,头一次知道请人还能有这样的请法,忙追问道。

  “可这不是骗人么?若后期他们彼此通了话……”

  “这怎么能是骗人呢?你就说最后人来了没有?我们只是提前预判了他们的决定而已,不算作假。”

  如此这般,将到时候该如何如何说仔细讲解了一遍,两位早已听得目眩神迷,整个学“废”了。

  私下里,甚至都忍不住跟自己的家人蛐蛐道,也就童启是个教书的,不然若是个骗子,或者商人,只怕能把人溜得团团转,还不自知呢!

  河南府,依旧是老地方,依旧是老位置。

  闻名遐迩的百鹤楼二楼,再次人满为患。

  装潢富丽的牛车将酒楼门口挤得水泄不通,少东家带着店小二,擦着汗指挥调停不断,见到清虚子进门,顿时双眼亮起,心内狂跳不止。

  作为少有的知道琉璃内情的人之一,他上一次见到这位道长,还是对方拿出了琉璃的制作方法,令整个河南府的银钱翻了几番的时候。

  这一次,又会是何物呢?

  也会是像琉璃那般么?

  他忍不住抬头视线一路跟随着上了二楼,索性也不指挥了,直接将所有都交给了店小二负责,自己则悄然混了进去。

  不同于上一场清一色的权贵,难以接近,这一次的二楼大厅内,可热闹多了。

  万商商会的冯会长,利川银楼的少东家,锦绣阁的李姑娘,还有几个点心铺子、甜水饮子的老字号,就连汪家绸缎庄,也参与了其中。

  实际上,汪家来不来都无所谓,但凡是山长办活动,哪怕什么都没有,他也必定是支持的。

  要多少给多少!倾家荡产也可以!

  但童启说了,要给每个人以公平的机会,没办法,他只好跟随着一同参加。

  维护治安的依旧是全胜镖局的人,两个人搭在一起已经算是老搭档了

  ,这一次同样驾轻就熟。

  “诸位午安,在下清虚子,乃是华夏书院的教书先生,这一次请大家来,是想向各位推荐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

  稳赚不赔?

  在场的几个老油条顿时嗤笑一声,倚在椅子里,调侃的看着这装神弄鬼的老道,并不言语。

  清虚子也不气,所有有可能得到的结果,山长都早已经替他考虑清楚了,因此,他依旧按照原本的计划往下讲道。

  “若我说,有这么一场盛会,能够召集最起码一万人,长时间停留在同一个地方四五个时辰之久,同时在场的还有安庆府侯爷、县令大人,以及当地有名的大儒……你们说,我若是在那里摆摊卖东西,能卖得出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