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 第67章

作者:月月捣药 标签: 情有独钟 系统 爽文 科举 穿越重生

  童启干脆采用3D视角,手动修改了一下大门的位置,让其与后山的出入口合并,然后在教学楼和综合大楼之间,竖起了一堵白墙。

  就如同天然的屏障一般,顺带着加了个长长的走廊。

  横贯在两楼之间。

  这样,医科的学生们便不用跨过大半个操场去吃饭了,而是可以直接从长廊穿过去,不见到任何一个科举班的学生,便可轻易到达宿舍楼与食堂等地。

  具有很强的密封性。

  书院由此被分隔成了两半,前半部分属于科举班,后半部分连带着后山,则一起归于医科。

  综合教学楼可以说不愧是主系统出品,就是大方,一共四层,每一层两个大教室,外置装潢和现代并无多大区别,不像是教学楼那般古色古香、奢华富丽,更多的是兼具实用性,光是一个教室,便能够容纳下一百多人,类似于大学的那种阶梯教室一般。

  医务室则单独附属于其旁边的建筑上,一个红顶白墙的小房子。

  里面是最基础的那种医馆配置,四张床,两个柜台,后方摆着不少中医药柜及人体医学图,还有简单的医学用品。

  童启转了几圈,便直接将老师们的办公楼搬到了综合大楼的一层。

  而二楼、三楼则留给了医科的学生们,四楼用来放置一些中医学科的基础药品之类的,再优秀不过。

  为了不耽误中医教学,童启还特意从小金库里掏出了二百两银子,购买了不少基础的中医药材,放在办公室里,方便两位老师随时取用。

  他兴奋的站在新办公室里,跟老师们畅想着自己的新计划。

  “我打算在咱们书院里办一所报刊,一个月一发,就用咱们自己的印刷设备,类似那种普通话本一般的厚度,十六开大小,其上登上不同学科的文章知识以及讲解进度,用来和学生们统一步调。纸张倒是不必太好,只要能看清即可,像是一些经书史记啊、医科基础杂谈啊、自然地理普及啊,都可以写在上面……”

  “我也会想一些小故事,引入入胜的那种,一并记录下来,这样方便今后的学生们入学学习的同时,也方便学生们留存纪念,查漏补缺,大家觉得如何?”

  潘阆捋了捋胡须,点点头,“这倒是一个好法子,可关键是就咱们几个人,能写的下那么多篇文章吗?”

  “学生们也可以踊跃投稿嘛,每个人都有擅长的地方,我想的是,可以用这个作为大家沟通的媒介,即便有认知不同的,通过这个互相讨论,也是一种学习成长的方式。”

  “我觉得可。”

  “我也支持。”

  先生们在童启说完之后便纷纷举手同意,学生们更是毫无反对,一听闻了这个消息,便纷纷整理起自己平日里的学习笔记来。

  “你觉得我这篇《颂山长》如何?能被选上吗?”

  “你那篇太直白了,不如我这篇含蓄,要是我投稿,就投这篇,《论山长蹴鞠之英姿……》”

  “蹴鞠有什么可写的?创医科收女子才是第一人,要赞也应该赞这些才是!”

  ……

  童启压根不知道学生们正莽着劲儿打算写文章赞他,但估摸着即便知道了,很大程度上也不会让那些文章入选,他将温叶辞和清虚子两人点为了《华夏报刊》的主要负责人。

  汪启元和吴韧则作为辅助代表,一同帮忙筛选稿件。

  并严格声名了,所有内容必须得真实、真情、真意,方能入选,有任何夸大、拍马屁嫌疑的,一律不要。

  然后才拉着毕昇的手,将印刷房交给了他。

  “这地方平日里闲着也是闲着,除了每月的报刊、卷子需要印刻,平日里无事时你可以用来印刷你那书坊缺少的书籍,当然,必须得是合法的摹本才行。诺,这是所有的活版印刷模具制作方子,若是有什么不懂的,你可以尽情来问我!”

  毕昇携着那细致无比的制作方法,感动的无以复加,就如同鱼入了水一般,当场便扎进了印刷房里研究起来。

  要说大佬不愧是大佬,没几日,对方便找到了一些地方,简单修改了一下。

  不仅将那套活字印刷的模板改的更加不费墨水、不费气力,效率还明显更快了一些。

  看的旁边的流苏和墨竹惊呆的同时,也忍不住称赞其确有厉害之处。

  完成了最危险的任务,也是时候和系统告

  别了,对方要暂时离开一段时间,回去调查主系统空降的任务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恰好下一轮主线任务最快也要到八月了。

  童启依依不舍的跟统子告别,“你可是我这个时空唯一的朋友了,快去快回啊,没了你,我心里还真没什么安全感,就算拿不到补偿和回答也没关系,只要你保障好自己的安全就行。”

  系统被说的泪眼汪汪,再三承诺一定会早点回来,这才一步三回头,不放心的离开了。

  而等到对方回来,已经是三月之后。

第55章 未来馈赠

  话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八月的伊川县,已经大大变了一番模样。

  还未到辰时,便已经有无数商家、店客早早的开了门。

  不少穿着富贵的商人驾着牛车等待在街道两旁,大声冲着旁边的旅店喊道,“店家,是今日吧?可还有空房间?给我留两个,门口的牛你也帮我照料着些,要喂上好的饲料,不可怠慢!”

  “知道了,是今日没错,放心且去吧!”

  店家熟练的应承着,嘱咐店小二帮着牵牛卸货。

  诸如此般询问的人不少,难免便有那头一回来伊川县的人感到不解,迷茫问道,“什么今日?今日难不成有什么特别之处?”

  听到这询问,客人们只神秘一笑,也不答话,指了指东边,道。

  “莫急,一会儿您便知晓了。”

  约摸着过了大概两刻钟左右,不知哪里突然传来了一声清脆的铃声,然后紧接着便是如野牛下山一般,浩浩荡荡,一群十四五六大小不一的少年,结伴走下了山来。

  他们皆身着长衫长袖,衣着统一,干净整齐,就连发带都飘逸的是一个模样。

  嘴里大声讨论着什么,手里有的拿书,有的拿着铜板,三三两两便直奔小吃摊而来。

  “我就说昨日那道题不应该那么解!山长明明讲过,这种截搭题最容易落入陷阱,你偏一口咬定,说就是出自《诗经》,搞得我信以为真,直接被扣掉了两分!”

  “那能怨我吗?我也没想到前半句是《大学》里的内容啊,你还说呢,前天毕夫子来讲地理学,问道河南府共有几个县城,几口人,你不也给我递的错误答案?差点让我丢死了脸!”

  “要我说你俩谁也被怪谁,这两道题上个月校刊里可是讲过的,就出自于二年级郭胜开师兄的文章里,你们没看,扣分也是应有的。”

  “老板,来一份乌梅饮子!”

  “我也要一份,再加两个胡饼!照例,还是记小侯爷的账上!”

  “好你个戚风言,我就说我账上怎么总多出那么多钱来?合着是你小子在搞鬼?”

  “哈哈哈就许你让莫小川记账,难不成就不能令我也记账吗?这就叫做山长说的宰大户了!都是同窗嘛,大不了我的作业也给你借鉴一二。”

  “滚滚滚,你写的能有莫小川好吗?少拿同村来贴金啊!”

  ……

  几个男生说说笑笑,毫无阶级身份的观念,推推搡搡间好不热闹,浑身都洋溢着独属于这个时期的青春气息,而一旁的生客却早已经看呆了。

  他压低了声音,瞪大眼道。

  “那……那是小侯爷?他怎么敢跟侯爷如此说话?”

  被拽住衣袖的店小二满不在乎的摆了摆手,“嗨,这乃是我们当地华夏书院的规矩,一入校门,皆属同级。这才哪儿到哪儿啊,您且往后看吧,也就我们伊川才能见到这种独有的风景了。您方才不是问今日是何日吗?今日,便是华夏书院的休沐日!”

  休沐日?

  也就是说,这些都是书院里的学生?

  怪不得各个谈吐非凡,俊秀有佳。

  只是这华夏书院又是何时建成的?他怎么从没听说过?

  还不等这生客脑子里冒出更多的疑问,突然一阵银铃般的女子笑声再次从山下传来,他竟然惊讶的看到一群女子同样穿着那学院的衣服,说说笑笑间,涌入了县城之中!

  女子?女子也能读书么?

  再没什么能够比这画面更令人感到冲击震惊的了,而令这生客更摸不着头脑的,是之前那些富商们的态度。

  只见他们高举着银两并一些新鲜的发钗、头饰之类的小玩意,讨好的迎了上去。

  “姑娘们好,请问姑娘们这个月可有学了什么新东西?之前你们书院做出的那些纯露、酒精可还有?若能匀我一些,我愿以高价购之!”

  “王姑娘!王姑娘在吗?终于寻到您了,上个月您给我家母亲做的那山楂丸,消食化积、健脾开胃,疗效十分的好,不知可还有多余的么,我也愿出高价购之!”

  “哎呦,郭小娘子,我们是特意来答谢您的,上个月我内人……”

  ……

  七嘴八舌,宛如一场医学大会。

  竟有大半皆是来寻医的?这可就奇了,她们不是学生吗?怎么就敢开起方子,治起人了?

  旁边同桌的本地人笑他没有见识。

  “如今的女医哪里去寻,能找到几个靠谱的便已经是万幸了。更何况那些学生也并非不懂装懂,若是看不清楚,自会回去找她们的先生,要说她们的先生,那来头可是大得很,乃是当过御医,治过宰相的,童山长特意高价请回来给这些女子们任教,能让她们给普通人治病,已然是非常厉害了。”

  生客这才恍然大悟,难怪这些富商们如此推崇?

  原来这群女子们学的是医科,还皆是御医手下的学徒啊!

  那确实厉害。

  这书院也是舍得,竟费如此大的功夫,培养几个女学生?

  看这山长出手阔绰的样子,想必师资力量,也一定很强大了。

  那生客心中感叹,不由想起自己家尚未拜师的两个小娃娃,心神一动,道。

  “不知这书院束脩几何?山长又是哪方大儒?如今可还收学生么?”

  店小二被问的繁琐,这些话一个月内他好歹也要解释个百八十遍,早已不耐,当即便将华夏书院上一次贴出来的招生简章甩了过去,令他自看。

  见到其上又是考试,又是年龄限制,再加上一年才录取五十多个人,那生客早已经泯灭了心思。

  就在他以为,这便是方才那些人所说的“今日”所有了。

  突然,远处伴随着一句“山长下山了!”的呼喊,整个街道、或者说整个县城里的人似乎都在这一瞬间,骤然活跃了起来。

  方才还态度冷漠的店小二霎时放下木托,恭敬的整理起穿着来,仰长了脖子,双眼亮的发光;慢悠悠尚未开张的饮品铺子,顿时利落的掀起了窗帘来,忙不迭的支起摊位;就连那些看到医科学生们动也未动的几位,也纷纷站起了身,满脸的激动。

  “童山长!童山长日安,这个月你们书院的校刊可还有剩余?我们这里要500份!”

  “去去去,才500份也值当的说,我们这里要2000份,上一次送到京城,不知多少大儒、学子们争相购买,甚是喜欢呢,都嚷嚷着让多进些,好买两份回去用作收藏!”

  “好说好说,你们直接去问毕先生要即可。”童启背着小手,得瑟的从山上缓缓走了下来,左手抱个香香饮子,右手拿一个店家送的蟹酿橙,边走边吃。

  这是他在系统走之后,新晋得来的放风活动。

  即便书院里一体化什么都有,可被关的久了,难免就有点和世界不搭边的孤独感,于是他干脆每个月跟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