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蹭我脑内电视 第75章

作者:羊不服 标签: 因缘邂逅 爽文 升级流 沙雕 穿越重生

  一个老汉排队上前,十分感激地准备接过米面:“谢谢娘子,老朽孤家寡人,全靠这点东西救命……”

  【周百生,55岁,上有高龄父母,下有一子一女,孙儿刚刚成家。明明四代同堂了,咋说自己孤家寡人?

  哦,原来儿子刚刚已经领过,现在是冒充已经没人的邻居户口。】

  霎那间,附近人的目光嗖嗖地射向老汉,看得他无地自容。

  于清浅收起米面,笑道:“老人家,现在食物有限,家中若已有人领取,还请让给需要的人。其他的还在路上,不止今日发放。”

  接下来,她目光炯炯地盯着排队的人。

  【哈,你小子刚刚已经领过了!什么竟然喜欢隔壁寡妇,这是给隔壁寡妇领取的?】

  周围人一言难尽地看着他。

  男子呜咽一声,不等官兵拖下去,他的亲娘已经揪着他耳朵走了。

  【王月娥,和前面领过的丈夫一个演鳏夫、一个演寡妇,互相伤害?……】

  女子尴尬,那丈夫直接上前带着人落荒而逃。

  剩下的人见状,纷纷收起小心思,一切都逃不过那神仙的法眼,被拆穿给所有人更是没脸见人了!

  随着现场宣传出去,排队的队伍顿时少了一条街。好在天黑时,终于将这部分食物全部发至排队的每户人家。

  

第54章 治河这日,于清浅躺在床上正在日……

  这日,于清浅躺在床上正在日常关注新闻,突然惊坐起来。

  脑内电视中,从黄河上游往中游方向,大波河水正在急速涌流,不日就要抵达汴州。

  第二波洪涝蓄势待发。

  【救命,这日子还让不让人过了?】

  她本欲敲太子的房门,又觉得不妥,该怎么跟太子提起,说她未卜先知看到了即将到来的洪水?

  沉下心来,她开始认真观察起来整个下游的局势,尤其是首当其冲的汴州这一块,回放起之前的遭灾情况。

  虽然她不懂治河,却可以记录发生过的事。

  一夜未眠。

  鸡叫第一声,于清浅收起用左手写了一夜的信纸,突然偷偷摸摸出门。

  先是偷偷打开窗户,左右张望一番,然后轻手轻脚地爬出去。见四下无人,这才做贼似的溜出院子。

  她不知道头顶电视像夜光灯一样照亮黑夜。

  不远处,驻守的士兵推了推同伴:“那位干啥去?”

  同伴揉揉眼:“好像是去殿下的院子,怎么一副……”

  一副偷鸡摸狗的模样,要不是看见亮堂堂的天幕,他差点当作小贼抓起来了。

  两人兴奋起来:“为何半夜去找殿下?”

  于清浅毫无所觉,她躬身走几步又猛地回头张望,这才“有惊无险”地来到太子住所。

  “咯吱。”她故技重施地推开窗户。

  屋内,太子警觉地睁开眼,手悄悄摸到床侧的剑柄。突然反应过来,屋内怎么变亮了些?

  眼睛一斜,就看到电视被光源由上而下照射的神人的上半张脸,笑得十分诡异。

  太子:“……”

  于清浅感受不到光源,蹑手蹑脚走近。

  太子也闭上眼,不知神人要干什么,心却不由自主跳动起来。

  然而于清浅只是将手中信纸轻轻放在被子上,便直接离开。

  半响没再听到动静,太子不知是疑惑还是失望地睁开眼,却看到被子上的信纸。

  “咚。”窗外传来一声闷响。

  太子下意识看过去,只看到一个落荒而逃的身影。

  【艹!谁这么没公德心,竟然在窗外放捕兽夹和死老鼠!】

  这间屋子正是之前刘刺史的住所,刚才于清浅来的时候没踩到,走到时候却中招了。

  【原来是你,刘刺史。有毛病哦,把守这么严的府邸、怎么可能有宵小半夜爬窗?!】她完全忘了此刻自己就是那个爬窗的宵小。

  “……”

  太子给刘刺史记了一笔,捡起手中信纸看起来。

  信纸共有三页,上面的字有些歪歪扭扭和“力透纸背”,写了一则预言和一些详尽的地理情况。

  ——此地不日将再发大水,特以示警。

  ——上次决堤,上河段乃主要通道,然河床较高,堤坝较矮;李子屯至文桥有多个开口,引流方向的储水湖已经满溢,上次淹没湖泊周围市集两个。

  ——谭家坝至月光潭一带,地势较低,之前决堤时最为严重……

  简单的三页信纸,涵括上次决堤时、整个汴州乃至周围受灾严重地方的情况和地理环境。

  若要人为探测,没有三五月怕是无法详尽。

  里面有的地方太子之前考虑到了,很多地方却没注意到。

  他看着手中的信纸,不知怎么的,想到那个落荒而逃的背影,唇角不知不觉间勾起。

  又走到窗边,看到墙角的铁渣和老鼠,眸中一寒。

  辰时。

  虽然昨晚没睡好,于清浅还是按时起床,并在用膳时悄咪咪地看向太子的神色。

  然而太子面上没有

  任何变化,让她不禁有些纳闷。

  没多久,太子出门,刘刺史也跟着一起出去。

  于清浅定睛一瞧,那个走路一瘸一拐、两只手和头上还缠着绷带的人,不是刘刺史又是谁?

  【稀奇,这是爬了多少窗,踩了多少兽夹?】

  却见刘刺史突然腿软了一下。

  ……

  有了具体的地理信息和上次决堤情况,又知道即将到来的第二波洪水后,太子忙碌起来,对应信纸一一找出对策。

  上河段需要加高加宽两岸堤坝、清理河床里的淤泥,之前已经完成。

  李子屯至文桥的多个开口需要封堵,避免引流;谭家坝至月光潭一带地势低,则需要再次加固加高堤坝,确保万无一失……

  按神人所言,若在水泥中以铁为骨会更加牢固,然而铁乃国之重器,轻易不可得;此外,还需要防范被他人盗取。

  因此太子只在一些河水流量和冲力大的地方用铁,并以里为单位,派兵驻守。

  种种策略下来,看得刘刺史十分羞愧。他曾经只知道一个劲加固前刺史的堤坝,丝毫没考虑过实际地情变化。

  ……

  与此同时,于清浅在电视中看到太子的行为,颇感欣慰,便在城中逛了起来。

  顺着没被淹到的地方,不知不觉来到一个离集镇很近的村落。

  “姓孙的!你抢人东西,不得好死!”一位农妇正拽着一个农汉的头发。

  农汉很是狼狈:“放开,大根家的,你当初自己把东西租借给我,我可是付了铜板的,现在没到时间呢。”

  “钱还你!我不租了,你把东西还我。”

  “不行,租给我现在就只能我用!”

  周围人直摇头:“孙二,你这就不地道了,东西是人家的,你又没有买下。人家现在不想租,你怎的不还?”

  远远的,于清浅看到这边动静,忍不住好奇:【什么东西?】

  两拨人听到声音,转过头来,这才看到天幕,心中一惊。

  这段时间去领灾粮,若有不老实的,祖宗八代都差点被拔干净,还被所有人知道。

  谁不认识这神仙?

  “你是哔——”

  于清浅路过,见打架当事人和劝架的人都看着她,旁若无人地微笑:“你们继续。”脚下却忍不住加快脚步。

  视频播放出来,原来他们租赁的是一个农具。

  她边走边若有所思:【原来是在赶夏种,之前洪涝没能种上,现在九月份,正好赶上夏种的尾巴,没有农具帮忙根本来不及。

  这人家肯定不想还你,毕竟谁拥有它,谁到时候就能收获粮食。】

  打架的两人对视一眼,妇人:“还不还,等我们用完了就给你。”

  农汉也没松手:“呸,等你们用完根本来不及了……”

  路过的于清浅突然想起来:【对啊,现在还能赶上夏种的尾巴。】

  

第55章 犁消失已久的记忆再次涌上心头,……

  消失已久的记忆再次涌上心头,外公虽然后来在工地上混得还行,但老家在一个偏远的山村。

  她小时候暑期去过好几回,房子还是纯木头制的,用最传统的灶台,而且犁地也是原滋原味地用牛拉犁,后面去城里,老家才荒废下来。

  她小时候好奇地跟着大人们犁地、打谷,想起历史课上学过的曲辕犁,于是也好奇地请教外公。

  还记得外公抱着她,说那是改进曲辕犁、更好用的犁。还头头是道地讲过犁的发展、和各个部件的作用。

  如今记忆久远,她想着刚才看到的农具……

  【这不就是直犁么,费时又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