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柳拾柳
好坏真的是要靠对比才知道。前世的爸妈虽然也离婚,但程嘉束不是那种非要爸妈绑在一起的人。两个人在一起天天吵架,还不如离婚的好。她的同学里父母离婚的多了,并不算什么异类。而且婚后的阿姨虽然待她平常,可也不曾亏待过她。后妈继女,这样淡淡地相处着挺好的。
那时候的自己,或许偶而还会因爸妈各自己成家而有些酸楚,可现在竟然不记得那些摩擦龃龉,回想起来全是甜蜜温馨。
程嘉束的思绪不知不觉就飞回了前世。心中叹了口气,不去想这些了,越回忆前世,便越想回去,还是不想为好。
程嘉束重又思考着怎么做引水系统。
其实是有法子不用电也能建自来水的。但是必须要先建水塔,把水抽到高处,再利用虹吸原理把水输送到水龙头。
小时候水塔很常见,她见了还问过爸爸这是什么。因着就是爸爸的老本行,所以爸爸当时还兴致勃勃地画图给她讲过水塔的工作原理。后面水塔基本上都淘汰不再使用,但她一直还记得。
工作原理不难,但是实际建造很困难。因为配件的问题不好解决。
程嘉束想得头都大了,也不知道怎么搞水管,怎么密封。
既然有问题卡着暂时解决不了,她索性便不着急动手,先住上一阵子,感受一下,再根据实际需要列出需要改动的地方,最后等出水系统以及排水系统的解决方案想好之后,再统一开工。
虽然住房改造遇到一点小小的问题,但程嘉束还是很满意目前的生活。
这里的一切都由她当家作主。不必跟旁人虚与委蛇,也不必再受旁人的冷待漠视。每一天,都是程嘉束自来到这个世界之后,从没有过的松快与自由。即使搬出来那两日受了场惊吓,但程嘉束还是深觉,搬出祈家实在是再正确不过的选择了。
而且,璞园氛围的不同,便是连祈彦这个小小的孩子都能感觉到。
他很喜欢新家。这里不但有很多好玩的地方,而且还可以由着他乱跑跑逛,不会有人约束他。
石叔石婶对他也都和颜悦色,真心诚意,不会像以前住的地方那样,会有人用奇怪的表情看着自己,说些奇奇怪怪他听不懂的话。来到璞园之后,祈彦的笑容都比以前多了许多。
孩子的变化是瞒不过母亲的,莫说彦哥儿,就连程嘉束,都觉得自己如今才算是真正地活过来了。从前,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罢了。
程嘉束蹲在地上陪儿子玩,看着祈彦开心地拿着根草叶子去逗弄地上的蚂蚁,心中不由一动。她站起身环顾下四周。
这个园子占地不小,足有三四个足球场那么大。园子一角还挖了个小池塘。
因着长期没有人打理,园子里原来种的花木大都枯死了,留了大片空地出来。整个园子显得荒凉又残破。
这么大的园子,程嘉束没有功夫去打理。不过倒是可以利用空地,给彦哥儿做几样儿童设施。这个很容易,全部用木头便行。就是得自己预先设计好图纸,再找个好木匠施工。
被改造房屋受挫打击到的程嘉束顿时精神起来。好容易能让彦哥儿换个新环境,她一定给自家娃造个最好玩的游乐场出来!
然后振奋起来的程嘉束再次被打击到:她甚至没有画图的纸,笔!
程嘉束以前就想过用鹅毛做硬笔写字,只是后来彦哥儿生了病,就搁置了起来。现在有时间有需求,自然要再研究起来。
正好这几日木匠,泥瓦匠来修缮院子,程嘉束便叫石婶去跟匠人寻些鹅翎。又商量着过几日大家一起去周边的集市里逛逛。
要做的事情太多了。程嘉束不觉得麻烦,只觉得浑身充满干劲。
第34章 程嘉束
花钱如流水(入V……
刘家驿是别院附近的一个镇子,离别院不过十来里地的路程。因着这也是从东面往京城去的最近的一个镇子,许多人在进京前都会在这里歇个一晚,所以镇子很是繁荣。不大的镇子,只客栈便有两三家,其他各色铺子也极是齐全。
程嘉束先带着祈彦去了书肆,书肆里还兼着卖文房四宝。程嘉束先捡着最便宜的宣纸买了几刀,又请店家裁好日常用的大小。又买了笔,墨,砚等。最后才带着彦哥儿细细地看店里卖的书。
程嘉束叫伙计给她拿了几本《百家姓》、《千字文》这些启蒙识字书,又找了些《论语》,诗词之类的给彦哥儿日常背诵。又选了些史书,预备自己看了讲给他听。
这些教科书买完了,最后才又问伙计:“店里可有什么话本子?”
对着程嘉束这个大客户,伙计十分恭敬:“这位奶奶,自然是有的。您稍等。”
转身去身后的书架上翻找。那书架上书挺多,只那伙计翻了半天,最后却只拿了两本过来。
程嘉束随意翻了两页,又问那伙计:“你们店里卖得最好的是哪本?”
伙计吱吱唔唔不答,却抬头去寻掌柜。
掌柜的看见这边儿动静,便走过来笑咪咪问:“这位奶奶,您有什么吩咐?”
那伙计面色古怪,跟掌柜的说:“这位奶奶想瞧瞧,咱们店里卖的最好的话本子。”
掌柜的面色也古怪起来,打量了眼程嘉束,这才陪笑道:“这位奶奶恕罪,不是咱们怠慢您,实在是怕那些个乱七八糟的东西污了奶奶的眼!”
程嘉束初时不解,见那两人的神色,忽然间恍然大悟。
她怎么就忘了,这个时代的话本子,大部分可都是带颜色的!
程嘉束若无其事道:“不瞒掌柜的,我夫君平日里喜欢看话本子。我自己倒不爱这些东西。全是字儿,有什么意思!这些,都是我替我夫君选的。”
那伙计毕竟年纪轻,张嘴就秃噜:“那没有字儿、只有画儿的咱们……”
掌柜一巴掌拍他头背上,狠狠瞪了他一眼。那伙计的知道自己失言,缩着脑袋不再说话。
程嘉束一脸无辜,似是完全没有听懂伙计在说什么。
书店里不卖这些书给女眷,也是怕她是背着家里人偷偷买,若遇上门风严正些的人家,保不齐就要过来找书铺的麻烦。
不过既然这位奶奶说了是替夫君买的,那掌柜的就信她。谁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呢。
掌柜的叫伙计重新又搬出来一堆话本子。
程嘉束看得眼角直抽抽。合着那两本只是伙计精挑细选出来的洁本啊!
程嘉束问了哪几本话本子销路好,又仔细选了两三本,这才叫掌柜的结账。
程嘉束买这些话本子倒不是为了自己消遣,而是为了自己写小说做准备。
写话本是程嘉束计划已久的事情。她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总得找个赚钱的门路,不然别说计划以后离开祈家,便是这几年的生活费用都难以保证。
以前在祈府住着的时候,毕竟有月钱拿,算是有固定的进项。且府中上上下下那么多眼睛盯着,她实在不能做什么出格的举动。如今离了祈家,自然要自己为以后的生活打算了。
跟祈瑱要生活费?程嘉束表示呵呵。她从来不把自己当作祈家人,那么自然也不会厚颜张口跟祈瑱要生活费用。
再说,即使祈瑱口头承诺他会赡养她们母子。但他给的钱,怕只是够基本生活用的。若程嘉束想过上自己想要的舒适生活,有暖炕,有热水,有马桶,有浴室,只靠祈家给的那点生活费定然是不够的。自己的嫁妆也没有多少,不能坐吃山空,所以必得想个生财的法子才行。
只是她一个文科生,什么做香水做肥皂,水泥炼铁,都是一窍不通,写话本是程嘉束唯一能想到的挣钱的法子。
看过那么多年小说,程嘉束有无数素材可以使用。只是要写话本,也首先得了解这个时代的行文方式还有写作忌讳。
再者,程嘉束虽然认得繁体字,自己却不会写,还得练习,这就免不得得多买些书,边看边练字了。
除了这些需得注意的事情之外,看看现在的话本子,还可以了解时下读者们喜欢的题材,还有什么样的话本最流行。总之,摸清市场需求,做好市场调研是很有必要的。
结账时更是坚定了程嘉束要赚钱的心思。无他,这些文具书籍实在是太贵了。只这些文具,书籍便花了程嘉束近四十两银子。她虽然买的纸数目多了些,可选的纸都是最便宜的,笔,墨,砚这些耐用的也不过中等价位的,就这,林林总总竟也用掉这么多钱。
这个时代,读书识字,果然是件极奢侈的事情。而现代看来平常的事情,在这个时代都不容易。比如洗澡,比如穿衣。
如果没有赚钱门路,只怕程嘉束很难过上自己想要的舒适生活。不过程嘉束想着赚钱,也纯粹是出于生活所需,至于发家致富什么的,她完全没有这个想法。
程嘉束可还记得,自己身上如今还明晃晃打着祈家的标签呢。莫说她没有能力赚大钱,便是有,她也不想辛苦挣钱,到最后给祈家人做了嫁衣。
/:.,,
从书肆出来,程嘉束给祈彦买了几样小玩意儿,便不再逛了,只是找了间食肆吃午饭,又让石叔去打听这附近口碑好的木匠铁匠。
她后面还需要做许多东西,用到匠人的地方还有很多,须得提前打听好。
回到别院后几日,程嘉束除去教彦哥认字识数外,便在家里翻看买来的话本。现在的话本讲的不外乎是些才子佳人,山野精怪之类的故事,还有一本是游侠儿劫富济贫,锄强扶弱的故事。
很好,看来古往今来,故事的套路大都一样。
而且这些故事虽然有高官显贵,但基本不涉及评论时政,对皇家宫廷之事更是只字不提。看来大家也都明白哪些地方是不能碰的。
看了几天话本之后,程嘉束心中对遣词用字的行文手法、写作需得避讳之处,已是有了大致框架,接下来,便是构思话本要怎么写了。
又过了两三天,那做活的泥瓦匠果然寻了一堆鹅翎过来。程嘉束叫石婶给了他十个大钱,倒叫那人喜不自胜。
程嘉束浪费了七八根鹅毛,才勉强试做出可以蘸墨写字,且不会团墨的鹅毛笔出来。
解决了笔的问题,程嘉束又开始设计给祈彦的定制游乐场。
主要设施自然是滑梯。程嘉束计划建个大型的滑梯,除了一个直滑梯,一个螺旋滑梯外,还要配上各样攀爬以及小的玩乐设施。至于秋千、跷跷板比较简单,倒不用怎么设计。
画了大致设计图,又去园子量了尺寸,选了地方,做好最终方案,便请了木匠过来商量施工。
来的是一个姓胡的老木匠师傅一个学徒。两人知道主家要做个大物件,但看到图纸还是吃了一惊,搞不懂这稀奇古怪的架子是做什么的。
程嘉束便给他们一一解释。这个其实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两人都是做老了木匠活儿的,自然连连保证没有问题。
说完这些大件之后,程嘉束又拿出来了一张图纸,道:“我说的这个滑梯比较大,两位师傅可以慢慢细做。劳烦师傅先帮我做些小玩意儿出来。”
这是几个可以放在室内玩的小滑梯,小木马等等,另外还有些积木,识字卡片等等不一而足。
胡木匠看着这几张图,眼睛越来越亮,看完后,终于期期艾艾地说出自己的请求:“不知道这位夫人,这几张图样子能否卖给小老儿?”
这几个东西样子新颖有趣,又小巧,寻常人家也可以买一个放家里给孩子玩。
胡木匠做惯了活计的,一眼便看出里面的商机,故而才想向程嘉束买这个图纸。
这些小东西,便是卖图纸,也不值几个
钱。程嘉束虽然缺钱,可也不至于计算这些蝇头小利。
当下爽快道:“倒不必卖的,师傅只管拿去使便是。”
她又笑道:“只是我造的这些玩意,师傅可得上心,活计给我做的扎实些。”
胡木匠大喜,拍胸脯保证自己的活计做的绝对叫人满意。
程嘉束在与胡木匠商议的时候,冬雪与石婶自然也要在一旁伺候。见程嘉束又是画图,又是解释图样子,石婶子早就惊讶不已。
见人走了,她边收拾杯盏边咂舌道:“夫人可真是了不得,竟知道这许多新奇东西!我活了一辈子,在熙宁侯府里也觉得自己算是见了世面的,这些个玩意竟然听都没有听说过!”
程嘉束早就预备着会有人来问,便笑着跟众人解释:“石婶没有见过也正常。这本就不是咱们中原的东西。我外祖家是做生意的,也跟西洋人做过买卖,家中常有些西洋人的玩意儿。这些都是以前我在母亲的一本西洋人的书里见到过的东西,如今试着做一下,看看到底怎么样!”
石婶子一听也释然,叹道:“原来是西洋人的东西,怪道看着奇怪的很!他们这些洋人啊,听说人长的就怪,跟咱们很不一样,还爱弄这些个稀奇古怪的东西!”
冬雪虽然是程家的丫头,可她进府时便是赵氏当家,对程嘉束的生母一无所知,更不会生疑。也是觉得稀罕,跟石婶子你一句我一句说起来。
程嘉束听着也就只是笑,见她们聊得有兴致了再插一两句话。气氛很是欢快。
石婶是个忠厚人,虽然爱说话,爱凑热闹,人却是很本份踏实的。冬雪也不是爱生事的,两个人平日里相处的倒还融洽。
程嘉束很满意。别院统共就这几个人,也就是得石婶冬雪这样踏实过日子的,才能在这荒山僻壤里过下去。
过了几日,胡木匠便过来把做好的小滑梯送了过来,满脸笑意道:“太太先让小公子试试,看有哪里有不合适的地方,我好再改!”
他心情极好。把这小滑梯做好之后,放在外头晾漆展示了两天,许多人见这东西颜色鲜艳,样式童趣可爱,又是从未见过的玩意儿,纷纷上前问,胡木匠便叫自家小娃娃上去试了一下,围观的人啧啧稀奇,随即便有不少人打听价格。
胡木匠这两日便接了许多个订单。其他的小玩意儿,积木之类的,也卖出去好几副。这还是在镇上,胡木匠心里想着,总归离京城近,他得了闲,多做几架,拖到京城里去卖,只怕销路更好。
程嘉束见他神色,也猜得到缘由,忍不住抿嘴笑。自己小小的举动,能帮上寻常人一把,她也觉得心情愉悦。
程嘉束低下头端详那小滑梯,全是木制的,整个漆成了大红色,滑板子打磨得十分光滑。乍眼看去,竟与前世程嘉束见过的塑胶的小滑梯差别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