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1024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不能急!需得始终做正确的事,才能走到最后。你看着眼前对太子不利,好似顺手一推,太子就倒了!可其实呢?你我身在局中了!成了这个局中的一环。

  只有始终做执棋者方可!已然意识到入局之后,咱们便是棋子,还要义无反顾入局吗?

  三王在船舱里踱步,三两个来回之后,他当机立断:“弃船!而后焚毁船只。”

  四王跟着起身:“听三哥安排。”

  桐桐在甲板上坐着,看着身后的码头,直到天黑透了,只能看见码头的灯火和船上挂着的灯笼。她取了水壶才喝了一口,便看见码头上冒起了火光,数道火光齐起,有船着火了。

  她喊船夫:“回去!快!”

  码头上靠岸的船只一只挨着一只,一个不小心便会火烧连营。

  还未到跟前,便看见码头和河里都乱了。有忙着救火的,有忙着驾驶着船远离码头免遭池鱼之殃的,乱成了一锅粥。

  桐桐的船混在众多的船只中,看着被映红了的水面。

  她说船夫:“走吧!”这两位王爷要大张旗鼓的走陆路回京。

  她其实是真的惊讶了,这两人没有叫火器露面,他们先点了火,把有人要刺杀的事做到了明面上。

  陆路沿途可调用兵马护送,减少意外的可能。

  事以至此,再无动手机会。

  五日后,桐桐返回姑苏,比四爷预计的时间早了许多。

  桐桐泡在浴桶里:“……我直接回来了,没再管。”

  嗯!那种境况下,便真的不用了。

  “我也没再查那些刺客。”

  四爷’嗯‘了一声,“你认为是谁?”

  “不是太子!”

  嗯!不是太子,他不会那么蠢!要么一举能定乾坤,要么便不去犯这种致命的错。

  桐桐又说:“不是皇上。”

  四爷又点了点头,当今皇帝被他的父亲伤过,他不会这么去伤他的儿子。若是真能无所不用其极,太子早死了,何以活到现在还活蹦乱跳的。

  无他,父子之情掺杂在权利的争夺里,格外复杂而已。

  桐桐将水捧起来,洗了一把脸,又叹道:“但是……此次背后之人的算计,皇上知情。便是没有我示警,皇上的人只怕也会示警的。”

  毕竟御林军护送,两千人马都是皇上派去的,他们必有他们的联络方式。

  “有一股势力想挑起皇上与太子之间的争斗,而他们的打算被皇上洞悉了。皇上不会成为别人的棋子,转脸,他便是下棋的人。本来针对他和太子的棋局,一反手,便成了针对太子和三王、四王的棋

  局。”

  四爷吹着碗里的汤,没言语。

  桐桐的声音淡淡的:“若是三王、四王顺势而为,明知有人冤枉太子,还要配合对方,坐实了太子在杀人灭口……那……便由着这二王碰掉太子,时过境迁之后,再以他们冤枉了太子为由,将其排除在储君人选之外。

  若是三王、四王跳出了这个局,也很好!最起码能看清楚他们的心性。人的心性如何,往往在最紧要的时候能凸显出来。”

  因此,三王、四王没有性命之忧!但他们今儿是差点一脚踩到坑里。但凡稍微一犹豫,可能真就与最高处的那个位置失之交臂了。

  四爷盯着手里的汤,一下一下的搅动着:“是宠妃三子余孽?”

  桐桐问说:“那三家……被圈禁了?还是被杀完了?”

  “还有活着的!”这些过往四爷也是从林如海的嘴里知道的。

  他细细的告诉桐桐:“先帝宠妃姓张,张贵妃生三子,分明为陈王、赵王、平王。这三兄弟一母同袍,以陈王为首。

  陈王娶张贵妃侄女,是为陈王妃。陈王妃一直不生,倒是侧妃生一庶长子,陈王妃十分不喜,又因生于五月,克父克母,是为不吉。

  那孩子在寺庙里寄养了几年之后,陈王妃小产数次,于是,这个孩子便被张贵妃着人远远的送走了。

  西方有佛国,打着叫皇孙去祈福的幌子,一直长在西海沿子。

  桐桐大致明白了,这该是靠近缅国这些国家的地方吧。

  “事败之后,死的死亡的亡,也有部属逃了,一路往西南,该是投奔这个’佛王‘去了。如果还有余孽,那八成就是这个佛王了。”

  佛王,当年陈王的庶长子。

  要论起年纪,这个庶长子跟四王的年纪应该是相仿了,是当今的亲侄儿。

  这一瞬间,桐桐一下子就坐起来了:“原来是这样。”她从浴桶里蹦出来,胡乱的裹了衣裳,头上还滴答着水,就跑出来站在舆图前,手在图上点:“……佛王在这里……”大致在缅国这一带,“西安郡王在哪里?”

  她的手指再挪:“在西南十万大山里,夷族部落,对朝廷称臣。可太子与太子妃关系恶化,西安郡王妃敢直接与东宫对立为敌,太子不仅是顾忌西安郡王随时能反,更担心对方直接投奔了佛王,如

  此,佛王便可以割疆裂土。哪怕他中立了,西南都将很麻烦!”

  四爷过去给她擦头发,拉着她去榻上暖着。

  桐桐的眼睛还盯着舆图,低声道:“怪不得……”原著上说,南安郡王在南海园子吃了败仗,需得郡主和亲。若是西南的方向不那么稳固,南海海域就是防御的重点。

  南海打了败仗,需得和亲以解。换言之,太子与太子妃的关系,可能在太子妃就那么死了之后,直接影响了西南的局势。

  而今,太子妃还活着呢!局势已然不同了!

  若是佛王心有不甘,当年的旧人依旧想着夺回江山,那如今的这些算计就都是正常的,而且,这一招用的很好。

  一个不慎,三王、四王和太子都会折进去。

  四爷笑道:“你知道神机营最早是谁在掌管吗?”

  “谁?”

  “贾代化!”

  桐桐瞪大了眼睛:贾代化乃是京营节度使,神威将军。

  所谓的京营节度使,就是掌管京城防卫,京畿三营中,神机营分量最重。

  而此人的长子贾敷早夭,次子贾敬袭爵。贾敬中了进士,却做了道士。

  四爷点点头:“在贾家后人的手里,火器的图纸丢了?还是火器丢了?这可说不准了。”

  所以,贾敬苟着去了。

  四爷又道:“贾赦的原配,贾琏的生母姓什么?”

  “姓张!”但应该是书香门第。

  “张贵妃姓张,陈王妃姓张……皇后乃是张家旁支,皇后姓张……”

  桐桐:“……”所以,贾赦的原配跟那位张贵妃怕是同族。以当年贾赦的身份,他真能娶到张贵妃的同族女。

  等事败了,张氏就不得不死。于是,贾琏丧母。

  但其实,关系应该是远了。贾琏的母家若是还有人活着,那就证明所谓的同族,那得是多远的关系。

  四爷轻笑了一声:“皇后依旧是皇后,能有什么事?只是贾家……怕了,于是,张氏便死了。”

  桐桐叹气:应该就是如此了。

  “如此……”皇上将手中的密信烧了:“也罢了。”

  统领站在边上,一言不发。

  “你说有人给老老四通风报信?”

  “是!厨下收到警示,自岸上来。没找到此人踪迹,也不知究竟是何人。那一拨刺客已被清理,火器确系仿造……火药极易受潮,只破坏了油纸,也不过半日工夫,便不能用了。”

  皇上’嗯‘了一声,对火器之事未曾再提,而是道:“江南……谁是老、老四的人?”

  统领沉吟了一下,这才道:“此次之行,两位王爷与金镇金通判走的颇近。”

  皇上的眼里又闪过少年的脸,那做派瞧着亲近:“此次……”他说身边的内监,“拿卷宗来,朕再瞧瞧。”

  卷宗拿来,皇上挑灯夜读。

  统领低声问:“您看……可要在此人身边放人?”此次的事情,金大人贯穿首尾。他没有丝毫错处,可事态却越演越烈。

  而导致的结果就是,姑苏一府九成的官员得掉脑袋,这足以震动朝野。

  早不出事,晚不出事,他去了才几个月就出了这么大的事,要是跟他无关,实难说服人。

  皇上放下卷宗:“暂且……不用!此非他之过!”他做的都是该做的,便是预料到对方会走到哪一步,那又如何?

  别的不重要,他在踏实任事,这便足以为用了。

  正说着呢,三王、四王求见。

  他们回来之后,匆匆梳洗了,便进宫来了。

  皇上将卷宗挪开:“宣——”

  两人整理了穿戴,进了御书房。

  皇上看着跪在膝下的二子:“此次江南之行,如何?”

  三王直言道:“儿臣以为,江南局势,迫在眉睫。”

  “哦?江南是何局势?急迫之处又在哪里?”皇上靠在边上,淡淡的问了一声。

  三王:“……”

  皇上用手里的折子点了点老,而后看老四:“你说呢?”

  四王:“……”不能说太子坏话!不能!不能!不能!

第1115章 红宇琼楼 (57) 二更

  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

  四王不告状,他说:“……案件儿臣已上折,便不赘述了!只是此次江南之行,有两件事乃是儿臣亲眼所见,需得禀报父皇。”

  “说!”

  “不管案子究竟如何,百姓受盘剥,此乃不争事实。姑苏之事,确非民变。然则,百姓不堪重负,因不能缴纳赋税而被殴打、强行牵走家中牲畜抵税,甚至于被关押,督促家中借债赎人,此亦乃常事!”

  四王说着便抬起头来,坦坦荡荡的:“金通判正是基于此,才以下而犯上。以下犯上者,官场忌讳。而今,姑苏官员几乎全部因他折损,他也因此闻名于天下。人人称道,却也人人唯恐避之不及。

  江南之事,终需有人去办。护其才,他便忠其事!而今,将他留在江南,他之处境,千难万难,可谓江南官场公敌。

  因而,儿臣斗胆,请您下嘉奖于金通判。唯有如此,才能护住他。若不然,儿臣只怕弹劾他的折子已然在送往京城的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