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1068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在宫内,低调、谦逊、不惹眼、自保为上,聪明人呀。

  而作为六王,从一点点的年纪就不闹腾,这要么十分的愚钝,老实木讷大人说什么便是什么,要么就是极其聪慧,知道好歹,懂得利弊。

  宫变那天晚上,太匆忙了,她几乎都忽略了那天晚上那对母子的情况。

  而今再去想,那少年纤瘦,跟着他母亲坐在皇后的身边。而那天晚上,皇后也很沉默,一切都听从太后的,听从三王妃和四王妃的安排,未曾发一言。那母子俩一样,毫无存在感。

  细细想来,那位老贵人打扮的老气横秋,但其实年岁并不大。而那少年……其实生的是极美的。

  他的生母是甄贵妃精选出来的美人,可想而知这样的美人只要父亲容貌中上,孩子一定跟丑无关。

  事实上,这少年便是纤瘦一些,但一身素衣朴素,乌发白面,倒是有些出尘之气。

  桐桐想再了解了解这个六王,第二日便带着木串珠子进宫去了。这木串是在药中煮过熏过的,带着些草木的香气,夏日佩戴少有蚊虫侵扰。

  她只带进宫,当礼物送给宫中诸人,“也得请太医瞧瞧,看看可合用。您知道的,金家种药草的,常年在山里,蚊虫多。倒是发现有些草木蚊虫不喜……”

  这里面甚至有给老贵人、六王,还有小公主和生了公主的小贵人的。

  太后挺高兴的,果然叫了太医来,太医说合用,人戴着醒脑,佩戴是极好的。

  皇后拿着便戴在手上了,将手上的檀木串退下来递给边上服侍的贾元春了。

  太后又着人给宫里其他人送去,皇后拉了桐桐挨着坐:“昨儿太医给你瞧了,说是身子康健。安民身子亦是无恙,圣人盼着你们子孙繁茂……”

  桐桐低声应着,小声的说着话。

  太后便问宫外事:“听闻最近宫外古董生意颇为红火,去当铺也当不出价?”

  “是!好些大人为了还债,将家里的字画古董拿去当铺,却不想这一典当,竟是有八成都是假的……一个当铺一天里,就见了八副皮日休的画……”

  桐桐说着便笑,“驸马在家跺脚顿足,说他这个御史正盯着呢,若是真的,人人都有罪责。可而今是假的,竟是二两银子也不值,他便也不知道该不该弹劾了。”

  话一落下,便都笑了。

  太后点着桐桐:“你又排揎安民,数你最促狭。”

  正说着呢,外面通报说六王来了。

  桐桐心里便有数了:怕是老贵妃和六王都听说了圣上提婚事的事,且应该对此婚事很热心。

  自己送了小物件,并也不是什么大事。叫人随便回个什么,致谢一下就可以了,并不是非得亲自来。

  但他亲自来了,也应该是想跟自己接触。

  因为四爷跟林如海有交情,谁都知道。若是林家要打听,找四爷和自己的概率更高。他想让自己对他有印象。

  然后桐桐就见到了进来的六王,还是很素朴,过了一个年,长高了一些,面容……细看的话,堪称是俊美。

  这跟贾宝玉的长相完全不一样,贾宝玉是面如满月的那种,这个则是面庞消瘦,极有棱角。眉目柔和清隽,却有出尘之资。

  要说谁更有美男子的潜质……桐桐还是觉得六王再长三五年,绝对是极其俊美的。

  只这个长相,桐桐觉得满足了为林妹妹择婿的一半要求。

  其他的嘛,还得再接触看看。

  人进来了,桐桐起身,跟对方相互见礼。

  少年有着独特的嗓音,语调却轻悠:“表姐安坐吧,又无外人。”

  说着,脸上带出一抹淡淡的笑意,恰如一抹暖阳透过云层撒下来,明媚和暖……

第1162章 红宇琼楼(104)二更

  四爷听着桐桐在那滔滔不绝的夸六王,得有一刻钟了吧,夸的话里九成九都是夸长相的。他对着棋谱落了一个棋子,细想依旧想不起这个六王到底有多俊美。

  “你不懂!那是一种耐看的俊美。”

  行!耐看,好看,看看就得了吧。

  “关键是这孩子有一点好,许是受他母亲的教导……这孩子身上带着一股子温柔气。”

  四爷:“……”只有女人才格外关注男人是不是温柔。这个东西因人而异嘛!再说了,只是看起来温柔,但性格是不是真温柔,你能知道?

  桐桐又对四爷摆手:“你不知道,这温柔跟温柔不一样!”都说宝玉待姐姐妹妹最是和气不过,可这种和气……就像是看见宝钗雪白的腕子会走神,想着这要是戴在林妹妹的手上就好了,这种的和气温柔,怎么说呢?

  这种呆呆痴痴的看着,都说这是呆,这是痴。

  就好比穿着裙子的姑娘,小腿露着,有人盯着那小腿露出痴呆相,啥感觉呢?

  再是没人教,四五岁的时候不知事,吃女子嘴上的胭脂,那确实是不懂事。可十几岁来了,还吃女子嘴上的胭脂……这是不懂事吗?

  若是不懂事,怎么不去吃那些大小姐嘴上的胭脂,只吃丫头婢女嘴上的呢?

  这证明他知道,这行为是不对!所以,这不是就有了选择吗?

  有些人的胭脂不能吃,可有些人嘴上的胭脂吃了没关系。

  这不是说他们家的孩子还小,自来有一股子呆和痴就能解释的吧?

  所以,这样的一种温柔,许是有男性本有本性,就是一种懵懂的最纯然的表现。证明男人生来就如此之外,他不觉得这是一种温柔。

  真正的温柔应该是什么都懂,自然也有男人本性里的东西,但他知道克制,发自内心的去尊重,且真正的有能力给予女子保护。

  桐桐就说:“名分属表姐弟,接触自是有避讳的。这个六王给我的感觉……很舒服!他温润不带攻击性。看人的眼神清且正。”说着,就过去挤四爷:“你帮我看看!再帮我看看其人……”

  四爷打着哈欠:“你真是能……”替古人,“操心!”人家有父母在,你这心操的,完全没有道理。

  桐桐扭脸看四爷:“许是受……”原著,“影响?我就是觉得真就跟我妹妹似得……”

  四爷顿了一下,将她往怀里揽了揽:“行!林妹妹谁不喜欢呢?这事我留意。”

  而今时过境迁了,六王也慢慢长大了,他不仅不笨,还十分的聪明。

  四爷隔了两天,第一次在御书房见到了六王。

  见了礼,皇上随手一指,四爷就去坐了。六王并没有中断刚才的话题,只继续道:“……那尤家最初的当家人早死了,只一个当家人嫁到了宁国府。还剩下个遗孀,带着的女儿倒也不是尤家的,本是那遗孀守寡二嫁带去尤家的。听说倒是投靠到宁国府了。

  内务府办差之人,乃是尤二。尤大在世管理皇庄田地,便已有贪腐之事。后尤大病重,不中用了,尤二卖其兄,从皇庄入内务府……”

  四爷:“……”所以,贾珍填房娶尤氏不是没缘由的。尤氏出身不显,但却离皇权近!所以,贾敬不是没为贾珍谋划,只是本不成才,多少谋划也不过枉然。

  而今这位六王借着外家的势,又瞧着时局平稳,老爷子好似是长寿之相,又眼看谈婚事了,他便要出来自立了。

  别处不敢扑腾,趁着要收拾四王八公的契机,去管内务府。

  然后偷偷摸摸的跟着三王和四王后面捡漏,这么一点的小兄弟,好歹还有些用处,贴哥哥贴近点,他就立住脚了。

  这可不是个笨蛋,相反,他极其聪明。

  是的!六王就是这么想的,林海看似位高权重,这样的岳家很体面,好像也很有势力。但其实并不是!林如海家的儿子还小,家里人丁不旺,位高是事实,权重也是事实,但势力不大,这不容易叫人忌惮。

  姻亲里还有什么?几代单传,竟然只有贾家这一门亲。这一家什么成色大家都知道,所以,这是很体面却一点也不会叫人多想的亲事。

  几番斟酌,都觉得除了林家再很难碰到各方面这么契合的了。

  他和母亲都叫人打听了,只知道公主跟这位姑娘差着年岁,但两人却交往甚多。据说公主极疼这个姑娘,颇多照顾。

  这位表姐是何等人,经过两次大事那是看的很清楚的。尤其是那天晚上,亲眼目睹,遇事当真是聪明果决。

  可平时瞧着,其实表姐是个看起来是个极其清透的人。

  都说人以群分,便是两人性情迥异,但总是有些相似的地方。最起码,这林家的姑娘品行一定上佳。

  只这一点,就足够的。其他的反倒是次要的。

  因此,斟酌再三,他还是来了。坐在父皇的面前,说从舅父那里得来的消息,不疾不徐的说着。

  皇上抬眼看了这个儿子一眼:“你们呐……”没有一个是真拙!挺好。

  “那你……监理内务府吧。”

  六王忙起身,跪下郑重谢恩,竟是带着些哽咽,还吸了吸鼻子:“儿臣谢恩。”

  皇上又说戴权:“六王府该修整了,另外……给支十万两开府银。”

  六王再谢恩,站起来,抬起袖子擦了擦眼泪。

  皇上看见那袖口略带磨损,又叫人赏赐了布料各种玩意,得有数十箱子。

  四爷不去看六王了,只一副不好盯着这个事的样子,专盯皇上的博古架。

  博古架那一盆玉雕的牡丹着实好,竟是出自同一块玉石,雕刻也是出自名家之手。

  等六王告辞出去了,四爷才说他的事。江南选官,他认为该清查举人功名是哪一年的,凡是甄家在江南那些年出身的举人想候实缺,都得谨慎。

  应该吏部再次进行考核,这件事唯有趁这个时机提出来,才能顺利执行下去。从临时的政策到长久的政策。

  折子递过去,皇上准了。

  然后四爷就告辞了,都走出去了,戴权又追出来,递给四爷一只匣子:“圣上让金大人带回去的,您拿着吧。”

  四爷假装不知道是什么,让带就带了。但看匣子大小,应该就是那个玉雕的牡丹吧。

  他回来就递给桐桐:“瞧!给你带什么好物回来了?”必是喜欢的。

  你最爱这种大红大绿的东西了,黄玉为盆,翠玉为叶,红玉为牡丹,黄玉与白玉为蕊,再难遇到一块玉石能这么好的布局,刚好就能雕刻出一盘牡丹的。

  桐桐不知道是什么,抬手便打开了。里面放了一只大红的芍药,她取出来攒在头上,转到屏风后面去给正洗漱的四爷看:“从哪摘的芍药,品相不错!摘了可惜了。”

  说着,凑过去:“好看吗?”

  四爷看了她一眼:“什么芍药?”然后看着她头上的芍药,这玩意在御书房见过,开的正好,临窗放着。

  他手还湿着呢,就跑出来看那匣子,就见匣子里还放了一块奇石,还有一片掉在匣子里的芍药花瓣。

  “嘿!”四爷将那石头拿起来,拿着匣子打量:“就这个?”

  桐桐追出去:“谁送你的?是不是拿错了?”

  四爷放下匣子,摆弄那石头:“……”哪里是拿错了?分明就是没舍得给我。

  桐桐接了他手里的石头:“这石头是宝贝?”

  四爷:“……”对,“宝贝!”

  “哦?”难道我竟是弄错了?她再看这石头,“也不是玉石原石?”就是上面有个白色的图案,自然形成的,“我瞧着这像是一头猪。”

  四爷:“……”你真会想,怎么会是猪呢?“这是夔!《山海经》上说它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这就是夔!”

  桐桐:“……”《山海经》上的?就凭这石头上形成的全靠联想的一副’画‘,这么笃定这是’夔‘?

  其一,你没见过夔,夔是不是有过尚且不得而知;第二,这画本就是靠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