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1104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他递过来给林耀军:“把钱看好。”

  林耀军:“……”我还信不过您吗?

  桐桐:“……”她直接上手在手里盘点了,信任是信任,钱是钱,数清交过手省的出什么问题说不清。

  两千五没毛病,有一张比较破,但不影响使用,回头去银行兑换也不算是折损。那就可以了!

  她往身上一装:“好了!两千五,刚好。”

  林耀军:“……”

  老钟这才递了笔:“来!签字。”

  两边一签字,这事就了了。

  那家带着孩子一边打一边踹的从派出所出去了,林耀军没急着走,问老钟还有什么更新的消息没有。

  老钟摇头:“没有!没有符合果果情况的。”说着,就又问:“这次去的甘南,什么情况?”

  “……那孩子说是十四,但瞧着不像是十四岁,看着都有十六七了。”肯定是户口跟本人对不上,“长的……是有些相似的地方……但我假装收洋芋蛋蛋上门,看那孩子的手了,手指……跟果果不一样。”

  桐桐心里点头,这是认不错的。熟悉的人看手脚都能分辨出是不是对方。况且,林耀军的小拇指微微弯曲,有一定概率会遗传到下一代。

  父母对孩子的小手、小脚丫关注程度高,当然会印象深刻。

  林耀军十分笃定:“我闺女手指是直的,我儿子不是,他手指随我。”他伸出了手,小拇指是有些弯曲,不太明显。

  这种不能作为判断的标准,因为外伤也可能导致弯曲,也怕孩子长着长着手指又直了。而见了之后再用这个做参考,那一定是手的细节没有任何相似的地方。

  老钟叹气,看着林耀军沉吟了半晌才说:“倒是有一例找到了。那一家比较特殊,是双胞胎。被拐走一个,两孩子长大之后有点差别,但相似度在九成以上。靠这个,找到的。”

  林耀军就说:“爹妈就是死了,也能闭眼了。”

  “是!孩子挺好的,买家对孩子也不错。找回来之后,也认了。但是呢……丢孩子这家呢,是郊县的。日子本来就不好过,再加上这些人也找孩子,日子肯定是更难了。”

  是啊!这种难咱也知道。

  “但买家在城里做生意,这几年做生意都挣钱,手里几套房,还有上铺……”

  老钟说到这里,没再继续说。

  林耀军在边上抽烟,一根接着一根。

  桐桐将视线转到外面,看着逐渐阴沉下来的天。这其实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本来情感上就很难再取代,若是经济悬殊很大,这种选择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孩子是有一定的概率找到,但找到跟找回来,这不一样。

  林耀军说:“咋能没想过呢?想过!啥情况都想过……就是只想知道他活着,活的好好的,能看一眼,知道人在哪……都知道!”

  老钟拍了拍林耀军的肩膀:“那……”该说什么呢?“有啥新情况,我马上通知你。你的手机二十四小时开着机,肯定误不了。”

  “行!”林耀军起身,说闺女:“走!回去吧!你妈还等着呢。”

  一路都是沉默的!

  繁华的街道,车流人流中穿梭,竟是一切都不入眼。

  张舒看着天,又看看准备了一半的食材,皱眉看着这老天。下雨……得出摊呀!要不然这食材就糟践了。

  父女俩回来的时候,她一边切着香菜末,一边问:“赔了几百?”

  桐桐将钱递过去:“两千五。”

  张舒的刀停下来,在围裙上擦了擦手,这才接了过去,数了一遍,真就两千五。

  拿着这个钱,张舒从兜里取了一张五十的,递给桐桐:“把伞拿上,去巷子口买几袋盐,今晚上的盐都不够了。”

  床底下还有一箱子盐,怎么就不够了?

  这是要打发了自己,他们自己说私房话吧。

  桐桐接了钱,拿了伞,出去了。

  张舒把钱塞到裤兜了,这才继续忙着去了。良久才说:“……买车去找……能不能缓上一两个月。”

  “怎么了?”

  “桐桐要开学。”张舒说着,便又放下刀,去桐桐的枕头底下取报纸,上面是关于助学贷款的。

  报道上说,助学贷款计划在今年年底开始施行。

  也就是说,而今还没有助学贷款。

  张舒问:“这几年,咱也借了不少了。便是张口,人家也借,可能借来多少,你心里有数?”

  林耀军帮着收拾出摊的车子,也把上面的油污给刷洗刷洗,没言语。

  “要是凑不够学费,耽搁桐桐上学怎么办?”

  林耀军:“……”

  “上大学不比在咱们跟前。生活费三五十,一周一给,不够的她奶奶多少能贴补些。住在她叔家,她叔她婶也贴补了,咱心里知道。”孩子上学的笔、本子,一批发就那么些,再少也是钱呀。

  林耀军’嗯‘了一声,表示在听着。

  “这以后……生活费给不足,耽搁学业怎么办?再要是万一……女孩子走歪了路怎么办?”张舒说着,声音都颤了起来,“为了那个,耽搁了这个……”也不成呀!

  林耀军的鼻子一酸,手心手背都是肉,分什么薄厚,不都疼吗?

  他蹲下挠头:“不走!先紧着桐桐……”

  雨骤然而下,水滴顺着散往下淌。风刮着,伞都吹的反了过去。桐桐倒着走,还是被淋湿了半身。

  这般疾风骤雨,出摊也没生意吧。

  张舒看着泡好的米线:今天不吃,明天就坏了。

  鉴于此,准备好的肉沫,这会子也不想炒辣酱了。

  桐桐瞧了一眼,自己上手去炒了:“这么大的雨,都懒的出去吃了。咱要个本钱就算了,比自家做饭划算。”

  辣酱炒的特别的香,房东出来:“今儿这个味儿不一样。”

  桐桐舀了一勺子:“万阿姨,拿碗来……”

  “这咋好意思?”

  “不吃就都糟蹋了。”桐桐说着,自己去房东的厨房拿了碗,给盛了多半碗:“您等一下,我妈这还煮着米线呢。”

  万阿姨瞧了一眼,还有这么些呢?

  她把伞一拿,在巷子里挨家挨户的喊:“……米线,没吃饭的……这里有米线。”租户那么多,卖点是点。

  桐桐在门口嚷:“一块一碗,给送到门上。”

  马上就有楼上的拉开窗户:“三碗!麻辣的!”

  “要饼子不要,我去跟大家捎带的买饼子。”

  “馒头就行!”

  行!你就馒头。

  桐桐喊着林耀军:“您穿着女衣帮着买馒头,跑个腿……我上下楼跑……我腿脚利索。”

  真就是一个人拎着米线,在巷子里跑着送。

  对门的一个婶子问说:“你家的米线辣酱好吃。”

  “好辣酱呀!有。”桐桐就说,“两块钱一勺,要的话我给你捎带上来。那东西主要是油和肉,有点贵。”

  但辣酱嘛,还能当饭吃。夹着馒头就是一顿饭,省事。

  “那再上来给我捎带两块钱的。”

  成!桐桐估摸了一下,一勺能挣五毛钱。一碗米线是挣不了五毛的,三四毛是极限了。

  每次送,她都刻意的问人家:“辣酱怎么样?味儿淡不淡?”

  “刚好!你家的辣酱好吃。”

  “是吧!两块一勺,想吃了就来。”

  “那捎带一勺吧!”

  “要的多,晚上九点以后给您送来成不?”

  成啊!又不是这顿饭吃。

  所以,张舒就听自家闺女说:“钱我都收了……”桐桐把钱递过去,“一百二六块。”按照成本计算,能赚四分之一,“也就是三十一块五。”

  张舒接了钱,“只要辣酱?”

  “只要辣酱!”桐桐说着,声音就小了:“我一会子去里面调味……”叫人觉得神秘就行了,“得叫我爸再去超市买一次肉,要肥多瘦少的……”

  成!马上去。

  送完都十点半都多了,但没有比以往少赚。

  其实可以在城中村租个临街的小铺子,店面可以很小,暂时就专门卖这个辣酱就行了,人也不是很累。卖不了放在冰柜里冻着,也坏不了。回头一热,并不影响口感。或是真空一抽,没一点问题。

  这种的……唯一的缺陷就是,不适合在火车站卖。

  张舒沉吟了起来,她不想离开火车站:“……果果……那时候都六岁了,他不是两三岁的孩子,不记得啥了。六岁……他知道家是哪里的,也知道在火车站……他长大了,要是找回来……一定会在火车站找的……”

第1199章 归途漫漫(6)三更

  不想离开火车站,也行呀!不离开有不离开的办法。

  转天桐桐就去买了锅盔,一个锅盔能切八片。将锅盔切开,给里面夹满辣酱。每一个都用塑料袋子给装起来绑好,不叫油渗透出来。

  一个大的塑料袋子里可以放两块饼子,几张纸巾,一瓶矿泉水。为了怕撒了,多套一层。这不就是个路途套餐么?想了想,又去打印店,把寻人启事作成小纸片。正面是店名,后面印上寻人启示!因为没钱,就是普通的那种纸张。

  张舒就那么看着桐桐在那里折腾,弄了好几泡沫箱子。

  出摊的时候,自家两口子在摊子上卖,这孩子一个人拎个箱子,在入站口那里叫卖:“旅途套餐,五块一份,油香管饱。有饭有水,提供纸巾……”

  出门在外,上个厕所忘了带纸都是常事。

  五块钱嘛,比火车上的饭便宜多了。

  于是,这一趟车还都有很多人没进站呢,她准备的一百份就卖完了。

  事实上,不光挣的是辣酱的钱,饼子、水都是赚一点的。回头肯定有效仿的,但做生意嘛,对吧?当地人出差从这里走,顺手买一份,吃的好回来还会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