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木儿
桐桐看了看时间,扭头看老赵,人家护着他的设备,默默喝水,事不关己。
杨晓用衣角擦了眼镜片,又把眼镜给戴上,大踏步的往出走,看出来了,这位是有脾气没处发。
外面三十七度高温,车里热的跟个烤炉一样。
车在城里面跑是跑不起来的,也就没有风能吹进来。一瓶水灌进去,还是口干舌燥的。
桐桐看着前面就是路口,就又问了一句:“去哪?”咱也不知道人家的制作流程,也不知道以剩下的时间,到底能去哪不能去哪,因此,并不多话。
杨晓想了想就又道:“在附近找个学生补习班,采访一下接送学生的家长,看看补习办的安全设施到位不到位,消防各方面做的好不好……”
桐桐点头,想起路过的时候看到过的补习班招牌,打了方向盘就过去了,只两站路而已,这个补习班这个时间应该是在阴面,比较凉快,家长也愿意接受采访。
眼看都到了,桐桐看着去停车,结果杨晓的电话响了,是邵维:“在哪?什么素材?”
杨晓就说了,那边邵维又吼道:“杨晓,你出门带脑子了没有?安全措施的问题,消防的问题,这都是有相关部门主管的。你能不能先打个招呼,请人家协同完成这次采访。
你这猛的这么报道,不是给人添麻烦吗?懂不懂人情世故?就算是做新闻,你想做的有价值有意义,那也是请职能部门重视,这是目的!不是总憋着要去曝光谁!”
杨晓:“……”她只能问:“姐,今天再不交就来不及了。”
“这样……去孤儿院和敬老院,有人善心企业家在做慈善,你们开车过去,我从单位出发,尽快……”
杨晓:“……”孤儿院和敬老院在哪?远不远都不知道。
桐桐知道,马上就上路,避开车多的主要干道,好些路老赵都不知道:“……小林可以呀!路况这么熟悉。”
“还行!还行。”桐桐说着,越发不爱说话了。要么说,还是要实习接触呢,这里面有很多外行没有办法摸到的门槛。
行业里一定是有很多忌讳的,不入这个门真的是想不来的。
杨晓这样的实习生,怎么做都是错,太正常了。就像是这次的选题,但选无可选的时候,就选这种赞扬褒奖性质的,它的意义可能不在于收视率多高,而在于这样的正面宣扬之后,这些善心企业家会给这个栏目带来什么好处。
车子到的时候,邵维的车子已经到了。她妆容精致的从车上下来,拉着一张脸。
杨晓赶紧过去,递了话筒。
邵维只把车钥匙塞给杨晓,转身就走了。
杨晓从车上给拿了遮阳伞和水,又把钥匙塞给桐桐。
桐桐:“……”邵维并没有多等,车还在太阳下面呢。她上去给把车挪到阴凉的地方,这才下车,又去买了两箱子矿泉水,叫人家小卖部的人给送到车上。面包车上一箱,邵维车上一箱。
这种采访就没有看的必要了,她又买了些零食搁在小面包车上,今儿出来连午饭都没来得及吃。
这个职业……别人瞧着光鲜亮丽的,记者呢!其实内里啥样咱自己知道。
喝了水,借了人家的厕所用了用,那三人就出来了。
桐桐把车钥匙给邵维,又给把水拧开递过去,邵维借了,小口喝着,然后点着桐桐:“杨晓犯的这些错,你也记住。干这一行的,不是说不能曝光。
有良心的媒体人可以当,但是目的一定要搞清楚。发现情况,一定得通过有关部门……不要给自己捅娄子,也不要给节目组捅娄子,更不要给单位捅娄子,办事是要讲方式方法的……”
第1244章 归途漫漫(51)二更
跑了一天, 晚上桐桐说请客吧,邵维不去:“你们去吧!今儿那几个企业老总,跟人家说好了,也跟台长约上时间了……”说着, 拎着包就要走, 走到一半停下来看桐桐和杨晓, “不是不带你们, 小姑娘家家的,这种场合少去为好。”
桐桐伸手给把门打开,目送邵维离开。
这才问老赵:“赵叔,撸串,去吗?”
老赵摆摆手:“年纪大了, 这一天下来扛不住了,先回!你们去吧。”
杨晓看桐桐:“我请吧!”今天喝了人家小孩买的水, 吃了人家给买的零食和冷饮。
别抢谁请了, 先去吃饭, 真饿了。
坐下先叫上一盘烤包子, 垫上肚子了再慢慢吃。
桐桐问能喝点吗?
能!
“那就来点啤的。”
半杯冰镇的啤酒下去,杨晓才说:“真的!能不干这一行, 就别干这一行, 这一行没有看上去的那么……光鲜亮丽。一天天的跑外面, 啥天气都得出门。越是天气不好, 越是事故多发新闻多……
钱呢?少的可怜。混到邵姐这个份上,加上置装费、化妆费, 各种补贴, 还算是过得去, 勉强算是工薪阶层的高收入——而已!”
桐桐剥着毛豆:“你咋还想干这一行?”
“副台长是我堂姑父, 要不然,哪里轮得到我来实习?我是学中文的,现在自考新闻专业……”
桐桐:“……”这孩子太老实,怎么什么话都往出倒呢?我还没问呢,你先把底亮给我。
其实不难猜出来,这姑娘本身家境并不算是好的。这一身的行头加起来不足二百块钱,用的手机跟林耀军用的那种有的一拼,就是二手市场上买的,外观磨秃噜皮的那种。
那这进来实习,只能是家里的亲戚在台里,给安排进来的。
“那你租房?”
“嗯!就在单位附近,跟台里其他组的同事一块合租,六个人住三居室,还行!你呢?住的远吗?”
“不远,公交半个小时就到。”
那是不远。
吃着喝着,听了一肚子八卦。像是老赵马上就到退休的年龄了,说不定五十五就要退了,现在就是混日子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那种人;像是邵维,据说她老公是省台的哪个领导,比她大十多岁那种。
说‘小刚说事’的小刚,电视上看着很和气,其实很傲气。
“你见了他躲着些,这个人最爱占便宜,在领导那里很有面子,但是女同事都不大喜欢,私下爱说荤段子……”
又说‘有事找王姐’的王姐,观众以为王姐是个热心人,可其实呢:“冷的很!凡人不理。正往省台活动呢,说万一调动不了,她就辞职,省台特聘……王姐要是走了,咱们这栏目就塌了一半……”
“邵姐的能力不差呀!”
“邵姐兴趣不在新闻上,她会维系关系,有人脉关系,说不定承包了哪个台哪个节目的广告招商也不一定,可挣钱了。”
最后还是桐桐把钱掏了,两人抢着付钱,桐桐看见对方的钱包里拢共也不到二百块钱,实习也没有工资,肯定是家里还补贴她呢。
她手脚麻利,点的钱数刚好:“不用找钱——好了——付过了——下次——”
正客套呢,电话响了,家里问怎么还没回家。
两人分开,桐桐坐公交回,到小区门口一下车,看见果果蹲在门口的冷饮摊子边上,手里拿着个冰棒嗦着,看着来往的车辆。
一看见自己下车来,一下子就站起来,跟守着冰柜的大爷摆手:“我姐回来了!”
桐桐就笑,说果果:“有蚊子,你蹲在外面干啥?”
果果抱怨:“咋这么晚?都八点半了。”
桐桐拉他的手,然后去冷饮摊子上:“有小奶糕没有?拿一箱。”
大爷一边取一边说:“这小子在这里蹲了大半个小时了”
果果不好意思:“就是出来透口气!”然后跟大爷说:“要香草味的。”
两人拎着小奶糕往回走,结果一进小区,就看见林耀军在门房大爷这里观棋,桐桐:“……”怕果果丢了,又不远不近的看着。
这会子还假装没看见两人,桐桐喊他了,他才回过头来:“回来了?那先回吧!你俩先回,我看完就回来了。”
行!那你看着吧。
果果一路问:“有没有人欺负你?”乔慧她们都说,到新单位上难适应,里面的人都不爱搭理人,不管说啥都是爱搭不理的。
桐桐:“……”这孩子其实挺细腻的!她就细细的说,今儿在单位上的事,到家里了,跟张舒搭了两句话,就又继续给两人说。
甚至连跟谁吃饭,吃了什么,花了多少钱,抢着结账的事都说了。
“邵维骂人厉害,但是还是肯教的!她出门应酬不会拉我们去,也警告我们少出去应酬……人还挺好的……”
张舒和回来后默默听着的林耀军都放心了,他们以为是桐桐的老师帮着安排的假期实习,还商量着等开学的时候给老师带点什么特产过去。
第二天桐桐照常上班,邵维真借来了小型设备,“会用吗?”
杨晓不会,也没见过。
桐桐拿过来熟练的摆弄着:“可以!设备很好。”
邵维看桐桐:“既然如此,那你跟我一组,来做这个摄影记者。”
可以!
邵维又打量杨晓:“你跟老赵一组,照常工作。”说着,又拽杨晓的衣裳,看杨晓那乱糟糟的头发:“记者未必得好看,但至少得利索。你去卫生间,把头发扎起来,留海梳上去。要出境,你这衣服好歹讲究一下……”
说着,就去她的衣柜里,取了一套出来:“还没上身,你穿吧。”
是一件无袖白色衬衫,一条黑色的七分裤,配平底皮鞋可以,配运动鞋也可以。
衣裳一换,看起来是利索许多。
“你长的太寡淡了,出境前一定得补妆,眉眼得突出,口红不许浓,但得有,这样才能区别你跟路人……”
杨晓:“……”我长的不好看,我知道。瞧这话说的!
要出门了,邵维才又说:“回头把眼镜也换了,要么无框,要么细框……”戴的那是什么玩意,显得人木呆呆的。
杨晓:“……好!晚上就去换。”
邵维这才拎了包,看了桐桐一眼,没挑出毛病来,这才道:“晚上会回家很晚,跟家里都说好了吗?时间在夜里十二点,最好是能有个人来台里接你。”
桐桐‘哦’了一声,就马上摸出电话,四爷应该准备登机了,下午就能到。所以,晚上应该是有时间的,她把电话打过去:“晚上十二点,你来接我。”
“好!你注意安全。”
桐桐把电话挂了,然后给家里打电话:“果果,跟爸妈说一声,我有采访任务,十二点半以前到家。”
“啊?这么晚?我和爸爸去接你。”骑摩托车很方便的。
“不用……”
“那不行……”
“你尹镇哥正在机场,他下午就到了。”
哦!那没事了:“我跟爸妈说你们单位的车送?”替你们瞒着?
桐桐笑了:“都行!”
那还是瞒着吧。
挂了电话,桐桐看邵维:“说好了!”
上一篇:穿越古代被迫成为联姻工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