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1297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第1425章 世俗烟火(94)一更

  自行车票?

  桐桐把信打开, 里面掉出一张自行车票来。

  这是金寿的信,自从金寿结婚之后,再没有他的亲笔信了。语气是他的语气, 但是执笔的是枝芳。

  在信上说了他们的近况,枝芳在实验室,而他一半时间会去试验站, 今年开始抗棉铃虫的研究, 一切都按部就班。又说了生活上的事,比如科研人员有补贴, 实验室有试验补贴,去试验站有野外工作补贴, 虽无结余, 但足以温饱。

  叫家里不用操心他们,也不要给他们寄粮食,留着自用便好!若是有困难, 他们会主动给家里提的。若是不提, 就是暂时不需要。

  而后又说自行车票, 有车可减轻赶路的辛苦, 他们认为应该有一辆。学起来并不难,应该可用。

  落款是金寿、乔枝芳。

  桐桐将信收起来, 把准备好的羊皮褥子打包好,回头给寄去。金寿既然去试验站, 那向来乔教授也常在试验站。做农业实验的地方, 住宿环境跟农村没区别。这羊皮褥子出门带着, 冬天保暖隔寒。

  才给这个儿子寄走了信和包裹, 回头金福的信也到了。

  信也不是金福写的, 满纸张的拼音, 是长缨写来的。应该是在父母的注视下写来的,涂涂改改,橡皮擦了许多,但完全的写了一封信来。

  没什么事,就是写信问家里好,告知一声他们都好就完了。

  金禄现在几乎不写信,他打的是公务电话。今年一开年,他被调到省粮食局,给领导做秘书去了。全省的粮食统购统销,他们就是主管部门。

  四爷在会议室接的就是金禄的电话,那边的声音不高,说话声音也快:“……农场若是能自给,还是得自给。开了几次会,今年的粮食情况依旧不容乐观。大部分地方旱灾继续,极个别的地方出现了缓解,可专家也提醒,大旱之后得防大涝……”

  “嗯!”四爷打断了他说话,“知道!饿怕了,都不敢冒险种植其他。”红薯苗子已经育好了,“你认真工作,家里不用操心。”

  “好!您跟我妈说,我们都挺好的!过几天领导可能下去调研春耕的情况,如果时间允许,我会回家。”

  “知道了!”

  说了几句话,把电话挂了。

  褚卫东点着其他人:“听见了吗?今年的粮食形势不容乐观。”说完就跟四爷夸:“金禄这小子行啊!”

  四爷摆摆手,论起钻营,金禄是一把好手。会说话,有眼色,自然是有人喜欢。通世故,会办事,必然是好用的。

  所以,放在身边用一用。而这自来就是一条极好的晋升途径。

  粮食统购统销,像是省内的粮票,他们单位就负责发行。粮站、棉站这些都属于他们单位直属的辖下单位。

  这么一个系统,他在省系统的一把手身边做秘书,这怎么可能没用呢?

  大家都去粮站买配额粮,八点上班,金喜一般会在七点五十左右到,然后去后面买。配额这个东西,主粮肯定是能搭配一些的,只是很多人拿着粮本也买不到。金喜拿着两家的两本,能买到小米和苞米面。

  金喜胆小,专门打电话隐晦的问:“……要紧吗?”别为了这个耽搁你的前程。

  那边大声说话:“……大踏步的错误不能犯,但也不要谨小慎微。凡是掌握一个度就好!大家都是为了吃饱饭的,都一样!都一样!不要过度紧张。”

  金喜:“……”这肯定是身边有同事,话不好明白的讲。但大概意思也懂了:只要不过分,这都不叫事!因为大家都这样,咱并没有比谁特殊。工作是为了一家子吃饱饭的,要不然工作的意思是啥?

  这话说的,金喜没法再言语:“那我挂了。”

  那边‘嗯’了一声也挂了电话!

  金喜腹诽他二哥:别人是真进步,我二哥是假进步;别人是真积极,我二哥是假积极。属于投机派!

  心里腹诽的不要不要的,却把家里的主粮拿了一些,找他两个大舅子,“再有‘意外病死’的羊,给我留半只。”

  张家也知道,这是给省城送的!

  正是春耕的时节,金喜弄到一只羊腿,还不敢叫人知道,坐火车都怕被盯上。跟小海两个人,借了马车,连夜的给送到省城。

  半夜被敲门,金禄一开门就看见姐夫跟小四,然后看见筐子里的羊腿。

  “天慢慢暖和了,不能放。”金喜递过去,“要送人就抓紧。”

  放了一条羊腿,给孩子捎带的奶粉。

  润叶披着衣服起来,一看就‘哎哟’了一声,“姐夫,小喜,进来,我这就做饭。”

  “二嫂,别忙了!姐夫下半晌还要上班,我们得马上走。”

  润叶从柜子里取了洋碱、洗衣粉、润面油、牙刷牙膏、毛巾,乱七八糟的啥东西都有,塞到篮子里给放到车上,又给灌了水,拿了几个红薯面窝窝头,“都是残次品,能用,回去分分。”

  行!拿了。

  等人走了,金禄看了润叶两眼:“这次倒是大方起来了。”

  润叶端详羊腿:“你的面子换来的……这么大的羊腿,等闲可弄不到。”然后指了一块,“从这里片半斤肉下来,看不出来吧。”

  “干啥?”馋了?

  谁不馋?润叶看了看炕上的姑娘:“前儿大嫂跟人干仗了。”

  为啥?

  “他家隔壁有人在沪市,寄了肉干,孩子拿着舔的吃。你姑娘嘴馋,问人家吃的是啥。那孩子没说了,孩子妈回来了,说了些难听话。大嫂没说到底是啥难听话,可她那脾气都没忍住跟对方干仗了,那说的得多难听。”

  金禄:“不能去大哥家!”想把那邻居比下去,那倒是大可不必,容易惹事,“咱弄些肉,上老三家包饺子去。”

  老三家吃点啥好的都没人奇怪,他老丈人补贴高,有特殊津贴。

  润叶:“……”行吧!

  半夜三更的,两人取着刀,从羊腿上削了一斤左右的肉下来,这熬汤还成,能喝羊汤吃饼子。

  金禄收拾好,半夜扛着羊腿就走,天亮之前给领导送到家里,不能叫人瞧见了。

  桐桐和四爷压根就不知道金喜往省城去了,直到回来看见这么些东西了,两人才知道的。

  “你们可真能折腾。”桐桐一样一样看,这必是县里百货公司库房里的东西。他们想领好点的粮食,就找关系找到润叶。润叶当然用的是金禄的关系!属于交换来的好处。

  洋碱是那种被蹭掉角,被摔成几块的。牙膏又蹭掉图案的,毛巾的花色印重叠的……多多少少都有些瑕疵,还真就残次品。

  分了分家用是够的!

  总之,今年春天依旧是年景不成。农场栽的全部是红薯,可红薯苗才成活,已经有人开始摘红薯叶吃了,可见饿到了什么程度。

  农场的保卫科,不得不日夜巡逻,绝对不能损失一棵苗。

  结果饶是这种情况下,这天晚上也出事了,有人朝饲养场扔炮仗,试图惊了羊群。

  半夜三更的,大门被拍向。桐桐一个激灵,就听到外面喊:“林大姐——林大姐——养殖场出事了——”

  桐桐双脚蹬进裤子就蹦下炕,抓了衣服一边穿一边往出跑,跟外面的人说话:“……出啥事了?”

  打开门,远远听见鞭炮声。她都没看是谁叫的她,撒丫子就跑。

  这个速度,后面的人压根就追不上。

  桐桐不怕惊了牛羊,她怕火星子起来烧了做饲料的干草。

  幸而值班的钱嫂子几个人当机立断的处理,见冒了火星子,就把干草挑出来直接放到了饮水渠里,确实引燃了,但戒备了,没有引起大火。

  而羊群牛群受惊了,但没跑出来。因为用的是半地下圏,出口狭小,又用木栅栏拦了好几道,能跑哪里去?

  桐桐叫人盯着,带着几个小伙子就去外面逮人:“……第一,这不是咱们内部的人干的,不了解的咱们的情况;第二,必然跑不了,周围庄稼地都只是苗,人站在里面藏不了,所以,必然跑到河沟方向了。”

  果然,撵到河沟,找到了藏在一块大树根后面的三个人。

  手电筒一照,桐桐的脑子里就闪过一副画面:火车上,靠着车厢坐着的几个男人。

  这是从那时候就盯上了,一直苦于没办法。而后就想了这么个招儿,想把羊群惊了,这一跑,他们就有机会得手。

  这办法真是叫人一言难尽!怎么不想想,饿的能要人命的时候,我的牛羊都没丢,啥愿意呢?饿得很了,不想吃吗?

  想吃的人多了,却没人敢打主意,为啥?

  防备的严实,风险太大。

  你一个外来的,敢这么打主意……也是胆大了。

  人先扣住,派人去县里报警。

  王友亲自来处理的,了解了情况,这就能把人带走了。这没有什么可狡辩的,人赃俱获了。

  但对方不承认这是想偷羊,只说:就是跟农场的职工有矛盾,故意吓唬对方的,是恶作剧。

  王友一拍桌子:“跟哪个职工有矛盾?有什么矛盾?吓唬对方跟破坏养殖场的正常生产有什么直接关系?”

  “苏大民!我们跟苏大民有矛盾,他是工人代表,扔鞭炮就是吓唬他,他要是清高,我们就能……”

  “就什么!”

  对方不说话了,反正只承认个人恩怨,坚决不认刻意蓄谋。

  王友再次来调查,苏大民当着领导的面委屈的跟啥似得:“……我不认识这几个人,连叫啥都不知道!上次进城的时候,看见他们几个蹲在公厕门口,好些女同志就不敢过去上厕所,我就过去说了几句,请街道办的大妈管了管……”就这点事。

  桐桐:“……”苏大民这人好管事,走到哪里都要出头管事,所以,是非老是围着他打转。他遇到的还真都是无妄之灾!

第1426章 世俗烟火(96)二更

  桐桐看向苏大民, 当年那个小伙子变的胡子拉碴的,站在四爷身后的位置,感觉都比四爷看上去年龄大。

  结婚了, 有了孩子,这两年又吃不饱,瘦的颧骨高耸, 更显的狼狈。

  现在不同以前了, 在大锅饭的前期,苏大民的名声很好, 工人都拥护。后期,大家就不信任了。这种信任一旦崩塌, 就很难建立起来。

  工人们都在传, 说是伙食队的谁谁谁偷着往家里拿了什么,谁谁谁又拿集体的粮食走了哪里哪里的人情等等,这种事真的有, 但是谁相信你苏大民对此真的不知道?在大家的心里, 他们就是一伙的。

  当然了, 当时那么想, 过后也知道可能冤枉苏大民了。但是,你没有那个能力, 却管了那么大的事,总归还是你的不好。

  于是, 面上拥护苏大民, 但凡跟厂领导沟通、反应问题, 就都找苏大民。可背后呢?不想出头, 不好出头的人都会说:“找那个苏大傻去。”

  桐桐就问:“大民, 你告诉对方你是谁了?”知道一个人的单位很简单, 像是工服,像是背着的水壶、帆布包,这都可能是奖品,上面都有单位的标识。认出单位很简单,可这姓名,对方咋知道的?

  “我叫他们让,他们不让,说我多管闲事!我叫街道办,请他们来处理!街道办的小刘我认识,县上的表彰大会,他们单位的先进分子是小刘,我们一起领过奖!我俩一起去处理这个事,对方不服,我就说了,‘我是农场的苏大民,还没有说过我不公道’……”差不多就是类似的话,“跟对方辩了几句。”

  在坐的面面相觑,这事怎么说呢?

  苏大民说:“邪不压正!我不怕他们。”

  邪不压正这个话是对的!事实上,对方的供词也不能影响什么。别管他们的目的是什么,这个行为都是触犯底线的。

  王友也是想把事情的原委弄清楚,弄清楚了,也就行了。

  按照现在的法律,主犯二十年无期,从犯也得七八年成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