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1333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鲁立抱着个小子,是她跟孙平生的老二,还不到一岁。连生了两个小子,刘南生又常不在家,美美跟着姥姥、姥爷,两家中间就夹着个自家,相互都能照看。所以,两口子过的很和顺。

  刘南生也不急着管孙子,反正高迪退休了,在家闲着呢,孩子都归高迪管。她跟桐桐说:“不是我不想看,我就想着,孩子都给姥姥带,美美能跟两个弟弟亲近。不要弄的孩子像个外人一样。跟我亲近不亲近的,这没啥?我能活几年。只要跟弟弟亲,对孙平就远不了!这才能真的成一家人。”

  那还有啥说的?桐桐做中间人,把话给高迪一露,这才是两好真的合了一好。高迪带孩子,鲁正儒的专家待遇工资高,补贴高,这些都花到哪去了?还不是全花在三个孩子身上了?

  两人劳心劳力,贴上工资,可还是感激刘南生,于是,对孙平那真是好。

  晚些的时候,小如来了。

  她现在管着后勤厨房,几乎不亲自下厨了。结果进来一看,她的心都差点跳出来,自家爸扶着梯子,自家妈站那么高,去取吊在上面的东西。

  你说这俩老头老太太的,这是要吓死谁?要是摔了可怎么办?

  开颜不在,可对面就住的是金喜,连竞天都十来岁了,整天淘的上房揭瓦,爬树钻沟的,叫孩子上去也行呀!非自己上去。

  她还不敢喊,等自家妈稳当的下来了,她才跳脚:“啥要紧的东西非得自己上去?您是藏着金条怕丢了?还是藏着银元不敢叫谁知道?”

  说着,就站在院子里喊金喜:“你干啥呢?住在跟前叫爸妈爬高沿低的。”

  四爷看桐桐:“……”窜呗!我说算了,你非上去!再窜一个呗!早说了,你就是只猴,也是只老猴了。小猴崽子没一个敢叫你上去的。

  金喜和小蝉吓坏了,大姐责备他们都不敢辩解,先看老爹老娘咋样。

  桐桐:“……”不窜了!我以后半夜自己爬。真是的!人一老,啥自由都没有。他们开始跟管孩子一样管他们。

  稍微吃的辣一点,小如就没收了:“伤胃。”年轻的时候都不贪嘴,咋上了年纪了,这么贪嘴呢?

  桐桐直砸吧嘴,有没有可能现在的饮食丰富起来了,我就想吃这一口了呢?

  但没收了之后,第二天弄了牛肉回来,“妈,这是在单位上冻好,给你切的羊肉卷,今儿给你弄点酸汤肥牛,成吗?”辣都有个限度,你那个太辣了。

  桐桐从善如流,这个也确实可以!也想吃了。

  她和四爷没把这个事当事,但是小如还是给京城和隔壁县打了电话,这个事得管,不管着他们可放纵了。

  他们相互之间商量,最后牡丹就说:“开颜和霜天开学就来上学……”

  “孩子放假住我单位上的房子。”小意分的是三居室的房子,足够老家来人住。父母一间,剩下的男一间女一间,怎么都够住的。开颜和霜天都是大姑娘了,周末住军医院的家属院,安全又放心。

  牡丹就不争抢这个了,只说:“要是老四和小蝉愿意,我想把竞天的户口挪到我跟你大哥名下,把孩子接来上学。”

  金福:“……”并没有跟我商量。但人家要接的是自己的亲侄子,说什么?

  “竞天不小了,孩子上学,回来吃个饭,需要管啥?京城的教学条件就是更好……”说着又低声说,“录取率也高。”跟单位上同事聊,咱也知道的多,“就说当年是我生的,身体不好,报给自家兄弟养着。现在想给孩子把孩子迁回来,能办!”

  单位上好几家,都给老家的侄子外甥的弄到京城了。

  “金喜和小蝉也能空出时间,照看爸妈!”

  枝芳就说:“那我俩的补贴高,孩子的开销我俩负责。”别说小蝉不乐意,只怕不要她管孩子,她能乐的蹦高。

  是的!才一说,小蝉就说:“这有啥要考虑的!过了年就送去。”大嫂说是她生的,那就是她生的,管大嫂叫妈都成!他大伯、三伯还有小姑都在京城,能亏了他?

  就是他没出息,都有人给他把路铺平,我可省了大心了!

第1468章 世俗烟火(138)二更

  四爷和桐桐看着金喜两口子:“我们不用照顾, 你们好好照看孩子……”

  “不要!”小蝉烦死自家这小子了,太淘气了:“我大嫂有耐心,给我大嫂送去吧!妈,您知道的, 这熊孩子太难管了。”

  一个孩子一个性子呀!他就是猴儿能怎么办?

  “所以, 给有耐心的人送去!”小蝉小声嘀咕:“一边是伺候您和我爸,一边是伺候他!您和我爸多好伺候的, 他多难伺候的!”

  “对!”金喜在边上笑, 牙豁子都亮出来了,“您跟我爸多可靠的!就凭您和我爸的身子骨, 我们照看的再精心点, 越是长寿, 我越是有靠!我一直能顺当的混到我退休,那就齐活了!儿子不一定靠的住,但爹妈一定靠的住, 这点轻重我俩还分不清楚吗?”

  四爷:“……”你倒是真会说实话。

  关键是这小子乐意呀,一听说大伯接他走,那乐疯了,跑出去跟小伙伴炫耀去了, 到现在都没回来呢。

  小蝉就说:“能学好就行, 就是考不上大学,不是还有他小姑父吗?回头他小姑父给送去当兵,看他小姑和小姑父想把他怎么办?”

  四爷:“……”这两口子, 憨精憨精的!给顾艇管, 那真能给管成京城一外戚小爷。这么些孩子, 就这小子有花花公子的架子, 有纨绔的潜力。

  这两口子一过年, 就把亲自送三个孩子去京城。

  桐桐说开颜:“路过的时候告诉你妈一声。”

  “嗳!”

  开颜给送到粮店,把早年买的小镜子递过去:“……我大伯和大伯娘在京城,我小姑也在……别担心我。”

  润叶:“……”不担心!自小养着的孩子,亲近。她叫孩子等等,自己去了卫生间。她不敢把钱和票留在家里,所以,在衣服的暗袋里缝着呢。现在取出来,塞到孩子的手里:“拿着。”

  开颜也收了:“我给你写信,地址会告诉你,你有急事就给我发电报。身边没有照顾,生病了要自己去医院……”

  “知道!你听话点,好好的!”

  嗯!

  润叶目送孩子跟金喜两口子走了,心里如何不是滋味难言。同事问说:“开颜大了!成大姑娘了。”

  她不敢说孩子考上大学了,她怕有人举报,再耽搁孩子的前程。因此只说,“去探亲的。”

  “还没对象吧?”

  “我耽搁孩子的前程了,她大伯娘给孩子找了对象……先去看看。”

  也是!那么漂亮一姑娘,也能找个差不多的对象。

  润叶:“……”她没再说话,自己去干活去了。到现在为止,金家得下一辈都不在本省,除了大姑子家得那俩当兵了之外,可都在京城了。

  他们真的挣脱了出去了!自此之后,再跟那个小村子没有关系了。

  七九年,润叶听说了一件事,加速了她的南下之行。

  因为这一年,北国复员了,却没有回来。顾艇和小意帮扶着北国在京城开了一个饭馆。这小子在部队考军校都没考上,要是非要提拔,也不是不行,在后勤干着吧。

  但是顾艇觉得大可不必,时代不一样了,真不用非干不擅长的东西。

  于是,跟小意商量,说想给孩子开个饭馆做安置。

  小意打电话,跟大姐商量这个事:“……你要是放心,就别管了,我看着办。”

  小如才不管了,你们离上面近,啥风声听不到呀?你们说行那就行,听你们的呗。

  小海有点迟疑,觉得哪怕回来,在司机班呆着,这不也是挺不错的工作吗?咋就开饭馆去了?

  小如直接镇压:“我家的孩子没有一个笨的!”

  我家也不是笨,学手艺不是都挺灵性吗?你没教厨艺,这不也都学会了。

  两口子是小争执,家里还是小如拿主意。

  结果馆子开了三个月,北国打电话:“妈,你跟我爸也停薪留职,来帮我吧!弄不过来了。”

  “都辞了咱吃啥?”

  “我今儿一天,你们知道我今儿赚了多少?”

  “多少?”

  “二百一!”

  “多少?”

  “二百一!”

  小如:“……”妈呀,顶我半年工资。

  她拿不了主意,回来找爸妈:“能辞吗?”

  四爷说:“能!就是有个万一,还有我跟你妈的工资和补贴,饿不着你。”

  小如:“……”还得你们养我呀?

  四爷就笑,起身还揉了揉小如的头:“去吧!顾艇就怕不能周全,有啥可顾虑的。”

  小如都四十大几的人了,还被父亲揉着头,“我要是走了……这拆拆洗洗的……”

  桐桐直接打断:“等你挣挣了钱了,给我和你爸请个小保姆。”

  “啧啧啧!”那么好的成分,咋还想剥削人了呢?

  小海舍不得工作,小如就说:“那你留家里守着,我给孩子帮忙去。”

  这跟当年的做法如出一辙,那咋办呢?走吧!真就是门一锁,包一拎,去京城投奔儿子去了。

  小海一走,关家就知道了,知道人家投奔京城去了。但具体去干啥,关家并不知道。在他们的见识里,就觉得肯定是人家那边有关系,把这两口子的工作都调动到京城去了。

  两个村子相隔才多远?那边知道了,这边村子不就知道了?

  背后嘀咕的也不嘀咕了,满村子的人都在说,金家这是又起来了。

  “金镇……都跟市长平起平坐了,这奶、肉,都归他管,说是拨款盖什么厂房,要按什么设备……说是不用人工挤奶了,气势大的很。进出都是专车,配着司机,牛气轰轰的。”

  “他婆娘呢?还养羊?”

  “啥养羊?她吃的是国家的补贴,国家高补贴给养老呢。你没见,那些年轻人来了,恭恭敬敬的,都叫‘林老’‘林老’,说是工资和待遇比省长的都高。”

  “啧啧啧!谁能想到呢?”

  “牡丹跟着金福,那是苦也受了,后福大!只一个娃,可把侄子侄女养的跟亲的一样,她的娃也不孤单,不单蹦没帮扶的。更别说娃们照顾她了,那只怕差不了。”

  “那得说,金家大房的家教是好。”

  王翠枝老了,现在没有斗他了,也没人指摘议论她了。

  她坐在门口晒太阳,听着大槐树下面,那些媳妇子一边洗衣服,一边说闲话。以前还常见孙子、孙媳妇,就是重孙子重孙女偶尔也能见。

  后来,好像就是一夜之间,说走了就走了,一飞就飞远了。

  这些人说,自家那大儿官比市长的还大,说那跟妖精一样撺掇我儿子的儿媳妇还有国家高补贴养老,她就:“……”嗳!我儿子当官,这是金家祖坟保佑!至于儿媳妇……可别羞她林家的先人了。

  要不是嫁到我们金家,嫁给我儿子,还不定在后妈手里过的啥日子呢。结果呢?听听这些人说啥?

  “人家金镇那小舅子……也是个啥专家,听说给咱们县修路,排在最前面,就是人家小舅子找人办的。”

  “他那个连襟退休了,以前官也不小……不过现在不管事吧?”

  “那人家的儿子又上来了……当时是金镇两口子把孩子弄到农场呆了几年……”

  王翠枝听的心里烦躁,金开和金泰都成了半老的庄稼汉子,他们的孩子也到了要说亲,要结婚的时候了,正愁出不起彩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