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木儿
他没耽搁,即刻便进宫了。母亲比之前更消瘦了,他忙近前:“阿母。”
窦皇后看着李建成,攥着儿子的手:“大郎——”
“阿母!”
“二郎有情义!你若待二郎厚重,二郎便生不了别的心思!儿啊,莫要被臣下左右,他们不希望你信重二郎,盖因二郎强硬,不肯受他们摆布。此时,你与二郎若一心,此不仅是李唐之福,是我跟你父亲的福气,更是你们兄弟姐妹,是李氏子孙后代的福气!”
李建成:“……”阿母这话,与魏征说的安抚之策是一样的。
他点头:“儿子知道了!儿子心里有数,儿子能辨别何为善何为恶!”他说着,就宽母亲的心:“儿子与二郎三郎乃一母同袍之手足,如何能忍心害二郎?不仅是二郎,对三郎又何尝不是如此。朝堂上纷纷扰扰,儿子细想来,实不该!您放心,儿定然与二郎、三郎好好相处,必不至于兄弟阋墙,伤父母之心。”
窦夫人心里一松,“你这般说,阿母便放心了。”
“您安心养身子,您忧心之事,绝不是发生。”
“好!好!好!”我儿能这般想,“阿母放心了。”
李建成给母亲盖好,低声道:“粮草之事,儿亲自督办。比叫二郎无后顾之忧!”
窦夫人不住的点头,“重情者,以情牵之;重利者,以利诱之;重名者,以名动之。性情刚烈之人,万万不可重压!”懂吗?
对二郎,你得软!得看看长孙氏是怎么待二郎的。二郎那般性情之人,长孙氏能拉住他,她是如何拿捏分寸与二郎相处的,这就是例子。
你若看不见内宅,那便看看三郎!看看三郎是如何跟二郎相处的。看懂了,你就明白了。如二郎这般,你硬他会比你更硬的。你若压他,必会逼反了他。
李建成’嗯嗯‘的点头:“阿母,儿从未想过伤害手足,从未!”
窦夫人:“……”可二郎不是!他宁肯硬到底,哪怕是死,也绝不低头苟且着活!他若是要拼命,那时……他没想着他能活,那就不可能让敌人活!
故而,你们若真对上了,一定是你死他活!
所以,莫要对上!厚恩于他,信重于他,情义当先,真心交付,他必不负你。
她又交代:“与林公交,亦是如此!为公事,为两国利益,争执可以!为公利,可谈。能不动刀兵,便千万莫动刀兵。三郎为林公夫,将来,林公是你侄子侄女的亲生母亲……交好则两好,为敌则两伤。”
李建成’嗯嗯嗯‘的应承着:“您安心!不会的!儿子必亲睦兄弟。”
窦夫人累了,安心的歇下了。
没几日,秦王府有喜信:秦王妃产子,母子平安。
秦王不在府里,秦王妃生了,生了个儿子。
窦夫人正高兴,就听闻陛下赐给孩子一名字——李承乾!
“赐名什么?”
承乾!
窦夫人:“……”她脸上的笑意一点点的淡了,只觉得心口堵得难受。
建成家有嫡长子,去年才生的,是太子妃所生,取名李承宗。
承宗!承继宗祧之意。这是皇长孙!
两月前,太子妃又生次子,取名李承道。
而今,秦王妃生嫡长子,取名承乾!
乾,天也。
这名字叫东宫作何想,叫天下作何想?
郑观音抱着儿子,看向丈夫,何尝不委屈?
李建成安抚的拍了拍妻子:“名字而已,莫要多想。此战若胜,乾坤则定!父皇是此意,莫要多思多想。”
“臣妾不敢多思多想,也只盼着天下人莫要多思多想。”
李建成看了看依偎着妻子怀里的长子,孩子懵懂着,叫’爹爹‘,再看看睡的悍然的次子,都是浑然不知事的年纪。
他心想:父皇也怕二郎造反吧!
想到此处,他低声问:“甄选的女子可还有出色者?”
“有!”
“送进宫吧。”
好!美人的枕边风总是有用的。如果一个美人说无用,那就多几个美人。常听在耳中,时间久了,总是会受干扰的。
李建成要出门,郑观音忙问:“殿下今晚可归?”
“裴寂送来急信,有公务!你早些安歇。”
“好!”
李建成进宫了,跟李渊谈。
李渊拿着裴寂的信,笑了笑:“林公欲用兵,故而想安抚李唐。此时当如何?”
李建成没言语,看向其他人。
“不打,但应当屯兵,做好随时能打的准备。”
善!如此可牵制林公兵力!兵力不足,与敌对阵损伤必大!而今局势,两国之间,实力乃是此消彼长。消磨敌人就是壮大自身。
故而,派兵还是当派兵。只是还不能动用秦王的兵。
行军中,情报在手。
桐桐皱眉:李唐不打,但是要牵制兵力。
用十五万人打仗和用十万人打仗,当然是不一样的!就如同三个人杀一个敌人,自己可能无损伤!反之,两个人杀一个敌人,遇到强悍的,战损必然会大。
她将情报与诸位将领分享:分兵之后,这战略部署得调整。
王伯当先看雍王:“您作何看?”
四爷一脸坦诚:“此消彼长!消耗咱们,拉开两国差距。”错了吗?从李唐的角度看,也没错!人家没说驻兵,只说在关内练兵。那你还不让人练兵了。
至于说调整战略部署,四爷看了几人一眼:“其实……离间计不错。”
离间?离间谁?
“李轨谋士梁硕,此人有谋略。但此人认为,西域迁来的胡人部落太过于繁盛,建议李轨提防。而胡人商团安修仁、安兴贵兄弟也因此与梁硕交恶。李轨之子李仲琰为人倨傲,而梁硕性情上有些不拘小节……若是有人从中挑拨,则三者必定相互猜忌。”
四爷说着,就摆了三颗石子:“彼时,胡人商团不信李轨父子,李轨父子与梁硕心有芥蒂,梁硕又提防胡人商团……”
三颗石子相互碰撞,无法形成合力,这便是咱们的契机!
第1565章 隋唐风云(91)三更
桐桐给予将士建功立业的机会, 因此,她这次只统辖,并将制定策略的权利交到将领的手中。他们提交,然后她拍板。
舆图上, 他们在商讨调整战略的事。桐桐从帐篷里走出去, 坐在草地上,抓了一根枯燥吊在嘴里, 往下一躺。
四爷出来的时候就见桐桐躺在地上看着天上的云。
地上又冷又潮, 这是在干啥。
他站在边上,桐桐睁着眼睛看他:“迁都凉州是早就筹谋好的!”
嗯!你想说’但是‘, 那就说吧, 但是怎么了。
桐桐坐起身来, “历史证明,边缘政权是脆弱的。”所以,不是咱们入驻李唐, 就是在没有咱们之后,李唐将这里给吞了。
这是不可改变的!是地域决定的。
人口是个问题,人和动物一样,只会去更宜居的地方去。在人口并不多的情况下, 便是再怎么努力, 都改变不了这个状况。
地域能决定很多东西!便是一千多年之后,西部、北部的人口依旧是少的!人口的密集区不在西边和北边任何地方。
而在当下,地域、经济这是挂钩的!
这里就是贫瘠, 就是物产匮乏, 这是自己能改变还是四爷能改变?
谁也改变不了。
故而, 凉州可以建立政权吗?可以!但边缘政权难以长久, 遇一雄主, 政权存续期长一点。而且,往往起家是在核心区域出现天灾人祸的时候。
可一旦核心区域大一统,那种磅礴的势头是不可遏制的!
数千年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短暂存续过多少政权,数一数就知道了。
桐桐就跟四爷说:“在江都,一农户辛苦一年,一年两熟,可收获十五石粮食;在中原,一农户辛苦一年,可收获六石粮食;在凉州、大利城附近,一农户辛苦一年,只可得四石粮食。”
这种不均衡,是人力不能改变的。
所以,长安啊……
四爷伸手拉她:“起来!凉!”早就知道的事,唏嘘什么?
桐桐就说四爷:“李世民若是在洛阳直接反了,会如何?”
四爷摇头:“不会的!”李渊和李世民不是傻子!父子兄弟之情没那么脆弱。对于而今的李世民来说,只稍微给他一点情感上的回馈,他还是愿意回头的。
桐桐问四爷:“我感觉有些事……是注定会发生的!想好怎么完成窦皇后的交托吗?”
四爷:“……”其实这件事的根源在李渊身上。只有李渊废了李建成,那么李建成的命一定能保住。所以,找李世民没用的。李渊才是捏着李建成生死的那个人。
李渊只要废黜了李建成的太子,他就不是正统了。既然不是正统了,李世民又不是杨广,杀前太子干什么?
他这么跟桐桐解释,桐桐愣了一下,然后就看四爷:“所以,你的办法是……废了李建成。”
对啊!废了他就是救了他,这不是很浅显的道理么?我答应窦夫人保住李建成的命,又没说保住他的太子之位。
只要废了他,不仅他的命保住了,他这一支子女的命就都保住了。
所以,废一个太子而已,这是多难的事吗?你还得挂在心上?不用!这事只是小事而已。
桐桐:“………………”哦!还可以这么玩么?领教了呢!自家这个黑心肝的,到底还有多少黑心眼没掏出来。
不过,你以这样的方式救李建成,李建成会谢谢你的——谢不了你的祖宗十八代,也得谢咱的子孙后代。
她利索的站起来,拽着四爷重新回到营帐,看看他们想怎么打这一仗。
可两人还没有进大帐,常青来了,送来了急报:“义城公主要谈条件!主公承认大隋立国,她才肯接受册封。”
桐桐看了一眼急报,然后递给四爷,她大踏步往大帐里去:“而今,还需得分走五万兵马,剩下五万,这仗还敢打吗?”
大帐里正在议事的将领同时愣了一下,王伯当就道:“打!”
“敢打!”单雄信走过去,手放在舆图上,“此地北有沙漠,南连祁连山。东部与中原接壤,西部通着西域。咱们在其东,能从榆林郡横穿……”说着,他就看向陛下,“从兵力上来说,咱们不占优势。但是,雍王的计谋甚好。”
上一篇:穿越古代被迫成为联姻工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