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1588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好!”

  菜市场卖鸡的大婶跟王竹兰关系挺好的,也都是这一片胡同的街坊邻居,当然认得桐桐。一见桐桐就从拎起一只母鸡,低声道:“昨晚也母鸡还下了一颗蛋!回去好好养着,真能下蛋。”

  桐桐:“……”是啊!这种鸡杀了好可惜!但是,我真的想吃辣子鸡了。

  在吃辣子鸡和买个下蛋鸡之间,他选择吃辣子鸡。原本还想着,母鸡的话,一半做辣子鸡,一半炖汤。

  可现在,买母鸡回去怕自己变卦!

  于是,她指着大红冠子花衣裳的大公鸡:“婶儿,给我个公鸡。”

  这孩子,母鸡真挺好的。

  桐桐:“婶儿,我想要个毽子,我看上那大尾巴了。”

  这婶子:“……”王竹兰家这个媳妇子,是真不会过日子!都说娘家给补贴,这不补贴有啥法子,这么着过日子,不管老四能挣多少,都能给祸祸喽。

  这要是自家的媳妇子,真的,只剩下在家里摔碟子绊碗的干仗了。

  行吧!这是人家的媳妇,得人家的婆婆管教,咱犯不上多说话。

  于是,拎了那漂亮的大尾巴给过称:“四斤……平平的!一斤一块二,四斤四块八毛。”

  桐桐取了四块八递过去,“您收好。”

  说着,就把公鸡拎过来了。一上手就知道了,这只鸡可不止四斤,至少在六斤重!

  自从搬来之后,一半采买在这边的菜市场,她就知道王竹兰为啥要在菜市场工作了。因为真的会降低生活成本。

  就像是要买鸡,这事按只卖的,活的东西运来,体重是会有变化的。一笼子鸡一起过称,这种的……像是桐桐这种有面子的,六斤的鸡,人家随便一称,手往称上一搭:四斤!

  行了!付钱!

  人一般都是盯着自己的东西称对了没有,别多称了。至于说对于别人的……就算是多了,少了的,也没有人去关注。

  买鸡肉是这样,买菜一般也是这样。

  一拎到手里就知道的,多数时候自己买回来的跟真实份量都不相符。

  她拎着鸡转身都走了,还能听到身后有人说:“称的对不对呀?那只鸡那么大,四斤,我这个……四斤半?”

  “这个是母鸡,那个是公鸡。公鸡一害怕,浑身的毛都扎起来了……看着大,没份量!这个是下蛋鸡,今早还下了个蛋,你要是不要,就另外挑一只……”

  要!要!要!没说不要呀。

  然后这样的工作,该叫刘千山接班了。

  他们要探亲,就年前走,正月十五之后回来。回来就能正式上班。

  就是打了一个信息差!

  他们不知道这两人是不是在东北结婚了,只要有证明材料证明是夫妻关系,那就没问题。

  老三手里很多盖印的空白文件纸张,都是林场的单位用纸。

  只要把需要的东西填上去就行。

  因为刘千山能用的身份信息是假的,所以不能用这个假身份去真结婚,办理结婚证。那怎么办呢?只能由单位出具一张证明两人关系的证明材料,证明两人是夫妻关系。

  在而今,单位的证明材料就顶用,盖着单位的大印就行。

  手续上来说,这是没有问题的。

  体检的材料,个人的材料,这么一递交。再加上四爷那边开始招工了,非常明确的,这一片,一户有一个名额,好些游手好闲的,下乡的都陆续回城了。

  这给街道上办了大事了,真就是材料一交,人家随便扫了几眼,该走的流程一走,这就算是交接完成。

  王竹兰退休,刘千山接班。

  苏素一死,刘千山要是只在胡同这一片活动,那是碰不上熟人的,跟她以前的圈子距离太远,压根没有交集。所以,谁能戳破她的身份呢?

  而今,又一年,情况在逐渐好转!以她父亲的级别,可能是三五个月,最多半年之后,就应该好转了。只要隐半年,至少再不用怕了。

  刘千山一安顿好,就看老三的工作怎么安排了。

  四爷的意思是,既然一户一名额,咱家当然有名额,你去我那边顺理成章。

  可金老三摇头:“不给你添麻烦!我一去,人家得说,瞧!咱们金厂长为了安排他哥,那可真是费神了,撒出那么大的网子,其实目的只有那一条鱼!为了不叫人说他寻私,他是大费周章……”

  四爷:“……”所以,就是不去?

  “嗯!不去!”金老三袖手歪在沙发上,“这事你别管!”

  四爷说:“查的挺严的,别太邪性。”

  金老三白眼翻他:能邪性过你?狗头军师,一天天的就知道躲在背后出主意。咱俩谁邪性?!

  四爷问说:“总得有个方向吧?你朝哪去呀?”

  “第一,不能离家太远!”

  嗯!方便照看家里,毕竟刘千山上班的地方就在这一片。

  “第二,得考虑我老丈人的接受度。”

  四爷:“……”有道理!就是要看起来多少体面一点。

  “第三,你嫂子其实是个文化人!”人家那家庭条件,那圈子……对吧,就不是咱能够得着的。

  四爷:“……”这就有点难了,哪里能符合这样的条件呢?

  结果就是三天之后,金老三说工作的事处理好了,他回头把粮油关系一调,这就算是回城了。

  在大家为一个回城名额都快为难死的时候,他这事说办成就办成了。

  金举人问说:“哪个单位?”

  “农林技校,就在西边那个……那个技校。”

  “啥?”你找的单位还是个中专技校,“你能教什么?”

  “我是林场的,怎么就不能去农林技校了?”金老三信誓旦旦:“他们需要管理实验田的校工,我不够格?”

  校工?人家的家属都安排不过来。

  金老三就看自家爸:看这话说的!就不能是人家单位确实需要个有经验的?

  金举人:“……”

  金老三挠头:回头我还得上个大学去!明年我就争取个推荐名额!农林和师范是国家补贴和扶持的院校,带的补贴最多。农林大学从农林技校招生,给农林技校的推荐名额最多。

  我呀,得是咱家第一个大学生。

  但是呢,这些话只在心里想一想,先不言语!毕竟,自己想起来都觉得这件事透着那么一股子诙谐劲儿。

  可不是诙谐吗?

  这个工作谁不笑?不是说不好,而是金老三这种人跑到学校去,可别污染校园吧,

  桐桐先是笑,可笑着笑着就又觉得金老三其实考虑的是对的,他至少想的是婚姻的长久问题。双方肯定是有差距的,在现在看着,共患难,这个情分打底,很难得。

  但是从长远看,两个人本身的差距,这不仅仅是出身、家庭条件、成长环境这些因素,还在于本身是不是足够丰盈,是不是能跟得上对方的步子。

  所以,他这种人可以说想要什么工作,哪怕是歪门路,他也能给疏通的得到这个工作的时候,他选择了技校。

  哪怕是个校工,可学校的环境,他接触的就是专业术语。他就是有那个氛围,重新去学。之后呢?

  会不会走管理层?他这种人还怕混不到管理层?

  这是不是一个体面又稳定的路子呢?

  从校工到后勤领导,后勤领导也是校领导!而学校和政企之间,干部是流动的。要是以此为跳板,可以说是坦途一片。

  越想越觉得金老三选的这个路子有点意思。

  她就发现,她跟四爷真的一点都不用为两家人操心,人家肚子里盘算的贼清楚了。

  是的!谁也没指望他们俩操心家里呀!

  林暮秋指着一袋子的东西,使唤陶然和林棠,“你俩受累,给送去。”

  然后陶然任命的给送去,吭哧吭哧的给扛到楼上:“开门。”

  桐桐把门打开:“这是……”

  陶然大喘气,林棠在边上说:“爸妈不放心你俩,年货给你们准备好了。米面猪油、菜肉!”

  “我这边有!”

  “有啥呀!亲家今年人口多,过的紧巴!你们贴进去了,爸妈操心你吃不好,都给你拾掇来了。”

  桐桐:“……”其实我吃的挺好的!

  “大姐给你买了一双鞋,奶奶说她穿不惯皮鞋,鞋票叫给望才买了……里面有你俩的鞋!”说着,她自己从随身的帆布包里掏,拿出叠好的布:“给!这是两条裤子的布料!我那边今年奖金多,你拿着吧。”

  桐桐:“……”其实我穿的也很好,你们看不见吗?

第1748章 岁月长河(79)三更

  七五年的春节, 桐桐过的相当富足。

  林家补贴了不少,但到了年三十,桐桐让这份补贴换了个样子,又还回去了。

  其实, 四爷挣的挺多的, 且钱和物资的来源途径不单一。

  四爷是人尽其才的用,像是李援军, 这个人就不是个会稳稳当当, 安安分分的人。所以,外面的事多叫他去办。

  这不是在做土暖气嘛, 给劳模做当然应该, 但是呢, 李援军的路子广,他会联系一些单位,哪怕是军大院, 也不是每一栋楼都通着暖气的。

  这些住户的厨房用土灶,那这就能改造。

  更有一些小厂子,像是集体制的榨油厂、豆制品厂等等,他们住在偏郊区的位置, 且还是平房。那他们的职工要不要改造呢?

  如果改造, 这是不是有点啥好处是可以吃的!比如说,人家觉得咱的工人辛苦,给点慰问。这是不违规的!哪怕都知道这里面有走门路,叫尽快安装, 排上他们的意思, 但操作下来,就是能不违规。

  比如说菜籽油、花生油, 这个具体是多少量,只李援军知道。他来分这个福利!哪一组负责榨油厂,那这一组就跟着分油。

  一人一斤两斤的,分下去,大家就都跟着得些实惠。

  这是不可能分完的,剩下的,他自己吃进去一些,给四爷这边送一些,像是姚子光这种派活记工的,跟着喝点汤,也能沾点利。

  像是豆制品厂,那负责揽了豆制品厂的这一组,就跟着分豆制品厂给的慰问,同样的,他吃一点,给四爷分一点,再有其他人的话跟着再沾一点。

  就是挣的外快多了,厂里上上下下,心照不宣的闷头吃这个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