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1644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有人就嘀咕:“就是小狗进了家门,快饿死的时候也没有往出赶的道理……”

  谁说不是呢!!

  老太太:“……”贫富差距一出来,人心里就有了不平气!人心不平了,自家的好名声只怕也就没有了。

  她觉得得搬家,那个大宅子修好之后,大房搬过去,这边只二房住就不显眼了。

  富贵可还乡,但绝不能在‘乡’久居!

第1809章 岁月长河(140)一更

  对!扔孩子的人肯定是知根知底的人家。

  这个范围其实很小。

  可查了一周都没有查出来, 孩子一直是女警帮着照顾,要是再找不到这孩子就只能送到福利院去了。

  第二周再去林家,陶然一边剁排骨一边说:“现在这遗弃案多了,案子都报到局里了!说起来就是那么一片, 可其实难度很大。家里孩子多了, 生了女娃送出去的可能有,但是挨家查过之后, 排除了这种可能。

  那么就得考虑这个孩子是不是婚内正常生的孩子了!一般情况下, 那就是未婚的小青年。这里面回城的知青占比很大。

  这要是女知青回来生的孩子,一般是瞒不住的。一个大院里的人肯定瞒不住。

  怕是啥呢?怕是男知青的孩子, 他们的对象是别处的或者干脆就是乡下的, 这种情况就不好找了。孩子不是生在你们那一片, 不好查。”

  这话也有道理。

  四爷坐在院子里给老丈人修渔具,跟陶然搭话:“是男知青的可能性不大!人家把孩子生下来,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能结婚么?孩子不管是男女, 只要生下来了,男方不认,人家女方闹起来,男方得蹲进去。

  孩子怀上到生, 女方只要坚持生, 男方就不能推卸这个责任。都已经生下来了,由着男方把孩子送人?”

  不合逻辑!如果父亲真是未婚男青年,就该考虑这孩子的亲生母亲现在的情况好不好, 是不是生孩子出了什么意外了?或是不是存在被害的可能!也得考虑, 这孩子的母亲如果是乡下来的姑娘, 被人给骗了也不一定!她现在在哪里, 是否安全。

  桐桐在边上递工具, 就问陶然:“二姐夫,若是女青年未婚生子,就得考虑她是不是有被X侵的可能性。”这里面是可能存在犯罪的。

  尤其是这两年治安不太好,这种情况不能排除。

  “如果是这样,那就不是在家里生的,还不知道躲到哪里生的孩子。生了之后把孩子找了条件好的人家给送了。这个孩子走正常途径收养,抱养到真的需要想要孩子的人家比较好。”

  所以,只要排除婚内生女嫌弃是女孩儿遗弃的可能,孩子的母亲是未婚的可能很大!只要走正常途径,对孩子和她母亲才是最好的安排。

  派出所帮着找养家,给孩子一个妥善的安置!而孩子母亲要是真有什么难处,背后有什么隐情,也能说清。如果真是有类似X侵的情况,其母属于其情可谅,不追究其遗弃罪。

  陶然就笑:“还别说,你俩要是干我这一行,也能干的像模像样。还真说对了,如今调查的方向就是看看……看看这里面是不是有啥隐情。”

  又是一个星期,差不多天都凉了。

  街道办给金举人打电话,金举人没等六十岁,提前给退了。他之前管的缝纫厂,叫他回去是缝纫厂出了点事。

  一个临时女工搬货的时候累到子宫下垂,而这个临时工是金举人招进去的。

  巧了,这个女工不是别人,就在金家隔壁。去年夏天有个姑娘被家里人挤兑的没处呆去,金家在这边听见了,金举人叫千山过去说了一声,可以去缝纫厂当临时工,住到缝纫厂。

  金举人去的时候派出所的人还在,要了解这个事。

  这个事:“……这孩子叫钱巧,今年得有二十七了,下乡呆了差不多十年。我这大半年一直忙别的事情,之后就退了,其他倒是真不知道。”

  派出所的所长给金举人递烟:“叔,你知道她跟啥男人处过对象?”

  “没有!倒是去年秋里,都喊着给巧巧介绍对象,一直见面着呢。恍惚听说,钢厂那边有个小伙子,还不错。不知道现在是个啥情况。”

  “子宫脱垂,送到医院,大夫说生完孩子没休息,又接连干重活……人现在还在医院住院!生产完……没处理好,感染了。”

  金举人:“……”送到自家那个孩子是钱巧生的?他皱眉,“孩子的父亲是谁呀?”

  “不说!死活都不说。”

  金举人:“…………”不是!啥意思呀?孩子送到我家,你们这是怀疑,孩子的父亲是我家的男人吗?要不然为啥别人家不送,就送到我家呢?

  这可真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他赶紧说:“我爸那么大年纪了,那孩子回来我们没见过,去叫她去缝纫厂当临时工,也是叫我家儿媳妇说的!之后她住到缝纫厂,跟我家得人就没再碰过面了。

  我虽然主管缝纫厂,但是还在街道办办公,有事也是叫厂长去我办公室,几乎不去哪厂里!去也不是一个人。没有单独的交集。

  我家老大、老二都上班着呢,没有去缝纫厂的必要。老三经常住他老丈人家,更不要提老四了!”

  没有道理!

  “大官退休了,我没开厂之前,就在老祁那里帮忙,两人一块喝茶,一块闲聊。我两个侄儿都在机械厂……”

  他都生气了:“得问问这个巧巧,她不说话是几个意思?这怎么帮她还帮错了?”

  大家都笑:“不是怀疑的意思!”

  “那是啥意思?你们不怀疑,可这事传出去,别人会怀疑的。”真就是好心帮一下,弄不好,就成了见色起意,故意安排了。

  这真的是比窦娥还冤枉。

  可人家躺在那里就是闭着眼睛,啥也不说。

  她住在王桂珍所在的医院,王桂珍给桐桐打电话说这个事:“咋那么烦人呢?都成了这样了,还包庇这个男人!”有时候人真的是不能瞎好心,真会给人惹麻烦。

  “我一会子过去……”

  “不是!你过来干啥!我就是问问,你二姐夫在局里,有没有啥别的消息。”

  “我去看望看望……”本来值的同情的事,愣是弄的人一点同情心都没有了。

  长相很普通的一姑娘躺在病床上,桐桐把罐头往边上一放,坐了下来,“孩子是我送到派出所的,你这属于品行不端吧,我得向街道办反应问题,你这临时工也不要干了。

  缝纫厂不需要对你做任何补偿,你主要的所有花销,厂里可以不用报销。你不是因公累的病倒,你是隐瞒生育,造成的一切后果,得你负责。”

  所以,“钱巧,你得想清楚!从现在开始,你没有工作,你家你回不去,没有住房!孩子还是你的,可能面临遗弃罪,监外执行。你没有收入,得养孩子,还得支付不小的医疗费用。这就是你开口的代价!

  也别想着能讹谁,或是能保护谁!没戏!你不说,还有血型能验证!就算是血型不能排除什么,但是M国有亲子鉴定技术!我大姐就在M国……”

  其实现在还没有!但自己说有,她不敢说没有。

  桐桐说完就起身了:“那您躺着吧!祝你早日康复。趁着在病床上,你想想你住哪?将来谁敢用你?你和你的孩子吃什么喝什么……当然了,护城河又涨水了,跳下去一准能淹死。没人拦着!活不下去可不就得去死么?你又诬赖不到我家人身上,谁管你是死是活。”

  钱巧:“……”她睁开眼睛:“……没想诬赖!”

  “你在胡同里长大,你不知道有些人的嘴?”所以,说吗?

  “是……招工的领导……”

  “招工?哪里招工?”

  “就是你们粉尘设备厂啊!”

  桐桐:“…………”招工?“没有啊!”正等着科班毕业的学生实习,需要专业人才了。现在最不缺的就是人工,招的什么工?

  她摇头:“你是不是弄错了?我笃定,厂里没有招工。”反倒是好些临时工干的时间长了,没办法转正,厂领导都能烦死。四爷只要在家,这个那个的上门,都在说这个事情。

  毕竟临时工都是家属,不好处置。

  内部都安置不完,还招工?

  桐桐就说:“咱这一片的胡同里,几乎每家都有在厂里上班的工人!你哥在厂里?还是你弟在厂里?张嘴问一问就知道了!没有招工,哪里来的招工领导?”

  这是被骗了吧?外面就是派出所的民警,一男一女,人家就问:“粉尘设备厂有没有招工,去调查一下就知道了。你说说这个人叫什么?长什么样子?多大年纪?要是领导,你去找过没有?见到人了吗?”

  “有个三十来岁,斯斯文文的,叫姚子光。我去找过,他们单位上的人说,是有个管理人事的领导,就是叫姚子光。可他只过年那几天回来了,过了正月十五就去了西北,出差去了……

  他离异,有个女儿,不是他强迫我,我俩是你情我愿,我也没不要孩子,我只是想找个地方寄养一下,等他回来,我俩结婚了,就把孩子接回来!会给抚养费的!”

  桐桐:“……”时间上倒是对,而今是九月份,那还是就是元月份怀上的。那时候姚子光确实回来了。

  但是,姚子光特别爱惜羽毛,不可能这么糊里糊涂的跟人发生这样的事还一句交代都没有。

  她就跟人家民警实话实说,“我们跟姚子光认识很多年了,小十年了!他是什么人我很清楚。单位上有照片,可以去取照片叫辨认一下。绝对不会是姚子光。”

  “真的是姚子光,我看见单位介绍信了。”

  结果把照片拿来,叫他辨认,合照上一共十二个人,姚子光还算是比较中心的位置,她却摇头:“不认识!”

  “都不认识?”

  “嗯!都不认识。”

  桐桐指着姚子光:“见过这个人吗?”

  “没有。”

  “那介绍信上的印章你看了,是粉尘设备厂的?”

  “看了!就是粉尘设备厂。”

  桐桐看他:“最开始是叫粉尘设备厂,大家都习惯这么教!但现在的全名是‘B京市环保设备厂’,三年前已经更名了。”

  她从里面出去,给四爷把电话打过去,这是有人借着厂里的名号在行骗。骗色是一方面,回头骗下面的小煤矿、小水泥厂,这损失可就大了。

第1810章 岁月长河(141)二更

  因为牵扯到这么大厂子, 有行骗的嫌疑,案子就到了上一级,陶然主管刑侦。

  这件事已经很明显了,案子本分不复杂。咱就说, 厂子现在的人数接近一万, 怎么不冒充别人,偏偏冒充姚子光呢?

  对姚子光的事情还知道的很清楚, 那围绕着姚子光肯定是能抓住蛛丝马迹的。

  单位上接触他的同事不少, 但害他不会连厂子现在的全称都不知道,这肯定不是厂子里的人。而姚子光本身的社会关系并不复杂, 妻子失踪了, 他也在法院起诉了, 法院也判了离婚了。

  他现在就是离婚带着女儿,女儿跟着他母亲。

  他母亲和孩子住在胡同里,孩子今年九月都上小学, 就在胡同里的小学念书。姚子光长期出差,补贴很高,这祖孙的日子也过的很好。

  姚婶子不糊火柴盒,每天孩子上学之后, 她自己背一筐子煮的茶叶蛋, 上火车站去卖。这东西在火车站门口好卖,半晌就卖完了。

  每天九点到地方,赶到十二点就回来了。回来赶上孩子中午放学, 给孩子煮点挂面, 热个馒头就是一顿饭。完了她歇一歇, 再去买生鸡蛋, 带回来煮好, 一个个敲开,泡一夜,第二天继续去卖。

  把孩子也照看了,自己把钱也赚了。

  人家一调查,把姚婶子可气坏了:“这咋能呢?我儿子可不是那样的人。”

  “那您做这个小生意,跟谁说过您儿子的情况?”

  说我儿子的情况?没有啊!

  “比如张罗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