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木儿
铁饭碗嘛,只要捧上了,一般只要不是犯法坐牢的事,都不能真的将人给开除了!要么就调离,要么给处分。可以各种小鞋,但你真没权利把人家怎么样。
所以才考虑领导能力嘛!
他都等着,等着她递个名单来,说把谁谁谁给调走,结果人家没有!人家来提了个建议,理由充沛——改革就是尝试,既然别人想那么尝试,应该支持。
这是叫不想呆着的人,自己选择滚蛋!以后便是发展的不好,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谁也别怨。
“她这是知道想伸手的人不好打发,用这法子给了对方一块饼;她嫌弃这些人碍手碍脚,顺手打发了……”
话没说完,韩东坊就说,“桐桐不是那样的人!这孩子心软。你只问,那样的尝试是不是应该试一试?”
“是!”
“做商业演出,做得好了,是不是一样有钱赚?”
“是!”
“那不管是接手这一部分的人,还是选择这个方向的演员职工,都是有获利可能的?”
“是!”
韩东坊在电话那边朝后一靠:“她其实是兼顾了各方利益的!这个孩子……厚道!既然工作上有想法有闯劲,就要保护好!”
“您放心!”
又说了几句,领导看着电话:自家这领导永远都说林桐是个‘拙’人,性子直,要多包容!但她有才气,需要保护。
这话说的,自己没法反驳!
行吧!需要保护就需要保护。
结果就是开会之后,都认为这个建议很好!
于是,桐桐被通知去开会,谈这件事。
上面的建议是,既然都在公司化,那趁着这次机会,一次到位。艺术团一分为二,分为艺创文化公司和商演文化公司。
两个企业互不相关,都属于市属国有文化企业。
同时,领导给桐桐介绍了一个人认识,“这是刘清,应该听说过吧。”
刘清,男,三十来岁,笑面虎似得!一见面就扬起笑脸,“林团,又见面了。”
这位原先是戏曲团的,身后有他姐夫。他姐夫出身好,总之,人家有背景,想把自己顶上来,提拔了自己,腾出位置就是为了叫他去摘桃子去的。
桐桐伸手跟人家握了一下,然后问领导:“您看……在哪办公呢?一家分两家,总不能一直在一个院里办公吧,也不方便。”
“先暂时一个院里办公,回头呢?等腾出合适的地方了……”搬出去一个就完事了嘛!
桐桐就一副沉吟的样子,“整合完这还不到两年,从哪腾地方?好地段早没地方了。不过,郊外倒是有地方,以前的民兵训练,您知道那地方吗?我觉得那地方合适,前几天我出城送个人,路过的时候可看了,那地方好像还没主儿,闲置着呢。”
“那地方……是不是太偏了。”
“只有一段不足一里的路就到大路上了,问题不大!”桐桐对着刘清笑的纯良,“那地方宽敞,你们就算是排练节目,也不至于吵到谁!不扰民,真的是个好地方。”
刘清:“……”谁不知道内城寸土寸金?凭什么叫我们搬那么远,你们留在内城?凭啥?
这话要是自己说,显得刻意针对!
行!咱先分开,分开后,你再想把我们挤走,那可得看演员和职工答应不答应了。
他不说应承,只问说:“那这分家,只人事分呢?还是……”
还想分账上的钱,你是做梦。
但这话不用桐桐说,领导叫刘清坐,直接就说了:“林团手里有项目,项目备案了,资金是用来投资新项目的。而你们作为下游,用的本来就是人家的原创,而且,你们不用什么投资……”
出去商演要什么投资?连差旅费都是邀请方出钱,只要给你人,你直接就能拿到演出费用。
这种的……你要资金干什么?
人事分家,但其他不分家。最多给你们两万块钱的备用资金,其他的你们不需要,也用不着嘛。
刘清:“……”这要是再把我们撵到郊外去,那我们这日子更没法过了。
但不管怎么样,总算是决定了。
通知下发,大家也别吵吵了。
桐桐通知:开会!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大家也都别作难,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合适自己的就行。
她说完,也请刘清讲话,刘清说:“……咱们要基层,要深入群众!只是很辛苦,因为演出太多。每一周都要换个地方,十二个月有十一个半月都不在家。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思想准备!赚的再多,不顾家,也是难免要被家里埋怨的。”
下面的演员和职工‘哄’的一笑,热情一下子像是被点燃了一样。
频繁的演出,意味着能拿到商演的工资。这一年下来怎么不得一两万打底呀!以前只羡慕主演,一年赚好几万。现在……人人都能赚数万吧?
刘清说:“……我把丑话说到前面,不能吃苦的人你就别来报名,要不然撑不住。”
“我们不怕吃苦——”
“我们喜欢演出——”
……
桐桐平静的看着:去吧!只管去。全部走了都行,绝不拦着。
闫文静嘴角一撇:那话是哄傻子呢?而今的演出跟戏曲演出不一样,戏曲是有固定的戏迷,且演出剧目传了多少年都不断,那必然是经典,是经过时间检验的。
地方戏曲在当地这么玩,没问题的!就是能演出不断,地头的老农都爱蹲在一边听。
但是,现在的节目编排哪有那么经典?
如果没有经典,又走不了纯民间艺人的‘粗野’路子,你就是死路一条!他们甚至不如红白喜事拉二胡、吹唢呐的那些人受欢迎。
没有内容产出,干不了两年就会**死的。
但这些人心热呀,最近这一年确实是吃到了角色的红利,走到哪里都是人山人海,好似他们各个走出去都能是众星捧月的人一样。
于是,《我的小孩》剧组,大部分主要演员都起身,去了商演文化!但这个剧组的大部分幕后却都留了下来。
搞音乐的高建老师,把桌子拍的‘啪啪啪’的:“你们这是干什么?忘恩负义!什么东西。”
桐桐赶紧拦住了:“没关系!没关系!正常分家!”
美术组可都是桐桐的同学,以叶元盈为首的这些人看着那那么些都去那边报名,真的特别的不明白:一个剧才赚了多少?我们拿的服装分红,利润多丰厚,你们知道吗?
妆造组也不走,不是哪个单位都能争取到去港城学化妆的机会的,不管哪边,我们做得都是妆造。做新不如做旧,他们也是不动的。
还有其他的打杂,在这边拿的够可以了,且不用跑那么多地那么辛苦,所以,我们去干啥?
结果就是走的绝大多数都是演员,反倒是后勤没挪窝。
卫芳也没走,这会子就想着:再出新剧,就能捧出新人演员来,新人换旧人才是常态!演员与制作团队比起来,铁打的磨合好的制作团队,这才是灵魂。
第1854章 岁月长河(185)二更
电焊声响亮, 一栋楼里两家单位,自然要分清的。
这栋楼是老楼,一共只三层。
两家把第三层当库房,一家一半。而对于一二层的划分, 二层有训练室, 一楼没有!那就一楼给了商演文化,自己就在二楼就完了。
重组之后也没有那么复杂, 科室这么一排, 继续忙吧。
导演组李北负责,正在到处选角。
叶元盈他们正在设计服装, 古代侠客得是什么样子?她打申请:“我想到服装组去一趟敦煌……”找灵感。
桐桐签字, 可以去!差旅伙食全报销。
高建那边甚至是不坐班的, 他们几乎都是音乐学院的老师,做音乐也不是按时上班就能有的。需要什么告诉他们,每周来一两次汇报进度。
编剧组那边最忙, 这次给的本子是个不到二十万字的小说,故事带着悬疑的色彩,正邪分明。用复仇为绳,把故事串了起来。
而破案的过程中, 又涉及到好些古代的法医、刑侦手段。
因而, 道具组很忙,不管是皮影杀人,还是剪纸化形,甚至于破案的时候需要的各种古代解剖尸体的工具, 这都需要去查资料, 然后去还原。
连闫文静带的舞美组,都很忙的!像是剧情里很多地方需要表现出歌舞升平, 什么年代,什么服饰,什么舞蹈。她们虽然是跳芭蕾的,但在没市场的情况下,只能转型。
他们会和其他合并来的舞蹈演员,排练舞蹈。甚至于跟随戏曲老师学习走路的姿态!回头大量的群演工作,都需要他们配合完成。
最近排练的是水袖,能用水袖的独舞,芭蕾组的给人家当陪衬都行,这些动作并不是高难度。
桐桐中午吃了饭从外面进来,一楼给过道焊上了铁栅栏门。
她笑了笑,直接上二楼,二门的楼梯口也已经焊接上了,她推门进门,顺手把门关上。
大家都挺忙的,只这一层,道具组把走廊都占了一半,他们的东西摆不开。
搞道具的是雕刻专业的韩林,他这会子毫不客气,“林总,地方不够。屁股大个地方,转不开身。”
知道!知道!
桐桐‘嘘’了一声:“别言语!”她朝楼下指了指,摆摆手,“我有打算。”别说话!咱只是局促,那你问问楼下,他们舒服吗?
刘清抬头,舒服个屁!他从长沙发上坐起来,抬头朝上看。这间办公室的头顶上,据说是化妆组,他们在做配饰和首饰,还专门请了一些老手艺人,他们都在跟着学。
那首饰之类的,不可能是金银的,但肯定是金属片的,敲敲打打的就算是,好像还有个磨石头的工具,打磨的声音能吵死个人。
这东西不能在户外做吗?吵死人了。
他拉开门,谁知道外面更吵,有放录音机的声音,舞蹈室在练习舞蹈。踢里哐啷的声音夹杂在其中,从二楼传下来。才吃了饭,这些人都不午休的?
那么着急干什么?
他把领口扣住,想上去一趟,但到底忍住了。
吴民拎着热水壶进来,“刘总,没休息好吧?”
是啊!没法休息。
两人一前一后进了办公室,吴民这才说:“太没有公德心了,这楼又不是他们一家的!我上去说说去,您先喝茶。”
“不是一家的!那还能不让人干活了?”刘清说着,就又故意道,“这还真不如搬到郊外去!条件艰苦是艰苦,但好歹安生呀!”
“郊外?咱们凭什么去郊外?”吴民说着就马上道:“这事您说了可不算,得大家说了才算吧。”
“肯定是咱们去郊外嘛!咱们很快要出门演出了,常不在京城!咱们不去谁去?”
吴民马上凑过去,“刘总,想来咱这里挂职的还不少,哪个后面是没背景的?”副总挂着,钱分着,就得为咱们站台。
上一篇:穿越古代被迫成为联姻工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