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1692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甚至可以跟建筑公司三家合作,商演文化、艺创文化出地方,建筑公司出资金,三家在哪地方盖个酒店,只上面办公就行,下面可以经营。利益三家分,这也是个方式。

  但是这么脑子轴的厉害,这会子还想着这个抵押其实作用不大,要是真的还不起,领导会给他们还个地方办公,这只属于内部资源调配,抵押不抵押没啥意义。

  刘清吃了三块瓜,然后慢慢擦嘴:“行!就这么定了。”把我们的办公区抵押给你,拆借二十万。

  桐桐心里笑,原以为你至少能撑两年,两年之后我才能拿到另一半。结果,你撑了半年就撑不下去了。

  刘白是怎么也没想到,把办公区抵押出去,筹备了这二十万来。

  二十万中拿出五万部福利,剩下的留作以后的日常运作开销,还剩下十五万作为演出的筹备费用。

  而商演文化确实靠这点钱,勉勉强强的活下来了。他们更多的给年轻人提供了一个狂欢的厂子。

  唱歌,跳舞,尽情的纳罕欢呼。

  第一场他们在户外广场,用栅栏围起来,布置的很简陋。广场上能容纳两万人。票也很便宜,一人八毛,周末很多年轻人都去。

  当然,也有逃票的!就按照四分之一的人逃票,那人数也应在一万五左右!按照一人八毛算,票价就是一万二。

  把各种开销和税收都扣除,一场演出纯利润在五千上下是比较客观的。

  但人家没有提分期还债的事,后来还听领导说,商演文化只是稍有起色,能正常运营下去。

  桐桐:“……”只是正常运行?他们按照一月两场算,每月的纯利润都过万了。何况,他们在户外演出,场地便宜,现场布置简单,需要准备的周期短,他们每周都有演出,且全国各地的跑。

  而且,在京城八毛,在其他地市打着京城的旗号,票价在一块以上,利润只能更高。

  既没钱还债,又没钱给上级单位,还没钱改善职工的生活环境,那么,钱去哪了?

第1861章 岁月长河(192)三更

  这块地皮拿到手, 已经是八八年的事了。

  八八年十月份,秋意渐浓。

  崭新的小区里,家属楼一栋挨着一栋。路面硬化的很好,水泥路面整洁干净!路边的银杏树才种上没两年, 还不是很高大。这会子它的树叶变黄了, 金灿灿的在风中摇曳着。

  大门口有个姑娘骑着一辆只在动画片上才见过的特别可爱的自行车进来,她那穿着也像是从动画片上下来的。

  她骑的悠闲自在的, 不疾不徐, 这人这车这风景,真就像是一副画。

  “六六——”

  有人喊了一声, 自行车上十二三岁的姑娘一只脚从脚踏上下来, 踩在地上, 然后朝后看,叫她的是苗苗。

  她的嘴微微嘟了一下,手放在把手上没拿下来, 脸却转过来正视前方,等着她过来。

  苗苗跑过去,用脚抵住前轮子:“……你见到李正阳了吗?”

  “我才比赛回来,出来买个饮料。”六六动了动车头, 前轮跟着就转动了一下, “我得回去了,我出来穿的薄,起风了,怪冷的。”

  “你见到李正阳就跟他说一声, 我找她有事。”

  六六‘哦’了一声, 将车头朝边上一偏,脚下用力一踩, 车子走了。

  “我跟你说话呢,你能不能好好应一声。”

  六六假装没听见,直接走了。

  “这个书呆子!”

  六六骑着车到楼下,然后推着车子进去,又上电梯,到了五楼停下来,推着车出去。

  自家和齐维阿姨家住一层,两家住对门。她一出电梯就看见糖糖在电梯门口等着,她指了指自行车前面的筐子里,筐子里两瓶橙汁,糖糖拿了一瓶,乐颠颠的用钥匙开她家的门:“姐,我回家了。”

  “好!”六六自己取了饮料,然后把自行车推到靠边的位置停着,这才开了自家的门。

  爸妈还没下班,她把电视打开,电视上在重播昨晚的电视剧,是一部武侠大片,艺创文化和港台合拍的,特别受好评。

  港城拍的片子多是假景,他们的布景特别简单。但是从前年自家妈妈就申请到了资金,开始建一座‘城’,这个城可以取景,但也不仅仅是一景,他们的店铺经营是真实的,他们的作坊也都是真实的。

  只是上班的老板不是做生意的,而是艺创的职工,拿的是工资。

  现在景还不多,正在完善。但在实景拍摄下来的跟那种假布景拍出来的质感完全不同。听说接下来好几个电影项目要启动。

  她往沙发上一坐,看了几分钟,喝了半瓶饮料,又去摆弄木头玩具。这种玩具要是单纯当做玩乐,那可以买简易版本的;要是当做益智游戏,那就买高级版的。

  以前只拼国外的乐高,却不知道国内有自己的乐高,一堆的木头能拼成各式各样的建筑。

  她从沙发上下去,坐在地毯上,又开始摆弄那一筐子榫牟玩具。

  电话叮铃铃的响起来,她扭脸看了一眼,这才接起来。

  一接起来,电话那头就传来奶奶的声音:“叫你二伯去接你好不好?你爸你妈一忙起来,又把你扔下了。”

  “我妈说她今儿回来早,大概很快就回来了。”六六问说,“那您今天过来吗?”

  “过不去了!”本来说好的要过去的,“你二爷爷家有点事,奶奶得去一趟。”

  “咋了?是身体又不舒服吗?”六六放下手里的木头,问那边,“那要给我爸打个电话吗?”

  “不用!是你小叔家那个女人……”

  钱巧?又怎么了?这几年小叔跟钱巧一直也不好,好像还因为钱巧背着小叔在外面借钱一直在闹离婚。

  可是一直也没离成,一说离婚钱巧就寻死觅活。前面闹的很厉害,要跳河!跳了护城河被救起来了,送到医院,住了半个月。但是钱巧的娘家兄弟一直找金家闹事,说是金家逼迫儿媳妇之类的,逼着金家拿钱。

  最后钱没给,三伯正好回来,把小叔推给拿兄弟俩,说:“你们也给扔河里去!扔吧!金家绝不讨要说法!”

  他们不敢扔,但是三伯敢,真把小叔往护城河里扔。把钱家给吓回去了。

  然后大伯娘和二伯娘就去钱家兄弟的单位去闹,去反应问题,钱家真就招惹不起了,事了了之后,再没敢管过钱巧的事!

  钱巧刚开始在菜市场卖菜,但是她不会做生意,起早贪黑的进货,她也扛不住!干脆就去修理铺边上的小饭馆打杂去了。

  虽然很辛苦,但是管吃,按月拿工资,不用操心。

  她挣的钱会给小叔买肉,买好吃的,但是,对她自己和她女儿却很抠门。之前碰见过几次,从自己要穿过的旧衣服。

  旧衣服没有多的,糖糖会穿,程娟阿姨家的小妹妹也会穿,还有牛胜男牛阿姨家的女儿,她们都比自己小,穿小了她们来玩的时候顺手就拿回去了。真没有旧的!

  对这个人的印象很淡,平时也没怎么见。

  “你二爷爷和你二奶奶给了你小叔一笔钱,你小叔那假肢用了好几年了,听说现在有更先进的,想过些日子叫你三伯带你小叔去港城再给换了。谁知道这钱你小叔没来得及存,他给小芽开家长会去了,钱巧把钱拿了……人跑了。”

  “跑了?”

  嗯!跑了。

  六六想不明白:离婚又不离,可偏偏要跑,为啥呀?

  反正大人总是奇奇怪怪的。

  挂了电话,她把窗户都给关上,风更大了,要降温了。她去厨房,从冰箱里取了三个鸡蛋一个番茄,这算是一个菜;取一个土豆,两根青椒,这算一个菜。再把冻好的虾取出来解冻,等会子清蒸。

  桐桐回来的时候,一开门就闻见了蒸虾的味道。

  十三岁的小六六能简单的做几个家常菜了。

  她换了鞋,探头往厨房看,傻大个这会子不停的跺脚,双手捏着耳垂也在不停的搓着。

  当妈的:“……”她赶紧过去,先把火关了,“你倒是用干净抹布垫着。”

  “我都做饭了,你还凶我?”

  “那不是凶你,那不是教你吗?”

  正说着呢,门又开了,四爷回来了。

  这可不得了了:“爸,你看我妈!”

  “烫着了?”

  “嗯!”六六伸出手去,“刚才都红了。”

  桐桐:“……”她指着那手叫四爷瞧,“哟!这可严重,得去医院吧。”

  “得去!还得快!”

  “看是拍个X光片呀,还是怎么着……”

  六六就乐,吧唧先亲妈妈一口,然后蹦起来挂在爸爸背上,“我今天数学竞赛,答的可好了……回来自己穿了厚衣服,听见糖糖哭,还跑出去给糖糖买饮料了……回来自己玩,都没让奶奶来陪我……我还自己做饭了……”

  她爸由着她挂着,先去放公文包,然后去换鞋,走哪都叫他姑娘挂着,“竞赛考的好?还没见成绩呢,就知道自己答的好?”

  “我回来还给我姥爷打了个电话,跟我姥爷说了一声,我姥爷说答的好。”

  “糖糖老吃甜的,牙都吃坏了,不敢给喝饮料,你还专给买饮料。”

  “她都哭了……”六六挂在爸爸背上哼哼唧唧的,“我还焖了米饭,马上就能吃饭了……”

  “说吧!想要什么?”

  “没想要什么……就是我这么能干,不得多夸夸我呀!”

  跟他爸歪缠半天,直到他爸要去卫生间才撒手,又钻到厨房抱着妈妈的腰,“妈——妈——我的好妈妈——”

  “没有!坏妈妈有一个,好妈妈没见着。”桐桐重新给弄了个豆腐汤,这就能吃饭了,“赶紧撒手,热汤又蹦你手上了。”

  六六下巴又搁在妈妈的肩膀上,嘟嘟囔囔的说小叔家的事,反正就是小叔的老婆跑了,大概就这样。

  然后跟妈妈八卦:“为啥呀?离婚了,想去哪都容易。她干活挣钱,挣的钱花小叔身上。顿顿肉,海鲜也买……突然就跑了!”

  “她是想把你小叔的心给焐热了,觉得以后的日子还能好好过。”桐桐跟孩子说这里面的事,“可时间长了,发现捂了一块石头!离了没退路,不离还有可能回来!万一出去混不好……这么想,是不是就不奇怪了。”

  “那她女儿……她不要了?”

  “只要在婚内,你小叔就是继父!继父对继女有抚养义务,他能把那孩子撵出去?”

  也是!

  “行了!端饭,吃饭!”

  四爷就看到了他姑娘做的饭:那西红柿切的那么大的块,西红柿炒鸡蛋做的,鸡蛋是鸡蛋,西红柿是西红柿,泾渭分明;你土豆丝切的,长短宽窄各不相同,每一根都很有特色;那虾做得最好,可就是……没取虾线。

  桐桐递筷子,示意四爷:吃吧!你姑娘第一次下厨,做熟了,就不错了!

  六六眨巴眼睛看爸爸,“爸爸先吃。”

  四爷:“……”从哪下手呢?先吃一口米饭,“饭做得好,软硬合适。”

  六六乐了,还谦虚:“是咱家新买的电饭锅好。”按量放好,摁下开关就好。

  桐桐朝四爷也笑:“爱吃就好!你姑娘做了一大锅。”够咱吃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