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186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他许是进宫陪陛下用饭了。”桐桐说着就坐在林宪怀的另一边,“改日吧,改日得闲了,给舅舅和姨妈请安。”

  “请不请安有什么要紧,又不是外人。”周碧云觉得叔珩往那里一坐,这屋里竟是无人敢搭话,她就忙打岔,“不过是问问用不用等他回来用饭罢了!既然不过来,那边准备吃饭吧。”

  说着就问外面的坏话,“席面还没到么?”

  林伯琼掀了帘子进来,“马上来!”客人来的突然,家里什么也没预备,只能在外面订饭。

  那就用饭!用饭。

  饭两桌入席,饭桌上林宪怀和周碧云跟老家的人有来有往的说话,黄蕙荃也能搭上话,林伯琼都认不下那么些人。

  桐桐坐在舅舅身边,低声跟问他家里的事,他也说,主要是问:“……学堂这个事,我拿不准,进京来问问。都说民间可办学,可如何办学,谁又知道呢?”

  这个事呀?桐桐心里一松,越发的靠着舅舅小声说话,“您想办什么样的学?”

  “我是想着,既然朝廷将格物看的这般重,那我为何不能在蒙童大的那个阶段,收一些学生,专学格物呢?八九岁开始学,学个五六七年,难不成还考不中朝廷的学堂。”

  诶?这不是挺好的思路吗?

  桐桐就笑,“这事呀,回头我带您去皇家书院,见见柳庄柳院正。她于办学上有很多的见地,您可以听听的她怎么说。但总的来说,我认为可行!不仅可行,朝廷还当顾虑。甚至于,学费降低,朝廷适当的给予补贴都是可以考量的。”

  “真的?”

  “真的!”桐桐亲自给舅舅斟酒,“这一杯敬您。”

  这孩子,敬我做什么?

  桐桐就笑,“难怪我们个顶个的这么聪慧,原来都是随了舅舅了。”

  舅舅只笑,点了点桐桐,“又糊弄我?”嘴上笑骂着,这一杯却喝了,很欢畅的样子。

  周碧云心里一松,看向姐姐:“瞧!舅甥俩嘀嘀咕咕的,又不知道在说什么。”

  周姨妈低声道:“……大哥是被你姐夫拉来的,有些话我也不怕叫你知道。老家做生意的就那么些,造纸作坊就我们那一片做的大,也都是族里的生意。可这生意都是相通的。老家那边的谭家,你该是知道的!

  表妹嫁到谭家,说起来都是沾亲带故的。谭家那生意多大,你也知道!如今听闻管着那个铁轨的……那个金大人,跟咱家的关系特别,这不是求上门来了吗?”

  周碧云心里就犯嘀咕,最怕的就是这个。沾亲带故的千万别因为利益上门,这事一个不好就是得罪人的事。

  自家这姐姐早该劝着姐夫,蹚这浑水做什么?谭家求上门,你或是书信一封给对方,或是准备一车礼物,叫对方带着进京,来府里有个借口就行,这就算是牵线搭桥了。你不亲自来,我能不知道你的意思吗?

  可偏偏的,大老远的,寒冬腊月的,从江南跑到京城。要说,谭家没给姐夫什么利益承诺,这事万万是不可能的。

  她才要说话,那边就看见姐夫戳了戳姐姐的手。她:“……”行吧!我啥也别说了。

  周姨妈看了丈夫一眼,不得不笑着道:“叔珩呀,这次来,姨妈给你带了好物。”

  话音才落,姨丈马上道:“瞧我!都给忘了。”然后指使同来的年轻人,“快取来。”

  然后便取来几个大箱子,箱子一打开,好家伙:尺高的红珊瑚一对,白玉观音一尊,翡翠摆件一架,龙眼大的珍珠一斛。另有许多玩件,不是镶嵌着宝石便是金玉做底。

  箱子一打开,姨丈就拿余光觑着林家父女。

  林宪怀有些愕然,那那位之前还说笑的内甥女脸上却一丝表情都没有。

  这样的东西,件件都是无价之宝!可她的眉头都没动一下。

  姨丈心里咯噔一下,忙解释道:“别多心,这不是贿赂!亲眷之间,长辈赐给晚辈的,不能不要。”

  意思是:这事不怕人说!亲姨妈给亲外甥女的,谁也说不着。

  季瑛左看看右看看,心说,这办事办的也太粗糙了吧!

  她忙插科打诨,“姨妈,干嘛突然给我姐带好东西呀?这是听说了我姐跟金大人的事,来送添妆的?那您带我二姐和我的没有呀?我也不小了,说不定明儿出门瞧见一顺眼的,我想嫁了,就先嫁了呢?到时候您给添妆……也添置的一样的么?”

  周碧云呵斥:“胡说什么?”

  季瑛嘟嘴,“本来嘛!姨妈疼爱,受了本也没关系。可不能因着一样是外甥女,那当官的外甥女姨妈就疼爱,给那么厚重。我们这没出息的,就不该被疼爱?我不管,要么,都别收。要么,就要份!哦!不对!得四份。我哥虽然成亲了,但姨妈也不能不疼爱呀。”

  说着,又看舅舅,“家中还有表哥表妹们呢,姨妈可是他们的大姑妈,这么算起来,不偏不倚的,也得再准备几份。”

  说完,得意一笑,朝姨丈伸出手,“舅舅家的表哥表姐,他们回头找您另算。这个嘛,需得四份!不给可不依!”

  仲琴啪的一下打在季瑛的手上,“混闹什么?这么贵重的东西,知道的说是姨妈疼爱外甥女,不知道的,还当时姨丈替谁办事呢!”

  黄蕙荃忙道:“不会的!莫不是搬箱子搬错了!伯爷查贪查出了名,多少眼睛盯着呢。这东西真叫人拿了短处,前程可就全扔了。姨丈乃是至亲之人,怎会办这糊涂事。”

  说着,戳了丈夫一下。

  林伯琼过去,将箱子一个个的合上,“一会子罚表弟们几杯,这宝贝东西搬出来打开,姨丈都不好意思收回去了。他们办事粗糙,该罚吧!”

  说着,就过去给几个人斟酒,“一人杯,不许推脱。”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怎么办?只好说是搬错了,回头规整了箱笼再看礼物放在哪个箱子里了。

  桐桐转着手中的杯子,对着姨丈笑了一下,“您要办什么事,我这心里大抵有数了。是哪一家来着?”

  “谭家!粮商谭家。”

  桐桐点头,“好!我记住了。回头你就给回话,叫他明儿上伯府来,金大人会见他们的。有什么话,跟金大人亲自谈。您呢,是姨丈!姨妈是我的至亲之人,也是我娘日夜牵挂的人。这次,为了我姨妈,我破格一次。”

  周姨妈埋怨的看了丈夫一眼:看吧!我说什么来着。

  这次,为了这个姨妈破格了,可也就再没有下次了

第214章 万里扶摇(113)一更

  “肯见了?”谭有义坐起身来,接了送信之人手中的信。

  信一展开,他从头到尾的看了一遍。别管中间的过程怎么样,终是肯见了就行。

  至于说东西送不出去……送不出去,没关系呀!只要事办了就行。

  他又叫人去打听,“看看那位伯爷有别的喜好没有,不费钱的……只要是喜欢的,哪怕再小,都打听打听。林家终是会跟人交际的,去过林家的人多多少少都是知道一些的。不管林家人中谁的喜好,只要打听到了,都有赏!比如爱吃什么,爱玩什么,最近又添了什么爱好……花鸟虫鱼,什么都行。”

  是!

  把人打发了,谭有义深吸一口气,看了看身上的衣裳,说跟来的婢女,“这衣裳太华丽了,明儿出门,需得低调一些,素朴一些。”

  是!这就去准备。

  “另外,熏香……熏香不能用名贵的,就是普通的熏香便好……不能浓烈……”那位女伯爷年轻,必是有许多年轻姑娘的喜好,“最好选竹香或是果香……”

  好!这就安排。

  这个女婢走了,他有喊另外的小厮,“车马安排的越不起眼越好,谁都不要惊动。一起来的那些当家的,万万不能叫他们提前得了信儿。”

  明白!

  很晚很晚了,打听消息的人回来,只说是:“送席面的小厮说,看到林家的院子里放着几个小冰灯,点着蜡烛。他们夸那个好看,林家的女仆就说,是伯爷喜欢冰灯,金大人亲自给雕的!有些边角料雕成了小的,挪到林家那边去哄小公子玩的。”

  冰灯?那就是说伯爷喜欢大冰灯。

  “知道了,还有吗?”

  “衙门的差役说,金大人常买些小零嘴,叫他们给送去兵部衙门给伯爷。小的又去那些店里打问了……”说着,就拿出一张单子,“这是金大人常买的几样,其中买的最多的是杏脯。”

  杏脯?看来林伯爷喜欢杏子。

  “小的还专门去鲜果店打问过了,南地的果子好似林伯爷也颇为喜欢,每到冬季,林家采买的南果是最多的。”

  “林家人常用的裁缝倒是不打眼,不过林伯爷的衣料甚至于所用的裁缝好似都是宫里出来的,不好打听。”

  “另外,听闻林伯爷喜欢各种兵器,还从金家带走一对流星锤,或许狼牙锤之类的东西,林伯爷会喜欢……”

  “对于金大人的喜好,小的还来不及打听。”

  谭有义摆摆手,“金大人……不着急。投其所好嘛,林伯爷满意了,金大人自然就满意了。”倒不是多信什么男女之爱,或是枕边风。而是林叔珩这样的女人已经到手里了,谁又敢撒手呢?

  所以,聪明的男人当然知道怎么叫身边的女人死心塌地。

  “那今晚连夜备礼?”

  “不!明天上门……空着手,什么也不带。”讨好人,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件事有了交集,以后在一点一滴中慢慢的讨好便是了。一定得讨好的不叫人觉得厌烦和讨厌,最后能叫对方无知无觉。

  时间久了,这就不是讨好,而是交往,是私交。

  “这样,你把那家杏脯的方子买下来,叫人再筹备一次冰灯会,京城这么多人,都去看嘛!林伯爷看的高兴了,就行了!”其他的都是小事。

  是!

  “另外,在金大人和林大人上下衙的路上,新开一家南果铺子,以后单划一条船,专供这个铺子。”

  好!这就去安排。

  第二天在伯府,谭有义果然就见到了那位金大人。

  早就打听过了,知道这位金大人内敛威严,气度不凡。可这一脚踏进去,看着伏案写字的人,他还是微微愣了一下。

  只那一瞬,他的身子就不由的躬下来了,“见过金大人。”

  四爷放下笔,抬眼看了对方一眼,“坐。”

  此人四十许岁人,也有几分儒雅之气。

  谭有义小心翼翼的坐下了,也不管四处乱看。

  四爷指了指挂着的地图,问谭有义:“看的懂吗?”

  “当然!商家货通南北,这些是必须得懂的。”

  四爷就又问说,“懂修路吗?”

  “不懂。”

  “知道要勘探一条路要花费多少时间吗?走哪个方向最短,走哪个方向兼顾的最多,哪里有泥石常发,哪里地势低洼,哪里地质松软……这些,都不容有一丝马虎。一旦出现问题,整条路就废了。你们这么急着扑腾,万一勘探失误,出现了这种情况怎么办?”

  谭有义:“……这……”

  “做生意都是有风险的!你们看见了利,可这风险谁担呢?你们自己承担吗?”

  谭有义不能答。

  “你们催朝廷,叫朝廷表态。怎么表态?谁下这个决定,都是承担风险的。至少我不敢说,朝廷彻底撒手,叫你们去搞!彼时,你们倾家荡产,朝廷一无所获。本来是利国利民的事,却办的没法看。浪费巨大,民怨沸腾,而这个风险,你们能替朝廷背吗?能背的起吗?”

  谭有义:“……”他连忙起身,“小的……小的确实是思虑不周。”

  四爷没接他的话,还是看着那地图,继续问说,“每个省都有人找来,都觉得能拿下……可新明多少行省,而朝廷在这方面又有多少人才可用?你们都规划省内,规划你们当地的。可朝廷是要全盘考量的。你说,从这里开始走,你们省的多,花费最少。可紧挨着你们的省不同意,因为他们如果想跟你们衔接,可能要花费更大的代价。这种矛盾,怎么解决?”

  谭有义眨着眼睛,头上的汗都下来了。

  “再有,你们都着急。可总又得先来后到吧!那你们告诉我,从你们谁开始其他人没有意见,不闹腾。”

  “这……”谭有义张嘴结舌,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