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264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朋友不说,绝不去掺和别人家的事。

  而且,很长时间没听见他跟谁又打架了吧。

  这是真的长大了,懂事了。

  可而今这个年月,有本事没地用去,这也是四爷现在要面对的问题。

  要找个营生,那当然还得是在内部。可大院里,那就是军职。要么就是安置家属的,都属于服务行业。真要去不挑工种,明年年满十八了,只要说明情况,肯定会帮着安置的。

  但这是接受人家的照顾,不合适。

  为什么非要在内部呢,一是内部人头熟,就是想干点什么,大家的包容度高;二是内部的差事,疗养院那边有个急事,自己脱身就能走,没那么大的意见。

  所以,首选还得在内部。

  可在内部,又不想被照顾,所选的就不多了。修车这个自己行,但是人家有运输队,车辆定期专业保养,用不上自己。

  那能干什么呢?

  大冬天的,他在承受两种煎熬:第一,汽暖导致的昼夜温差,早起太遭罪了;第二,洗澡环境,要命!

  但这也给了他一个启发,那就是单位有锅炉!且不止一个锅炉。

  澡堂每天都在烧热水,一旦锅炉出问题,大家都别洗澡了;食堂每天得烧开水,有那么些警卫、职工、家属还是会去用暖水瓶接热水回家;冬天烧暖气的锅炉不是一个,那是一组。

  而且,这些锅炉用了多少年了呢?

  从五十年代建起这些大院开始就有了,也就是说,这些锅炉用了至少二十年了。

  其实,锅炉的寿命是有限的,国际标准应该是八年。小型锅炉一般就六年到十年。大型的在十五年以上。以现在的技术,就是这个标准。

  可以说,不管是哪个型号的锅炉,而今不至自家大院这边超过使用年限了,其他大院差不多也是这个状况。

  而今的经济条件就是这样,能用就行,破破烂烂……才是正常的。所谓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放在什么物件上都是这样。

  早些年,那报废的车,修一修,叮铃哐啷的不也还上路跑吗?

  这锅炉也一样,整天出问题,但只要敲敲打打的还能修好,咱就能继续使用。反正克服克服,也就过了一年又一年了。

  但这么着,是存在安全隐患的!这玩意爆炸可了不得。

  像是压力过高,燃料的不充分燃烧,以及水位异常,都可能会导致这个问题。

  他的主意就打在这个东西上:第一,他得看看能不能将高压锅炉改成常压锅炉。爆炸多是因为高压导致的,只要改成常压了,几乎就没有爆炸的风险;第二,怎么解决改成常压锅炉之后的其他问题,比如,燃烧效率没以前高,传热效率下降等等等等。

  只要解决了这些问题,能顺利的在大院内的进行锅炉改造,那还怕没地去?

  就问问,现在有多少锅炉是不需要改的。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与人斗的时候,生产被忽略了,更不要提安全生产的问题了。

  因此,但凡有时间,他忙的就是这个。

  人立于世,本就是如此嘛!

  玩归玩,闹归闹,可不能一直玩闹吧。

  桐桐在家翻腾出手风琴的入门教材书,再看看林枫不知道从哪给她淘换来的二手手风琴,她就:“……”这玩意学起来也不是很顺手。

  抽出这本书,再把其他书归类的时候,她就多留意了两眼。

  外面的牛皮纸封面上写的书名和内里的内容好像有点不一样,这像是化学课本。

  她拿起来翻了翻,还真就是大学的化学教材。

  这东西现在放在父母屋子的床下面,在纸箱子里塞着呢。她干脆坐在床沿上看了起来,书上很多笔记,写的密密麻麻的。

  翻了一本之后,她又翻腾起其他的书,粗略了看了一遍,她发现:这都更倾向于材料学的研究。

  也就是说,林诚儒是做材料研究的。

  材料应用可太广泛了,不管是核工业,还是航海航天,都不可能缺的了材料学科。

  桐桐将书一本一本的放回去,然后只留了大学的两本教材放在外面。

  她本来没想好该干点什么的,但这次看到这些书,给了她很大的启发。

  就是突然之间,对生物材料类有了兴趣。林诚儒的方向在国防那个方向,她未必要走那个方向。她有她的想法,比如,人体可吸收的纯生物,对人体无害的一些材料就有用武之地。

  比如,手术多了,可吸收的缝合线就是一种。

  再比如,骨科手术,如果有一种材料做钉子,慢慢的被身体吸收,不需要再受二茬罪呢?

  亦或者,像是老尹那样的病人,做手术最怕的就是给身体造成其他方面的损伤。就像是血管,有些血管是身体能再生的,但有些就不能。

  人年轻时候的血管状态,跟年老时候的血管状态就不同。所以,有些手术有些人能做,有些人就做不了。考量的就是术后未必能恢复。

  可若是有材料可取代,老年的病人不考虑他的再生问题呢?

  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有它的缺点,这个不能回避。她愿意去正视这个问题,这未尝不是对一个学科缺点的补充。

  但作为中医大夫,她首先考虑的一定得是:身体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一定得是身体能接纳的一种材料。

  那就让一切回归于自然!从上天赐给的自然中获取天然的材料。

  当然了,也许能有点成果,可也许什么成果也没有。有什么关系呢?试试嘛!说不定就成了呢?

  林枫等了她半天,不见人出来。结果进去一看,她拿着爸爸用过的旧教材看的津津有味。

  他一把给合上了,“怎么看起这个了?”

  “啊?”桐桐朝外看了一眼,“我不知道家里还有这个……”

  “嘘!”林枫低声叮嘱,“这书……只能在家看,背着点人。家里要是来了外人,千万藏着些。人心隔肚皮,懂吗?”

  嗯嗯嗯!懂,肯定不叫人看见。

  林枫这才把书给她,“藏旧衣服里,看的时候拿出来,不看了就塞进去。”

  行!桐桐把书收起来了,又把手风琴的入门教材递过去,“要不,哥你学吧!我看见琴谱就头疼。”

  看见那鬼画符的化学符号不头疼,看见琴谱头疼?

  嗯呢!那琴谱上画的就跟一个个的蝌蚪似得,看的人眼晕。

  林枫一把将琴谱拽走了:你是不知道会点乐器的女孩有多招人喜欢!男孩的梦里都有一个能歌善舞的姑娘。姑娘的舞姿曼妙,歌声多情,那是最完美的梦中情人!

  显见的,你不属于此类姑娘。

  也好!能少些麻烦!小伙子们是喜欢漂亮姑娘,但他们更喜欢能解风情忒多情的姑娘。

  以后呀,得给桐桐找个正经小伙子!

  像是再外面混的,那一个个的顽主样儿的,不成!

  他们都太野了,不适合桐桐。

第303章 花自向阳(20)三更

  周六下午,桐桐放下书,才要去厨房呢,就听到楼下常勇喊:“林桐——林桐——收拾收拾,滑冰去!”

  “我不去,我得给我哥做饭。”桐桐打开窗户,朝他摆手,“你去吧!”

  楼下一群人,都等着呢。

  桐桐就笑,“你们去吧,我哥快下班了。”

  强子也在其中,“跟你哥说好的,他也去!你把冰刀鞋拿出来,下来吧!你哥直接去大门口跟咱们汇合。”

  那行吧!

  桐桐换好衣裳,然后把新买了没多久的冰刀鞋拿上。这确实是津鞋,双层的皮子面,挺贵的。再配上黑龙的冰刀,这一整套下来四十多,小五十块钱呢。

  以现在的林枫的工资来算,得他两个月的工资。

  贼拉拉贵的玩意。

  带上两人的冰刀鞋,下楼骑在自行车,跟着这一群人一起走。

  在门口等了林枫十多分钟,他这才锁了图书馆的门过来了。从桐桐那里接了鞋挂在车头上,都要走了,碰见韩慧和陈倩,两人一看这架势就喊:“等等我们,五分钟……我们就来!”

  好似周六晚上去滑冰,成了这些孩子一周的保留项目。

  晚上好生热闹呀!

  都没吃饭呢,早早跑来就是为了能在小吃摊子上吃饭的。

  这里有用柳条编的席子,然后用铁丝把席子固定起来挡风,中间有铁皮桶子点着火方便大家取暖。四周散落着卖小吃的!

  这就属于小业主那一类吧,虽然成分不好,但小生意也还是能做的。

  吃馄饨,林枫又给要了炸豆泡。瞧着烫嘴,转身又去买了红果汤!红果汤是用山楂熬的,红彤彤的盛放在玻璃杯里,又是在零下十三四度的天气里,冻成了冰碎碎的口感。

  喝一口,酸甜酸甜的,冰凉冰凉的。她眼睛都亮了,点着这个红果汤不停的给林枫示意:好喝!我爱喝,还想喝。

  “就这一杯!”太凉了,尝尝就得了。

  常勇吃着小笼包子,问桐桐说,“那边有卖糖葫芦的,吃不?”

  桐桐摇头,“不吃,粘牙,在外面不好擦嘴。”

  吴雪一边用帕子擦嘴,一边说常勇:“我想吃糖葫芦,买去呗。”

  常勇白眼一翻:“爱吃自己买的,谁惯你的毛病?”

  吴雪回他一个白眼,然后问其他人:“谁要吃糖葫芦?”

  滑完再吃不就得了,非得现在吃么?

  没人吃,都起身准备去滑了,吴雪也不急,自己跑去买去了。

  陈倩喊她:“你快着点。”

  “你们先去换鞋,我马上来。”

  桐桐穿上这个鞋,试了试,这玩意……对技术要求挺高的,姿势不对,就费冰刀。

  林枫用膝盖顶了顶他的冰刀,弯了这么顶一顶掰过来就还能用,他说桐桐,“别瞎跑,回头我瞧不见你了。”

  不瞎跑!

  她就站在原地等着!等林枫换好了,过来牵着她,这才许她动。

  但是林枫滑的太慢了,他总是怕滑起来把她给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