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木儿
鲁师傅觉得住在这里很好呀,生活设施各个方面成熟,自己又熟悉环境和人,关键是跟女儿女婿在一个大院里,这房子要是退了,太可惜了。听说单位的房子最后会卖到个人的手里,咱不能白白的不要这个房子呀。
“不退!叫我姐跟我姐夫住过来,对外就说……就说您跟我去住一段时间,叫我姐给您看房子呢。”
鲁师傅不解:“你这是……怕什么呀?我住在这里,碍着你了?”
“熟人太多了!有时候一些人情来往的小事,陌生人不会总记着!可熟人呢?家里来个亲戚朋友,他们都能把老底掀开,带个什么,他们比你清楚。有时候,这办事呀,就像是水至清则无鱼。我太清高了,可行吗?咱避开这些熟人的视线,那您觉得,收个果篮,收个点心,真就是多大的罪过吗?”
然后也就三两月的时间吧,鲁师傅说是被吴庆接走了,会回来,只回来看看外孙就又走了。吴庆在大院里的名声一下子就好了起来,说这小子越来越和气了,有点啥事只要找他,他都会很热心的帮忙。
其实搬走不搬走,无所谓!那个白总就是个活靶子,你真要干了什么事,逮住这家伙,你就跑不了。
这家伙知道吴庆的真面目,而吴庆再不会叫更多的人知道更多的事了。所以,他还是会继续跟这个人拉扯不清的。
桐桐一直觉得,科研人员身边干净一点,这比较保险。
可不知道什么时候起,突然就有一股子风,说是味精致癌。
报纸上关于这个的报道还真有,说是美国的科学家说的。
林诚儒拿着报纸拍着推到桐桐面前:“这个裘正……又开始大放厥词了。”
桐桐接了报纸,上面是裘正的文章。
这人在文章中没说他怎么研究的,没说他的实验结果,只是说,美国的中餐馆因为使用味精而门可罗雀,说很多的餐馆都在门口挂牌子,表示菜品了不用这个东西,才会有客人光顾。
又说日本已经在研发味精的替代品了,如何如何。
他其实什么也没说,但是他的职业,他的身份,代表他把什么都说了。这就是信息上的误导。
桐桐将报纸放下,他要是没收谁的好处,闲的蛋疼呀,写这玩意干嘛?
可你要说他收了人家什么吧?证据呢?
裘正的儿子去年出国求学了,好处必在他儿子身上,你在国内是拿不到把柄的。
可你要说有国外背景的别搞科研,那不是扯淡吗?今年还高薪聘请回来五个,那待遇比老林高多了。
请回来的都能搞科研,反倒是儿子出国留学的,你就说我这个那个,上纲上线的搞政治那一套,这是科研的态度吗?
你要说裘正哪里说错了,他只是陈述了事实——仅此而已!
桐桐也发表文章:警惕学术沦为商业资本的工具。
她也举例子,比如味精,实验证明,它适量的使用是安全的!那有没有可能是有别的产品要挤占市场,而一些昧着良心的专家已经沦为他人的工具了呢?
再比如,食用了数千年的动物油脂,这怎么就有害了?来来来!看一下所谓的无害的东西他们的市场占有率和价格。
这些谣言,大的媒体也给辟谣,这篇文章发的顺利就是明证。可是,有些东西的传播超乎人的想象,所谓的学术良心,在有些人那里,它真的被喂了狗了。
一时之间,桐桐被群起而攻之!
当然了,只能批评她出言误导,存恶意揣测之嫌,却无法否认她在专业上的能力。
还有人说,她的专业方向,注定她在有些领域的发言,不具有权威性。
桐桐:“……”可去你的权威性吧!专家这两个字,就是被你们这些东西给玩坏的。
她搁家里偷偷的记小本本,好似一下的偃旗息鼓了。
可我要是不把你们都一个个的拽下来,那也太便宜你们了。
四爷回来的时候,就见桐桐一个人拿着本本在那里琢磨。他看俩孩子,孩子朝妈妈那边嘟嘴:好长时间了,吓人着呢。
尹重已经是一米六五上下的大男孩了,尹仪矮了一头,也不小了。两人在沙发上坐着,看着妈妈坐在餐桌边写写画画,边上是一摞子报纸。
四爷过去扫了一眼,那一页正好是——裘正。
他轻咳一声,这是裘正要完蛋了?被她盯上了,还能有好?
桐桐看了他一眼:“回来了?”
“嗯!回来了。”四爷拉了凳子坐在边上,“人家不会叫你抓住把柄的!好处都在他儿子身上,人家国外你能逮住什么?”
“是不能证明什么!法律制裁不了,那至少不能叫他们继续靠着现在的身份去干那些丧良心的事吧!他们一句话,很可能毁了一个行业。法律上难抓把柄,那就从道德上入手!只要有官方承认身份的,道德的瑕疵如果足够,他就得滚蛋!没了这个身份,谁听他放屁。”
四爷:“……”这种人道德底线不高,细查肯定总有点什么的。
“那要是还找不出来呢?”
桐桐没言语,看了孩子一眼。
四爷读懂了她这一眼的意思,她说:那就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裘正跟桐桐现在是见面之后互不搭理,人家且傲着呢。
用他的话说,“她林桐富家太太,不知道别人的苦楚。站着说话不腰疼,就是太顺遂了!就得叫她知道知道,有些事不是她那么一厢情愿的。”
谁都知道怎么回事,但就是拿这种人没办法。
其实很多人是隐隐有些羡慕的,只要豁得出去的人,哪有过不好的?就怕咱这种,想坏还不敢,当好人又不甘心的人。
裘正现在过的很潇洒,来来回回的,还是骑着个自行车。一下班,哼着小曲就出门了。
有的是人嘀咕到桐桐耳边:“……喜欢喝两口,就在菜市场门口的一个小店里。人家那日子,过的潇洒。”
去那里吃饭?
是!
桐桐皱眉,菜市场她去的少,但也不是没去过。菜市场门口有小饭馆,主要做的是一些小摊小贩呀,来回进货的骑着板车的那种菜贩子的生意。
那样的饭馆,追求的就是量大,实惠,热乎。
裘正去那里吃饭?还喝两口?
那地方难道不是端着碗蹲在外面赶紧扒拉了饭了事?要喝酒也找个清闲安静的地方吧。
这么寻思着,就也骑着自行车去买菜去了。
小饭馆距离常勇的铺子,隔了一个菜市场大门和几家铺子。
这些铺子有批发作料的,有批发锅碗瓢盆等厨房用品的,都属于很便宜的那一类商品,摆放的很乱。
门口平时调货车的地方,这会子也空了。
菜市场这个地方,小商贩都是凌晨三四点来进货,菜新鲜。晚半晌,菜价比早上低,因为摆了一天了,剩下的都是得赶紧处理的。
尤其是一些绿叶菜,一过夜不好卖。
所以,这个时候除了下班买菜的,没有摊贩。
该停车的地方就很空旷。
然后小饭馆里的人……确实是不多了。
她路过了一下,在菜市场转了一圈,差不多半个小时,结果裘正还在里面吃呢。小饭馆的饭,一个人吃,小四十分钟没吃完?
于是,她第二天在家简单的吃了一点午饭,就又过来了。
这就是卖面食的摊位,主要是炸酱面,煮好面条捞出来,菜码子一放,早就炸好的酱往面条上一浇,一碗面一块五,这就得了。
而且,那面条都是事先煮好,用油拌好。要的时候往锅里一套,等热了就成。一碗面的制作时间最多一分钟。
泡菜什么,一小碟,蒜自己剥。
桐桐要了一小碗,马马虎虎,没食堂的好吃。
厨下做饭的是个十七八的小伙子,有点结巴。桐桐的面吃了半碗了,进来个围着围裙的半老徐娘。
微胖,丰腴,一双含笑眼,三分和气,五分热情,十分娇俏。
见还有几个男客在里面,她就笑着,拍拍这个的肩膀问候一声,“还要小菜不?再给你来一份?”
回头又歪着靠在那个的身上,“哎哟!你这挨千刀的,最近发财了,不吃我这面了?多久没来了,我还当你死外面了。”
桐桐:“……”哦!原来好这一口呀!
第459章 花自向阳(176)一更
面很一般。
单吃面有些腻!
蒜就算了,还有个小菜就是用莲花白切成细丝,然后用醋和花椒腌出来的。脆倒是脆,就是那股子菜断生前的怪味,再加上花椒粒泡出来的麻味,还有醋精勾兑出来的醋味,能是什么好滋味么?
这么着吃,特别的一言难尽。
很不想吃,但……浪费是可耻的!
咬牙也得这吃完,老板娘大概也不太见女人来吃饭,跟熟客打了招呼之后,就看桐桐:“哎哟!姑娘,你怎么上我这地方吃饭来了。”
这一身行头,可不便宜!怎么着也不像是来这里吃饭的人?
桐桐就笑,“转到附近,饿了。”
“味儿怎么样?”
“咱都那个年月过来的人,才吃了几天饱饭?又是细粮又是肉的……”她说着话,把面扒拉完,掏了钱放桌上,然后摆摆手,“挺好的!顶饱,差点吃不完。”
“吃饱就好!”老板娘把钱一收,往围裙的兜里收。
桐桐在她那围裙上看了一眼,“大姐以前在胡同菜站上班?”
这老板娘拍了拍围裙:“知道这地方?”
那时候的围裙是单位发的,按月发放。旧的还能用,新的就攒着吧!说不定还能改个门帘什么的。攒着攒着就攒了好些新的,如今也不用它改东西了,倒是饭馆里穿着也挺好的,蹭油污嘛!
桐桐一边擦嘴一边道:“十多年前,晚上还专门跑到菜店里买香蕉酥,那个点菜站上新货……”她跟四爷真的去过,“我记得有个特别漂亮的姐姐站柜台……”这是瞎胡说的,谁记得售货的姑娘长什么模样。
老板娘就笑,“那肯定就是我了!那个时候那就是好工作,家门口,站几个小时柜台,收个票和钱,多清闲呀。”
桐桐心说,那就对了!这一片的菜市场,她家肯定是附近的。一说具体胡同,那桐桐就大致知道了。
她就笑,“大姐,胡同里有没有谁家的房子是私人的,且想卖……”
“有钱买亚运村的房子多好,买到胡同的平房干什么?”
桐桐一副不多说的样子,“就是想买呗!”
老板娘就打量桐桐,这穿戴不是个差钱的主儿,“买多大的?”
“多大都行!五六平的可以,整套院子也可以!只要在你们那一片的胡同里,就可以。”
这不是要自己住的意思!所以,买房……拆迁?
上一篇:穿越古代被迫成为联姻工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