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木儿
因此,打开社区大门,把社区分成不同的片区,每一片都用铁栅栏做出隔间,有个象征性的大门,就可以了。
相当于是社区的很多公共空间就跟外面打通了,也就意味着社区里的一些店铺,就会成了面对大众的店铺。
不光四爷打听的想买,林守道也想买。
这半年挣的,想全买成铺子呢。
四爷其实看上仓库了,那地方稍微偏一些,但是,人家占地面积是真大呀,纵深七八十米,宽三四十米,只要把另一头也打通,这就是个菜市场。里面一家一个小摊位,每天都收摊位费,算算这得挣多少钱。
有个固定的菜市场,再偏的地方也都不偏了。
但这个地方呀,这不是小钱能拿下来的。以现在的资金的话,买不下来。
另外一个地方就是电影院,那地方三层,独立的建筑,那是个开超市的好地方,同样的,眼光再好,没钱买。
但这要是错过了,得多可惜呀。
他撺掇周鹏,周鹏虽然没办法,但是赵大美肯定有办法。一个人拿不下来,那咱自己找合伙人呢?一百个合伙人,一人占一股,将来这不都是固定的收入吗?
而且,赵大美这个人确实有些野路子。
周鹏龇牙咧嘴,“咱这挣的就不少了,这两个地方……咱可能只能占一股……分不了多少钱。”
咋这么笨呢?“不光是分红,你拿到的是地皮。地皮上占一股,这是一大笔!”
“……我回头问问我妈试试!真要是行,咱这钱全往里面投?”
四爷问他:“就现在地皮便宜,以后……想要买可就难了。这地方这么一折腾,就是一个商圈,商圈的中心位置有那么大的地皮,还不满足?”等发展起来,菜市场拆了原地起商场,那才是金娃娃。
包括现在的电影院,盖成酒店看看。
周鹏是服金思晔的脑子的,反正自从他参与了,自己就不知道缺钱是什么滋味。
“成!咱说干就干。”自家妈守着那么个店,也就挣那么些了。
把这个怂恿的去办事了,四爷得去看看店铺的事。
桐桐在半路上等他,才知道他叫周鹏干啥去了。
但问题是,如果真的干成了,咱能自己去签合同吗?
“从现在到谈成,没有一年也得大半年。再过半年,你都十六了。”我比你大一岁,十七了,“未成年人是不具有完全的行为能力,但也分情况。十六到十八岁,如果能依靠自己独立生活,是可以单独签约投资性合同的。”否则,只能签约获利性合同,比如赠与。
读了大学之后,不用家里的钱,甚至可以反哺家里,这就算是独立生活。因此,并不妨碍咱俩暗地里投资这个。
两人溜达着,往最中心的广场去。
这里有工人活动中心,有退休职工活动中心,围着广场,职工的休闲娱乐医疗银行等等都在这一片,电影院就是其中之一。
像是工人活动中心,这地方现在就是分成一间一间的。房管处想对外租,但是外面空间大,支着摊子就行,或者小三轮车上一样做生意,为啥要给你掏这个房租钱。
所以,反而租不出去。
租不出去,就想对外卖。但价格却一点也不便宜,这种老旧的五六十年代的建筑,一平要一千二,也就是买个十平米的铺子,这就得一万二。
而且,这个铺子现在是大小不一,隔开的时候得借用窗的位置,从窗户的位置开个门,独立对外。因此,有些可能大一些,有些就小一些。
四爷看中一个距离澡堂子最近的铺子,拐角位置最醒目,三面都对着路。
从门缝里往里看,桐桐估摸着:“最多十平。”
这看怎么说了,有时候位置比面积更重要。这个位置,外面的空间大,向外延伸的搭建个塑料棚,冬天都不会太冷。
回头等拆迁改造,这个位置换来的就不是十平了,至少买下来就解决了金思明立业的问题了。
买这个得去房管处,去的时候一说要买,人家就说:“叫你家长来。”这不是你说买就能买的。
四爷只能借用人家的电话,打到值班室,叫金子光中午吃饭的时候直接过来。
桐桐在外面听见了,看了看手表,这都十一点多了,她隔着竹帘子跟四爷摆摆手,得提前回了。
金子光不知道什么事,请了假跑过来,结果听见他家老二的声音从里面传来,“……攒摩托、修摩托,又卖了一些摩托。从俄国那边过来的,积压在海关……做这个贸易的生意人是京城那边的,他的货不到,得违约。便高价买了一批货先履约了,这边海关一放,就相当于这批货还没有买家……”
这些金子光并不知道!
他撑起车子,往里面走。正上台阶,就听见自家这老二又说,“本来也是想看我舅舅那边还需要不需要去京城瞧病,结果我舅妈说不用,她娘家那边能解决,我舅就再不用我们操心,那钱搁在手里干什么?干脆就买个铺子,我哥这手艺学出来,有个营生捆住他,省的我爸妈跟着操心。”
金子光:“……”你可算是逮住机会了!虚人情你是真会做!张口一说,你这人情就算数呗!
外甥挣钱了,打算管舅舅瞧病的事的,但是舅妈说不用,于是就买铺子了。
钱是真的,话是假的!
他赶紧掀开帘子进去,就见自家这儿子跟房管处的处长坐在沙发上,喝着茶,吹着风扇,聊的挺好的。边上那么些房管处的人,也都笑着听着。
他一进来,那大家可太热情了。
“老金呀,你这个福气挡也挡不住。”
金子光虚应着,这个新上任的处长,他都不知道人家叫啥。
然后就糊里糊涂的被带着,去看了自家儿子说的那个铺子,这老建筑墙体得有七十公分厚,里面的面积也就九点九四平,不足十平。
四爷心里有数,桐桐说最多十平,果然差一点点十平。
他的包里就带着钱,这个铺子一万一千九百二十八,再把房产过户的税收之类的都算上,包括房产证件的文本费,也就是一万二。
四爷说金子光:“爸,回去拿户口本,叫我哥来。直接买在我哥名下,他来签字。”
啊?
“放在我哥名下,以后不起争议!”
“放在你名下,你哥用着……”
“听我的吧!”四爷催他,“快些!”
房管处的人都笑,“老金,赶紧些!你家这个儿子有出息,不差这个铺子!”
金子光连连摆手:“凑巧挣了一些,这是想安排好他哥,怕那小子瞎晃荡。这个省心,那个才要人操心呢……”
金思明糊里糊涂的,名下多了个铺子。都回家了,这才反应过来,真多了个铺子!
这玩意可是大件:“承情!但挣了钱肯定还你……”
四爷白了他一眼:“还是那话,要听话!乖乖的,没钱了找我要。”
金思明在背后又握紧拳,还是想捶他怎么办。
买了,四爷就不管了。店铺怎么装修,要怎么经营,要办什么营业执照,怎么办卫生许可证,非他自己去跑不可。不从这里过一遍,他的生意就没法做下去。
李翠可得意了,逢人就说张爱红,“她要是不闹,我能不管吗?我哥看病要紧,可我家那俩小子个子才窜起来,过冬的衣服小了,孩子就冻着?咱都不容易,但凡有点办法,那肯定都帮呢!可谁知道帮来帮去,帮了个这样的结果!我是彻底伤了心了,再不管她的事了……”
就算是知道这是便宜话,但就是能堵住你的嘴!跟人翻脸了,就别再上门。
金家这个铺子买的,四爷的名声传的社区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本来大家只是知道,这小子会读书,结果呢?人家还会挣钱。挣了钱给家里贴补了这么些。
田易阳说桐桐:“妈不羡慕别人家孩子挣钱,你只要稳稳当当的就行。”姑娘家,看的紧都怕出事,更遑论叫她出去瞎扑腾了。
桐桐:“……”看!就是这样了。有些事瞒着真的是不得已。别看上了大学,未成年之前,他们依旧是特别爱操心、各种不放心的父母。
她就岔开话题问说:“我爸不是也想买吗?买吧,又买不亏。”
“人家做个饮食生意,那地方凑活!咱家那个生意,那么小的店……不管是大小,还是位置,都不大合适。”林守道从卫生间出来,“我跟你妈正商量……”
反正就是有些犹豫。
单位想租都租不出去,大家完全没有那种想办法买下来收租金的想法。
桐桐就说:“路跟外面连起来,那个地方就是社区的正中心的位置,不管哪路车经过,那地方必是站点。站点人流量大,小摊位哪能任由他们密集的摆放?到时候肯定有人管,那个时候想在那一片做生意,铺子肯定是首选。”
她掰着指头算:“来上学的、想去医院瞧病的,从澡堂子出来闲逛的,那得多大的人流量。要不了两年,那个地方的租金要比我妈的工资高。”
她怕说服不了,还取了纸笔,把社区的路给画在上面:“三十万常住固定人口,大型的对外招生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职校,然后是大型对外接诊医院,这都不是小型的商业中心配置!这样一个地方……怎么可能没有生意?”
有什么好犹豫的!只要有钱,哪怕是能借来钱,真的是能买多大买多大,买到手就赚了。大型厂区社区转型的红利,就这一次,错过了就再没有了!
第536章 人生向暖(45)一更
林守道看桌上的图纸,这一看还真是。
桐桐指了指图纸上社区外的路:“这条路从前年都开始修了,它的走向不就是为了跟咱们这边衔接的吗?再加上社区里的主干道只这些最宽,最容易拓展,最四通八达,从这里过是不二选择……从成本和利益来算,这一条路线最优。人家市政规划的都是行家,这一定是计算过的!”
没错!这条路一直在修,修好之后只要自己社区打开大门,交通网络就延伸进来了。
桐桐又问:“这一旦打通,这就是整个城市的公共区域,单位可就管不着了,对吧?”
是!不能当路霸。
桐桐这才又道:“其实要符合大家的利益,最好的操作就是成立一家后勤集团,所有的房产都归集团管理,所有的职工都能享受这一波红利。除了路面之外,其他的东西还归厂子所有。”
她说着,就又往后一靠,一副惋惜的样子:“可是这是有风险的,因为这算是一种市场投资,是生意。生意有赚有赔,一旦赔了,或是没按照预期发展,就算是判断失误,这个责任谁来担?”
等不来预期的利润,那就会有人怀疑是不是谁吃了好处!
桐桐点头:“对啊!大多数职工没有长远的眼光,那作为领导层,如果没有大魄力,那最简单最安全的方法就是按照市价折算的往出卖。在划拨给市政之前,先卖了变现,钱拿到手里对大家就有个交代。遇事先往自己怀里扒拉,这总不能是错的吧。就算是以后发展的再好,大家只会遗憾,却不会去指责谁。”
有道理!
“所以,那么些随意摆摊的,厂子不是管不了,而是不想管。如果租不出去我就卖,正好顺了心意!等将来你们再违规摆摊,人家要撵你们,那关厂里什么事!那是市政要管的,厂里的手没那么长,对吧?”
“这话没毛病。”
桐桐就摊手:“那您说,这地方租不租的出去。”
林守道把手里的纸放下,然后起身:“走!咱过去转转,看看去!”
“真买呀?”田易阳抬头看这爷俩,“这可得一万多呢,你爸这半年……”
“哎呀!”林守道直接给拦了,一边换鞋一边问:“你去不去?你不去我们爷俩去。”
田易阳白了林守道一眼,跟着换鞋去了。到了地方,看着这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地方,她一脸的嫌弃:“……这破房子,小四十年了……”
桐桐嗯嗯嗯的点头,“这是老式建筑!将来如果要拆,那能换更大的铺子。便是将来不拆,这也是特色建筑,多好!”
田易阳又挑拣:“这铺子从外面看着挺大,可其实呢?墙厚呀,里面能用的面积也没多大……”
“墙体厚,冬暖夏凉呀!”桐桐就道,“像这种平房建筑带采暖系统的可不多,每间里面都带暖气,外面还有公共厕所和自来水管道,作为商圈,配套设施很完备……”
田易阳:“……”这熊孩子。铁了心要把这个钱花出去。
桐桐这边跟田易阳说着话,转脸就瞧见林守道看最边的一间,这一间小,顶多七八平。但这个铺子距离职工医院最近,隔着个马路就是。因为是边户,它不仅有南北方向的窗户,西边也开了个窗户。
林守道围着转,低声道:“其实把西边的窗户打开做门,要比朝南开门好多了。”
上一篇:穿越古代被迫成为联姻工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