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646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桐桐起身,喊王陵:“将军,回咸阳,不得延误。”

  “诺——”

  此时,咸阳宫中。

  华阳太后问侍从:“你说谁来拜见?”

  “公子景涵求见。”侍从禀奏道:“楚王令公子携带寿礼,给太后贺寿。”

  华阳太后便笑了:“景涵……吊唁了先王才离开,这就又返回咸阳……”贺礼说什么楚王所赠,只怕并非如此。未回到楚国便又折返,必有缘由。

  她沉吟了一瞬:“娘家人贺寿,如何能不见?”说着,她就打发人:“去问问国君,问他……本太后这个母亲他还认不认,若是认,我是否能见见娘家人。”

  “诺!”

  嬴子楚听得禀报,看了吕不韦一眼,而后才摆摆手:“见!太后想见,那便只管见。”

  侍从退出去了,嬴子楚才看吕不韦:“丞相接着说。”

  “东周乃一小国……此时联络诸国对秦用兵,臣以为,当兴灭国之战。”

  嬴子楚看着舆图,东周确实乃一小国,周天子已不复存在,东周乃是周王室一支,夹在诸国缝隙之中,数万人一大城,两三小城拱卫,无人将其看在眼里。

  这样的城池,无险可守。三国交叉之地,夺了失,失了夺,因此,无人将其看在眼里。容其苟且于诸国之间得以喘息便罢了。

  而今好端端的,突然兴兵,“灭国……那便灭了吧。”嬴子楚说着,就问吕不韦:“先生以为,谁来领兵?”

  吕不韦起身:“臣……亲自领兵。”

  嬴子楚:“……”吕不韦从未领兵过!他有些沉吟,不好下这个决断。

  吕不韦忙往下一跪:“大王简拔臣为相,臣若无军功便难服众。不能服众便无以站立于朝堂!臣需得有灭国之功,方能真正的辅佐大王,成就一统大业。”

  嬴子楚看着吕不韦:“寡人简拔你为相,并非为报私恩!然先生所虑并非无理……既然如此,若先生能说服蒙骜上将军,此事或可行。”

  吕不韦大喜,忙叩首:“臣这便出宫,拜会上将军。”

  嬴子楚目送对方出去,这才问近侍:“华阳太后在见何人?”

  “楚王派景涵公子为太后送寿礼。”

  嬴子楚:“……楚王?”

  “是!”

  “大王记挂太后。”景涵扶着华阳太后,背着人偷偷的将帛书塞到华阳太后手中。

  华阳太后一愣,藏匿于袖中,未动声色。嘴上只应付着:“楚王而今可好啊?”

  “是!大王身康体健,常说起当年在秦为质时之事,想起您时常落泪……”

  华阳太后怅然:“是啊!当年……我与大王情同兄妹,而今……已这般岁数了。”

  “不管多少年,终归是血脉相连!”

  是!血脉相连。

  两人在宫里一样一样的看寿礼,都是楚国样式,华阳太后颇为喜欢。

  这位公子未曾久留,一刻钟之后便告辞出宫。说话时,寝宫里三步一宫人,在众人的视线之下。

  楚国公子一走,华阳太后换了两身楚服,一时伤感,竟是落了泪。

  宫中噤若寒蝉,太后只说困顿,躺着去了。

  帐幔放下,华阳太后才从袜中掏出帛书,这是之前更衣时偷着塞进去的。衣裳更换,侍从皆知身上再无一物,可安嬴子楚之心。

  她将帛书打开,里面是春申君亲笔。她看完之后藏于袖中,隔了一个时辰才起身,“怕是思念故国,竟是做梦也梦见了。”

  侍从们不敢接话。

  华阳夫人便又道:“取绢帛来!”

  绢帛铺设案几上,华阳夫人提笔,一笔一划的写了起来,一边写一边吟唱:“……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此乃屈子所做之赋,华阳夫人甚爱。

  书写了许多,她叫人端了火盆来,然后将许多帛书放入火中,焚祭文稿以表思国之念。

  一边焚烧,一边默默垂泪。侍从围绕,无人发现她将密信夹在这帛书中,一把焚为灰烬。

  她看着火苗,轻轻的哼唱起楚国的歌谣:春申君愿意支持自己,若是想扶持成蟜,此便为契机!

  子楚啊子楚……你既无母子之情,那便休怪我无情!

第710章 秦时风韵(37)三更

  “咻——”

  一声响箭穿云霄,紧跟着,夜枭之声骤起!

  桐桐一挥手:“杀!”

  四爷一个没拉住,嬴政跑出去了,持剑剿杀刺客。

  这刺客数百人,埋伏于必经之路上。可行刺……谁也不是桐桐的对手。她预判了刺客的预判,反刺杀于刺客。

  选精锐穿行于密林之中,包抄过去。一声令下,成剿杀之势!

  一声声刀剑碰撞之声传来,四爷只带亲随持剑戒备,并未上前。对方所派刺客,绝非泛泛之辈。自己过去,除了叫桐桐分心,别无用处。

  直到刀剑声远去,他才带着他的亲随靠过去,“小心查看,莫要心慈手软,凡受伤着,一律抹脖颈……”

  “不留活口?”

  “女君若需要,自会留活口。”

  “诺!”

  蒙恬蒙毅护卫嬴政两侧,三人一组,横冲直杀。一场剿杀,酣畅淋漓!

  王陵着人搜素山林:“可有逃脱者?”

  “未见踪迹。”

  嬴政看着手中滴血的剑,看向走一边走过来的阿姊:“如何?”

  桐桐指了指一个壕沟,蒙恬蒙毅进去,从里面拎出两个人来。此二人偏文弱一些,并不像是其他人身手了得。

  四爷从后面赶来,看这二人:“赵人?”

  “戏弄大王,万死不足惜。”

  蒙恬抬脚就踹:“竟是赵偃那狗贼。”

  嬴政拉了蒙恬:“赵偃无此胆!必是有人要嫁祸赵偃。”

  蒙毅问说:“何人嫁祸于他?”

  “不知!”嬴政看着前方的路:“等着看吧!看看还有哪国的刺客……那未曾出现的,又有实力杀我的……就是真凶!”

  桐桐拍了拍他:“走!暂时无碍。”

  可这在大秦,一路上都不曾安稳。

  往前赶路,越走越艰难。

  王陵指了指河道:“女君且看!”

  桐桐看过去,就见取水的河道有许多野兽尸体,水被污染了,百姓正在清理深埋。

  蒙恬过去问:“何处可取水?”

  得到的答案是,要么绕行三十里,要么继续前行五十里方有水源。

  四爷看着舆图:“若是绕行三十里,必经一山。”山中是否有埋伏尚且不得而知,只这一绕,路上都耽搁两天。

  蒙毅在边上就道:“忍着,五十里而已!”

  桐桐摇头:“五十里后,水源未必干净。这是逼着咱们绕路!”参与者绝对不是刺客那么简单!这是埋藏秦国的钉子都启用了,甚至于大秦朝中心怀叵测之辈也跟着动了。

  若不然,不会这么巧,也不会沿路安排的这么仔细。一步一步,步步都有人在拖着自家这一行。

  可见,还是被四爷猜中了:咸阳城中一定有什么变故。

  她回头问王陵:“将军,你以为呢?”

  王陵看着前面的路,而后道:“末将以为女君所言甚是。”

  蒙毅就问说:“绕路之后,若是刺杀还罢了!若是道路再不通,或是水源亦被污染,又当如何?”

  是的!桐桐考量的就是这个。

  她沉吟片刻看向王陵:“将军……不若你率人绕路而行,我与太子、侯爷连带蒙毅蒙恬二人,独行!”

  “不可——”

  桐桐抬手:“将军,拦路虎并非外敌!您试想,堂堂太子行路何以如此之难?您在明,我们在暗。若沿路有人求见,只说太子另有安排,不便告知便是了。”

  说着就看嬴政:“殿下以为呢?”

  嬴政看王陵:“将军听令吧!我们隐匿更方便赶路。”

  王陵只能拱手:“诺!”应承了,又看女君:“事关太子安危……”

  嬴政没等桐桐说话,就先说王陵:“我生下来便未曾与阿姊分开过!我们命运相连,阿姊将我之名看的比她自己还重!将军勿要忧心。”

  “诺!”

  桐桐收拾了行囊,看向四爷:“那就走吧。”

  四爷:“……”我更想跟王陵一起!你这翻山越岭的,能要我半条命。

  桐桐拉了他:走吧!我带着你,我安心!我能护你周全,而王陵一行若是遇到刺客,他却不会保证你的安全。

  没错!既然路不通,那就不走官道便是了!路在脚下,穿山林而过便是了。

  有时候,人心比野兽更狠。

  穿行于林间,桐桐一路告诉嬴政怎么去分辨方向,怎么在林间生存,应该注意些什么。说着话,她还削了木杖给四爷递过去:“拄着这个走吧。”

  听着虫鸣鸟叫,翻山涉水,杀狼猎虎,足足翻过了三座山,早不在一个郡县之中了。

  此时再从山中下去,仿若山中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