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685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这个不是嬴政说的算的,这是《周礼》的要求。

  秦始皇陵墓是从始皇元年开始建造,也就是说,他十四岁,还未曾亲政的时候就开始修建了。一般君王陵寝修建的负责人是丞相,丞相换了,那下一任丞相接着接手便是了。

  这是吕不韦份内事!据说,其陵寝的设计者是李斯。

  不是秦国如此,是七国皆如此。

  《周礼》延续了数百年了,它就是是非标准,普遍认可的。

  后世说,修陵寝耗费了多少多少,但在现在,无人会对此提出任何异议。你要是不修,你才是异类。你在跟整个世界规则为敌!

  至于说秦始皇陵寝为何规模极大了,那是因为等级森严,而他是一统天下第一人呐。在诸多等级之上。

  这种等级森然到:人死了,怎么表达死的意思,不同等级的人都有不同的叫法。

  君主死,这叫山陵崩;诸侯死,这叫薨,薨的意思是倾覆;大夫死叫卒,卒的意思是终了、完结;士死叫不禄,意思是吃不上朝廷的俸禄了;只有庶民百姓的死,那才是死了!可以直接说死了。

  就像是《周礼》上规定,君王七日殡,七月葬。诸侯五日殡,五月葬。大夫三日殡,三月葬。

  什么时候入殡,什么时候行葬礼,都有严格规定。

  甚至于葬礼举行,什么人来参加这都有规定。像是大夫葬,同位至;庶人葬,族党至。

  至于陵寝的规格,《周礼》要求的更详尽。

  到了后世,尊儒术。可孔子倡议恢复周朝礼乐。

  其实,而今这个阶段,正是颠覆周礼的开端,秦存世太短,没把周礼怎么着呢,秦灭亡了。汉随秦制,汉呢?废黜百家,独尊儒术。

  于是,对葬礼的很多要求一直就延续延续再延续,延续到两千多年后,还能在葬礼中多多少少的看见周礼的影子。

  所以,吕不韦一提陵寝,桐桐习惯性的就想反驳:你修水利都是疲秦弱秦,你修陵寝这不是更劳民伤财吗?

  这玩意非修不可?或者说,非就现在修不可?哪里的黄土不埋人呀?

  但是,话含在嘴里,她到底给压在舌根下了——这般无礼、狂悖、无道之言,万万不能从自己嘴里说出来。

  因此,她只含混应着:“此事,我会禀告太王太后与大王。”

  把吕不韦给送走了,桐桐看嬴姜,嬴姜也看她:内宫耗费必然会增大的。

  “养羊吧。”

  啊?

  “不可么?”桐桐就说:“赠上卿以羊羔为礼,给大王养羊,羊肉羊皮奖赏给将士,选上好羊羔进上来,大王需得以其赠诸位上卿。此事要紧,且尊贵。”

  关键是清闲呐:放羊不会吗?给羊打个草,不会么?

  简单!不费力。一人养三只羊,这还三千只羊呢,反正别闲着吧。

  嬴姜沉默了半晌,而后’诺‘了一声,转身办事去了。

  人走了,桐桐给黄琮说了一声:“我去一趟雍城,明日便回。”说着,给嬴政留了便条,将吕不韦进宫之事交代了一声,便起身往出走。

  嬴政知道的时候,人已经出宫了。

  他看了便条,问黄琮:“阿姊还说了甚?”

  “未曾。”黄琮想了想便道:“长公主交代嬴姜,离宫不关闲人,准她们为大王养羊。”

  甚?

  “养羊!”

  嬴政:“……”

  蒙恬蒙毅憋着没笑,那边甘罗却笑的打跌:“原来长公主如此促狭!”

  燕太子姬丹默默的翻过一页书:赠珠宝、赠马匹、赠肥羊、赠耕牛、赠侍婢、赠美人……不过是弱国无奈之举罢了!千挑万选之人,竟令其养羊,何其可悲?!

  嬴政没觉得促狭,就是觉得阿姊是早些年在赵国的日子太窘迫,她养成了极其节俭的习惯。

  但养羊便养羊吧,去雍城做甚?

  黄琮猜测:“是否担心有人赠文渊侯侍婢、美人?”

  嬴政:“……”我家阿姊不至于!

  “为这个?”四爷也说她:“不至于!”

  桐桐洗了脸,往火边一坐:“此事绝非小事。”

  四爷将饭递过去:“其一,我问你,这陵寝能不修么?”

  不能!没反对的理由。若是顺利亲政,国事千头万绪。再则,国之大事,只祀与戎。

  祀是祭祀,祭祀天地神明祖先,这自然跟殡葬有关,此时就此而发难,不智!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为蠢!”四爷又问:“其二,郑国渠当不当修?”

  当修!确实造福子孙之事,自然当修。

  四爷就摊手:“看!一个是拦不住,一个是不该拦。此时当怎么办呢?存在弊端,那就解决弊端。”

  觉得劳民伤财,那就从别的地方补这个短板。

  桐桐看他:“你纵有千法,但不能万事皆通。”

  四爷:“……”我就是有千法,但对秦之前的科技了解也不多呐!后世出土的文物,后人都不知道人家是怎么造的,你觉得我会?

  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求助于而今的大贤!

  他问桐桐说:“墨家,是否可用?”

  墨家?墨家!

  桐桐蹭的一下站起来了:“你说墨家?”

  “不可么?”四爷就笑:“秦国兵械独步天下,所用必为墨家。”

  墨家在农业、手工业、军事器械锻造、逻辑乃至于科学实验,都有极其耀眼的成果。

  四爷就道:“而今,儒家与墨家,并称为显学。其地位是一般无二的。”

  桐桐点头,《韩非子》中有记载,说:世之显学,儒墨也。

  韩非如今还活着,可见,在他的时代里,儒家和墨家确实不分伯仲。

  四爷就笑道:“孟子常以刻薄之言非难墨家,为何?因为墨家是强有力的对家,只有对敌人才会如此刻薄。秦之后,儒家占了上风,而后儒家道家互补,构成了文化结构。而以科学为基底的墨家,则几乎消亡了。”

  直到两千年后,国人才恍然:科学很重要。

  桐桐点头:《孟子》中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

  杨氏说的是杨朱,属道家杨朱学派。

  孟子作为儒家弟子,骂道家和墨家无君无父,禽兽也。

  而墨家呢,墨家说兼爱,兼爱便是人人平等,于是,他们看不惯儒家那一套维护强权的理论学说,觉得尊尊亲亲的等级是压抑人性。

  墨家说节用,就是推崇节俭,反对浪费,于是,他们反对儒家的繁文缛节,尤其是糜财费事的丧葬制度。

  墨家说非攻,就是反对侵略战争,拥护和平。当然了,这一点跟秦国不太搭。

  墨家说明鬼,明鬼意思是要继承前人的文化传承。

  而最重要的是,墨家说天志,天志指的是,得掌握自然界的规律,为人所用。

  四爷就说:“若是能把诸子百家都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使得文化根基构成不再单一,此一遭,你我就不算白来。”

  什么一统六国,那是嬴政的事,跟你我不相干。你得给自己找到定位!这亦是一件对后世影响极大的事!这才是你我该干的。

  桐桐看了他一眼:“所以,造纸之后,你去拜师荀子。造纸术说到底是墨家,而后你又学于儒家……你早就开始准备了?”

  四爷白了她一眼:要不然呢?跟你一样,围着嬴政转?

  桐桐就笑了,这才捧着碗吃饭:“墨家很难弄的!他们的构成类似于宗教。”他们的弟子不管在哪国任职,都得先遵从墨家的家规,这哪成呀?

  “所以呀,这是一个复杂的斗争过程,革新过程,慢慢来嘛!”要不然,这一辈子能干啥呢?

  桐桐停下筷子,问说:“那么,你现在是……要干嘛?”

  四爷看她:“墨家首领为’巨子‘,而’巨子‘并非传血脉后代,而是由上一代指定,代代相传。”他指了指他自己,“我先做个’巨子‘试试!”

  桐桐一下子就咳嗽出来了,感觉米粒呛气管了。

  四爷:“……”这个人真是!我连个’巨子‘也做不得?至于吗?

第750章 秦时风韵(77)二更

  巨子……这个,咋说呢?

  桐桐端着碗扒拉饭,今儿这个饭很香:葱爆羊肉,蒸蛋羹、豆芽炒肉丝,煎鱼块,鸡汤。

  自己不管,人家这日子过的也是很舒服的。

  她一边吃着这个在四爷看来,只是能入口的饭食,心说:墨家讲究节俭。

  讲究到什么程度呢?

  ’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则夕弗得‘。意思是:用粗麻做的衣裳,藜是灰菜,藿是豆叶,这两种煮一煮,就是饭,贱食。这般过活,还是早上有的吃,晚上就没有了。

  又有记载说,墨家是’以裘褐为衣,以跂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

  穿着粗麻衣,穿着草鞋,日夜为墨家奔波,过最清苦的生活。

  这是人家的节俭!节俭就是真节俭!

  咱吃着四菜一汤,稻米粒是精挑细选的,羊肉用的是羊腿肉,炒肉的大葱只选葱白。炒豆芽的肉是里脊肉,一头猪身上就那一溜。而煎出来的鱼块,一水的鱼腹部的肉。还有炖汤的鸡,为了肉好吃,选的是秋里才养起来的小母鸡。

  再摸摸屁股下面,地面是改造过的,暖的!整个外室内室,羊皮都铺满了。

  墨家得瞎了眼了,叫你做巨子?

  关键是,人家无私呀!组织严密到做官者没有私财,有俸禄要奉献出来,做到’有财相分‘。身为巨子,不得以身作则呀!

  不是小看你,你能把你现有的都拿出去,大家分了?

  桐桐一边吃,一边腹诽他:墨家分墨辩和墨侠,但身为领袖,你得能辩,也得有任侠的本事吧。

  何为墨侠?手持重剑,穿的如同乞丐,然后吃着糙食,四处推广墨家学说。

  他们主张’非攻‘,那就是谁侵略别人,他们就反对谁。谁弱小,他们就去帮助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