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761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他就说:“那你在门口等等,得两小时,我给你答复。”

  行!去吧。

  结果等来了一辆小轿车,看门的老头在副驾驶上,招手道:“那个小子,来!上车来,带你去见拿事的人。”

第827章 秋叶胜花(7)一更

  这样的小汽车整个长安也没几辆,司机才要告诉对方这个车门怎么开,对方打开了,直接上了车。

  司机启动了车子,问道:“先生贵姓?”

  “免贵,姓金。”四爷看向车外,“从豫省封县来,才到秦省数日。”

  看门的老头叫卫大锤,他扭脸看过去:“你是豫省逃难来的?”

  “是!”

  卫大锤就喊了一声:“停车。”

  司机一脚刹车,车子停了。

  卫大锤扭头看过来:“小子,你耍你老叔呢?”

  “这话从哪说起?”

  “你逃难来的,买的什么发电机。”

  四爷就笑:“逃来的就一定身不怀金?未必吧?来了容易,来了做什么才难。”

  卫大锤:“……”他就摇头,“有金有银哪里不能去?”

  “到处在打仗,能去哪里?要么被日本人占了,要么就去重庆?可那地方一天三轰炸,怎么活呀?反倒是秦省,日本人没进来。”

  司机插话:“三天两头飞机下蛋!”说着就看卫大锤:“叔,要走咱这就走,不走也让人家走。一会子赶上’下蛋‘,咱这大壳子招人眼。”

  卫大锤朝前指了指:“走走走!走!跟管家说好的。”

  在路上,卫大锤就问家里的情况,四爷——都说了“……逃难艰难,一路尽皆人伦惨剧。小子家中有俩女正是稚龄,内子怀身孕一路逃难,而今小子哪里敢挑差事,赚些润手费好养活家小罢了。”

  “也是不容易。”卫大锤就问说:“那你们买这个去,找谁修呀?”

  “小子能修!早年上过新式学堂。那时候学堂是有电的,对此有所涉猎。”

  “上过学?”

  “对!念了十多年书!五年前,十七岁,本来打算去北平考大学的,可这不是日本鬼子打进来了吗?还上的什么学?家中父母诓骗,说是父亲病重,叫我回家。

  谁知父母康健,倒是说了一门亲事。国难当头,成的什么亲呀?可内子情况特殊,她本家境殷实,乃父母独女,亦是在省城上过女校。后父母先后病逝,家产被叔父所夺。

  她母家有远亲在我们镇上,说和了我俩的婚事。我若不应,她叔父欲将她嫁给烟馆东家做姨太太。我俩便成了婚,婚后便怀了孩子,我也就没法离家了。”

  这一桩桩一件件,所涉的地方,所涉及的人说的清清楚楚。

  卫大锤又问说:“听你说话,没豫省口音。要不然早听出来了!你这口音像是咱们当地人。”

  “上学时常在商行里帮忙,南腔北调都能讲一些。”

  难怪呢。

  车子停在一套宅子跟前。这宅子非别墅,就是典型的关中式老宅子建筑。

  一进门就是外厅,外厅里坐着个长袍短褂的中年人,手里拿着旱烟袋,见人进来了,就先热情的打招呼:“来了?快进来!坐!坐。”

  四爷一拱手,撩了袍子坐下了。

  卫大锤凑到跟前低声把事给说了:“……我弄差了!不知道是难民。”

  张大权倒是不在乎这个,只摆摆手:“嗐!这世道,没法说。”

  也不能说难民里就没有家底厚的。就像是在长安城,好些一身乞丐打扮的,人家都是有家有业的。

  白天一身乞丐装,拿个碗,真要饭。要了饭还真真吃了!

  为啥这样呢?还不是闹土匪闹的。稍微有点家底,怕地痞无赖上门敲诈勒索,也怕土匪盯上了,把家里人给绑票了。

  所以,露富的人不多!各个都谨慎,都怕叫人知道有钱。

  除非自己有枪杆子,要不然,是个人都怕呢。

  张大权对这话并不质疑,却拿了桌上的烟匣子:“抽这个不?”

  相互之间请的其实都是大烟!

  四爷摆手:“不碰这个。”

  “不碰好!不碰好!”张大权说着,就扬了扬手里的旱烟杆:“旱烟、水烟,咱自己的烟叶,再大的烟瘾,这都是菜园子栽一溜烟叶就能解决的问题。一旦碰了这个东西,那真得倾家荡产、妻离子散不可。”

  说着就朝外喊:“上茶嘛!没眼色。”

  茶上来,张大权就问:“小伙子,咱也不来虚的,有话咱就直说!你给老乡联系,挣的是钱。给咱干活,挣的也是钱。

  也别觉得对不起老乡,电这个东西,外地人想在长安耍开,那不容易。能用起电的,不是烟馆就是妓馆,这两个地方,那打手多了去了。外地人干这个,真就是赔了夫人还折兵。

  你不操办这个,他们用钱干点别的营生,这是救他们,不是害他们。你嘛,事没给办成,但你也别愁。只要能真的修好,那你放心,不会亏待你。”

  四爷就一脸迟疑:“倒也不是对得起,或是对不起谁!做生意嘛,这个不成还有那个。想寻营生,总能找到机会!”

  “诶!这是明白话。”张大权就一副你很上道的样子。

  四爷叹气:“道理都明白!这里面有个事,您不知道!我这个老乡呀,在秦省有亲。人家来投亲,有担保,能在省城落脚。我的情况您知道,家里孩子小,我这一出门,把媳妇和孩扔到城外不放心!不靠这个挣钱,就是想请老乡的亲戚给担保,能在城里给立户。”

  张大权就笑,看了卫大锤一眼:“你是不是没告诉他,咱家老爷是干啥的!”

  “没有!没有!”

  堂堂警备司令,全市的警察都在咱老爷手里呢,立户归警局管,这还不是一个电话的事?

  张大权一脸的笑意,起身,而后走到书案跟前,拿了一张空白的纸张,写了个条子,意思是给立个临时的户,然后盖上个印章。

  紧跟着就递过去:“小伙子,见到是缘分。这个东西你拿去,别管哪个警局,他们要是敢不认,你再回来。

  临时立户,能叫你在城里暂留一个月的时间。要是你没修好,这一个月就算是我送给你的机会,咱结个善缘;要是修好了,你放心,啥问题都没有。其他的啥事,叔叫人给你处理好。”

  “哎哟!您这可是大礼!”四爷起身,双手接过来,“这样,明儿一早我就直接去厂房,三天内要是修不好,我也不好意思在城里呆了。”

  懂事!

  上午就办了这么个事,下午呢,直接去警局,把这个事落实上。以前原身上学,确实是有学生证、毕业证等一些列证件,这些都足以证明他的身份,包括他的籍贯。

  去了之后,没要证件,只那张纸,对方就给办了。

  给办这个的小警察打听:“兄弟根底厚呀!”

  “哪呀?刚好有点用。”

  “我们局长可是接到权叔电话了。”小警察一脸艳羡:“那可是权叔啊!这长安城,谁不知道权叔。”

  四爷接了盖章的临时立户证明,看见经办人写的是王友良。

  他就问:“兄弟姓王?”

  “对!王友良就是我。”他起身将人往出送:“我知道你,你是瞎大娘院里住的那个金先生嘛!我在后巷住,不临街,常去杂货铺给我爹打酒,听老板娘说的。”

  “街坊呀!”四爷就赶紧道:“这几天忙,等忙过这三五天,我请大家上吃羊肉。”

  “说定了!不许改。”

  说定了。

  两人说着话,王友良把人给送到门口。

  四爷回家,先去杂货铺。掌柜的昨晚也去瞎大娘那边催自己搬,现在一见面还不好意思:“金先生,您看……要点啥?”

  四爷指了麻花和槽子糕,“一样一斤,家里有孩。”

  这掌柜叫万银,转身拿麻纸包食品,嘴上问着:“事办妥了?”

  “先立个临时户,等调查过后,也就三五天,再改。”

  万银一下子就热情起来了:“那这是办妥了。”

  “是啊!”说着,数了法币出来,付了点心钱,又拿了十块钱放在柜台上:“王友良……万掌柜认识?”

  “认识!就在后巷!他在警局,给办了?”

  “办的时候正好是王警官经手的!”四爷把钱往前推:“这个存在账上,王警官再来打酒,从这里面扣。”

  哎哟!咱王警官也会给人办事了。

  说笑着,四爷又叫称了二斤槽子糕单独包起来:“大娘牙口不好,这个软。”

  是给老太太单买的。

  人一走,万银就啧啧有声:“有点意思。”

  老板娘汪人美拿着鸡毛掸子出来,这里扫扫那里扫扫:“也不知道咋疏通的,怕是有亲戚……”

  是啊!不摸底呀!

  瞎大娘收了糕点,知道事办了,就一再催:“我不催房钱,过个手续就成。”

  但四爷不想在这边住,这边距离防空洞有些远,租住是没法子,但要是买,房子可以破一些,可以小一些,但一定得距离防空洞更近。

  自从三七年之后,天上就没有安静过。时不时的,小鬼子的飞机来下个蛋。

  这长安城的防空洞,本来地下就修了一些。但桥梓口附近的防空洞,曾经被炸坍塌,好些人被埋在防空洞里没有出来。再后来,大家就发现老城墙是个好地方,那是明代翻修过的城墙,青砖覆盖,下面是夯土层,特别的结实。

  于是,就从墙根下掏,掏出洞来躲进去,这是炸不塌的。

  四四方方的城墙,四个方向四口大钟。一旦发现飞机,就敲响警钟。城内外的百姓听见警钟响,便奔向距离家最近的防空洞。

  而今,豫省来难民多了,这城墙上防空洞就被当做庇护所,大部分人靠城墙上的洞安家。

  所以,住的距离城墙近,必然治安会乱。但一旦空袭,却也最安全。家里的孩子小,万一自己不在家,桐桐一个人带三个孩子,跑都跑不快。

第828章 秋叶胜花(8)二更

  甜软的槽子糕两个孩子吃的可香了,大的小的都一样,一听见外面有动静就恨不能把手里那点吃的全塞嘴里。

  “慢点!慢点!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