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765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回去水就烧好了,好好的叫孩子洗洗。熬了药汤子,头上的跳蚤就杀了。脱下来的衣裳直接烧了,跳蚤难处理。

  洗涮出来,头发打结,根本就梳不开!桐桐也不给梳了,都给剪短,跟假小子似得,长两月就是齐耳短发,也不难看。现在瞧着,至少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

  小碎花的小棉袄,黑棉布的棉裤,黑面鞋,布袜子。

  金秋低声道:“婶儿,我就没穿过新衣裳。”以前是大人的给改小了!后来捡弟弟不穿的穿。她长的瘦小,穿的短一些,破一些也没事。

  娘以前常说:等你将来嫁人的时候娘肯定给俺妮子置办一身新的。

  啥时候能嫁人不知道呢,娘先被卖了。

  桐桐:“……”她只能说:“你娘只要有办法,肯定会回来找你们的。”

  晚上,这姐俩占一间房,睡在炕上,一个被窝搂着睡,被子还没多余的。但是外面风再大,屋里暖和。

  金桃高兴的依偎着姐姐:“姐,比干草窝暖和。”

  嗯!

  “姐,婶儿会撵咱吗?”

  金秋:“……”不知道啊!

  她天不亮就起来,扫院子。夜里落了些雪,得扫干净!

  而后去厨房烧热水,又去外面的池子把红薯给洗了。

  桐桐听见动静了,心里叹气:遇上这年月,孩子遭罪啊!

  她低声问四爷:“这附近有学校没?”

  “有!后头隔了三条巷子,有个东门完小,明年开春,开春了送去上学去。”现在嘛,你叫她啥也不干,她害怕。

  桐桐’嗯‘了一声,过了年金秋实岁十一了,按照农村老太太的算法,虚岁都能算十三。

  十三说亲都可以!

  但其实呢,真的还小!这孩子一天学都没上过,但这个年纪要学起来也快,可能用不了两年,小学的那点东西就都会了。未必不能继续上中学!

  读书识字学道理,才好立身呐!

  不过这个年岁了,金大文未必乐意把这么大的闺女过继出来。

  桐桐就说:“我跟着去吧!”这事我能处理的更利索。

  这三天就由着金秋和金桃在家里忙活,到了日子,在家吃了早饭,桐桐又给两人一人一顶棉帽子,然后带上金枝和金叶,雇了骡车回草滩去了。

  到的时候,金大文、金二武、金三全都到了。

  金大文新娶的这个才是个十六七的姑娘,拘谨的站在金大文身边。

  四爷和桐桐领着几个孩子一回来,就都看过来了。

  老四灰色的长袍,带着礼帽,跟体面的账房先生似得。这媳妇子穿个长襟棉袄,穿个厚实的棉长裙,留着辫子盘在头上,像是谁家的少奶奶。

  两口子一人牵着个姑娘,穿的红彤彤的棉袄棉裤,脸蛋白嫩嫩的,肉呼呼的,像是小金童似得。

  大房的两个妮儿也都换了新衣裳,棉袄棉裤棉鞋棉帽子,衣裳合身,必是现买的。

  黄宝娣一看,就推了小儿子:“还不给你四叔四婶倒茶!”

  说着就对桐桐笑:“月份不小了!看你这肚子,怕又是个妮儿。”说着就道:“要么,叫我家老二去你那边住着,肯定能引个小子!要是这胎不是小子……我就把老二赔给你做儿子。”

  说着,哈哈哈的就笑起来,“这么大的胖小子,带家去要不了两年就是劳力,弟妹,你不吃亏。”

  桐桐没搭理她,只说四爷:“请人做个见证吧。”

  四爷就抱金叶:“跟爹出去?”

  金叶高兴,金枝马上拉爹爹的手,要跟着去。

  桐桐给把小帽子戴上:“去吧!”

  四爷带着俩孩子走了,刘九凤一眼一眼的剜小儿媳妇。

  桐桐全不在意,只跟金三全家的媳妇赵红云说话,“做啥营生呢?可还行?”

  赵红云拘谨的站着,连坐炕沿都不敢,见问了,只赧然的笑:“在北城城墙根下住!我俩上火车站拉活装卸,凑活能活。”

  桐桐还没说话呢,黄宝娣又道:“你那脚能成呀?我可受不了那个罪。”

  赵红云就又不说话了。

  黄宝娣面露嘲讽:“我可受不了那个罪!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他要养不了我,那就得找个能养得起的人,受那个罪干啥?你看在先头大嫂子,不就是跟着人跑了。”

  金桃气道:“你胡说!我娘才不是跟人跑了。”

  金秋拦住金桃,不叫她言语。

  金桃不说话了,金宝却说:“咱娘就是不要咱了!跟有钱的男人跑了!她不要脸!”

  话没说完,金秋扑过去,不言不语,啪的一巴掌打在金宝脸上。

  这可捅了老太太的心窝子了,抬手就要打。桐桐伸手一拉,把金秋拉回来,抓住老太太的胳膊,问金宝:“谁告诉你,你娘不要你了。”

  “就是!我奶说的!”金宝哇的一声给哭出来了,“我奶说的!说我娘不要脸,是贱人——”

  桐桐就看金守财:“您老人家听见了!我觉得您老人家至少是个懂道理的人!一个家族要传承,男丁得懂礼,得站出去立得住脚。您就看着老太太这么教孩子,这是为金家呀?还是要毁金家呀?”

  金守财敲了敲旱烟锅,啪的一巴掌扇在老太太脸上,“无知的蠢妇!”

  这一巴掌打的,都站了起来,没人敢言语。

  桐桐这才松了老太太的手,而后又道:“我听说,当年老太太一力叫大哥考秀才,上的私塾,最后怎么样呢?礼义廉耻,学到了什么?

  二哥没念书,三哥也没念书,那些年年景稍微不好。到了金枝爹,是爹您主张叫他上的洋学堂。他没受教于没见识的妇人之手,而今再看,啥境况难住他了?”

  金守财沉默了:老四媳妇说的这些话,没道理吗?很有道理。

  桐桐就又说:“咱以前在老家,也是大户人家。现在能不能回去,回去之后又会怎么样,谁知道?家业没了,靠什么?靠家里的后辈。男丁学文学武,当家立事!妮子就不重要?凡是大户人家,女儿教养更重!

  为啥?女儿好,高攀亲,姻亲相互帮衬,家业才兴旺。咱不说远的,要是当时我那小姑子没被老太太卖,而是带出来,现在找个警局的小伙子,不算大富大贵,可咱在当地是不是也好立足了?”

  金守财心里懊悔,越听越觉得这些话都是真正的兴家旺业的有成算的话!

第832章 秋叶胜花(12)三更

  一屋子里都站着,就桐桐坐在炕沿上跟金守财说话。

  “您老呢,也是个有见识的人!当年叫大哥上私塾,那是穷山僻壤,不知道京城和外面的变化,不知道没有皇帝,社会出了大变革了。

  后来,您知道了,知道这洋学,新派才有用武之地。您就让小儿子,学的是洋学,这不挺好吗?

  当年媒人说亲,我就说,家里的老当家心里有成算,知道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这日子差不了。到现在了,您怎么反倒不看看现在的世道!

  再是乱世,有些东西是变不了的。男丁不上学,在家宠着,这是对的?再难孩子得上学呀!惯子如杀子,这道理总是不变的吧。

  咱就说,男人要站出去,连基本的是非都不明,道理不懂,别说为官做宰兴旺家业,就这样的人,有人敢交往?到头来也不过是一个无知的人罢了。就是出大力的苦力都未必有人用。

  然后咱这家,一辈一辈,一代一代,就这么过去?要是这样,您对得起攒下那么些家业的先人?”

  刘九凤气的呀:“你这是教训谁呢?”

  话才落下,金守财看着刘九凤的眼神都是冷的:“你再多说一句,就给老子滚出去。”

  刘九凤头一扬,手一拽帕子,这是要赖在地上哭嚎的前奏。

  桐桐就啧啧啧的:“哟!又来!一哭二闹三上吊,这就是金家的门风?人都说,老人不慈毁三代!

  老太太,老爷子这么个明智的人,一辈子为啥没起色,到老来还丢了家业?您就没有责任。

  您是生了四个儿子,可儿子是数量堆起来的?好儿不用多,一个就够;孬儿多了也没用,放出去一窝猪,不过是凭人宰杀罢了。

  所以,您也别摆功劳!哪个女人不生孩子?生的多了,总能生出儿子来。就是您不给金家生,老爷子也打不了光棍,这是啥了不起的功劳?

  养而不教,教又教不好,毁了夫家根基,您是功臣还是罪人,且不好说呢?所以,哭啥?这会子该是金家的先人在下面哭呢,您得想想,您到了那头,您的公婆问您,后辈子孙咋样了,你该咋说?你说,你养的儿子,金家的长子,他卖了结发妻,不当人!

  就问先人再下面羞不羞?金家也出过秀才,出过举人,都是书香门第,结果就教出这样的不懂仁义,没有礼仪的东西?”

  金大文:“……”他转过身来,结结巴巴:“谁家……谁家弟媳妇骂大伯子?这就是你说的有礼?”

  “骂你了吗?没有吧!我说的是实话呀,怎么就成了骂你了?”桐桐嗤笑了一声,“骂你干啥,有的是人骂你,指着你的脊梁骨骂先人呢。做为先人的子孙,我是羞的!别多心,真没骂你。”

  金大文也不绕人呐,立马道:“你跟老四打的啥主意,当我不知道!我家闺女十三了,当个大人用了!你家妮儿小,你又生娃子没人伺候月子。说是过继俺家妮,其实还不是想找个丫头,不要钱的丫头。好名得了,利也得了,你俩多精呀!”

  “那你可真错了!”桐桐好整以暇:“学校她叔都给联系好了!金秋这可是咱家的嫡长孙女。知道嫡长啥意思不?嫡长女跟嫡长子一样金贵。大户人家娶媳妇,这嫡长女娶回去是当宗妇的。

  所以呀,我和她叔都商量好了,开春就送金秋和金桃去念书去!新式学堂,该念中学就念中学,能读大学就供着念大学。日子再紧,在姑娘的教养上,不紧。”

  说着,就鄙夷的看了他一眼:“当丫头?亏你想得出来?你以为谁都跟你一样,觉得妮儿大了,卖个三五十个大洋,换三五亩地就了不得了?你这样,老家二百亩地都给你,你都管不明白。”

  金大文还没说话呢,黄宝娣就道:“你看他四婶这话说的,妮儿要紧,这小子不得……”

  桐桐直接打断她,说金二武:“二哥,你心里有成算,觉得不用跟女人计较!可我二嫂这样,是不是也太浅薄,太得罪人了一些。

  一进来,就谋算这我肚子里这个不是小子,想把你家老二塞给我们。说精明吧,她蠢的那点心思全在脸上。

  这要不是自家人,我懒的跟她计较,你就说,要是换了别人,是不是得一顿好打!诅咒我不能生儿子,谋算我的家产,这是十恶不赦呀!

  说她蠢吧,她又知道往自己怀里扒拉,但这总把别人当傻子,是不是自己也有点蠢,有点傻呢。”

  金二武脸涨红:“她就是个蠢的,脑子不够数,你别搭理她。”

  黄宝娣才要说话,桐桐又给打断了:“二嫂要说啥,我知道!不就是孩子的学业嘛!妮儿都这么重视了,那家里的男丁能不重视吗?不用你来算计,你啥也不用说,该管的自然就会有人管。他四叔再如何,也不会明知道跟着老太太是毁了孩子,还眼睁睁的看着不管。

  尤其是你!你舍不得孩子吃苦,总觉得跟着老太太吃的饱穿的暖!可老太太能管孩子一辈子还是你能管孩子一辈子?

  不舍得叫孩子学本事,将来孩子还是走你俩的老路。他过不好,你靠谁养老?你这短视,害了孩子,也会害你自己晚年无靠。就这,你还以为你聪明,沾了大便宜。”

  黄宝娣不说话了,憋的脸色青紫,都不敢言语。

  叫孩子念书,这是对孩子好,这道理当然谁都懂。

  说的一个个都闭嘴了,桐桐才说金秋:“看你叔回来了没有?”

  四爷回来了,跟请来的人在外面站了好一会子了。

  请来了三个人:一个当地的村长,叫张根。这个人之前买这宅子打过交道,再加上之前跟蔡凡民来的时候,见过这两人视线交汇,他觉得这个张根跟蔡凡民应该是一样的人;

  另一个是村里小学的校长,周书远,算是这方圆一片比较有身份,有威望的人,对这个人的身份,四爷也有所怀疑。

  毕竟草滩这个地方,是地下党最为活跃的地方。这地方有水运码头,是给秦北运输物资的重要通道。

  另外一个就是管治安的,警局分站这里设立了一个,也是本地人,跟张根同族,叫张奎。